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权宋天下-第4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郝经?”

    廖莹中点了点头。

    贾似道冷笑一声,“当时鄂州战场,我一心想与其和谈,却被拒绝。如今忽必烈四面皆敌,现在想主动和谈了?”

    廖莹中又点了点头,“那——”

    “拘着吧!”

    廖莹中神情微微一滞,“益都方面,也遣使前来……”

    贾似道眉头微皱,“李璮,与其父一丘之貉。他此次,又想作甚?”

    “无非是希望宋国,再提供一些粮草辎重。”

    “贪得无厌之辈,先晾着吧!”

    “那赵复呢?”

    贾似道心里突然生出一股烦躁,“南京府,赵权,他们敢出兵对抗蒙古吗?还是与益都一样,只想从宋国身上吸血食肉,却不肯有任何的付出?而且,宋国刚击蒙军,损失惨重,他赵权坐山观虎斗,倒是看得个不亦乐乎。现在还想跟宋国结盟?”

    “那,贾相的意思是,任何一方都不予理睬?”

    贾似道突觉无力,缓缓坐下,目光透过穿棂,看着窗外的西湖。

    碧波荡漾,和风日丽。

    “这一仗,所费超过亿缗。此战虽胜,府库其实早空。如今咱们宋国,还能拿出什么东西与人结盟?以如今财赋,至少还需三十年才能抹平亏空。

    三十年啊,你我还能熬到那一天吗?

    可是,莫说与南京府与权国结盟,哪怕多一些生意往来,都会被朝堂诸公唾骂不止。我皇胸有大志,奈何无一臣工能真正为官家分忧。以至,积弱难返啊!”

    “所幸,贾相今后,定当可以拨乱反正,中兴大宋!”

    “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廖莹中默然无语。

    良久,贾似道突然问道:“你觉得,忽必烈与赵权,谁能获胜?”

    “属下以为,忽必烈胜算更大。”

    “嗯?说说看。”

    “金亡之后,北地便已在蒙古国手中,忽必烈身为蒙古王公,接手中原统治,顺势可得。此为天时。

    南京府地处东北,无论是粮食或是物产,都远逊于中原。忽必烈又得地利。

    此外,忽必烈经营中原十数年,深得北地儒士拥戴,又占人和。

    赵权不出东北,尚可守成。一入中原,几无胜算!”

    贾似道摇了摇头。

    实际上,他的判断与廖莹中并无太大差别。但潜意识中,却又觉得赵权未必就没有一些机会。

    他其实依然在担心,有一天,若是赵权击败了忽必烈,趁势南下时,宋国该如何应对?

    与其争天下之道统?

    争华夏之传承?

    北地脱离宋国已百年,宋国又如何与其相争?

    也许,与赵权的香火之情,还是得留上一些!

    ……

    随着大权国传檄四方的立国诏书,中原各个汉万户势力,开始出现游疑之态。

    加入大权国,为恢复华夏道统而共同努力,让中原重归汉家统治。或是依然奉异族为主,为之征战,再图谋天下,沿袭百多年来的中原统治现状。

    哪一种情况,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

    在这样的混乱局势之中,原本似乎已经被忽必烈捏成一块铁板的中原,开始出现了松动。

    保州张柔、真定史天泽、东平严忠嗣,依然坚定地支持着忽必烈;河东部分势力开始处于观望态势;燕京却突然选择了和林。

    蠢蠢欲动,伺机准备自立的则是益都的李璮。

    青海在大权国西北野战军的号召之下,有不少势力公然支持大权国。

    正当新生的大权国,开始在全境内进行总动员,准备全军备战之时,后方却突然出了问题。

    这些年,南高丽的工商业一直在走下坡路,但是数家依附于高丽王族与崔氏的粮商,凭着他们独特的身份与权势,掌控着南高丽绝大多数的粮食贸易,势力因此急速膨胀。

    在南京府长期的经济封锁与压制之下,南高丽的粮价始终被稳定地控制在一个很低的价位之下。

    如此,普通百姓的温饱起码可以得到保证。

    真正因为低粮价受损的,是拥有大批田地的勋贵。

    权宋天下

 第九百四十章 宁为玉碎

    加上这些年,已经有数十万的佃农向北高丽迁移。这些人,通过北高丽,流散至东北各地,乃至海参崴与岭北岭西。这些人,只要会讲汉语,便可以被优先安置;如果会写汉字,便有入仕机会。而他们的子女,无论贵贱,都可以得到三年免费初级教育的机会。

    南高丽境内,佃农的流失,一直在持续。大量的作坊主不断破产;土地主的生存空间不断地被压缩。以至于境内近八成的财富,都集中在王室与崔氏家族手中。

    但是,也许这些人还不满足;也许是有人在怂恿;也许是有人感觉到了南高丽的真正危机而试图进行的最后反抗。

    在大权国立国伊始,在全民备战的紧张时刻,南高丽的粮价,一夜之间,突然狂涨。

    短短半个月时间,南高丽的粮价从每石一两银,便飚至了每石八两银,而且涨势根本无法扼制。

    陈粮已尽,新粮未出。大批大批的平民因此惊恐,在一些潜在势力的推波助澜之下,暴乱在离江华岛最近的京畿道爆发,随之是江原道、忠清道、庆尚道。

    除了离耽罗岛最近的全罗道之外,暴乱几乎在瞬间便漫延了整个南高丽。

    在这场猝不及防的暴乱之中,许多商家被砸被抢,尤其是平日里看似高人一等的大权国商人,损失极为惨重。

    财货的损失还在其次,许多大权国商人与驻地代表被拉上街头,肆意污辱。还有一些人则被愤怒的暴徒直接分解。

    伴随着恐慌的血腥之气,传至平壤府时,立时让这个大权国高丽总督府驻地,充斥着愤怒的戾气。

    “你们,到底想要干什么!”满脸怒气的王栖梧,拍案而起,低头俯视着坐在他面前,一脸镇静的王佺。

    年过五十的王佺,如今须发全白。一张脸上,皱纹如枯树之根,老态尽显。

    可是王佺依然努力地挺直着腰板,眼中闪现出一丝极为坚定的从容。

    “只想求上国,给高丽子民一个生存下去的希望!”王佺语气,有些淡然,也有些无奈。

    “你知道,现在搞出如此大事,对于高丽意味着什么吗?”王栖梧又是一声怒喝。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高丽,已经没有退路了。再不反抗,只会亡国。”

    “亡国,哈哈——”王栖梧脸上,露出一丝狞笑。

    数年在高丽的仕途,让他不知不觉中,已经完全磨灭了骨子里的残余的一些书生之气。

    “亡国?你告诉我,什么才能代表高丽国?是你王佺?还是高丽王族?或是掌权的崔氏?还是高丽数百万始终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平民百姓?

    亡的,到底是何人之国?”

    王佺默然不语,神色中依然带着一些淡然的倔强。

    “你们这些人,就是一群蝗虫,吸食百姓血肉,却不知为百姓解忧!眼中除了自己的权势与财富,何曾管过他人的生死?内无法治国外不能御敌!尸位就餐之徒,还想救国?

    就算你们成功了,这个国,对于平民对于百姓,还有多少的意义?”

    王佺脸色憋得通红,指着王栖梧,哆嗦着说道:“若不是,不是你们这些虎狼之辈,我高丽国,何至于此!”

    成功地把王佺撩怒了,王栖梧反而安静了下来,一抖衣摆,施施然坐下,说道:“说吧,你们想要什么?”

    王佺一阵怒火攻心,却只能强行摁住。

    “允许高丽自治,大权国不得干预高丽国内任何的民政与商事。不得收罗高丽流民,所有私自出逃的高丽百姓都必须送回。

    允许高丽王室接管耽罗岛。

    允许高丽商人,自由出海贸易;同时允许海外商人自由进出高丽进行直接的交易。

    恢复高丽原有的货币体系,石忽银行的飞钱一年内退出高丽交易市场,同时绝对禁止华夏银行的发行的任何货币在高丽流通!”

    在大权国正式成立之前,华夏银行已经率先开始在高丽运营了半年时间。

    如今,石忽银行与石忽飞钱实际上正在逐步地退出整个高丽市场,取而代之的,则是华夏银行及其为主体发行的一整套货币。

    这套货币,包括面额一两的金币与面额一两的银币,金银的兑换比为一比十。

    另外还有一角、五角、一分、五分的纸钞。

    不是飞钱,而是正式的纸质钞票。

    无论是金币银币或是纸钞,都将取代所有银钱、铜板与飞钱,成为大权国内唯一的合法货币进行流通。

    新货币的发行,真正地触及到了南高丽皇商的根本利益。

    王栖梧斜着看了一眼王佺,问道:“那你们,准备付出什么?”

    王佺咬着牙答道:“如果上国可以同意这些条件,我们可以纳贡、称臣,并正式将北高丽划归上国管辖。”

    “这是你的意思,还是高丽王室的意见?崔氏,同意了吗?”王栖梧斜着眼问道。

    “当然不是我个人的意见,王上与崔相,都会同意的!”

    “嘿嘿,你们还真拿这半个高丽破岛当宝了!我也不杀你,回去告诉你那些主子,既然想搞乱南高丽,我就帮你们一把!

    王某痴活数十年,就没有见过尔等如此蠢货!以自惨的方式来威胁别人,不知所谓!”

    王栖梧甩袖而去,留下脸色煞白的王佺,呆若木鸡。

    此后,数天之内,大权国十数支部队从各个方向开入南高丽,包括高丽王室所在的江华岛。

    所向披靡!

    此次由大权国东北野战军与渤海海军联合的行动,并不以占领任何南高丽城池为目的,只是为了掩护大权国商人与驻地代表,安全撤离南高丽。

    同时,渤海海军出动一百多艘战舰,一战便歼灭了江华岛的高丽水军,彻底切断了江华岛与陆上的所有联系。

    留在南高丽半岛上的城守军与崔氏别抄军,立刻便陷入各自为战的局面。面对表面并没带着太多敌意、以撤离被困人员为主要目的的大权国军队,这些高丽军队一时之间,也无从抵抗,甚至都无法接收到抵抗的命令。

    权宋天下

 第九百四十一章 渔翁之利

    所有与大权国相关的人员,很快撤出南高丽。

    平民与暴徒的打砸抢行为,却没有因为这些人的撤离而有所缓和,反而愈演愈烈。

    在撤出大多数人之后,大权国宣布封锁南高丽所有的海陆边境。

    任何物资只准出不准进,并在高丽中部、平壤以南的黄州、交州、高城等地,以及耽罗等岛设立难民营地,接收所有从南高丽逃亡而出的百姓。经过甄别之后,大部分被送入劳役营,小部分有人作保的,可以送往大权国内部各地暂时安置。

    留下的,则是几乎成为人间地狱的半个高丽岛。

    南高丽,瓦未保全,玉已全碎!

    “这样,合适吗?”梁申看着王栖梧送来的报告,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我觉得很好!”侍其轴抢先说道,“南高丽,也到了必须要彻底解决的时候。否则大战一起,这终究会是一个隐患。只有这样,大权国才能全心全力应付中原之战。”

    赵权微微地点了点头。

    “这道理,我明白。我只是担心,大权国成立伊始,用如此手段,导致高丽生民涂炭,是否会对国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