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宋天下-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如当时的高丽。
据江淮之险、凭万千水军,以及十倍百倍于北方的士卒,那些只会马上作战的蒙古人,哪里可能打得到临安?
正因为如此,赵复在杭州不仅饱受卖国的指责,还被士子们形容为一个色令智昏之徒。为了新东家的利益,甚至已经抛弃了一个文人最基本的操守。
看看安于享乐的宋国士子,再看看正在奋发图强的南京府诸人,赵复明白,想救宋国,想保留住汉家王朝,想让汉文化得以延续,唯一的希望,只能在南京府。
自己不被故国之人所理解、被他们谩骂与责难,对于赵复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是,在年近半百的时候,能为自己找到一个值得自己为之而奋斗的目标。这才是他最觉得庆幸之事。
虽然在杭州的赵复根本不受待见,但是在泉州的赵复却若众星拱月般,不仅是海商日日宴请,就连当地的皇亲宗族与文人士子,也是邀约不断。
不管如何,赵复在士林之中,还是拥有一定的声望。尤其是其代表着东北的一股新兴势力,只要是势力,便说明拥有无限的商机。
显然,泉州的官商比临安的官员,现实多了。
有赵权打下的基础,有李勇诚的坐镇,有伍家的尽民力合,还有李家与朱家的倾力支持,此次北上,一次就组织了八艘商船的货物。
这八艘货物,虽然金额也算相当巨大,但对于泉州海商来说,却只是小试的牛刀。只要能顺利地从巴掌城或是旅顺、丹东,将同量的货物安全运回泉州,才谈得上重开南北海上商路的可能。
如今北方水域,除了登州,再无其他商船运行。
高丽水军经过身弥岛之战,元气大伤,也不敢轻易发起挑衅。
剩下在山东沿海的一些小股水匪,完全不成气候。只要离海岸线稍远一些,便构不成任何威胁。
而南方水域,其实最大的威胁,却是泉州的蒲家。
“蒲家,的确必须当作海上商路开发的第一大隐患,但是别说南京府水军目前还无法进行如此长距离护航,就是可以,我们也不能随意进入宋国水域,无端引发紧张势态。”赵权沉思了一阵后说道。
赵复点头称是。哪怕对宋国再失望,他也不愿意看到南京府与宋国之间爆发直接的军事冲突,无论谁获胜,最终得利的只能是蒙古人。
“李勇诚有什么意见?”赵权问道。
赵复掏出一封书信,递给赵权,说道:“李将军说,此信必须亲手交给权总管。”
赵权有些狐疑地撕开封口,信纸好多张,第一张却只有几个字:
“几个哥哥,赶紧过来一个主持下,否则快要禽兽不如了!”
赵权一年,不由轻骂一句:“这个驴啊——”
脑海之中,不禁又出现了那个圆脸小姑娘,以及总是在她边上、粉润清秀的小女子。
她送自己的那个玉佩,扔那了?
赵权微微地皱起了眉头,回头得赶紧找找,丢了似乎不太合适。
“权总管?”赵复还没有习惯赵权这种动不动就走神的情况,见他良久不语,不由地略带奇怪地问了一声。
“哦——”
回过神的赵权把李勇诚的第一张信笺顺手往桌子上一扣。
承义探出手,便要去拿来。赵权赶紧按住,说道:“这个不用入档。”
随后把信笺折好,交给承义说道:“找个人,马上送给李毅中。”
接下的信笺里,谈的倒都是正事。
第一批砖茶的生产,已经顺利完成,此次随船共运了三万斤过来。因受限于低价茶青的收购量,第二批砖茶只能等春茶采摘完成之后才能进行,量依然不会太大。只有等伍氏所建茶园出茶之后,才能真正开始大量的生产。
嘉禾屿的租赁并不顺利,岛上如今毕竟还有近千的渔民。而且宋国之前从来就没有把岛屿租赁与人的先例。
因此,李勇诚建议,要把目标放在位于嘉禾屿外海的浯州屿。这个岛面积与嘉禾屿相仿,海岸线更为曲折,不仅利于避风更利于避开宋国水军耳目。
只是浯州屿现在,有三四支小股水匪驻扎。想要占领此屿,宋国官方肯定不会干涉,当然也不可能借力。
唯一的办法,就是以盗制盗。私下里组织一支海盗,或是收编或是直接歼灭岛上水匪,再完全占据此岛。
进而以此为基础,不断尝试吞并泉州以北海域的水匪,最终形成一股可以与蒲氏相抗衡的水军力量。
这种方法,优点与缺点同样明显。
权宋天下
第七百四十七章 何为良相
赵权把信笺递给辛邦杰,说道:“你先看看,而后让王铠等人,琢磨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出来吧。”
接着又对着赵复问道:“赵先生此行,对于宋蒙之间的战局,可有新的看法?”
“赵氏官家若在,当可无忧。官家一去,宋国必危!”
赵权心里一动。
后世的史学家,对于南宋的灭亡众说纷纭,但似乎还没有一个史学家,会把宋理宗的死亡当作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
无论赵复是不是想要一语惊人,赵权都有些好奇,他是如何得到这样的一种判断。
“今上……”赵复一开口,先习惯地双手朝南方一拱,而后突然觉得不妥。勉强地将手放下后,脸上显出略微的挣扎之色,随即恢复淡然。
“赵宋官家,出身平民,但其志不小。自掌大权后,先是为收复汴京、洛阳,而发起端平北伐。而后又重用理学诸臣,推行‘端平更化’。然,外有强敌而致北伐失利,内有无能腐臣,致宋国财赋不断恶化。
郑清之、乔行简、李宗勉、范锺、杜范、吴潜之流,执政者皆为碌碌无为之辈。
此为臣之过,而非君之失。
但即使如此,十数年的对蒙战争中,宋国并未后退一步,淮水防线至今未失。前线名将鹊起,宋军士卒依然有一战之力。
宋国君主,若能得一良相辅佐,重整内政,与蒙古之战,胜负当有五五之数。”
赵权陷入沉思,这个良相,会是贾似道吗?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成为宋国宰相。
问题是,他最终也没能救得了南宋啊!
而且,赵复所说,指望一个良相来拯救宋国,这想法未免也太天真了些。
赵权有些疑虑地看着赵复,却见赵复脸色一变,竟是带着些许的悲愤之色。
“正月时,赵宋官家赐其弟赵与芮之子赵德孙名孟启,授宜州观察使,并送去荣王府训习!”
这是什么意思?赵权一头雾水。
侍其轴脸色微微一变,问道:“宋国国主,这是要立太子了吗?”
赵复摇了摇头,说道:“虽然并未诏立建储,但也差不多了。”
“这是为何?”
“入冬之后,贾妃便长病不起……”
“贾妃,是那个贾似道的姐姐吗?”赵权忍不住打断了赵复,问道。
赵复略为惊异地看了看赵权,点了点头。
经过赵复一番解释,赵权才大致明白了赵复的担忧。
南宋诸帝,大多子嗣艰难。上一个皇帝宁宗生了八个儿子,却一个都没活成。这才使赵昀得到被立为太子的机会。
但是赵昀如今同样也碰到了这个问题。
赵昀如今已年过四十,但是只有贾妃为他生过一儿一女。
儿子赵维不到一岁就夭折,只有女儿长大成人。这大概也是贾妃最受其宠爱的原因。
而如今,唯一能生出孩子的贾妃却已经病入膏肓,绝了赵昀再有子嗣的希望。加上朝臣不断的劝谏,赵昀只好加快了立储的进程。
赵昀七岁时其父去世,母亲全氏带着他与弟弟赵与莒相依为命,因此赵昀对自己这个唯一的弟弟极为疼爱。
立赵氏宗亲子弟为储,赵昀倒是可以接受,不过他的首选便是自己亲弟弟的儿子。
六年多前,赵与莒的妻子李氏与侍妾黄氏同时受孕,但是李氏之嫡子,一出生便即夭折。
而黄氏在怀孕之时,就被李氏逼着服药打胎。最终胎是保下来了,但其子出生后天生休弱,手足发软,很晚才能走路,到现在已经六岁了,也不过刚刚学会说话。
将一个智力不健全的孩子立为一国储君,这不仅让宋国朝臣头疼,赵复也一样的为此忧心忡忡。
但是宋国君臣可以将希望寄托在此子的大器晚成,赵复却已经看到了宋国完全没有希望的未来。这样的人,如何去挽救将倾的宋室大厦?
对于未来的宋度宗,赵权没有太多印象,只知道此人以荒淫而闻名,据说曾创下一个晚上连战三十四妃嫔的纪录。
南宋在度宗手上,迅速地衰败下去倒是事实。也许真的是跟他在娘胎里落下的毛病,有很大的关系。
“属下以为,若宋国得一良相治国,当可与其联手灭蒙。若是当今官家殡天之后,朝中依然无成事之人,当可,取而代之!”赵复坚定地说道。
但这是赵复第一次如此鲜明地表明了自己对于取代宋国的态度。
虽然附加了一定的条件,但已属不易!
只是,赵权并没有显露出欣喜之色,而是问道:“赵先生以为,何为良相?”
“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此为治国之良相。”
这句话,是战国时李悝回答魏文侯关于“良相”的看法。意思是评判一人是否可以成为良相,需要看他在地位变化前后对于亲朋好友、对于其他人的举荐任用、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到底有什么不同。
只是,用这种方法,去评价一个官员的品德,那是没有问题。想很清楚地认识他的能力,根本不现实。
修己成人,这是古人的立身行世之本。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历来被置于第一位置,是所有宏图伟业的基石。
这个观点理论上似乎没错,但是在赵权看来,道德水平的高低与治国的能力完全没有必然的联系。
更何况,什么叫道德?要根据什么来评判一个人的道德水准?
儒家有儒家的道德水平,蒙古人有蒙古人的道德要求,古人与后世之人的道德观念更是千差万别。
就是北地的汉人与南方的宋人之间,道德标准也完全不同。
以德服人,不过是理想状态下的一厢情愿。
以德治国,更只是上古时代的一种传说。
“赵先生认为,贾似道可算良相?”赵权问道。
赵复一怔,又是贾似道?
他却不知道,赵权整日里念叨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北边的忽必烈,另一个就是南边的贾似道。
其他人早就习以为常,都饶有兴趣地看着赵复。
权宋天下
第七百四十八章 羡慕
“属下并未在临安见到贾似道,因诸事纷扰,也未能前往江陵见他……”赵复犹豫着说道。
赵权一听,心里微微有些失望。
赵复行前他特意交代,要想办法与贾似道一晤。有伍及的牵线,自己去见贾似道可能不太妥当,但赵复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
“属下离开临安时,贾妃已不久于人世,但贾似道并未前来探视……或许,是私下前来,属下未得获知。
贾似道此人,年少时多为轻狂之事,浪荡不羁。有今日之高位,多拜贾妃所赐。贾妃一去,大树即倒,此后恐怕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