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权宋天下-第4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年之后,我要求黄海舰队,可以形成对浙江以东海域宋国水军的压制性优势,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保证任何一艘宋国水军船只不得越过长江口。

    同时,自北而南,在澉浦、定海、象山、宁海、温州等地,堪查地形,以作好登陆作战的前期准备。”

    “是!”王昂挺胸应道。

    “这,这是要打宋国吗?”李勇诚惊疑不定地问道。

    “一个旅的海军陆战队,就想打宋国?”赵权睥睨道,“对于南海海军,我的要求是,拥有将蒲家商船一击而溃的战力。”

    “这,有点难度啊,兵员太少了……”

    “我只提要求,如何办到,是你的事。”

    “呃……好吧……”

    “同时,需要的时候,南海海军必须能够切断宋国福建水军与广南东路水军之间的所有联系。”

    李勇诚脸色一垮,这任务,有些艰巨啊。

    王显看着他,眼中却带着一丝的羡慕。

    “此外……”

    “还有啊?这么多事,一万水军根本不够啊……”

    “黄海海军军长,正坐在你隔壁,人不够,可以向他求助。再不够,自己找王铠去!”

    王显禁不住又昂然地挺了挺胸。

    “台湾岛的开发不能停……”

    “嗯,一直在继续,但是能移民过去的人太少。如今只是在台湾西北部,建立了一个定居点,总人数不过千。还好,通过不停的烧荒以驱赶蚊虫,倒是没有太多的疫病发生。与一些山地部落的土着,关系搞得也算可以。”

    赵权点了点头,“重中之重,是嘉禾屿的经营。”

    “这个,是真的有些难办。”李勇诚挠了挠头说道。

    “嘉禾屿,名义上是国主夫人的封地,但是宋国官方似乎对此不太愿意宣扬,许多人还把此屿当作无主之地看待,时不时有人上岛,赶也不好赶,留更是不能留。

    这倒也罢了,大权国对这块封地,一样也不能宣之于口。我手下那批人,有一大部分都搞不清楚,嘉禾屿到底意味着什么。

    可是呢,咱们又要在上面建庄园,还要养马种花的啥。是不是……”

    “嫌麻烦啊,要不换人来?”赵权板着脸说道。

    “不,不,当然不会啊。只是这账目不太好处理啊,建岛的花费巨大,这算是公款呢,还是国主的私款?”

    赵权斜了他一眼,“说的好像你现在已经开始建设似的。”

    “这不,马上就得开始了吗。全岛前期的勘探与规划已经全部完成了,现在要确定的,是先建啥后建啥,或是先不建啥后不建啥。”

    王显有些无奈地看着他,这厮怎么还是一如既往的啰嗦啊!

    “地面上设施,尤其是庄园之类的先不建。盖些简易平房,能住人就行。地基以及码头的水下施工,可以先开始,免得引起别人注意。”

    李勇诚点了点头,说道:“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咱们偷偷的干活,打炮的不要。”

    说完,自己嘿嘿地一笑。

    赵权与王显面无表情地看着他。

    权宋天下

 第一千章 晋北商会

    李勇诚凑过头,低声说道:“关于嘉禾屿,我还有一个想法,要不要听听?”

    赵权头微微一偏,“说吧。”

    “你不感兴趣?”

    “我,灰常感兴趣!”赵权无奈地答道。

    “嗯,我猜就是!”李勇诚很满足地坐好身子。

    “是这样的……”李勇诚探头探脑往舱外看了一眼,又把正在提笔做会议记录的文书赶起,“我这会说的,你不用记,先出去看看,别让人进来!”

    赵权叹着气朝文书挥了挥手。

    “是,关于妈祖的……”

    赵权与王显同时心里一动,不由正色以待。

    “这些年,在我的……嗯,不,是妈祖频频显灵,引起了宋国皇帝的高度重视。

    景定元年,宋军击退蒙哥的攻宋之战,宋皇认为妈祖也有功劳,因此封其为‘显济妃’。

    去年,又封其为‘灵惠显济嘉应善庆妃’。

    你们知道吗,咱们嘉禾屿上的以权氏家庙名义建的那个妈祖庙,可灵了!几乎是有求必应啊,前些日子有一个……”

    “说重点!”赵权打断道。

    “哦,嗯……那个,真的很灵。现在香火太旺了,我都想再建几座妈祖庙。反正啊,现在沿海这一带,几乎所有的渔民,只认嘉禾屿的妈祖庙。”

    “你到底想说什么?”

    “这个,有没办法,跟宋国皇帝商量一下,再给妈祖娘娘一个封号,专门针对咱们嘉禾屿的这个娘娘。起码升为‘天妃’一级,以后就可以让嘉禾屿这个庙比祖庙级别还要高些。那样的话……”

    赵权盯着李勇诚,心里发出一声感叹。这家伙,啰嗦得要命,但不得不说,这件事办得是相当的不错。

    李勇诚有些心虚地问道:“不妥吗?”

    “不,很妥!”

    “真的?”

    “宋皇的敕封,我会叫人去想办法。而且,日后,我当会以大权国名义再行加封。

    不过,在此之前,你按现有的模式,继续宣扬权氏妈祖庙。并且想办法跟湄州那边探讨下,看能否把他们的祖庙全搬过来。”

    “祖庙搬迁?”李勇诚哈着嘴说道:“不可能吧?”

    “有什么不可能?拿银子砸!要多少给多少!不行把祖庙里几个穷庙祝全请去嘉禾岛享福,我想没人会不愿意去!”

    这倒是。

    妈祖祖庙虽然在湄州,但那里的香火连嘉禾屿的百分之一都不到。只要肯砸钱,似乎也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

    “只要他们愿意搬迁,可以答应他们任何条件!

    敲定此事之后,当以妈祖的名义,吸引所有的沿海渔民,去保佑他们,让他们得到祝福,让他们相信,嘉禾屿,一定会是神选之地!”

    李勇诚舔了舔嘴唇,呵呵而笑。

    这事,他喜欢!

    ……

    河东行省,太原府。

    刘元振独坐于府衙之内,一脸烦躁地盯着桌案之前,如山一样的文书。

    “膨!”刘元振一拳捶下,桌案呜呜地响了两声,文书唰啦啦地滑落于地。

    侍立于一侧的行省郎中,吓了一跳,抬眼瞄了刘元振半眼,低下身搜罗地上的文书。

    刘元振站起身,甩甩衣袖,虎着脸往外走去。

    “刘丞相,这些文书,需要你审核啊……”

    刘元振一声不吭,脚步不停,直接走出了府衙。

    天下雪花纷扬,路上行人了了。

    刘元振独自一人,一直步上了太原城墙,望远而眺。

    没多久,雪花便扑满了他那张略显沧桑的方脸。

    城墙之上,守卒肃然而立。城墙之外,传来隐隐的金戈铁马之声,那是正在训练的河东军。

    刘元振的眉头皱得越深。

    李恒,又在训练骑兵。

    这种天气里,以这种强度训练骑兵,人受得了,可是马受得了吗?

    他狠狠地攥着拳头,恨不得给那贼厮一顿饱击。

    可惜,不能!

    自平了益都李璮之后,那个自称西夏皇裔的家伙,便开始平步青云。本来这种相当于陛下赠送的功劳,刘元振是根本不放在心上的,可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李恒竟然会被任命为河东万户总管,领河东全境十六万兵马。

    河东啊,这可是自家三代经营的地盘!

    十多万兵马里,大多数都是自己祖父、自己父亲与自己的心血凝聚而成,如今就这样地悉数奉手送于他人。

    而他,河东刘黑马的嫡长子,却只能这样远远地看着,可怒却不可言。

    这些年,元国各地行政管理开始出现混乱的局面。

    元国初建时,忽必烈派出宣慰使以管辖各地。而后,有些地方撤宣慰使为“行中书省”,但是有些地方却依然保留“军民总管万户”的职位。

    不幸的是,河东成为军民分管的行省,更不幸的是,刘元振被转为文官,成为首任河东行省丞相。

    当年,刘元振几乎以一己之力,劝降宋国泸州知府兼潼川路安抚副使的刘整,并助其击退宋军的追击。因此得赐锦衣一裘、黄金五十两、白银五百两,并有弓矢与鞍辔,一时风光无限。

    原以为,自己自此可以在军中一路高升,万户唾手可得,一方元帅也不在话下。

    然而,世事难料!

    行省丞相,理论上是从一品官职,相当于大都中书省左右丞。

    但是,行省丞相不管军队。刘元振能调动的,只有太原府城三千守卒。十六万河东兵马,与他已再无任何关系。

    一个没有兵权的官员,还能称为官员吗?

    早知道,自己就不该冒着天大的风险,劝降刘整了。如此,自己依然还能留在川北,哪怕只是一个行军万户,却依然可以拥有自己的兵马、拥有行军作战的自主权。

    战场,才是一个男人的天地啊!

    但是,刘元振明白,河东刘家,终究会成为过去,也必须成为过去。

    中原三大汉世侯,最早投靠忽必烈的真定史家,被彻底分拆,留着史天泽成为中书省丞相,位高权却不重。

    其次是保州张氏,倒是依然保留着兵权,但是张柔长期被留驻在宋国境内,孤守白鹿矶。中原各子弟,群龙无首,如今只以乖乖地在各地军中待命。

    刘家投靠忽必烈的时间算是最迟的,加上父亲前年去世之后,军权被夺,再无可避免了。

    也许,汉世侯本身就是一种过错。

    自从忽必烈将中原各世侯的私属户改为民籍,所有家族都已经知道,从此之后再无人能享有曾经的这种权力了。

    能坚持的,唯有已经灰飞烟灭的益都李璮。

    陛下能给河东刘家,给自己留一个行省丞相的位置,也许已算是皇恩浩荡了。

    可是,这样对于中原,对于元国的未来,真的合适吗?

    军制的打乱,防区的撤换,致使将不熟兵,兵不知将。万一强敌趁虚而入,这样尚未整合清楚的军队,能将击击退吗?

    晋北已经隐然失控,河东不稳,这中原的未来,到底会是谁的天下?

    刘元振有些茫然。

    按照刘元振的脾气,早该直接出兵,灭了云中那群无法无天的商贾。可是偏偏自己手下没兵,拥有兵权的李恒,却说这属于民政,应当归行省管辖。

    而中书省那批人,明里暗里都在警告自己,必须以安抚为主。若是不行,只能说明白自己无能!

    这些人,只是担心损害到云中赵氏的利益,担心赵璧脸上不好看。他们难道不知道,对于越来越强势的晋北商会,河东行省已经完全失去了掣肘的手段吗?

    整个晋北,所有的土地都不种粮,却偏偏可以如数缴纳粮税。这些人难道看不出来,权国商贾的势力,已经完全渗透了整个晋北吗?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刘丞相,晋北急件!”

    刘元振缓缓地转过身子,身上雪花竦竦而落。

    “晋北,晋北反了……”

    刘元振皱着眉头看向他的左丞,“怎么回事?”

    晋北那些商人,虽然胆大妄为,但若说敢公然造反,应该还不至于。

    “晋北商会,已经驱逐了云中太守以及一些不肯与其作乱的商人,声称暂时接管云中……”

    “然后呢?他们怎么造反了?”刘元振淡然地问道。

    “这,这还不算造反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