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权宋天下-第4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一旦宋国在此战中被蒙哥兄弟重创,对赵权对南京府来说,反而是更大的危机。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窥视。

    一旦解决了宋国的威胁,蒙古人下一个目标,必定会是苟安于东北的南京府!

    如果这个信息是真,那么忽必烈的所有行动,便可以理解。他也是在赌,赌宋军无法在短时间内获知蒙哥去世的消息,赌宋军不敢全力援救鄂州。

    忽必烈的真实目的,也许真的只是为了被困在潭州之前的兀良哈台军!

    蒙哥一死,和林必乱。

    蒙古人没有太子继位之说,此时的忽必烈,很可能比任何人都要焦急。他必须要赶回去争夺汗位,否则即便是灭了宋国,对他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

    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场战争,宋国已经取得了胜利!

    只要能答应让兀良哈台部安全北撤,答应不再追击忽必烈部,这绝对是忽必烈可以接受的和谈条件。

    那,是要和谈,还是要继续与蒙古军队缠斗下去?

    蒙哥一死,蒙古军队必退,从这方面来说,自己这场泼天的功劳已经稳稳在手。战后回到临安,再过两年吴潜一旦退位,左相必定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到那时,许多曾经想要努力推动的变革,就可以开始大刀阔斧地实施。

    许多前人未曾做的事情,便可以凭着绝对的实力进行推动。

    权宋天下

 第九百三十六章 大胜

    贾似道相信,自己所有的主张,一定会得到官家的支持。

    冗兵、冗官、冗员,吞噬了宋国绝大多数的财赋;越来越严重的土地兼并,又不断地侵吞着国家的税收;还有军队中的贪默、部队战力的大幅度下降;朝中理学人士越来越强硬的态势……

    内忧已经完全超过了外患!

    大宋,再不想办法改变,哪怕能躲得了这一次的灾祸,也一定逃不脱下一次的外敌!

    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有必要拉着忽必烈,继续打这场对双方都没有必要的战斗吗?

    鄂州城内,终于有守卒拼死突围前来报信。

    荆鄂都统、权知州张胜战死。

    守军战死一万三千人,可战之兵,所剩不到三千。

    再不想办法,鄂州城的倾覆,就在眼前!

    贾似道终于咬着牙,做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

    亲自领兵,入鄂州城督师,助守鄂州!

    这个决定,李庭芝想不到,廖莹中与翁应龙一样想不到。

    甚至包括还在鄂州城内外激战的宋蒙军队,也没有一个人都想得到。

    当然,这些人更想不到的是,在贾似道出兵的同时,宋京又悄然地潜入了香炉山的忽必烈中军之中。

    此后,跌宕起伏的荆湖战场局势,让所有人都看花了眼。

    隶属于吕文德的张世杰,领一千兵马率先杀入鄂州城。贾似道的五千兵马,汇合京西安抚副使、兼知襄阳的高达,随之进入鄂州城。

    一夜时间,在贾似道的勒令之下,宋军沿城墙内壁重新建造木栅,形成夹城,立时稳固了鄂州城的防卫。

    紧接着,是知鄂州的应飞,也率领麾下人马,应援鄂州。

    鄂州的危机,终于得到了缓解。

    然而,忽必烈又派张柔另率一军,突破浒黄州,在白鹿矶大败宋国水军,沿江制置司咨议官吕文信战死。

    张柔顺势攻下寿昌军,扫入江西。

    临安大震。

    宋廷没有料到,一直防备的兀良哈台部并没能威胁到江西,反而是张柔这支奇兵,已经轻松地突破了鄂州东部的防线。

    宋皇急令,让正在鄂州城驻守的贾似道,移师江州(今九江市)。

    在孙虎臣与七百兵士的护送之下,贾似道从鄂州突围,击败宋国降将储再兴的部队后,就地驻司黄州。

    两淮、江西宋军士气,为之大振。

    江南西路的防线算是稳下来了,但是岳州防线又出现了松动。在三千蒙军的接应之下,兀良哈台部成功渡江北撤。

    这场有史以来,蒙宋之间最大的一场战争,终于还是以宋军击退蒙军而告终。

    大胜之余,自然不会再有人去探究,为什么忽必烈军撤离鄂州时,宋军没有衔尾而击;为什么兀良哈台北撤时,竟然未曾损失一兵一卒。

    甚至于,为什么忽必烈大军已经撤离荆襄时,张柔的一支军队,依然牢牢地钉在浒黄州的白鹿矶上,筑城为守。

    没有一个人能预料到,忽必烈看似闲散的这一步棋,给宋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

    十月十五,包围鄂州城的蒙古军全线撤离。

    吕文德因功升为检校少保、京湖安抚使制置使、兼知鄂州、兼侍卫马军都指挥使,获赏钱一百万缗,得浙西良田一万顷。

    高达升为宁江军承宣使、右金吾卫上将军、湖北安抚副使、兼知江陵府、夔路策应使,获赏钱五十万缗。

    向士壁迁兵部侍郎,刘整升任知泸州兼潼川安抚副使。

    张世杰升为黄州武定军都统,范文虎升为左武大夫、环卫官。

    其他诸将,各有赏赐。

    此战,居功至伟者,自然非贾似道莫属。

    自淮东临危受命,移师江陵统领全线战事。遣吕文德援应重庆钓鱼城,冒险进入鄂州城助守,又从鄂州城突围至黄州以稳定江南西路的防守。

    为此,宋廷赐其金器一千两、金币一千两。

    贾似道以再造之功,被召入朝。宋皇亲自领着百官,在临安城外相迎,下诏加其少傅、卫国公衔。

    宋皇为其赋诗一首,《赐贾相》:

    力扶汉鼎赖元勋,泰道宏开万物新。

    声暨南郊方慕义,恩流东海悉来臣。

    凯书已奏三边捷,庙算全消万里尘。

    坐致太平今日事,中兴玉历喜环循。

    一时之间,朝野上下,对于贾似道,无不以中兴之臣而视之。

    而贾似道,也隐然超越左相吴潜,在朝中权势,一时无俩。

    回到临安,各种不断的宴饮连续持续了半个月之久。

    哪怕久经沙场,贾似道也觉得有些支应不住了。

    好在新年休沐在即,诸官开始忙碌,让贾似道终于可以在家好好歇上几日。也让他终于有空接见已经等候多日的伍及。

    伍及神色,一如既往的尊敬,从怀里掏出一封厚厚的信件,递给了贾似道。

    信件之中,没有恭贺宋国大胜的应有言辞。更没有恭喜自己得此大功的祝贺之语。至于贺礼,显然是一个子都没。

    贾似道鼻中轻哼一口,展信细看。

    良久之后,贾似道收起信件,问道:“子矜何时会回泉州?”

    “家主未曾告知。”

    “让她,回泉州吧!”

    伍及有些犹豫地答道:“小人,会将贾相之意,向家主传达。”

    “我也不瞒你,此次蒙宋之战,权相公出力颇多。一是牵制了忽必烈南下的进军速度,使我得以腾出兵力援助重庆。二是令你送来密件,虽然有些迟,但错不在你。

    这些功劳,我记下了。

    春后,我会向官家奏请,为子矜及其子申请封地之事。”

    “小人,替家主谢过贾相!”

    “无妨。”贾似道摆了摆手,说道:“我会让人备些绢布绸缎、茶酒之物,赐予子矜,以作贺礼。”

    “是!”

    等候良久,贾似道有些奇怪地看着伍及,“你还有何事?”

    伍及看着贾似道,有些纠结,一阵犹豫过后,叩头问道:“不知贾相,可有回话?”

    “什么回话?”贾似道满脸惊讶。

    “书信中所提之事……”

    “书信中?没有需要我回话的东西!”

    伍及一怔,随后只能苦笑。

    他虽然不知道信中到底说了什么事,但是赵权一定是在跟贾似道商议或是提了什么要求。而贾似道,显然根本就没打算理会。

    伍及无奈,只能叩首而去。

    权宋天下

 第九百三十七章 立国

    虽然已经有了心里准备,但是得知贾似道的态度之后,赵权依然感到了深深的失望。

    贾似道成功击退蒙军南侵,这个赵权早有预料,只是让他根本没有想到的是,贾似道竟然会允许忽必烈安全北撤,还会允许他接走了兀良哈台的一万兵马。

    这倒也罢了。

    蒙哥一死,北地必定立即陷入纷争。也许贾似道觉得忽必烈势力太弱,想给他留些搅乱天下的本钱,以平衡各地势力。

    而后坐观虎头,再准备收取渔翁之利?

    或者说,贾似道真正防备的,是南京府?想以忽必烈来挡住南京府对宋国可能的侵犯?

    赵权想及于此,摇头苦笑。

    这些人,根本不会明白,忽必烈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此时的忽必烈,还处于权势大爆发的萌芽状态,赵权真诚的希望,贾似道可以携大胜之余威,遣兵北上。哪怕灭不了忽必烈,也可以给他一统北地带来牵制。

    趁此机会,宋国拿下河南与川北的利州,也未必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此时自己再从东北出兵呼应,得不到和林支持的忽必烈,就基本没有反击的任何机会了。

    可惜啊!

    联宋灭蒙,终究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也罢,此时的宋国不愿结盟,以后也可以断了与宋国结盟的念想。

    ……

    公元1257年,华夏十二年。

    正月伊始,为了庆祝对蒙古战争的胜利,宋皇改年号为景定,此为景定元年。

    二月初,忽必烈拒绝了阿里不哥要求他回和林参加蒙哥葬礼的诏令,直接在在开平召开忽里勒台会。与会者,有西道诸王窝阔台系的只必帖木儿与合丹、察合台系的阿只吉;东道诸王也速不花之子爪都、哈撒儿系的也孙哥、哈赤温系的忽剌忽儿。

    还有木华黎之孙霸突鲁、纳陈驸马、勃里察、亦只里等王公。

    在此次的忽里勒台会上,诸王共同推举忽必烈为蒙古国新一任的汗王。

    忽必烈肆无忌惮的行为,遭到和林所有王公的一致谴责与唾弃。

    成吉思汗留下的“大礼撒”,明确规定,所有蒙古汗王的推举,必须经由忽里勒台会。而忽里勒台会的召开,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位于蒙古国本土,二是所有蒙古王公贵族参加。

    当年即使是已经被拔都支持为汗的蒙哥,也不得不遵循这道法令,于斡难河重新召开了一次忽里勒台会,这才顺利登位为汗。

    而且,参加忽必烈这一次忽里勒台会的王公,大多只是现有王公家族中的子侄之辈,根本代表不了大部分王公贵族的意志。

    更让和林诸公与阿里不哥愤怒的是,蒙哥灵柩运往和林,忽必烈不闻不问;让他前往和林参加蒙哥葬礼,忽必烈予以拒绝;对于掌控蒙哥汗王大印的阿里不哥,忽必烈更是不屑一顾。

    如今,未经和林诸位王公允许,未经阿里不哥与蒙哥诸子同意,忽必烈竟然私自在开平城召开忽里勒台会。

    这种行为,是赤果果的挑衅,是公然的背叛!

    班秃一死,蒙哥诸子俱无力于汗位的争夺,回到和林的阿速台、玉龙答失、昔里吉三子,全部选择了投靠阿里不哥。

    拥有汗王的印玺、拥有蒙哥南下之前的摄政授权,加上身为蒙哥的幼弟,阿里不哥由此得到了和林大多数蒙古王公的支持。

    三月初,阿里不哥在和林按坦河召开忽里勒台会。支持他的除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