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权宋天下-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梁申与辛邦杰躬身行了个礼。赵权笑嘻嘻地过来,说:“李老身体还好着呢,那天李勇诚还说又被你揍了,有劲得很!”

    李村长紧皱的眉头略微舒展了些,问道:“你们,接下去有什么打算?”

    “这些天我们跟着蒋队训练,效果还算不错。我也跟他打听了一些情况。”赵权回答道,“宋国现在是无力北伐了,蒙古汗王听说正准备发动西征,他们对河南这一带不是很在乎,觉得中原残破之地,又不适合放牧,只要宋国人不闹事,他们也懒得派兵南下。”

    “不过,听说倒是一些原金国的汉人势力一直想南下,因此到底是否会再启对宋的战争,谁都说不清。这一两年这些人可能是想通过屯田,一是各自把势力圈起,二是也能养些兵。因此我看很可能几年之内都是这种情况了。”

    李村长抓着赵权的手,苍老而有力。“小权,老朽对你只有一个要求:

    不管你日后是留是去,不管你会往北往南,我要你一直带着毅中与勇诚两个人。”李村长浑浊的目光中突然透出一股清亮。

    赵权听得心中一恸,他赶紧甩掉那丝很不安的感觉,说:“李老说啥呢,我们哪都不去,我跟毅中勇诚一起,会伺候着您百年的!”

    见李村长依然盯着自己,赵权只好硬着头皮,接着说:“李老您放心,我赵权这辈子定视李毅中、李勇诚为亲兄弟,无论生死!”

    李村长吁了口气,拍了拍赵权的肩膀,转身离去,身影萧索。

    ……

    春天刚刚出现似乎就被老天爷给藏起来了。远处山顶的雪还未化干净,山脚下已炎热如夏。不断消融的冰雪给整片山涂了一层蜜汁,灼灼发亮。

    几匹奔波在小路上的马,错落无序。骑在马上的每一个人,从头到脚,全都像似刚从脏水里捞出的抹布一样,不但全部湿透着还充满各种味道,随便一拧,就可以挤出一窝的污水。

    领头的蒋郁山,已经把上衣全部解开,油黑的胸口上淌着汗水,被阳光蒸出一团雾气。他时不时地回过头,喊道:“注意力!注意力!”然后左手持弓,右手搭上一支去掉头的箭矢,反身便射。身后就会响起一声声闷闷的惊呼,而其中往往会夹着一声痛苦的尖叫。

    纵马骑行,赵权、李毅中、李勇诚与王铠已经基本没什么问题了。李毅中还能抽空往蒋郁山那回射上几箭,不过现在他手上的弓还是八斗弓,对蒋郁山基本产生不了威胁,而且每射上几箭,李毅中都得让胳膊歇上好一会儿。

    最苦的依然是陈耀,他已经是第四次被绑在马上了。效果很明显,原来骑行时总要落马的陈耀,现在已经学会了在马上睡觉。

    蒋郁山的训练,对于赵权来说,还是有一点点的不习惯。之前,在每次训练的前一天晚上,赵权总是要跟辛邦杰与梁申商议半天,详细定出训练计划、时间、强度、目的要求,甚至有时会细化到每一个人身上。

    蒋郁山却不,有次赵权问他训练计划,直接被揍了一顿,然后哈哈一笑,说这就是计划。

    他的训练极度率性,经常是正在跑步时就会飞过来一根棍子,然后开始练持枪;或是正在骑马时,却被突然赶下来追着马跑;有时会把一群人全摁进泥地里跟他摔跤,有时还会被扔到马厩里跟马睡一整个晚上。

    更奇葩的是,还经常被逼着站在马上尿尿。赵权有些怀疑,那厮是不是为了把自己这几个人卖到马戏团去,才逼着他们练这招术。

    这可不是一般的难度,不仅要控制马速,还要控制自己身体的平衡。最关键的是,万一没测对风向,正在干活时迎面却刮来一阵风,那结局就不是一般的可怕了。每到这时候,赵权都会想起上辈子某个戏剧里的一对对子:“急水流沙粗在后,对风撒尿泼一身。”

    可怜的陈耀根本没办法站在马上干这种活,逼急了,他只能是坐在马上直接解决。数次之后,郭侃军中所有的马匹一见到他都绕道而走。只有更可怜的小马哥无处可逃,每次都嫌弃而无奈地驮着这个小胖子四处奔跑。

    蒋郁山对赵权他们虽然面狠话粗,但下手还是比较有分寸的。刮刮蹭蹭的外伤每天都有,伤筋动骨的情况却没发生过。而且不管是哪种项目的训练,蒋郁山都会在场盯着他们,不仅是督促也是在保护。

    长临村到褒信,差不多有五十里路,蒋郁山时不时就会拉着他们出来跑一趟。从天蒙蒙亮出发,回来时日正当午。还好沿途的小河里水量充足,他们时不时可以驱马下河,让马得以补足水分。

    路过村北的那块旱地时,赵权等人下马过去。

    这块地,靠近湾河。

    从西面山坡中迤逦而出的河水,在此处拐了个弯,从村西侧向南一直流入淮水。入村的道路下,有一条沟渠,将湾河水引入村北的旱地。水量不是很大,但应付这块近两百亩的旱地,已经是足够用了。因为用水方便,这块地算是长临村中条件最好的旱地了。虽然产量比不上村南的水田,但去年的亩产也接近了两石。

    这段时间,几个娃基本都是早上跟着蒋郁山四处乱窜,下午就在这里帮忙干活。

    因为是熟地,花费的人力不算很大,村子中老老少少全部动员,在主力辛邦杰的带领下,花了近十天时间,把地翻了一遍,整理清楚,种子也已经播下了。

 第四十六章 面朝淮水

    辛邦杰虽然没怎么做过农活,但村子中的老人大多有一辈子的农活经验,大家配合起来,速度倒是快得很。

    炎热的三月天,催促着少数的麦苗开始挣扎着冒出地面,参差不齐,如瘌痢头上的毛发,稀疏而可怜。

    活已经不多了,辛邦杰现在就是把田里的沟壑再整一下挖深些,以备下雨时排水。再有就是给一些裸露在外的种子培下土。

    田边的树下,辛邦杰和梁申蹲坐在那,看见他们过来起身跟蒋郁山打了个招呼。小马哥一看到梁申就颠了起来,没等赵权给陈耀松开绑着的双腿,马屁股一抬一拱,就把陈耀掀翻。梁申很及时地接住了陈耀。不顾陈耀的破口大骂,小马哥已经撒着欢蹦开了。

    午饭是李遥夫妇俩送过来的,这两个算是李村长的远房亲戚,现在家中也只剩下他们老两口相依为伴。

    赵权等人都带有干粮,每匹马上也配了一个皮质水囊。一群人围在树下,嘻嘻哈哈地把午餐解决了。

    瞧着天实在太热了,蒋郁山嘴里骂了几声,抹了胸口的汹涌的汗水,宣布给小孩们放半天假。一群人便欢天喜地着起身回村子里去。

    毕竟还只是三月底,天虽然热,其实温度并不高。只是从冬天直接进入夏天,让每一个人的身体都觉得有些接受不了。

    一丝风都没有,山坡上一些树木刚抽出的嫩芽,已经变得有些蔫黄了。只有湾河边的的树木,因为充足的水流,显得郁郁葱葱。

    进了村后的小伙伴们突然发现自己没地方呆了。没有一个人希望回到闷热的家里。

    王铠在边上振臂大叫道:“这天气,只有在水里了,走,下淮水去!”

    王铠真的算是水边长大的孩子,整个村子里,只有他们家的房子是紧挨着淮河。只要天一热,王铠几乎是泡在水里的,他甚至自称已经可以在水里睡觉了,说自己泡在淮水里的时间,比呆在床上的时间还多。

    李毅中不同意,“现在天气虽然有些热,但这时下水还是有些危险,很容易寒气入体。”

    这次连陈耀都在嘲笑李毅中了,李毅中天生畏水,这批孩子里他的的水性是最差的,虽然现在游水是没问题,但平日里大多也就在湾河里泡泡,对于淮水却总是不肯下去。

    好汉架不住人多,李毅中再不乐意,也被扯着拉着推着往淮水边上而去。

    村南的水田中,一群人正在忙碌着,湾河那一侧的拦水坝已经基本筑好,只剩下了几个给排水的小缺口,估计再一两天就可以合拢了。

    遥遥望着的赵权却总觉得有些不对劲,拦水坝高度不及成人腰部,也就是不到一米,而且主体的材料似乎就是沼泽地里的烂泥。

    湾河这一侧的水田,已经有人在往田里播着种子。赵权看着有些发怔:这些人貌似,没有先育苗再插秧,而是跟种小麦一样,直接把种子播在田垄上。

    田边,背着手的秦子绪向赵权等人望了过来,感受到秦子绪的目光,赵权便不再驻足,随着王铠往河边而去。

    天空一片碧蓝,水面上有些薄薄的雾气,虽然阳光晒得人有些晃眼,远处的景色便看得不太清楚。

    淮水边上,只有王铠一家把房子安在这,紧挨着旧码头。房子依着河边的一棵皂荚树,树干粗大,得三四个人才抱得过来,但中间已经半空。朝岸上的一侧只剩下一根光秃秃的大树杈,上面挂着一张渔网。朝河的一侧却是枝繁叶茂。

    树干歪斜着往探向淮水,枝头的些许叶子正轻轻地扫着水面。

    “面朝淮水,春暖花开。”按赵权上一辈子的眼光来看,这是一个可以引诱文青们大发诗兴与情欲的绝佳所在。

    几个小孩子绕过房子的卧室,衣服都没脱,全扑通扑通地跳进水里。而正在做准备运动的李毅中却不知道自己是被谁给踹下去的。

    岸上闷热难耐,淮河的水却是冰冷刺骨。

    这种冰冷,感觉上比冬季时还让人难受。不过还好,这批人基本上都能承受得住。一阵叽哩呱啦乱叫之后,一个个又大叫着“爽”、“好爽”!

    大家每次在到淮水里戏耍时,都只在靠近岸边不远。

    水位淹至赵权脖颈处,比几天前下水时深了许多。

    “鱼!鱼!”李勇诚突然狂吼起来:“好多鱼啊!”

    淮水里一到夏季,鱼群不少,王铠爷爷之前也是以捕鱼为业,但都得在淮水中间水深处才捕得到。像这样在岸边看得如此多的鱼,还真是少见。

    “白鱼,那是白鱼!”王铠也跟着大叫起来。

    白鱼,体色发白,也称为“撅嘴鱼”,因为它的头尾向上翘起,像极一个人撅着嘴的样子。据说在夏禹进代就成为贡鱼了,是淮水独有的鱼儿。不过这鱼一向只有七、八月份盛夏时才见得到。

    “还有,草鱼、刀鱼、戈丫、鲤鱼。怎么什么鱼都跑出来了?”王铠继续大喊着,极度兴奋。

    靠近岸边,鱼虽然还谈不上密密码码,但让人看着也有些头皮发麻。这些鱼有的努力向上游挣扎着游去,有的顺流疯狂而下,还有的一直在冲撞着泥岸。搅着河底一片混浊。

    “我抓到一只了!”

    “快点,快点!”

    “用衣服兜!”

    “用裤子,用裤子肯定兜得住!”

    “你扯我裤子干吗?你自己没穿裤子吗?”

    “王铠、王铠,赶紧回去把渔网拿过来!”

    河里,掀起了一阵阵孩子们的狂叫声。王铠便向岸边挂着渔网的树干处游去。

    什么都没逮着,陈耀有点泄气地站起身,神情突然一滞,看着上游的方向,喃喃说道:“那,那是什么东东?”

    赵权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只见淮水上游,正漂来数块形状不一的东西,船?木板?都不像,倒是更像大石头。而在更远处,隐隐有一条横着的灰线,弯弯曲曲地向前移动着。

    漂在水面上的东西,似缓实快,在阳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