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权宋天下-第4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凭这一点,也足以让忽必烈重视这一对翁婿了。

    权宋天下

 第九百四十三章 逐利的天性

    不过,对于益都,忽必烈现在还只能以安抚为主,只要李璮不立刻宣布自立,他完全可以先行搁置。但是对于王文统,忽必烈还真的起了收拢之意。

    一来当然是因为此人在益都已经显示出了非凡的治政理财能力,如果能为己所用,当成为自己的一大助力;二来,让王文统离开益都,便可以直接卸下李璮的一支臂膀。

    王文统愿意投奔,也许是李璮主动释放出的一些善意,也许是想让王文统打探自己的一些深浅。但是忽必烈却觉得,把中原最不稳定的因素,放在自己的身边就近监督,也许才是一个最好的防范手段。

    看到陷入沉思中的忽必烈,御书房内一时寂静无声。

    忽必烈的沉默,让一直仰首而待的王文统,大为意外。

    石忽银行的问题,自己早有所料。在来开平城之前,便料定忽必烈定会为此而困扰,自己也已经准备了一整套应对之策。

    可是,为什么连个接话的人都没有?

    这让王文统感到了极度的不适。

    边上,终于传出一声清咳,是刘秉忠。

    王文统吐出闷在胸中的一口气,脸上重现莫测高深之态。

    “大汗——”刘秉忠对着忽必烈,轻声叫道。

    “哦——,王先生啊!”忽必烈似乎被突然惊醒,开口问道:“不知王先生有何良策?”

    王文统向刘秉忠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沉了沉气,朗声说道:“想解决石忽银行对于中原的影响,不难!重新设立一家银行即可!”

    重新设立一家银行?

    忽必烈眼睛微微一眯,和声说道:“愿闻其详。”

    中原诸地,除了石忽银行之外,只有益都另外成立了一个“益都银行”。

    益都银行虽然在名义上归属于石忽银行,使用的也是石忽飞钱,直到现在也不过有两家分行。但是益都银行从开设到正式运营,王文统毕竟全程参与。

    可以说,整个中原,王文统都可以算是对银行最为了解的一个人了。

    “另外开设一家银行,总部设在开平城或是燕京。以大汗之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在中源诸地开设十家甚至是二十家、三十家的分行。以此,便可以轻松取代石忽银行在中原的作用。”

    “搞这么复杂做甚?直接取缔石忽飞钱在中原的流通,岂不省事?”有人觉得王文统在故弄玄虚。

    凭着忽必烈如今对中原的掌控之力,禁止石忽飞钱的流通,的确不是一件难事。而且可以从根源上切断漠南与漠北所有的经济往来。

    王文统斜了此人一眼,并未出言反驳。

    赵璧却立即起身反对,“不妥!即使是立即禁止石忽飞钱的流通,但是咱们也不可能完全阻止漠北直接使用银子的购买行为。而且,石忽银行一旦倒闭,和林也并不会因此而损!”

    和林不会因此受损?那损失的会是谁?

    连忽必烈都有些疑惑地看着赵璧。

    赵璧却突然犹豫着,说不出话来。

    忽必烈皱了皱眉头,眼神转向王文统。

    一丝自得在王文统脸上,一闪急逝。

    “大汗明鉴!

    石忽银行最早的主要发起者,是南京府与犹太商会。储备金也大多由这两家提供。和林虽然拥有股权,但是并没有掏出真金白银。

    因此,若是石忽银行倒闭,和林损失的最多只是预期的收入。甚至说来,和林可能巴不得石忽银行的倒闭,这样,他们欠下的巨额贷款就可以不用归还了。”

    “你的意思,损失最大的是石忽银行的股东?”刘秉忠问道。

    “是的!

    不过,据在下所知,南京府,嗯,也就是现在的权国,已经将自己多余的股权全部售出,并拿走了一半的储备金。

    那么,损失最大的,便是现在接手石忽银行的这些股东了……”

    此言一出,诸位幕僚脸上神色各异。

    “说清楚点!”忽必烈有些不耐烦了。

    王文统却依然不吭声,似笑非笑地看着赵璧。

    赵璧“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大汗,如今……除了和林,石忽银行剩余的股权,已经……大多被中原商人收归囊中……”

    “而且,是河东一派的商人,占据最大的股份。”王文统小声地补了一句。

    赵璧瞥了一眼王文统,恼怒之余,心中又闪过一些的疑惑。

    王文统今日,明显是有的放矢,利用石忽银行一事,不断地打击自己。或者说,打击那些支持着自己的河东商贾。

    王爷初登汗位,匆忙之余,所有的行政官职人选都未敲定。

    自潜邸之时,赵璧就跟随忽必烈,他对官职的要求并不高,户部尚书或是财务大臣即可。

    难道说王文统也看上了这个职位?因此想把自己挤开?

    可是,他一个新进的幕僚,何德何能?

    或者,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这厮竟然已经与某个人达成了攻守同盟?

    赵璧不由的将视线撇向刘秉忠。

    却听得一声震响,赵璧一哆嗦,眼睛转向忽必烈。

    忽必烈桌前,杯盏狼藉。他强忍着怒气喝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赵璧牙齿一咬,恭身答道:“这些年,南京府和犹太人断断续续的在私底下出售石忽银行股权。见有利可图,因此中原各地商贾,纷纷购入。其中……的确以山西河东的商人,所占股权最多。”

    中原各地,河东商人是最早也是忽必烈最坚定的支持者。如果没有赵璧的引荐、没有这些商人提供的资金支持,自己肯定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商人逐利,这是天性。

    对此,忽必烈倒也可以理解,也能接受。

    “还有谁?”忽必烈冷冷地看着一屋的幕僚。

    “扑嗵嗵”的,跪下了一堆的人。

    忽必烈环视一圈,心里一阵冰凉。

    近二十个幕僚,依然站立的,除了王文统,只有刘秉忠与张文谦两个邢州人。

    这些,就是自己准备将天下托付给他们的肱股之臣?

    刘秉忠看着忽必烈布满寒霜的脸,心下反而舒了一口气。

    他不怕自己的主子生气,怕的却是不知道他到底是不是在生气。

    权宋天下

 第九百四十四章 帝王之心

    “大汗——”刘秉忠躬身轻禀,“各位同僚必为无心之失,况且大汗登基在即,此时不宜过于追究。”

    无心之失?

    听到刘秉忠的开释之辞,跪在地上的幕僚中,有几个人略舒了一口气。赵璧心中,却涌出一股酸楚。

    这些年,随着投靠忽必烈的汉儒逐渐增多,刘秉忠在忽必烈眼中的地位不断地下降。

    也许是忽必烈不想过于依赖麾下某一个人,也许是刘秉忠的所作所为让忽必烈有所不满。不管如何,这对于赵璧来说,都是机会,是超越刘秉忠,培养出属于自己势力的机会。

    如此,才可以在未来的朝堂之中,按照自己的意图,治理这个天下,并成为汗王手下的第一重臣!

    然而,这一切,都在今天,变成一个笑话。

    “大汗——”赵璧泪流满面,以头抢地。

    看着懊恼的赵璧,忽必烈突然就静下了心来。

    无心之失?也许还真的是无心之失!

    要是有人说赵璧愚蠢、能力平庸、目光短浅,忽必烈还可相信。但是若说赵璧等人是因为贪财,想通过石忽银行赚取一些银子,那未免就有些可笑了。

    石忽银行产生的利润再大,还能比得过在自己手下,身居高位的他们,未来的收益?

    更何况,这么多年来,赵璧等人为自己筹措的银钱,何止百万!

    这其中,必定另有缘由。

    忽必烈闭目沉思。

    对石忽银行最在意的,唯有商人。

    作为最早支持自己的河东商人,他们有能力也有欲望,想通过石忽银行圈占更多的地盘,在未来的商业领域,得到更多的话语权。

    入股石忽银行,成为石忽银行拥有话语权的股东,显然是他们选择的一条看似轻捷的道路。

    既然有河东商人为首,其他地方包括河北、河南、京兆等地商会,势必会参与其中。

    不仅如此,每一个幕僚,背后都有地方的支持势力。也就是说,如今中原的汉军万户,也都与石忽银行有了无法切断的纠葛。

    取缔石忽银行,禁止石忽飞钱的使用,确实会给漠北的经济予以重创。但是,却一样会给如今深陷其中的中原商人与汉军万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这不是一千两或数千两的事,而是涉及到数千万两的生意!

    这损失算起来,起码在短期之内,已经远远超过了和林。

    杀敌一千,自损一千五。

    别说是取缔,哪怕用另外一家银行来取代石忽银行,也是现有的那些石忽银行股东不可能承受得了的。

    问题是搞明白了,如何应付,忽必烈却觉得有些茫然。

    初登汗位,先对有功于自己的商人动手,此举不仅会令天下人心寒,也很可能引起商人的恐慌而导致资金逃离中原。

    哪怕是鸟尽弓藏,也得先把鸟打下来再说。

    忽必烈的眼神,瞟向刘秉忠。

    刘秉忠又望向王文统。

    对于这个将自己引荐给忽必烈的人,王文统还是心存结交之意的。而且他也明白,没有刘秉忠的支持,自己绝不可能在忽必烈即将确定的中枢人选中,占据一席位置。

    “大汗!”王文统再次理清了自己的思路,躬身说道:

    “如果无法立即取缔石忽银行的话,不妨让新的银行,与石忽银行暂时共存。

    新银行,可以发行新的飞钱。先期以一比一比例兑换石忽飞钱,慢慢地降低兑换比例,直到一比五,甚至一比十。以此手段,将石忽飞钱彻底清理出中原市场。”

    忽必烈微微颌首。

    他看重飞钱,主要是因其使用方便,对商业有极强的促进与管理作用。

    以新飞钱逐渐取代石忽飞钱,不仅让自己依然拥有这一大利器,还可以延缓与中原商人的冲突。

    “如此,新的银行岂不是要承担兑换石忽飞钱的损失?而且如今在中原市场流通巨量的石忽飞钱,那得有多少的储备金来应对新飞钱的发行?”刘秉忠问道。

    石忽银行以黄金作为储备金,如今中原想在短时间内凑足那么多的黄金,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忽必烈的蒙古国,说白了还只是一个空架子。别说养军队的钱,就是连御书房内这许多的幕僚,至今依然没有一个人领过一两银子的薪俸。

    “储备金?为什么要有储备金?”王文统目光闪烁地说道。

    所有人,包括忽必烈在内,都疑惑地看着王文统。

    “石忽银行当初设计储备金,无非是为了保证其兑付的能力。但是在下以为,此举纯属多余。这天下,还有什么东西的信用,能比得上大汗?

    大汗在,以整个天下的财力,还怕应付不了一个银行的飞钱?”

    忽必烈眼睛一亮,倒不是因为被王文统小小的拍了个马屁。

    而且他突然明白了王文统的意思,自己掌控这天下,自然不怕银行缺少兑付的能力。如果自己失了这天下,还用得着去管银行是否会兑付已经发行的飞钱吗?

    该发愁的,是那些有能力与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