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权宋天下-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何况,缉侦局常规的工作,只是负责情报的收集与整理,再提供给当地的军政长官参考。具体的行动,除非有缉侦总局下达直接任务,否则不能对地方的行为进行过多的干涉。

    李元清咳一声,对着章泽说道:“你先按正常的流程处理吧。”

    “急件已经安排送往南京府城了。”

    虽然对于王栖梧同样有质疑的心态,但对于自己的助手戴枫,李元可是了解得很。此子稳重而不失机灵,绝不会故意夸张石沟村的形势。

    既然他都同意发出求援信,说明那边的情况是有些危险。

    李元看向夹谷勒,说道:“夹谷勒将军,你看,是不是派人到石沟去看看?”

    “行啦,能有什么破事!”夹谷勒单手一挥,“我明天派一个人过去看看。”

    “一个人,是不是太少了,你看,能不能……”章泽小心翼翼地问道。

    “你想让我去不成?”夹谷勒圆目一睁。

    章泽只好闭嘴。

    夹谷勒虽然说得毫不在意,但第二天一早,还是派出了一支五人队游骑。

    当这五个游骑兵离开抚松,纵马南下时,从石沟村传出的急件,也摆在了赵权等人的面前。

    对于王栖梧,赵权的看法倒是与侍其轴有些相似。

    从见到此人的第一天起,赵权其实就不太喜欢他。为人过于奸滑,而且喜欢揣摩上官颜色。

    这样的人,肯定是成不了赵权的朋友。不过成为下属,倒是不错,起码能够做些事。

    相对王鹗来说,其实赵权倒是更支持王栖梧去高丽。

    唯一的问题,就是王栖梧名声差了些。不过关系也不大,反正在高丽那鬼地方,扔个鬼过去,也许效果会更好。

    知道王栖梧怕死,但是赵权可不认为他会怕死到虚报军情的地步。

    要知道,这可是王栖梧拼搏了三年,才得到的机会。赵权相信,如果不是到真正危急时刻,如今的王栖梧绝对不敢再逃一步了。

    权宋天下

 第七百零五章 贪生不怕死

    “这个王栖梧,在搞什么鬼?怎么会被人堵在石沟村?”侍其轴喃喃自语道。

    “这事,不简单。”高正源沉思一阵后,吩咐道:“把十天之内,抚松缉侦处与丹东缉侦处,以及辽阳、沈州传递过来的所有情报,全部找出来。”

    不一会,承义拿出数撂资料,摆在赵权等人面前。

    “十五天之前,王栖梧到抚松县,他被任命为外交部高丽司司长并准备南下高丽的消息,开始为人所知。

    十天之前,抚松县周边开始有不少陌生人出现。有些是从来没到过抚松的商人,有些是从山里头出来的猎人,有些是从沈阳过去的牧民,也有沈州过来打算移民的高丽人。这些人在抚松出现后,于一天内同时离开抚松。”

    情报很多也很杂,赵权翻了数张,便停下手,专心听高正源的分析。

    “差不多四五天之前,五老山城开始出现不少无所事事之人,这些人有的只是路过,有的在五老山城最多停留一个晚上,随之不见。

    沈州与辽阳那边也有消息传来,差不多同一时间,或数人或十数人一伙,往东而来。

    丹东、辽南一带,都有同样的发现。

    之前,我一直不太明白,这些人到底想做啥。如今看来,他们的目标正是王司长。”

    辽西辽东各处缉侦局虽然已经形成网络,但更多的是监察进出商旅以及一些其他势力的动向。像这种规模不大的人群流动,想要一一监测到位,还真的不太容易。

    “你的意思,是有人精心设伏,要袭击王栖梧?”

    “是这样。对方的目标,显然是想破坏南京府的高丽方略。但我依然有三个疑点。

    第一,为什么会是王佺的护卫先出事?第二,即使杀了王栖梧,就能破坏得了高丽的方略吗?

    还有,敌方对时机把握得极为精确,显然是有内应。这内应如果没找到的话,王司长那里,危矣!”

    赵权眉头微皱。

    内应,这是让他感到最棘手的事情。

    自当年张靖在南京府挑动内乱之后,赵权便着力加强内部的清理。如今南京府虽然谈不上铁桶一块,但是如果从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这支百人队,还有敌方内应潜伏,那问题就相当严重了。

    这不仅会伤及南京府的根本,还会因为再次的清理而令人心动荡。

    这才是那批来历未明贼人的目的?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这些人的智商也未免太高了点吧?

    赵权后背冒出了一点点的凉气。脑中不禁又出现了忽必烈的模样。

    这手笔,也只有那厮才整得出来吧。也只有他和他的那些手下,才有能力有理由,发动一场如此细腻而颇具规模的围剿行动。

    蒙哥可能还允许南京府拥有整个东北,但忽必烈绝对不行。他应该很清楚,一旦南京府的高丽计划开始实施,并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功。

    东北必将成为一块无法攻破的铁板。

    可是,赵权依然找不出任何证据,来向别人证明这是忽必烈所为。

    不过,已经没必要了。

    再向蒙哥投诉,会成为一个笑话。而在南京府内部,其他人能理解最好,不理解,执行就是。

    “发动缉侦局所有力量,把这些贼人布局于东北的网络,全部打击干净。鸡犬不留!”

    赵权,这一次是动了真火了。

    侍其轴眉头紧锁,“权总管,觉得会是忽必烈在后指使?”

    “不管是谁,咱们不能有任何退缩了。中原的事我们暂时不碰,但东北之地,手进剁手,脚来砍脚!

    这事,让陈耀全权负责。”

    如今,大概也只有陈耀,做起这活来会没有任何的顾忌。

    “那,王司长那边……”

    王栖梧,的确很棘手。

    石沟村的地形地势,以及那里的一草一木,早已全部映在赵权的脑子之中。当年在那里,要不是有这条山脊,东真军主力恐怕大多都得永远地留在北撤的路上。

    如今攻守易位,王栖梧被堵在石沟村,如果没有外力相助,要想安全破局,难若登天。

    而且,凭着安迪与他的百人队,即使能熬到援来到来,但内应未除,危险便时一颗放在他们身边的定时炸弹一样,随时都会被引爆。

    派援兵过去,还不算麻烦,可是又派谁过去?

    在那种复杂交错之中,救出王栖梧,确实是个难事。

    丁武是能打,可是似乎总是缺少一些临时的机变能力。

    “让承仁跟着丁武去吧。”高正源静静地说道。

    赵权一怔。

    承仁今年才多大?十四岁?

    高正源微微一笑,说道:“你当年这么大的时候,正在石沟村打了一场大胜仗。”

    赵权两眼一翻,这厮,不用眼睛就能猜着自己的心思。

    还好是个瞎子!

    好吧,把承仁拉出去,好好蹓蹓也行。

    “令——丁武经五十特别行动组,火速前往石沟,尽最大能力救出王栖梧。

    令——王显领五十特别行动组,到锦州听调,以配合陈耀的清剿行动。

    令——抚松守军出动一千人马,困住五老山城,同时自北往南清剿石沟匪徒。

    令——丹东守军出动五百人马,向北清剿石沟匪徒。”

    整个东北,随着从南京府城发出的一道道军令,轰然而动。

    王栖梧绝对没想到,他因为一时的贪生畏死,而提前发出了求援急件,竟然会在辽西辽东引起一连串的巨大反应。

    惜命非所报,慎行诚独艰。

    贪生,是每一个人的本能。

    一个人之所以强大,在于他能否以自己的意志力,将这种本能压制在心底的最深处。

    有些人,一生都无法抗拒这种本能,所以他会遇难而避、遇敌而降、遇险而惧。

    有些人,却以各种的危险来磨砺自己,而让自己更加的强大。

    当然,也有更多的人,则是倒在了这种磨砺的道路之上。

    许多年之后,王栖梧依然为自己这一次的决定而唏嘘不已。

    贪生而不怕死,也许是他在这一次遭遇之中的最大感悟。

    不过,感悟,那是后来的事情。

    此时的王栖梧,缩在石沟村东真军营寨之中,正在经历着他这一生中最痛苦的煎熬。

    权宋天下

 第七百零六章 胁迫(1)

    可能都不止是煎熬!

    烈火烹烤、油锅煎炸,应该都没有这么痛苦。

    今天,已经是东真军的营寨立起的第三天。也是王栖梧等人,被滞留在石沟村的第五天。

    虽然无论是东真兵还是王佺的护卫,都没有出现损失,但是看着寨前不断拥挤而来的敌兵,王栖梧却感觉到了来自灵魂最深处的恐惧。

    可是,他却根本不知道,这种恐惧到底从何而来。

    这是王栖梧第一次面对战争,但是,他觉得这应该不是自己感到恐惧的主要原因。

    从南北包操而至的敌兵近千,乌泱泱地围在营寨之外,气势薰天。这也应该不是王栖梧恐惧的原因。

    他相信安迪手下的百人队,即使无法击溃敌兵,但凭此坚寨,守上四五天,的确没有任何问题。

    莫明的恐惧,折磨得王栖梧坐立难安、虚汗直冒。他无法静下心来思考,也无法做出清晰的判断。

    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缩在自己的营帐之中,暗暗地祈祷,抚松县的东真援兵,能够尽可能快地抵达石沟村。

    还好,王建禾终于发挥了一些作用。几乎每过半个小时,他都会跑进来跟王栖梧汇报一下情况。

    近千贼兵,显然来自许多不同的地方,有汉人也有蒙古人,还夹杂着一些畏吾儿人与高丽人,甚至还有一些从山里出来的野人。

    人虽杂,但个个身子彪悍,倒也并非没有战力。

    尤其是其中有两支貌似主力的百人队,脸蒙黑布,身着皮甲、手持硬弓、腰悬长刀,进退有据。

    在寨外吵闹了一整天之后,敌兵终于发动了一次试探性进攻。但是,一个回合不到,便一击即退,营寨之外,甚至连一具尸体都没有留下。

    东真军营寨没被受到任何的损坏,却却又进一步加深了王栖梧的恐惧。

    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他们是在等待更多的敌兵汇聚而来吗?一千人,其实真要肯攻打这座小营寨的话,按道理也够了,人再多并不一定有用。

    或是在准备攻打的器械?

    或是在商量攻打的方法?

    这一次,连安迪都有些看不懂了。

    “我觉得,会不会他们根本不知道咱们已经把求援信息发出去了?”王建禾小心翼翼地说道。

    几个人眼睛一亮。

    还真的有这个可能性。

    利用海东青传信,已经慢慢地开始在东真军中普及。不过,操办此事的一向都是缉侦局,其他人也不允许过多插手。

    就是南京府内部的普勇民众,对于海东青的作用,知道的也不是很多。

    这些贼兵,堵住石沟村前后通道,不就是为了防止他们把信息传递出去,引来援军吗?

    也许他们的确根本没想过,援军到来的速度之快,会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

    因此,这些人也就不急着攻打营寨,或许此时正在寻找一个更稳妥的破寨方法。

    就连戴枫都向王建禾投来赞赏的眼光,让他一时颇为自得地含蓄而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