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权宋天下-第4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呢?他们怎么造反了?”刘元振淡然地问道。

    “这,这还不算造反吗?”左丞惊讶地问道。

    “晋北商会,有提什么要求吗?”

    “他们,想要以晋北商会的名义自治!不过,他们愿意按照晋北现有在籍民户,正常缴纳所有的税赋。”

    城外,数骑将卒正向城门飞奔而来,应该是李恒也收到了消息。

    刘元振缓缓地步下城墙,往府衙而去。

    今年开春以后,中原各地灾害不断,河东亦然。

    除了晋北之外,晋中、晋南许多百姓,困顿失措。别说那些遭灾的民众,哪怕略有收成,也因为不堪重赋而四处逃难。

    河东行省,大多储粮,全被李恒掌控,官府根本无法开仓赈灾,只能求助于各地商贾。

    然而,晋北商会只愿意接纳晋北的灾民,不肯为晋中与晋南捐献一粒粮食。

    要求自治?

    也不知道是谁给他们出的主意。

    刘元振走到府衙门口时,李恒刚好驱马而至。急促的马蹄,溅出泥雪,向刘元振直裹而去。

    刘元振面无表情地看着李恒。

    李恒翻身下马,嘿嘿一笑,将马缰甩给自己的亲卫,昂然步入府衙。身上铁甲,叮当作响。

    一刻钟不到,李恒又怒气冲冲地撞出府衙,从护卫手中扯过马缰,翻身而上,催马便往城外而去。

    亲卫们一脸疑惑地跟在他身。

    “召集全军,三日后出征云中!”

    一骑突前,飞奔而去。

    待得李恒抵达军营,军中十多个千夫长以上将官,已经全都聚集于中军帐内等候。

    河东军李恒麾下,总共十六万兵马。其中三万驻守于太行山以西数个陉道出口;两万协防河东东北部的柔远;两万协防河东西北部的河套军马场;一万人驻守晋中雁门关。

    其余人马,驻守晋南诸地。太原府城外,兵马只有三万,这是李恒在最短时间内可以动用的所有兵力。

    当然,攻打一个只有一千守城军的云中,一万人马,都已经嫌多了!

    让他愤怒的是,河东行省丞相刘元振,虽然不反对自己派兵攻打云中,却要求自己最少要派出三万人马,以雷霆之势,用最快的速度平息云中动乱,而且不得扰民。

    关键是,出兵云中,行省竟然连一粒粮一束草都不提供。

    这仗还怎么打?

    河东军中确实存了不少粮草,足够全军三月之需。但是陛下严令,这些粮草一律不得动用,可是到底为了什么,连李恒都不知道。

    他唯一知道的是,整个中原,正在屯粮的部队绝不止于一个河东。

    河东行省,筹措不出粮草,云中的动乱却不能不派兵平息。否则事情一旦闹大,那就不是一两万军队能扑灭的了。

    太原派出一万军队,不够的话再从雁门关调去五千。不过必须得在半个月之内解决云中,否则粮草肯定不济。

    当然,若是能破了云中,城中应当有无数存粮,不仅可以解决出征将士的粮草需求,肯定还有不少剩余。

    甚至于,与云中相勾联的晋北其他地方,也可以照此办法搜罗粮草。

    这样的话,整个河东驻军,起码在半年之内不用为粮草而发愁了。

    李恒想及于此,不由地舔了舔嘴唇。

    就粮于敌嘛,打仗就得这么打,否则为什么要打仗?

    三天后,一万河东军自太原驻地北上,五天之后抵达雁门关。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一万兵马刚出雁门关不久,便遭遇伏击,全军尽溃。

    安全撤回关内的兵马,十不存三。

    他们遭遇的是,来自太行山的匪军。这些匪军宣称,自己受聘于晋北商会,不占城、不反元、更不会攻打晋中晋南,唯一的目的,只是保护晋北商会与百姓的安全。

    直到这时候,李恒才知道,陈兵于晋北太行山以西的几个军寨,已然全部易帜。晋北对太行山匪军而言,已经成为一个完全不设防的区域!

    刘元振大惊,李恒大怒。

    晋北商会,竟然以他们两个都未曾料及的态势,转眼之间便成为了一个心腹之患!

    这事想隐瞒,已经根本不可能了。

    权宋天下

 第一千零一章 河套马场

    河东行省一方面飞马驰报大都,一方面开始紧急征收晋中晋南各地欠下的秋赋粮草。

    冬春之际,青黄不接,本是各地粮食最为紧张的季节。嗷嗷待哺的平民百姓家中,又怎么可能有多余的粮食。于是,各地富商与官宦之家开始被强行征收。

    民怨悄然漫延。

    与此同时,李恒传檄晋西北与晋东北守军,出兵围剿云中。

    可是,一场更大的变故,却突然席卷而来。

    二月中,西北一支万余匪军,悍然发动对凉州的攻击。凉州有内贼策应,两万守卒,坚持了不到十天,凉州城旋即告破。

    中原震惊!

    晋西北守护河套军马场的两万河东兵马,未及出兵围剿云中,便被抽调了一万五千人,参与对凉州的反攻之战。

    凉州援兵还未赶至凉州,紧接着,二月底时,柔远被攻破。两万协防柔远的河东军被击溃,近半人马向东南方向退往大都。

    大都告急。

    至此,李恒手中可调用的兵马,不过三万。他此时能做的,已经不是攻打晋北云中,而是分兵严驻雁门关、太行山以南的西出通道阳泉等地,以防止匪军突袭晋南。

    然而,李恒所受的打击,远不仅于此。

    三月中,又有一路匪军自北南下,突袭防备空虚的河套军马场。

    五千守卒,不堪一战,全军尽没。

    近十万匹良马,被抢夺一空!

    这是一次足以影响权、元两国军力对比的战争。自此之后,起码在战马的数量上,元国将处于绝对的弱势之中。

    黄河百害,惟富一套。自秦时,河套地区便是中原王朝最重要的养马之地。这片区域,草原地带水草丰美,是天赐的养马场。

    宋国自开朝初年,便一直受到北方牧族军事上的压制,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始终没能把河套地区纳入国土。以至于缺少战马,一直便是宋国军事上的最大软肋。

    对于蒙古人来,根本不存在缺少战马的问题。但是对于忽必烈的大元国而言,失去漠北,便失去了几乎所有的战马来源。而今河套再失,可想而知,对于元国军队的打击,将会产生何种深远的影响。

    忽必烈的怒火还未完全爆发,又传来令所有元国君臣震怒的消息。

    四月初,一万大权国军队,自东、北攻打元国上都开平城。

    开平城守军,虽然总数只有一万,但是只要能坚守三天,便会有源源不断的援军赶至。可是,让守将根本没有意料到的是,权国军一到开平城外,便展开极为迅猛的进攻。

    当天夜里,严防密守的开平城内,突然同时出现千余敌兵。内外夹击,开平城以令人难以相信的速度被攻破。

    直到这时,他们才知道,这座城池的地下,竟然早已被打出了十几条通往城外的地下通道。

    一万守卒,逃出生天者,不到两千。

    还有近万开平城居民,不愿随权军迁居权国,跟着溃败的守卒,往南逃向大都。

    元国上都开平,被付之一炬。

    开平城,对于元国来说,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这里,是忽必烈的龙兴之地,更是元国初立时的国都。

    即使是忽必烈已经迁都大都,开平城依然被称为“上都”。

    开平城被毁,无疑是权国军队,狠狠地扇了忽必烈与元国的一个大巴掌!

    是可忍,孰不可忍!

    报复是必须的,可是又该从何报起?

    自凉州到开平,长达近四千里的战线上,权国军队竟然可以几乎在同时对元国发动数场攻击。

    四千余里的路程,哪怕天底下最快的马,不停不歇狂奔,也得半个多月时间。

    晋北云中、凉州、河套军马场,然后是柔远与开平城。

    这几场连续的战事,权国投入的兵力其实并不多,绝对不会超过十万。但是,每一场战事都精打细算到了极致,而且时机掐得恰到好处。

    总是在元国其他军队增援的途中发起,又在增援部队抵达之前结束。

    十万兵马,却令元国北地三十余万军队,团团乱转,茫然无措。元国北方的防线,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悉数崩溃。

    权国军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这才是忽必烈手下诸位臣工,感到最为心悸的所在。

    如果不能打破他们这种超长距离的战场统筹能力,哪怕一次性投入百万兵力,这战也根本没法打。

    百万军队,对于四千余里的防线,不过是九牛一毛!

    大宁宫的朝堂之上,争论之声依然在继续着。

    “陛下,臣愿领兵出征,不灭权国,誓不回师!”这一次,连一向不怎么发表意见的左丞相忽鲁不花,都开始主动请战了。

    “不可,北地屡遭天灾,民生动荡,国库空虚,不能轻启战事……”

    “都欺负到家门口了,尔等竟然还不敢出战?”

    “对,你们汉人,全是贪生怕死之徒!”赛典赤跟着大骂。

    史天泽无语地看着他,此次朝堂之争,最坚决反战之人,其实是左丞阿合马。

    与权国开战,就得远征东北,这一战势必糜费无数,想来就连阿合马,也根本筹措不出如此巨额的钱粮。

    “好,你说开战,那么我问你,想先打哪里?兵聚凉州?还是往北收复已完全烧毁的开平城,或是再遣兵入榆关,攻打锦州?”

    “怎么打,如何打,这且另说。但是,不打,绝对不行!”

    “我觉得,还是尽快派出使者,与权国和谈……”

    “谈个屁!你想割地、还是想称臣?”

    “你莫要在朝堂之上,胡言乱语!和谈而矣,怎么就割地称臣了?”

    “赵权那贼厮,与人和谈,从来就没有吃过亏,你还指望能通过和谈占到便宜吗?”

    “你不试下,又怎么知道?”

    “有什么好试的,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议和的结局!”

    几个人的争吵,已经持续了三天时间。而忽必烈始终只是静静地听着,一声不吭。

    大多时间里,史天泽也是一样的静立一旁,不支持主张议和者,也不反对开战的人。

    其实无论是战是和,都不可能在朝堂之上争出一个明确的结果。只是忽必烈态度未明,大伙儿只好继续争吵下去。

    权宋天下

 第一千零二章 元宋议和

    其他人还只是因为吵而吵,阿合马却是真的着急了。八个中枢官员,只有他一个人,是最坚定的议和者。

    正如忽鲁不花所说,不用试,就可以知道权国会开出什么样的条件。割地、称臣,也许还是其中最低的条件。

    如今,最好的处置方式,无非是在派出使者与权国和谈的同时,开始备战。和谈唯一的目的,大概是可以给元国多争取一些备战的时间。

    可是,备战,如何备?

    这一点,连在战场上浸淫一生的史天泽,也没有任何的头绪。

    忽必烈称汗伊始,所有人都觉得,窝居东北,趁机同时立国的赵权,只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不攻权国,是因为东北易守难攻,战争收益太低,而且很可能会被权国军队拖入持久战的泥潭之中,以至于失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