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权宋天下-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侍其轴只好收起调笑心态,正色说道:“何为君?何为臣?何为民?”

    王佺一听,脸色略振。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在战场上无法与这些人相争,但是眼前这位既然想与自己坐而论道,在自己最擅长的方面,得想办法挣得一些颜面。

    “君为臣纲,臣,代天牧民。”

    “敢问,高丽之民,如今流离失所,困苦不堪,君之过,臣之过?”

    刚提起点精神的王佺,差点喷出一口老血。

    高丽百姓如今悲苦万分,这难道不是蒙古人入侵、不是你们这些该挨千刀的人肆无忌惮征伐的结果吗?

    可是,王佺却不敢说。尤其是现在还得借助着蒙古国的名义,要求南京府的势力撤出高丽。

    见王佺一时说不出话,侍其轴不紧不慢地说道:“君者,能群也者,善生养人者也,善班治人者也,善显设人者也。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

    王佺渐渐平复了心里的郁结,不管如何,侍其轴这段关于君主的论述,还是让他颇觉受益。

    为人君者,就得有当君主的能力与气魄、必须为民谋福,只要这样,才能受到百姓的景仰。

    这是无可反驳的天地至理,也的确是为君之正道。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君使臣以礼,臣奉君以忠。此为君臣之道!

    为臣者,当上不负君,下不负民。”

    王佺颔首,以示受教。

    “然!”侍其轴语气突然一转,让王佺不由一怔。

    “如今高丽国,为君者有社稷而不能爱民、当国者却不能利民。

    为臣者,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挟君以令下臣。此,国贼也!

    而诸位臣工,却待国贼如父、畏国贼如虎、视国贼为君。

    当不为人子!”

    侍其轴这番言语,几乎是指着王佺的鼻子骂娘。

    高丽王室长期被崔氏控制,高丽政权也被崔氏把控。高丽国内,自然不缺王佺这种真正忧国忧民之人,但是只要这些人还活着,就说明一个问题,他们早已默认了崔氏对高丽国的统治。

    说他“不为人子”,倒也不冤。

    王佺涨红着脸,满腹的委屈与无法发泄的怒气,让他的身子,摇摇欲坠。

    好不容易,他才憋出一句话来:“此为敝国内政,请侍先生莫过妄议!”

    “呵呵……

    人臣太贵,必易主位。如今高丽,君不君臣不臣,何以为国?

    用国者,不得臣之忠、不得民之富,天下去之不远矣!”

    王佺一张红脸转为青白。

    亡国,似乎很遥远,可是当崔氏实力与威望达到一定地步,取代王氏皇族之后,高丽国还是原先的高丽国吗?

    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这道理谁都懂,可是这却不是王佺有能力去改变的事。

    “不知新安王是否想过,如今贵王之所以还幸存于世,是因为崔氏还需要他来鼓舞不多的士气,以御外敌。

    一旦外敌尽去,你觉得,贵王还能存活于世吗?”

    王佺后背立时渗出丝丝冷汗。

    是啊,如果没有外部的威胁,最好的情况是崔氏会扶持另一个王室成员为傀儡,那样的话,王室起码在表面上还能维持王位。

    但是最差的情况却是,王氏王族从此被他们从高丽上抹去。高丽从此成为崔氏的高丽。

    而当今王上,面临的唯一结局,就是暴毙。

    那样的话,自己如今在做的事,是在帮助王上,还是在协助崔氏以尽快完结王上的性命?

    王佺不由顿首拜下,“请侍先生教我!”

    无论是为国也好,为民也罢,他王佺毕竟是王族一员。崔氏一旦完全掌控朝政,别人还可能随着他分享果实,而最惨的就是如王佺这样的王室成员。

    一旦动手,必是连根被拔。

    历来王朝更迭,莫不如是,绝无侥幸可言。

    蒙古国已经指望不上了,王佺也很清楚,自己只是一枚用以对付南京府的棋子。

    可是当明知前方是一条死路的时候,自己这枚棋子,也只能更换门庭,死中求活。

    侍其轴心中长长地吁了口气:总算把这厮给忽悠过去了。

    但是,侍其轴却并没理会已经放下身段的王佺,而是长叹一声,悲天悯人般地看着他,说道:“吾,救不了你。南京府,也求不了高丽王室。”

    “侍先生旦有吩咐,王某必竭力以事!”

    侍其轴摆了摆手,说道:“你莫以为侍某准备落井下石,或是狮子开口。救高丽者,唯有高丽人。

    南京府在高丽派驻官员,其实并非如蒙古人那般贪图高丽财货,而是不忍高丽百姓之苦。

    而且,新安公也应当明白,高丽地皮早已被刮去三尺不止。”

    确实,蒙古人数次征伐,别说南京府在北高丽已经根本不会有任何收获,就算是东真兵全部撤出北高丽,高丽朝廷也根本无力在短时期内恢复那里的民生。

    当然,这只是对北高丽而言。

    一旦东真军深入到南高丽,那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侍其轴又做了一会沉吟状,而后才下定决心说道:“这样,我派个人陪你,你先在南京府走走,看望下在这里生活的高丽人。

    而后,咱们再具体商议一个措施,一个有利于高丽百姓,有利于新安公,也不至于让南京府承受过多压力的举措。

    不管如何,高丽人与汉人同源同宗,都为华夏之民。

    是吧,新安公!”

    王佺脸色再变。

    所谓有利百姓之言,自然只是托词。侍其轴的意思,是可以保住自己以及家人的安全。但前提是,吞并高丽?

    王佺心思已乱,他本就并非有急智之人。一时半伙,哪里能想得到对策。

    只能先忍着,再说。

    权宋天下

 第六百九十七章 接待

    被侍其轴派去陪同王佺的,是刚从罗津县县长一职,调任外交部负责高丽司的王栖梧。

    三年前,因为害怕即将到来的战争,王栖梧从火罗县代理县长位上申请调往罗津县。

    当年的罗津,可谓一穷二白。从最富裕的火罗到最贫瘠的罗津,几乎相当于发配了。

    好在自知理亏的王栖梧,自此也算发奋图强,三年时间不仅一手建起罗津港口,还扩建了近万亩盐田,并自辽南、辽西征召了不少工匠,建成了南京府的第一座造船场。

    其功足以掩过了。

    在侍其轴看来,贪生怕死为人之常情。更何况,一个行政人员,还是应当给予适当的照顾,而不应当将其放诸战场前线的危险之处。

    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即使王栖梧在南京府文武官员之中,名声极恶,却深得侍其轴喜欢。并将此人郑重其事地推荐给了梁申,让其在外交部正式任职。

    一个敢于无耻的官员,也许比一个过于梗直的人,更适合现在的高丽。

    三年的艰难,将王栖梧打磨成一个更加圆滑的人。只是原来的他圆滑外露,现在却已经将圆滑深埋于骨髓之中。

    王栖梧毕竟不是个蠢人,欣欣向荣的南京府意味着什么,他看得很清楚。

    因此他也明白,如今最重要的,是要让自己的能力得到高层的赏识,只要这样,才能在其他能人被发现之前,以最快的速度占据尽可能的高位。

    至于贪点捞点,其实真的可以不急的。

    南京府的展示出的丰富多彩,在王栖梧眼中是拥有无限可能的。但是,在王佺眼中,则让他感到了绝望。

    他的绝望,并不是因为看到比和林还繁华的南京府城,也不是看到一个个气势昂然的东真兵,更不是见到守卫森严的城头。

    而是府城之内,随处可见的彬彬有礼之君,是占据着城北大片土地、依然在扩建中的海东学院,是藏书已经达到十数万的海东图书馆!

    让王佺完全死心的,则是许许多多高丽孩子,操持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对着自己恭敬地行礼问好。

    眼中,没有热切、没有期盼、没有痛苦、没有哀告,见到故国王公,如见路人。

    王栖梧对于被召见的高丽孩子,并没有特地去隐瞒王佺的身份。

    君子可欺之以方。

    对付粗鄙的武夫,王栖梧会觉着气短三分。但是,这些自诩饱学之士的读书人,那简直就是他的盘中之菜。

    被王栖梧领着,在南京府城及周边认认真真地逛了半个月之后,王佺被迫真挚地邀请王栖梧,代表南京府,协助高丽王室,治理北高丽,以恢复此处民生。

    一行人,离开南京府城,先至抚松。

    县城门口,一人正翘首而立。

    王栖梧看着此人,微微皱了皱眉头。

    此人,是他的本家王建禾。

    辽南王家,早已没落,包括作为嫡系的自己,都不得不寄身于南京府。而眼前这个年近半百的旁支,更是落魄不堪。

    家境没落倒也罢了,但此人不仅曾为金军效力,还曾在蒙军、锦州叛蒙的王家以及辽王府都呆过。

    可见此人,绝对是个心性摇摆,不堪大用之徒。

    王栖梧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南京府会连他这样的人也征召录用。只是算下来,此人辈份还在自己之上,王栖梧倒也不好在他面前露出嫌弃心态。

    相较半年前而言,如今的王建禾,面色更加的油光发亮。一脸络腮短须,打理得井井有序。只是那个酒糟鼻子,却已经红里发紫。

    未等王栖梧下马,王建禾便已腆着肚子,颠颠来到马前,拉住辔头,仰着头满脸兴奋地说道:“抚松县办公室副主任王建禾,见过王司长!”

    王栖梧眉头又是一皱,上次自己还是罗津县代理县长时,在南京府见到王建禾,他可没这么热情。

    不过这家伙虽然看着让人不喜,倒还算懂事,没在外人面前给自己摆出一个族叔模样。

    待王栖梧下马,王建禾又过去与王佺热情见礼。

    而后将众人引入城中安顿,一切倒是安排得井井有条。这让第一次以中枢要员身份出行的王栖梧,产生出莫明的满足感。

    一顿极为丰盛的欢迎酒宴之后,王建禾又给安排了系列的活动。

    听了会小曲,有小婢侍候,一边捶腿一边拿嘴喂着饮茶。

    看了会相朴,那种身不着寸缕的女子相扑。

    泡了会澡,那种需要好长时间运动的澡。

    这些活动别说是王佺,就连王栖梧都觉得应接不暇。享受之余,王栖梧心里也有些不平,自己在罗津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辛苦劳作,抚松县的人,却已经坠落如斯!

    不过,确实舒服啊!

    而且似乎效果很好,自己与王佺之间的关系,不敢说已经肝胆相照,但也算是彼此交过心了。

    重新沐浴更衣之后,已经过了午夜,王栖梧却依然精神十足。

    随着宵夜一齐进来的,还有低眉顺目的王建禾。

    “不知王司长可有其他吩咐?”

    王栖梧指了指身边的椅子,示意王建禾坐下。自己则是安安静静地把一碗甜而不腻的汤圆吃完。

    待人收拾干净之后,王栖梧这才轻抖身上的便服,问道:“这样规格的招待,是不是超标了?”

    “不会啊,王司长放心,我特地问过了。外交部那边,本就有招待费可以开销,但似乎没人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