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权宋天下-第4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人,也是忽必烈南下以来,召见的数十个中原儒士之中,声望最高的一个。

    “杜公,何以教我?”

    似乎刚从天外神游回来,杜瑛缓缓地张开双目,对着忽必烈略一拱手,说道:

    “王者之军,攻伐为上,杀戮为下。

    汉唐以来,人君所恃以为国者,法、兵、食三事而已。国无法不立、人无食不生、乱无兵不守。

    今宋皆蔑之,殆之将亡,兴之在圣主。

    王爷当上应天心、下顺人心,选拔贤能、任用将材,如此天下平定,不远矣!”

    忽必烈抚掌而叹,“杜先生,儒之大能!”

    心里却在摇了摇头,这些大儒,名声在外,却多是一些只会动嘴皮的家伙。真正让他们去推动去实施,没几个能用。

    法、兵、食,三事,治国可以,以此平定天下,远远不够!

    “不知杜先生,能否随忽必烈南下,一展胸中之志?”

    杜瑛有些犹豫,看了看在座的十几个儒士。有些认识的,眼中露出殷切的期盼;不认识的,大多陌然,有一两个甚至隐隐现出忌惮的神色。

    沉吟良久,杜瑛欠身答道:“杜某老矣,久病缠身,不良于行。唯祝王爷与诸位贤士,旗开得胜,载誉而归!”

    众位儒生,眼神俱变。

    忽必烈一路南下,数个月时间,招揽儒生无数,自然也有一些推辞不就。但是像杜瑛这样当面拒绝忽必烈了,还真从未发生。

    忽必烈倒也不太在意。

    如今麾下儒士,其实也些多了。

    多便杂,杂便乱,乱便难治。

    不过必须以此手段,来昭显自己包容天下之心。既然有人不愿意跟随,也无所谓了。

    这种人,一旦等待自己平定中原之后,不过蝼蚁!

    忽必烈的思绪,重新回到眼下不得不参加的这场战争之中。

    史权与张柔,已经在河南屯田数年,但是河南依然惨破,远远不足以支撑十数万大军之需。

    缺人,这是最主要的问题。

    兵源无处可补,屯田人力不足。生产所得,也就勉强应付河南近十万的屯驻大军。忽必烈南征所需粮草,依然得从河北、山东西路与燕京等地调集。

    漫长的供给线,是根本无法支撑十多万大军太长时间的需求。

    而且,随时可能进入中原的东真军,的确如悬在头上的一把利剑,让人不得安宁。

    三年!

    忽必烈默默地计算着时间,三年之内,先平益都,再整合中原所有的势力,积蓄起足够的物资与兵力。到那时,要么一战而灭宋国,要么扫平东北。必然可得一胜。

    但是,眼下这场战争,自己是无法避免了。

    权宋天下

 第九百二十六章 钓鱼城

    七月中旬,忽必烈终于抵达蔡州,与霸突鲁军会合,正式接管中路蒙汉大军。

    原中路军统帅霸突鲁,被任为先锋官,率领一支两万军队南下,对宋国大小城池采取围而不攻之策,直趋长江北岸。

    杨惟中与郝经,被任为正副宣抚使,随军在长江北岸设立行台,以招纳降附。

    同时,开始四处督办粮草。

    八月初,忽必烈率领主力军队,渡过淮水,破大胜关,抵达黄陂。

    鄂州,只在眼前!

    鄂州之后,便是蒙哥攻宋之策中的会师点,江陵。

    胜利,离忽必烈似乎已经不远了。哪怕他已经用最慢的速度行军,却依然觉得,自己还是有些,太快了!

    因为此时的蒙哥,依然在钓鱼城下,寸步难进。

    八月的川东,闷热难耐。

    大战,几乎每一天、每一时刻都在钓鱼城下、在周边的山林中、在各条大江小河之上暴发着。

    山林,是黑色的。河流,是红色的。而灰暗色的天空中,则充斥着各种令人作呕的腐臭之味。

    疫病,开始悄然地出现于蒙古军中。

    “咣!”一个大茶壶被踹翻。

    “叮——当——咚——”杯盘被砸出,帐内一片狼藉。

    诸位蒙汉将领,缩着脖子,默不吭声地迎接着蒙哥的怒火。

    这位一向以坚韧、果敢自居的蒙古大汗,此时却是一脸赤红,暴躁之气四处横溢。

    一顿持续的咳嗽之后,蒙哥脸上的红光渐褪,转瞬间却浮起一片苍白。

    “半年了,忽必烈终于爬到了前线,可是你们,竟然还没爬过钓鱼城!

    咳——

    养兵千日,咳——

    你们,竟然连一个小小的钓鱼城都打不下!

    咳——”

    一个亲卫,端着一碗药水,小心地递到蒙哥面前。蒙哥手一挥,“叭”的一声响,亲卫连着药碗一起滚落而去。

    “我还没死,班秃死了,但我不会死!”蒙哥恶狠狠地吼道,“给你们五天时间,再攻不下钓鱼城,我就把你们全葬在这座城下!”

    大汗,已经魔怔了!

    所有将领的心里,都掠过了一丝忐忑不安的惊惧。

    “大汗——”躬身而立的将领之中,终于走出一人,单膝跪下。

    此人,是年过五十的老将史天泽。

    这次南征,史天泽亲率一支万人军随蒙哥攻打四川。其侄史权,新任的真定万户,则与史枢、史格一起,在中路作战。

    一门两万户,史家如今可以算是中原汉军中,实力最为强劲的一个世侯。

    史天泽也可算得上,对蒙古国最为忠心的汉将之一。

    虽然在数天之前,史天泽领着水陆蒙军,击退了来援的吕文德,立下大功。但是连他如今都看不到太多的希望了。

    钓鱼城的宋军,顽强的程度远远地超过了他、超过了所有蒙汉将领的意料。这座不过数万人的城池,却已经鲸吞了蒙汉两军近两万的兵力!

    史天泽不知道,即便能攻得下这座城,蒙古国军队,还能剩下多少?还有余力再顺江东下直到江陵吗?

    或者说,还有没有余力,一直打到建康,打到临安?

    “为了大汗的健康考虑,末将请求大汗撤军——”史天泽咬着牙低头禀告。

    “噗——”

    眼角余光处,一道银光迎面飞至,史天泽下意识一偏脑袋,肩膀已被击中。

    一把刀,蒙哥的佩刀!

    还好,带着刀鞘。

    史天泽肩膀一阵酸软,却丝毫不敢动弹。

    “你们这群懦夫!我就知道,汉儒靠不住,你们这些汉军,也靠不住了吗?”

    蒙哥眼中,闪出疯狂的怒意,“再敢说撤军者,定斩不饶!咳——”

    在蒙哥剧烈的咳嗽声中,众将默默退出中军大帐。

    “耶律铸,站住!”

    一声冷哼,让混在众人中的耶律铸脚步一顿,转过身,躬身拜向蒙哥。

    其他人见状,迅速地拥出了大帐。

    “忽必烈,他到底想干什么?”蒙哥语气之中,夹杂着一阵冰冷的寒意。

    “臣下,不知——”

    “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暗中与他勾连!”

    “臣下,没有——”八月的闷热天气,却让耶律铸觉得一阵寒意自脚底直冲入心。

    “把我当瞎子吗?咳——

    若不是看在你父亲,为了蒙古国一辈子殚精竭虑,劳苦功高,我早就斩了你!

    不杀你,你莫以为我不敢动手,更别以为,我舍不得动手!”

    耶律铸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不已。

    “告诉忽必烈,我不管他想做什么,也不管他现在正在做什么,一个月时间,让他必须拿下江陵。否则,他也不用来见我了!”

    “可是——”耶律铸有些犹豫地抬起头,面色发白。

    “你以为,我们真的就打不过宋国这些军队了吗?”

    蒙哥又是一阵勃然而怒,“若不是霸突鲁怠战,若不是忽必烈故意拖延行军速度,怎么可能容得宋军如此从容调兵援助四川?宋国如今一半的精锐,全汇聚在川东、在钓鱼城,可是……咳——”

    是啊,可是蒙古国最精锐的部队,如今几乎全部都在西征的路上。

    耶律铸有些忧怨地偷偷瞄了一眼正在与咳嗽激烈作战的蒙哥,随即又低下眼睑。

    这是一场注定无法获胜的战斗,耶律铸继续在心里腹诽着。

    而眼前,这个自视过大的汗王,却从来不肯认清这一点。

    蒙古精锐不在、中原汉军远远未完成整合、河南惨破、四川宋国防线依然坚固。最关键的是,蒙古军队,依然缺乏一支水军,一支可以定鼎长江的水军!

    北人擅马南人擅舟,耶律铸始终有些不明白,自己的这位大汗,为什么非要以己之短,对敌之长?

    没有足够数量的水军,就无法彻底封锁住宋军对钓鱼城的支援。

    没有强劲的水军,根本不可能挥师东下直至江陵乃至建康。

    再打下去,蒙古国最后可战的军队,将会全部丧失在四川前线。而接下去的,便是分崩离析、乃至覆灭。

    真的那时,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滚!”

    在蒙哥的怒吼声中,耶律铸茫然地退出中军大帐。

    五里之外的钓鱼山城,喊杀声依然震天动地。

    这是一座突出于山峰之外的孤堡,山高约三十丈,方四十里,三面悬崖临水。

    这座城池,是余玠当年命冉氏兄弟所建。王坚接任郡守后,又征发合州所属五县民丁十七万人,予以加固完善。

    钓鱼城高低起伏,依山而建,以峭壁为墙,极难攻打。

    周边山寨虽然已经被蒙军基本扫荡一空,但是源源不断的水军支援,使这座城池依然牢牢地横亘在蒙军东进的必经之路上。

    半年多来,大小数百仗,让蒙军死伤惨重。

    自贾似道总揽宋军前线大权、吕文德率兵突破至重庆府之后,钓鱼城就更难打了。

    为蒙古国立下汗马功劳的汪德臣死在城下。

    蒙哥大汗的嫡长子,也死于攻城之战中。

    然而,即使这样,依然无法让蒙哥下达撤军的命令。

    权宋天下

 第九百二十七章 蒙哥之死

    夜色渐至,钓鱼城只剩下一个模糊的轮廓,可是喊杀声却依然没有停歇。

    怒吼声、嘶叫声、呼号声,夹杂着或激昂或尖锐的金鼓之声,从钓鱼山上,飘向四周的河流,又荡向天空。

    而后,便是充溢于天地之中的悲鸣。

    耶律铸呆立良久,直到眼前只剩下了点点星火,才长叹一声,回到帐中,纳头而卧。

    然而,未及闭眼,耶律铸突然一蹦而起。

    “谁?”

    黑暗之中,军帐角落处传来一声悠悠地叹息,“耶律先生,忧国忧民,让某好等。”

    “你到底是谁?”耶律铸努力地睁大着双眼。

    一点火星亮起,火折子在一张脸之前一闪而灭。

    耶律铸轻轻地吁了口气,此人他认识,是忽必烈的一个汉人亲卫齐禄,曾随忽必烈南征大理,立功之后被收为忽必烈亲卫,深得其信任。

    这两年来,自己与忽必烈的往来交往,基本都是通过此人传递。

    “你怎么进来的?”耶律铸疑惑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的埋怨。

    “军心已乱,别说是摸到你这里,就算摸到大汗帐中,我看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耶律铸重重地哼了一声。

    “王爷让我带话,问下耶律先生把计划安排得如何,要不然他那边,得开战了!”

    耶律铸没有答话。

    “怎么了,有些难受?”

    耶律铸重重地吐出一口浊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