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权宋天下-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看这就是好东西,远非自己那把纯属农用的铁锹可比。

    吴一虎有些疑惑地转了转手中的铲子,问丁武:“军中什么时候配备这么奢侈的铲子了?”

 第九十三章 第一战

    “别想太多了!”丁武呵呵一笑,说“整个真定军只有几把,都是李毅中自己做的。”

    “不过,我也让他给我弄了把。”说着有些献宝地挥了挥自己手中的那把兵铲。

    吴一虎朝他翻了翻白眼,心里有些不适,对于这个渐丁队而言,自己似乎总是无法完全融入于他们之中。

    忙了大半个晚上,壕沟终于完成。两条斜出去的壕沟犹如两根天线歪歪地插在圆圆的帽子之上。吴一虎又在那两条壕沟之间,每隔三十步,挖出三条相互沟连的浅沟,在上面铺上干柴草木,又小心翼翼从油纸包里拿出一团黑乎乎的东西。

    “这是火药,你们小心点。”吴一虎对他们打着招呼,“宋兵有过来的话,咱们每退一段,就燃一段的火药,可以多撑一些时间。”

    这就是国人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啊!赵权凑过去一看,那团黑了乎乎的东西,有些是粉末,有些却是形状不一的小颗粒。他知道这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硝和硫磺,看来没经过太多的提存,估计威力也是有限。而且吴一虎直接将火药撒在干草堆里,显然只是为了助燃,并不太指望能够爆炸伤敌。

    天际边终于开始微微泛明。丁武起身让王铠又向北岸发了信号,那边很快有了回应。

    随后,丁武便与吴一虎一起,顺着河岸向宋军岗哨处潜行过去。

    王铠在礁石边继续向北岸打着灯火,用以指引来船。赵权与李毅中各守在一条壕沟的最前沿。

    赵权开始感觉自己的心跳在持续地加快,天色一亮,就意味着他将正式开始人生中的第一次战争。应该不会这么简单地死在这里吧,赵权忍不住握拳捶了捶自己的胸口,但依然无法止住如擂的心跳。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赵权终于见到了丁武窜回来的身影,手上的叉剑上有一抹刺眼的血丝,紧跟着的吴一虎略显气喘。丁武向赵权比了个“V”的手势,赵权回敬了个大拇指。

    吴一虎跳入李毅中的那道壕沟,丁武则趴到赵权的边上。几个人一边瞧着来远镇的方向,一边不停地向淮水中央探望。

    隐隐约约之中,水面上出现了一团黑影。天边开始吐出一丝丝白光,那团黑影也愈见清晰。

    “来了!来了!”赵权压低着声音兴奋地对丁武喊道,他感到自己的手心已经渗出汗水,忍不住的在身上搓蹭着。

    船渐渐靠近,船艏甲板上,正中间那迎风而立的,正是白衣白铠,手持银白长枪的郭侃。他身边似乎有一只小肥手正在不停地挥舞。

    赵权的眼角又有些湿润。然而,还没等他摁住自己的感动,便传来吴一虎的声音:“丁队,那边有动静了!”

    赵权掉转头,往前望去。从来远镇宋军岗哨方向传来一阵阵怒吼声。丁武悄声说道:“他们应该只是发现守夜的岗哨不见了,还没发现我们。不过也快了。”

    赵权再次检查了自己面前的三张上好箭的钢弩,然后努力地集中起注意力盯着前方。

    百步之外,出现了两个身影,正骂骂咧咧地往他们走来。

    “那俩死哪去了?不会躲哪个草丛搞事去了?”言语粗犷且透着极大的不耐烦。

    “你说,会不会是蒙古兵过来偷袭?”这是一个比较轻细的声音。

    “袭个毛!蒙古兵还在光州呢!”话说得很无畏,但两个人的脚步明显地放缓了些。

    “头,你看那边是什么?会不会——”

    一声凄厉的警锣突然从宋军岗哨处炸响,犹如沸油入火,在凌晨的淮水南岸惊起一群群飞鸟,让赵权觉得全身的血突然涌入脑中,一阵晕眩。

    “有敌船!”离他们不到五十步的两个宋兵同时喊了起来。话音未落,“嗖嗖嗖”三箭凭空而至,是丁武、吴一虎与李毅中分别射了一箭。

    “啊——”两个宋兵虽然应声倒下,临死之前发出犹如来自地狱的惨叫,让赵权浑身的寒毛直立而起。

    赵权转过头往江中看去,车船已清晰可见。

    前方奔来五六个宋兵,有人持盾,有人持枪,有人持弓,呈散开阵形向他们冲来。身后隐隐有数十个宋兵正在列队。

    站在两条壕沟前端的丁武与吴一虎不断出箭,又放倒了两个。其他宋军缩在盾牌后面,放慢了前行的速度。虽然丁武之前屡屡交代赵权,他的弩太轻,有效杀伤距离最多三十步,一定要等敌军靠近时再射出弩箭。可是不知觉中,赵权手中的三张弩便已射空,而箭根本就不知道射哪去了。

    剩下有三个宋兵,已逼近十余步。丁武大喊一声,跳出壕沟,随手挡开一只箭矢,便往前冲去。吴一虎与李毅中也随之跃出,并行冲向龟缩于盾牌之后的宋兵。

    丁武晃动手中叉剑,从两个盾牌之中直插而入,随即手腕一抖,一个盾牌兵便被他拉倒在地。左侧的吴一虎晃动长枪,荡开盾牌兵手中长刀,顺势当胸扎入。

    赵权缩在壕沟里,给三张弩一一上箭。刚上完,丁武他们三人也已经奔回,手上的叉剑正往下淌着血水。

    “放火!”丁武对赵权大喊一声,抓起弓箭,顺着壕沟往赵权身后奔去。

    赵权努力地稳住自己,引燃火折,凑近草堆。手有些发抖,一下、二下,点了三下,才把草堆点燃。随即跳回壕沟,一直跑到丁武身边停下。

    丁武给了他一个大白眼:“你那么早点火干嘛?”

    赵权一怔,身后传来一声巨响,火药冲天炸起,火星四处迸溅,一堵火墙熊熊而燃。

    远处,已集结完毕的宋兵正向他们冲来,距离还有三百步之遥,这堆火确实是白放了。不过这堆火对冲来的宋军虽然已经没有了任何威胁,但好歹挡住了宋兵的视线,射来的箭矢完全失去准头。

    丁武张弓连射了三箭,拉着赵权继续后撤。火堆后传来一两声惨叫,宋兵进攻的阵形缓了缓,又继续冲杀过来。

    第二次点火顺利多了,火药再次炸起时,四个人都已经撤退到弧形的壕沟处。

 第九十四章 来远镇

    赵权又一次转过头往江中看去。车船已停在经在离江岸约三十米远的地方。显然是因为船大、吃水太深而无法靠岸。

    从船上放下一块舢板,有人开始从船上往下搬着东西。水门处的栈板也被放入水中,但还够不到岸上。有几个军士已经直接跳入水中,向岸上艰难赶来。

    最后一道壕沟处已经出现了宋兵的身影,赵权手中的弩不知道什么时候又空了。他感觉自己似乎有些脱力,抖抖索索始终没法给空弩上好箭。

    “小心!”左手持铲右手甩着叉剑的丁武突然对着他大吼一声。

    赵权抬眼一看,一个宋兵持着一把明晃晃的手刀,已经纵身而起,正朝他的位置一跃而下,刀尖离他的脑袋距离不到三尺。

    赵权下意识地往下一蹲,身上冷汗直冒,他扔掉手中的空弩,想去抓兵铲却摸了个空,把身子靠住壕沟壁旁,脑子一片空白。

    高高跃起的这个宋兵突然从半空中直挺挺摔落。

    赵权扭头一看,已经有几个浑身湿漉漉的真定兵正从岸上向他们冲来。岸边,一身白甲的郭侃已挺坐于马上,左手持着微微抖动的长弓,右手四指稍张,停于脑侧。看到从半空中摔落的宋兵,满意地点了点头,右手顺手朝后一扬,大喊道:“兄弟们,随我杀将过去!”

    随后一提疆绳,纵马而来。但没跑几步,马便驻足于沟前。郭侃利索地翻身下马,站在壕沟后沿,长枪虚指赵权,说道:“小子,干得不错啊!”

    赵权还来不及做出惭愧的表情,头上便跃过数个大汉,匆忙之间,他还瞥见了辛邦杰对他竖起的大拇指。

    他再转过头,却见壕沟前堆起的土坡四周,零零落落插着不少箭矢。有些庆幸还好自己长得短,得以安全缩在壕沟中,否则脑袋上定会挨上一箭。

    丁武摇晃着身子跳回壕沟,一屁股坐倒在他边上,身上满到处是血,左臂上扎进一根长箭。

    赵权脸刷的就白了下去,往后大喊:“医务室——不,医生——不,医护!”

    丁武猛喘了几口粗气,咧开嘴对着哆嗦的赵权说道:“行了,什么乱七八糟的,我没事啦,小伤!”又举起兵铲赞道:“今天多亏了这把铲子,替我挡住不少箭,否则你还真就见不到活着的丁大哥了。”

    对来远镇的行动相当顺利,郭侃率麾下近百军士,只一个冲锋,就击溃了准备出击的宋军,宋军只好全部缩进来远镇死守。此后史权大队人马上岸后,又花了不到两个时辰便攻陷了来远镇。

    来远镇的守兵总共只有三四百号人,淮南的宋军将主要防守精力放在了西线的察罕与东线的塔思部队,对于中路突破的史天泽,根本没有做出有效防备。

    这一仗,共击杀来远镇宋守军近百,俘获宋军两百多。真定军死伤士兵一百多,算是以比较小的代价获得首战的胜利。

    史天泽委托水军千户张禧,把一百多死伤真定军与两百多宋军俘虏全部送回北岸,暂时安置于柳沟水寨。

    本来郭侃是想把丁武也送回北岸,但对自己胳膊的箭伤,丁武却毫不在意,坚持要留在军中。吴一虎与李毅中也受了些伤,不过都不算太重。

    赵权对自己处女战的表现显然是很不满意的,在他答应以后给丁武十斤好酒的条件下,丁武才勉强同意不把他的真实表现透露给别人知道。于是在王铠不明不白的宣扬中,赵权以十二岁的年纪,得到了郭侃部上下的一致夸赞。

    这年纪比起当年第一次上战场的郭侃,还小了近一岁。

    在选择下一个攻击目标时,史天泽有些犹豫。

    出兵前,察罕给他下达了非常明确的目标,就是必须在十天之内拿下寿春。如果在西路军主力抵达庐州时,史天泽还没攻下寿春,将以军法处置。

    真定军此战选择中路突破,原本就带有赌博的味道,因为渡河,全军只携带三天粮草,要是三天内攻不下来远镇,就只能灰溜溜回到淮北。

    现在来远镇补足了一些粮草,但也只够十天之用。如果十天内没拿下寿春或是安丰县,同样要再次面临断粮的危险,那时不用察罕祭出军法,史天泽自己都得去向察罕跪求支持了。何况他一向明白,蒙古人出兵从来都是就食于敌,军中所存粮草肯定不多,也支持不了他多少。

    对于史天泽来说,这一仗的压力非常大。为此,察罕满足了他提的所有要求,包括不任蒙古监军。不过为了避嫌,史天泽还是请察罕支援了别里虎的一千蒙古兵。

    此外察罕给了他相当充足的情报,这些情报是自去年底蒙古大军北撤后,依然留在两淮及京西的部分蒙古斥候收集的。

    目前,摆在史天泽面前最大的问题是,他下一步的攻击目标要放在哪。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来远镇并不是一个易守的地方,而且坚守来远镇对真定军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来远镇以南六十里是安丰县城,寿春东距来远镇不到七十里。而寿春与安丰县的距离为近八十里。三地之间均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