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权宋天下-第4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挺好,一切以立国为目标,其他的搁置,有空再谈。

    “所有对外的战争,必须在今年年底前全部结束!”赵权继续说着。

    辛邦杰接过话,“南高丽的战争,基本处于小规模阶段。如果需要的话,派驻在高丽的达鲁花赤阿士,随时都可以英勇战死。南高丽的王室与崔家,如今除了钱财,已经剩不下什么东西了。”

    “因为石见银山引发的日本内战,现在打得火热,不过咱们基本没再参与。当然需要的话,随时都可以成为主导的力量。

    现在主要是继续加强石见国境的防护力度。

    除了壹歧岛与对马岛,位于石见东北外海的隐歧岛也拿下了。石见到曷懒路、罗津的航道如今完全畅通无阻。

    往南通过琉球、台湾北角、再至澎湖、浯州屿的航道,也没有太多问题。”

    赵权点了点头,“趁这机会,跟日本那个皇帝,签个石见国的代管协议。咱们的要求也不用太过份,先签个九十九年再说。”

    其他几个,脸上有些异样。

    有必要吗?

    权宋天下

 第九百二十四章 班秃战死

    赵权毫不在意地说道:“没关系,先签了再说。让那个龟山皇帝放心地打战,咱们绝不对在他背后拖他后腿。而且可以答应他,只要他在位一天,绝不会再多要一块日本本岛的土地。”

    “另外,粮草、棉布、各种军用物资,开始要加大生产力度。尤其是兵器所需的钢铁,必须让所有的冶炼厂满负荷运转!”

    “对于其他的势力,我觉得,也得开始行动了。”侍其轴说道。

    这些年来,赵权几乎是放弃了对中原的经营。一来人手着实有限,二来既然不想过多的依赖汉儒,对中原也无掣肘之策。最重要的是,中原是忽必烈最大的基本盘,过早跟忽必烈发生直接的冲突,对南京府未必有利。

    如今,京兆府、河北、河南、河东,包括燕京,对于南京府来说,几乎都是一片空白。唯一留下来的,只有隐藏于太行山中的那支队伍。

    山东与益都的经贸关系火热,彼此之间却始终达不成进一步的结盟。李璮此人,眼高手低,想利用宋国更想利用南京府以达成他自立的最终目的,却不肯有丝毫的付出。

    “中原,咱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加强缉侦局的力量,无限加强!除了忽必烈身边的情报,几个主要汉军万户,也需要去渗透。让陈耀,全力以赴!

    太行山中,想办法积蓄粮草,以待来日之需。

    西北青海,让薛余他们要想办法切断吐蕃喇嘛与忽必烈的联络,宁可错杀……

    高原练兵,是个不错的方法。这方面申哥与辛大哥多想想办法,两年时间,看能否在那里练出一支万人部队。

    练兵应该是没太多问题,有问题的是,远在万里之外,如何保证那些兵卒拥有绝对的向心力,这是必须预防在前的。”

    “多送些我们军事学院的毕业生过去。”侍其轴插了一句。

    赵权点了点头,“送人过去历练,这是一定要坚持下去的。只是,需要开拓一条相对安全的通道。东北、漠北、西凉、青海,实在是太远了!不过,也许因为远,才会有机会,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充分地利用商路,利用行走于各地的商人,利用咱们已经成型的驿站体系,将西北与东北这条线经营起来,打造成一条最坚韧的通道。也许,日后会发挥出意料不到的效果。”

    梁申听着,若有所思。

    “即使咱们立国,东道诸王中,也只会帖木迭儿继续支持咱们;也速不花最多保持中立,其他的倒是无所谓。西道诸王……”

    众人齐齐地摇了摇头。

    帖木迭儿的支持,是因为他早已经被绑上南京府的战车,别无选择。

    至于其他蒙古王公,即使有人真想投靠,南京府还未必敢收。

    “不,咱们要换个思路。牧民,可以收留可以慢慢同化,蒙古王公,不行!

    没必要去跟他们谈合作,也不要去拉拢。但是,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蒙哥一旦去世,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机会,一个成为蒙古人英雄的机会!

    这样挺好,草原上如果只有一个英雄,那多没意思啊。英雄多了,嗯,起码热闹些!”

    侍其轴呲牙裂嘴地看着赵权。

    这厮,什么时候也变得如此奸诈了?不过,他喜欢!

    “拔都想来,行,咱们支持。他来不了,看有没有不要的儿子,弄一个过来参与竞争。

    察合台系的,算了,这一系没一个像样的。

    忽察?可惜啊,要是他熬到现在,咱们就可以摆出架式支持他了……”

    赵权一边嘀咕着,一边伤感。

    确实,忽察要是肯忍一忍,在这个时候,振臂一呼,哪怕响应的人不多,起码比当时的情形会好看一些。

    “禾忽——”梁申轻轻地提醒了一句。

    赵权眼睛一亮,但是有些犹豫。

    禾忽,如今可以算是窝阔台系最为嫡系的继承人了。

    赵权犹豫,并非因为禾忽没有封地也没有属民,几乎光棍一个。而是因为此人,在率宾府养了几年之后,如今成为了一个标准的铁憨憨。

    孔武有力,弓马娴熟,身手相当了得。偏偏气量极小,动辄喜欢发些小脾气,倒是不会故意伤人,就是让身边的人烦不胜烦。

    而且,每天依然把辰冰挂在嘴里,非她不娶,亦让人哭笑不得。

    把这样的人推到前台,利用他达到分裂蒙古国的目的,让赵权有些下不去手。

    这简直是在欺负一个弱智的小朋友!

    侍其轴却搓着双手,略带着兴奋之意,说道:“这主意,可以!”

    “有咱们的支持,不,咱们不能支持!有东道诸王斡赤斤兀鲁思的支持,禾忽起码不弱于其他的蒙古王公。东道诸王,可以在禾忽的名下,形成一股势力。

    合失之子,海都最近气焰不小,总是在叫嚣着要拿回窝阔台系的属民。这也可以算是一股不弱的势力。

    阿里不哥,负责和林的守卫,绝对不会甘心把权势让于忽必烈。此人,必会是忽必烈第一个要面对的夺权者。

    旭烈兀,若是挟西征之威回来,也是一个极为有力的汗位争夺者。

    除此之外,还有蒙哥的长子,班秃;此人勇猛能战,一定会代表蒙哥一系去争夺汗王之位……”

    “四川战场急报!”会议室门口,一个声音突然打断正处于兴奋中的侍其轴。

    侍其轴接过云容送进来的战报,打开一看,顿时怔住。

    “蒙哥长子班秃,死于战场,死因存疑。”

    “好!”忽必烈猛的一拳击下,茶几砰然作响。

    厅内众人,尽皆愕然。

    忽必烈脸现讪然之色,生生地收起笑意,随即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可惜了——班秃,我的侄儿,一员虎将啊!就这样战死在战场之上,可恼,可怒!”

    班秃死了?

    一众幕僚,有些人不明所以,少数几个则暗暗心惊。

    班秃,蒙哥长子,这是最有希望成为蒙哥之后,下一代的汗王继承者,就这样死在了四川战场之上?

    自己的主子,以如此缓慢的行军速度向南行进,是在等这个消息吗?

    权宋天下

 第九百二十五章 质疑

    场面有些尴尬,诸多幕僚,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将话题继续下去。

    一声悠然的叹息,突然响起。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看向末座很不起眼的位置上,坐着的一个年过三十儒生。

    此人姓郝名经,字伯常,河东陵川人,原为张柔家中西席。

    郝经为人鲠直,投靠忽必烈时间并不长,平日里总喜欢把他最尊崇的赵复与元好问挂在嘴边,便与其他幕僚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有人主动跳出来转移大伙的注意力,是件好事。

    不过见到是郝经,刘秉忠又有些担心,不知道这个口无遮拦的家伙,会不会又冒出什么惊人之语。

    郝经一脸肃然,站起身整冠而拜,朗声说道:“自古行天下者,以德不以力。今宋尚无败亡之像,而我军空国而出,内虚于外,民苦于外。天下,危矣!”

    “一派胡言!”座中立时有人,毫不客气地出声反驳。

    郝经却不为所动,“皇长子战死沙场,此为上天警示,我王当引以为戒!不如屯兵不动,颁行德政,施恩于民,招贤纳士,笼络守臣。如此方上合天心,下从民望,时至而动,可轻取宋国。”

    忽必烈听着,脸上现在略微的怪异之色。

    这场战,他当然不想打。并不是怕打不过宋国,而是因为即使打下了,功劳也是蒙哥的。

    不止如此,宋国虽然懦弱,但是正如郝经所说,并未显露败亡之象,此战最多重挫宋军,想要灭宋,完全不可能!

    忽必烈倒是没有想到,麾下幕僚无数,能有如此见地并敢于当面说出的,郝经却是第一个。

    “伯常此言谬矣!”李德辉起身说道:“宋兵羸弱,所凭者,无非江淮天险。我军三路齐发,只要大汗攻下重庆,顺流东下,汇合我军,必可得奇功!”

    “若是,大汗攻不下重庆呢?”郝经冷然问道。

    “你——你,竟敢公然质疑大汗军威?”李德辉不可置信地指着郝经。

    看到忽必烈微蹙起的眉头,刘秉忠终于在心里确定了一件事:自己的主子,显然根本就没想过要好好地打一场对宋之战!

    刘秉忠望向另外一个沉默的幕僚,眉尖一挑。

    一个年近五十的儒士,迎着刘秉忠的目光,微微颌首。此人商挺,原为东平严忠济帐下经历,颇有经济之能。是刘秉忠此次南下时,邀约而至。

    用这样的新人来试探,哪怕说错话,王爷也不会放在心上的。

    商挺站起身,拱手一礼说道:“商某,觉得郝先生,言之有理!”

    李德辉有些发怔,他的眼神在商挺与刘秉忠之间游移片刻,便有些不自信起来。

    “蜀道险远,大汗亲身涉险,其实不妥。王爷若一意攻宋,一样会将自己处于危险之地。不若留于后方,前线,指派一位勇猛之士,足矣!”

    忽必烈眼神继续闪动,他当然不想亲临前线,倒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没有太大意义。不过,单凭商挺的这个台阶,还是不够!

    在刘秉忠鼓励的眼神之下,商挺继续说道:“保州张柔、真定史氏,兵力全出,如今河北完全空虚;东平严氏,同样如此。益都李璮,首鼠两端;东北南京府,更是狼子野心,若是在此时心生叛意,谁来抵挡?

    蒙古国王军以席卷天下之势攻掠宋国,然内忧外患,若坝上群蚁,伺机而动。

    属下以为,攘外必先安内。攻宋,操之过急,必将反噬己身!”

    忽必烈眼光瞟向刘秉忠,刘秉忠却陷入了沉思。

    看来,自己的判断是对的。王爷根本就不想打这一战,但是用什么理由退兵,这还真的是个难题!

    等不来刘秉忠的反应,忽必烈又看向身边的一个老者。

    此人姓杜名瑛字文玉,年已过五十,身长七尺,颌下轻飘的三缕美髯,让他看上去,犹若不食人间烟火的方外高人。

    杜瑛霸州信安人,不仅精通老释之学,对医药亦皆洞究。金亡之后,避世于河南缑氏山中。

    这人,也是忽必烈南下以来,召见的数十个中原儒士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