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宋天下-第4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而是东北,数年风调雨顺。如今若论国力,也许集宋元两国之力,也比不上权国了吧?”
贾似道脸色复杂地看着赵权。
临安,这倒霉催的城市,似乎每过几年都要烧一次。看来南宋把国都安置于此,风水有问题啊!可是,就因为这个原因,这对难兄难弟就因此恨上了权国不成?
赵权忍不住地在心里吐了个槽。
“你知道,为什么宋国朝堂之上,宁愿联元抗权,也不愿意联权击元,是什么原因吗?”
赵权摇了摇头,他确实有些想不通这个问题。
肯定不仅仅是因为担心权国会违反盟约,渡江攻宋。
“因为现在整个宋国上下,都在风传,权国不仅不肯接纳儒学与理学人士,甚至还采取打压态势,以防止一些大儒掌控朝堂。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士农工商,本该为天下之尊的士人,在权国却被排在了工、商甚至于农夫之后。
而元国,虽然执掌朝政的‘八府’中,有武将出身的史天泽,也有畏吾儿人也有蒙古人,但是儒学出身之人,毕竟还占据三席之位。
呵呵,连师某都未曾料到,一个蒙古人出身的国主,却比一个汉人国主,更加重视儒士。”
赵权皱了皱眉头。
摈弃儒学人士,并不等于就摈弃学者文人。但是对于宋国的理学人士来说,这确实会成为他们拒绝权国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
可是,权国会为此而改变儒士的地位吗?
显然不可能。
“那你呢?”赵权突然醒悟过来,贾似道刚才说的,是宋国朝堂之上的态度,而不是他自己的想法。
“我……吗,也是如此……”
“师先生,也一心想与元国结盟?”赵权根本不相信,贾似道要真的是这种态度,就没必要来见自己了。
“老夫,也是被理学人士讨厌和排挤的对象。”
嗯?
贾似道手轻轻一甩,说道:“先不谈这些,我且问你,若是权国与宋结盟,权国可以给些什么条件或是帮助?”
“你想要什么?”
“元国派来的和谈使,目前答应的一些主要条件包括,一是开放对我国的马匹贸易禁令;二是二十年内息兵不战;三是会将降将刘整送回宋国,前提是我不得掌控朝政,以免报复刘整。”
“什么?”赵权大惊失色。
忽必烈这一招,太狠了!每一个条件直戳人心啊!
“你不知道,这些条件,元国是不可能实现的吗?”赵权急急说道,“你知不知道,忽必烈已经在河南聚集了数十万大军?你知不知道,刘整正在苦训七万水军,造舟无数!”
“知道啊,那又如何?”
贾似道叹着气说道:“如今朝堂之上,理学人士已成气候。加上近年来,老夫行事确实有些过于急率,得罪之人无数。他们迫切需要一个机会,以将我排挤出朝堂。如今有一个这么好的借口,为什么不接受呢?”
赵权凑过头,问道:“你舍得吗?”
“息兵二十年,这么长的时间,对于如今朝堂上的那些人来说,足够了。如此可保他们在有生之年,宋国再无兵患。这是足以告慰太庙之胜事,何乐而不为?
而且,刘整一旦回归宋国,对于负责和谈之人而言,又是一件泼天大功!”
“和谈,不是你在主持?”
“元国和谈使,指定非叶梦鼎不谈。”
太子詹事叶梦鼎,如今已是宋国签书枢密院事,并以明堂恩进封临海郡公。是贾似道“公田法”最强势的反对者,也是宋国理学人士的扛鼎之辈。
这个传说中的大奸臣,对付一个叶梦鼎,竟然没有还手之力?
赵权满脸疑惑地看着贾似道。
贾似道却以为他不相信自己所言,摇了摇头,没再细说。
朝堂的形势,发展成如今局面,也是他根本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原以为,有官家的鼎力支持,有自己坦荡的处事方式,有诸多眼光长远的有志之士,哪怕改革之路多艰,自己也必定可以坚持下去。
打算法已经暂告一个段落,公田法在两浙东路的试行大获成功。再给自己几年时间,如果可以推行全国,大宋必将一改如今满目疮痍的财赋状况。
再有十年休养生息,重肃兵马。中兴大宋,也未尝是件不可能之事!
然而,让贾似道没有想到的是,他最大的支持者,赵宋皇帝,却已重病缠身,久卧病榻而无心政事。
更没有料到的是,荣王赵与芮竟然凭着即将继位的皇子,支持叶梦鼎,开始布局朝堂。
甚至于连那些平日里,总怀着一腔报国热情的太学生,也开始公然反对自己。
节节败退啊!
每想及于此,贾似道便是一阵阵的无奈。
自己本不愿插足太子之争,可是太子却落于他人之手。
荣王的反对,倒是在他的意料之中。推行公田法,利益受损最大的,必然就是荣王这种拥有良田十数万顷之人。
只是贾似道没有想到,荣王的反扑,会如此的坚决与强势。
而且,自己手中,已经没了对抗的任何筹码。
官家一旦驾崩,皇子继位,荣王便是堪称太上皇的存在!
而朝中诸公,大多数人都与叶梦鼎一样,希望可以用尽一切可能的手段,将自己驱离朝堂,以中止公田法的实施。
公田法,真的不可行了吗?
贾似道一时陷入深深的迷茫。
“师先生——师先生——”
赵权提着茶海,候了半天,贾似道却依然抓着他的茶盏在那发呆。
赵权只好一把夺下被他紧捏在手中的茶盏,放下,倒入热茶。
贾似道怔怔地看着赵权,突然问道:“你,还要不要嘉禾屿?”
“嗯?要啊,为什么不要?”
“你准备立子矜之子,为权国太子吗?”
“这是我的私事吧?师先生问这种话,是否冒昧了点?”
贾似道默默地算着,说道:“今年,六岁了吧。权相公韶华正盛,倒是不用急着立储吧?
十年可好?”
权宋天下
第九百九十七章 破局之术
赵权莫明其妙地看着贾似道,不明白他到底想说什么。
“行,师某就当权相公答应了,十年之后,再立储君!”
“我,我答应你什么了?”赵权一脸懵然。
不过,立太子这种事,赵权本来就没有放在心上。儿子年纪还小,赵权不想让他现在就成为所有人关注的核心。过早地让他承担这种政治上压力,对于赵溢的成长,没有任何的好处。
可是,贾似道突然关心起自己的儿子,这是想利用赵溢,做些什么布局不成?
赵权有些疑惑地看着贾似道,突然有些好奇,这位年及半百的老头,到底是如何成为一代大奸的。
目前的他,虽然已是宋国独相,但是在朝堂上倍受排挤,几乎得罪了所有的皇氏宗亲与士大夫,处境艰难。别说大权独揽,能否继续在朝堂之上立足,还是一个问题。
后来,又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才把他活生生地送入奸臣这条道路?
“是宋理宗,要死了吗?”赵权喃喃的说道。
“你说什么?”
嗯?还好,这老头不知道宋理宗是谁。
赵权改口问道:“你们宋国朝堂之上,就没有支持联权抗蒙的声音吗?”
“有,大多是商贾出身,或是依靠商贾力量立足之人。只是,这些人,无论在朝在野,人微言轻。”
好吧,政冷经热。
自从耽罗岛的贸易中心正式运营以来,与宋国的民间贸易逐年增长。但是政治方面的交往,的确是太少了。
骨子里,彼此都属于相互看不上的那种。
宋国人认为,权国起于蛮荒之地,不知礼仪、不懂尊卑。而权国人则认为宋人居安而不知危,拱手谈心却不愿俯首做事。关起门来,一个个都是老子天下第一模样。
连赵权有时都不太理解,这些人,哪来的自信?
“不知权相公,现在是否会因为不重用儒士而后悔?”贾似道淡淡的问道。
“后悔?为啥?”
“连忽必烈都知道,治理天下,离不开儒家……”
赵权一声嗤笑。
“起码,他表面上做得很成功。你看,现在宋国对元国就亲近了许多,朝堂诸公,甚至准备派遣理学大家,与北地儒士商谈合办书院之事。”
文化输出?
忽必烈这几张牌,打得相当绝啊!
每一招都击中这些宋国士大夫的要害之上,简直是正挠到了他们最痒之处。
朝堂之上,借助外力,势压掌权的贾似道。朝堂之外,利用理学,联合北地儒士,形成席卷天下的可能。
虽然宋元还没有正式签订协议,但是这种形式的结盟,还真不好破啊!
相对于元国而言,自己显然不可能给出任何更好的条件。
不可能帮那些人宰了贾似道,也不可让理学人士去东北传道授业,更没什么能帮他们去告慰祖宗的大功劳奉送。
“权相公与蒙古人打了数十年交道,对忽必烈知根知底,可有破局之术?”
贾似道语意诚恳。
赵权明白,若不是他几乎陷入困境,是不会对自己开口求助的。
赵权倒去茶渣,重启一泡。一边慢慢地梳理着自己的思路。
与贾似道会面,当然不是指望达成联宋抗元的目的。而是希望通过他,最快地了解到宋元和谈的详细情况,并寻找破坏的可能。
“有一事,权某一直无法理解,不知师先生能否为权某人解惑?”
贾似道点了点头。
“师先生在鄂州大胜,忽必烈领兵北撤之后,却留下张柔驻守白鹿矶。有这样一支兵力存在,无异于如鲠在喉,权某不明白,为何宋国就可以一直容忍到现在?”
贾似道嘴角咧出一丝苦笑。
“几个原因。
一是张柔驻守的兵力虽然不过数千,但是白鹿矶易守难攻,想将其驱逐,没有付出一两万伤亡的代价,几无可能;
二是,张柔的要求很明确,他不想占据宋国之地,只是想要将白鹿矶经营成一个贸易的榷场,以利双方国民;
其三,张柔声称,若是我能释放郝经,他接到忽必烈旨意之后,便会撤兵而去。”
“你关着郝经作甚?释放他很难吗?”
“不难!当时的确是我让人将其关押,但现在若是放人,就会成为对方攻讦师某人的手段。诸如与敌私下议和,或是私下关押友邦和谈使,甚至是私下释放敌国奸细……”
赵权听得一怔一怔的。
宋国人,脑子都用在这种地方了?一个看似简单的事件,还可以操作出这么多花花来?
贾似道轻轻地摆了摆手,说道:“当然,这些理由都不重要。没有郝经,要攻击师某的理由,也可以找出千条万条来。而且,即使将郝经释放之后,张柔依然会寻找其他理由,不肯撤兵。”
“推行打算法,师某毕竟损害了一些军中将领的利益……兵部,如今是叶梦鼎在掌控。师某倒是不在乎他有手段对付,却也得考虑下其他人的退路。”
“比如,吕文德?”
“不止……”
赵权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又问道:“听说吕文德收受元军大量贿赂,贵国与元国协议未成,他便先在樊城之外,开设榷场。此事,是真是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