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权宋天下-第4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也许正如吴天所说的那样,连陈耀自己都不清楚,杀了郭侃之后,他就真的可以解脱了吗?

    在海阳这个小村子里呆了三天,陈耀什么都没做。

    虽然每日依然独坐沉思,但目光不再总是逡巡于榆关城头,脸上也似乎也少了些郁结之色。

    离开海阳,陈耀一行沿海岸南下,到了大沽寨。从大沽寨弃马乘船,直至登州外海的庙岛。

    这一路的海岸边上,四处都是走私的渔船,密如飞蝗。

    整个山东的沿海一带,已经没有人愿意出海打鱼了。

    在海上辛辛苦苦打来的鱼,上了岸,还没卖掉,就得被征一半的税。而且自家的渔船还时不时会被沿岸的守军征用,用以攻打庙岛之上的大权国驻军。

    仗打了很多次,没有一次可以全尸而回。

    赖氏船行出钱,订购了无数的小渔船,租用给那些失了船的渔民。当然,不是让他们去海上打鱼,而是鼓励他们走私。

    大权国的高档药材、酒与盐;高丽的人参与棉布;倭国的松板与女人;以及有南洋的各种香料。

    可怕的利润,让这些渔民趋之若鹜。

    除了收取一定的利润以及船只租金,赖氏船行对这些渔民只有一个要求,全部用华夏币交易。

    一年多的时间,河北山东沿海一带,几乎成为了华夏币的天下。

    相对于暴跌不已的中统钞,华夏币无论在交易的方便性与稳定性方面,显然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河北、山东两地官府,对此束手无措。

    虽然联手剿杀了不少走私渔民,甚至公然抓捕购买走私货品的商人,却根本无法扼制住越来越疯狂的走私势力。

    公开的走私者,哪怕没有申请成为大权国的国民,也已经整家迁居沿海岛上。

    岸上,还有无数与这些走私渔民之间保持联络的线人。官府一旦有风吹草动,便有人前去报信。

    走私者,犹若顽强的野草,狂风暴雨过后,却依然生机勃勃。

    在当地官员与驻军长官,也从走私中分润了不少利益之后,沿海走私行为,便已经成为了官场内外,被迫默认的一个存在。

    撤离巴掌城,专心经营庙岛,对于大权国在山东经营来说,无疑是个极为明智的决定。

    庙岛有天然的避风港湾,有充足的淡水资源,有附近十余座可以守卫相望的小岛。

    离开陆地,便是大权国的天下!

    利用在海上的绝对优势力量,鼓励陆上的走私贸易,这只是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

    陈耀想要的,是利用各种的方法与手段,在打压中统钞、让其无限地贬值的同时,让中原的民间商人接受华夏币在元国的流通,直至让其具备辗压中统钞的绝对优势。

    以此,彻底崩溃元国的货币,动摇元国的经济根本!

    在庙岛呆了半个月,陈耀接见了赖氏船行的新掌柜、耽罗岛渤海贸易中心的副总管以及萁国与倭国派来的贸易代表。

    对于环渤海各个势力,未来数年时间里,整体贸易的共同推进方案与举措,陈耀与各个势力进行了极为细致的沟通与交流。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在于华夏币的推广。

    离开庙岛,再回到阔别近一年的旅顺,又是一个阳春的三月。

    旅顺依然没有城墙。

    市区之内,街道纵横交错,干净而整洁。车马行人靠右而行,井然有序。

    整个城区,被划分为几个功能区域。

    自东沿着海岸线,从南向西,分布着民用制造厂、物流与商贸区、造船区、军港基地与军工制造厂。彼此之间,都有不同的专用码头相隔。

    城区西部,是包括商行、银行、勾栏、酒肆在内的商贸中心。

    城区北部,是南京府各大院校的分部,以及丛林而立的各种培训机构及军训基地。

    城区东部,则是大权国的行政中心所在。

    皇家庄园,也在城区东部的行政中心附近。当然,这里面住的并非全是皇家成员。

    权宋天下

 第九百九十章 回家

    陈耀下了船,赶走韩霸,一个人,戴着一顶毡帽,慢慢地行走在旅顺的街头。

    陌生而又熟悉。

    这里,是他当年率先打下的地盘。

    这里的每个功能区域的规划,都有他的心血注入。

    而这里的每一个商行,都是陈耀与自己的下属,四处招商安置。

    旅顺眼前的繁华,让陈耀心里,不由自主地涌出一股骄傲与自得之意。

    夕阳泛红着海面,在旅顺城中洒下一片柔柔的金光。

    陈耀摘下毡帽,对着肃然敬礼的哨兵点了点头,背着手踱入庄园。

    四处炊烟,鸡鸣犬吠。

    陈耀压下毡帽,遮住自己的大半张脸,向自家宅院走去,步履犹豫。

    远远地,便望见绿篱之前,蹲着一个半大小伙子,百无聊赖地挥掌而劈。

    小伙子对着四处飞溅的碎叶,恶狠狠地嘀咕着:

    “你是不是不想要我了?

    你是不是不想回家了?

    你这么没文化吗?信都不知道写一封!”

    这少年,正是自己的儿子陈诃。近一年时间没见,竟然让他产生了一丝丝的陌生感?

    眉角之间,依然还有妻子的痕迹,俊美却又不失英气。

    陈耀眼中,一时有些迷离。

    屋子里,走出一个女子,荆布钗裙,腰间围着一方淡蓝色围裙,对着陈诃喊道:“吃饭了——”

    “不吃!”

    女子叹了一口气,绕出院子,走到陈诃身边。

    眼神之中,带着隐隐的忧色。

    “小筠……?”

    不!

    陈耀猛地晃了晃脑袋,迅速地让自己清醒过来。

    她,不是郭筠,而是郭筠的侍女绿眉。

    绿眉拿围裙擦了擦手,走到陈诃边上,微仰着头,轻声说道:“先回去吧,要不饭菜都凉了。”

    “不!”

    “今天这么晚了,你就别等了。”

    “你又骗我!”陈诃大声吼道。

    “不是我骗你的……”

    “就是你,过年前你说他会回来,我除夕夜等了一整个晚上,没有!

    元宵时你说他可能会回来,我连城西的灯火都没去看,没有!

    上个月你说他已经上船上,可是现在,船到底开哪去了?

    还有,说今天要回来……”

    陈诃抬头看着渐暗的天光,语音哽咽。

    “我,不是我说的啊……”绿眉有些局促地擦了擦手,“我是听商贸部的人讲的。”

    “我今天开始,我就在这呆着,他不回来,我从此就不吃饭了!我看是他狠,还是我狠!”

    “小诃,你……”

    “我,我娘不要我了,我爹,他也不要我了吗?”

    陈诃转过头,泪流满面,对着绿眉问道:“你说,是不是他怪我害死了我娘,所以,不要我了?连见都不想见我?”

    陈耀心里大恸,后仰着头,毡帽底下,泪水汹涌而落。

    “不是这样的……小诃……你听我说……”绿眉慌慌张张地伸出手,安抚着陈诃,“你爹,必是国事繁忙……”

    “胡说!他再忙,有舅爷爷忙吗?他再忙,有梁爷爷和侍爷爷忙吗?

    他,今天再不回来,我,我明天就从军去!

    我去多泉子,我去漠北!我让他这辈子,都别再见到我了!”

    突然,一根木棍随着一声怒吼齐飞而至:“小兔崽子,胆肥啦!”

    那俩同时吓了一跳,陈诃下意识地挡在绿眉身前,抬起胳膊一挡,木棍直飞而出。

    “谁!”陈诃一手蹭着自己的胳膊,怒吼一声转过脸来,却突然地僵在了那,尤其一座冰雕。无论是声音、眼神还是呼吸,似乎全部瞬间冻住。

    一顶毡帽之下,是一张削瘦而皱了巴巴的脸,颌下杂乱的胡须之中,点着数根刺眼的白光。

    三十四岁的陈耀,那张脸却近若半百。

    “老爷……”绿眉的抽泣声中,有悲恸、有惊喜,也有许多的痛惜。

    陈诃嗓子咕噜两声,张着嘴,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怎么了,腿粗了,可以跑了是不是?”陈耀龇着牙说道。

    “爹,爹——”陈诃终于嗷的叫出声来,扑向陈耀。“你——爹——”

    “呵呵,我——,我以为你腿粗了,怎么,怎么还是会哭鼻子啊——”

    陈耀紧紧地抱着儿子,任由眼泪肆意而流。

    良久,陈耀才推开儿子,端过他的脸,捏着脸皮,说道:“好,好小子,明天老子就把你送战场去。没杀够一百人,别回来见我!”

    “爹……我,不是……”陈诃瞠目结舌。

    “老爷……”绿眉哽咽着说道:“你,别吓小诃了,他,他……”

    陈耀松开陈耀,转过身,突然抱住绿眉。

    “呃……”陈诃虚张着双臂,满脸愕然。

    “老爷——”绿眉身子一僵,伸出双手想推开陈耀,却听得陈耀在她耳边轻声说道:“谢谢你,绿眉……”

    绿眉全身几乎瘫软下去。

    这几年,所有的委屈、担忧,以及独处时的疲惫与煎熬,在这个时候,瞬间灰飞烟灭。

    “走,回家吃饭去!”

    “爹,你,能不能先……”

    “不行!”

    “老爷……”

    “好啦,赶紧的,我饿了!”

    ……

    “我觉得,我挺傻的!

    真的!

    这两三年里,我每两三个月,总是忍不住跑到榆关,远远地看着郭侃,想着怎么为小筠报仇,怎么去折磨他,怎么让他因悔恨而痛苦流涕。

    可是,我却从来没想过,我两三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回过一次家,几乎没有好好地抱过小诃。

    我脑子是不是坏掉了?”

    赵权严肃地点了点头。

    眼前的陈耀,望秋先损,看模样最少比自己老了十岁不止。

    不过,那双眼睛却终于恢复了清明,恢复了一丝隐藏于惫懒之后的狡黠。

    “还好——”赵权脸上露出欣慰的笑意,“我正琢磨着,要不干脆出兵,灭了郭侃算了。反正老蒋也不在,吴天那家伙虽然对郭侃忠心,但事不可为时,他自然会明白如何选择。”

    陈耀摇了摇头。

    “郭侃,确实不足为惧了。但是我觉得,这个时候,不值得为他牺牲大权国的将士。

    他虽然已经是忽必烈的弃子,手下士气低弱,终究还是有一战之力。

    而且,他现在就等着我们出兵,以求死战。

    算了,先别管他。否则会引起忽必烈过多的警觉,会影响咱们计划的实施。

    我估计最多再两年,他也基本废了……”

    陈耀吐出一口浊气,眼中不再有郁结难消的怨愤,语气之中似乎在说着一个跟他毫无关系之人。

    “行,听你的!那,接下去,想怎么搞?”赵权笑着问道。

    陈耀两眼一翻,“我只是个跑腿的啊!所有的坏主意,不都得你来!”

    “呵呵!”

    赵权揽过陈耀肩头,给了他狠狠一抱。

    而后,两个人席地靠墙而坐,各自呆呆地看着硕大的国主办公室,良久无言。

    门口,大嘟嘟诧异地探进脑袋瞄了一眼,随即缩回去,肃然而立。

    权宋天下

 第九百九十一章 天灾

    “小舅啊,你以后准备把哪块地封给我?”

    “你想要哪块地?”

    “太行山?”

    “中原不封!”

    “要不胡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