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权宋天下-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半个时辰之后,官道上响起阵阵马蹄声,整齐如一,沉稳而有力。一队骑兵渐渐出现在众人眼前。

    两骑一排,清一色的高头大马。马上骑兵,头顶铁盔,身着锁子甲,手持长枪,腰斜弯刀。一个个脸色黝黑,目光冷峻。

    这只是一支百人骑兵队,那气势却铺满了稿县城外的所有区域。

    这,才是蒙古军的真正精锐部队。

    虽然在淮南时,赵权接触了不少的蒙古骑兵,但没有哪一支部队或是哪一个骑兵,可以跟这支百人队相比。

    在队伍的最后,满面春风的郭侃,与那个一同过去的年轻人,一左一右地陪着中间一个大汉。这大汉面色温和,不停地颔首而笑,但赵权却在他的眼中看不到任何的笑意。

    经过稿城军军阵前时,大汉微微抬手示意,双眼掠过之后,并未做任何停留。

    郭侃将大汉送至庄园门口,下马又说了些什么,态度恭谨。直到大汉进了庄园,才打马而回。随后又跟留守的秦子绪一番交代,这才来到阵前,一番训话之话,队伍终于启行。

    赵权向列维等人挥了挥手,看着依然满眼蓄泪的辰冰,郁郁上马而去。

    丁武提马靠来,笑着问道:“怎么,舍不得那小妮子了?那小娃娃的确可爱,长大了可不得了!”说着,嘴里还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赵权却无心搭理,随口问道:“刚才那人谁啊?好大的架式。”

    “蒙哥!”

    轰的一声,赵权如遭雷击,差点直接摔下马去。

    权宋天下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路北上

    在赵权一路失神的时候,稿城军已经一路向北,过无极、保州,直抵燕京城外。

    在稿城往保州的路上,施玉田采取边走边练的方法,对新兵加强队列、行军、口令、军号的训练。过了保州之后,八百多的新兵便已经基本具备了模样。不敢说上了战场一定会英勇无敌,起码令行进止已经完全没问题了。

    此次出兵,保州张柔亲自率带主力兵马南下参与攻宋之战,东征并没有派出作战部队,不过还是支持了一千辅兵与两个月所需要的粮草,随稿城军北上。过了保州,整支队伍便拖得老长。

    燕京,这座本来可以在后世成为赵权第二故乡的城市,如今只能是用“荒凉”来形容。城墙破败不堪,城外漫天飞尘。

    往来行人倒是不少,有身着儒衫的文人,有挑担推车的贩夫,有牵马拉驴的商人,还有一些骑着骆驼的西域胡人。

    守城的兵丁大部分是汉人,几个蒙古人只是立在墙头,懒洋洋地打量着在城门进出的行人。

    真定军的营帐,安在了距燕京城外三四里的地方。

    当赵权正在盯燕京城发呆的时候,郭侃却遇到了些小麻烦。

    营帐内,来了一个年近四十的长衫儒士。此人是燕京行台郎中姚枢,现为中州断事官牙鲁瓦赤手下。他过来向郭侃传达了两件事。

    一是受令领兵东征的只不干,传来军令,要求燕京为其提供部分粮草,让稿城县押解北上。二是让稿城军在燕京,汇合三千益都兵,共同北上。

    此次出征高丽,除了东征元帅只不干在辽东辽西征集的兵力外,中原汉军由燕京行台统一调集。此前,郭侃并不太清楚各路汉军的出兵情况,但既然是只不干的军令,他也只好在此等候。

    所幸离六月初六必须抵达辽阳的最后期限还有一个半月,郭侃便只能在此停留下来。

    一方面派人往山东催促益都兵加速北上,一方面等着燕京这边将粮草收集完成。

    然而,这一等竟然就等了半个月时间。

    从山东回来的信使,说益都兵决定从登州走海路直接到婆娑府。而燕京这边的粮草收集也遇到了问题。

    本来蒙古兵出征,习惯是沿途官府就地供应粮草,或是直接就粮于敌。从燕京往辽阳近千里路程,说远不远,说近不近。要运数万石粮草过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只不干的调粮军令来的匆忙,征集民夫与骡马车辆都需要时间,其间又有人建议从海路将粮草运往婆娑路,但最终没能成行。一是短时间内征集不到足够的船只,二是即便有船将粮草由通州顺潞水到塘沽寨出海,也不可能找得到那么多的海船转运。

    更麻烦的是燕京的“一把手”断事官牙剌瓦刺对只不干的军令根本就懒得理睬,一切只能是姚枢自己在那忙活。

    看着姚枢通红而疲惫的双眼,郭侃也无法责怪他什么,只能耐着心等待。

    部队虽然驻扎在燕京城外,但无令不得入城。无聊的赵权甚至开始跟吴一虎学起了蒙语,不管怎么说,多一门外语,也是多一个求生的技能。

    结果,蒙语便成了渐丁队的一门必修课程,连丁武也被逼着开始学起蒙语来。

    日子拖到了五月十八,稿城军终于离开燕京,重新开拔。姚枢调了六万石粮草,并加派五百辅兵随稿城军北上。这已经是短时间内,从燕京征集到的最多粮草了。

    过了榆关,部队便进入了辽西走廊。

    榆关,即后世的山海关。是隋时为了防备东北南下牧族,依渝水而建。但如今,不仅渝水早已改道,榆关也渐渐废弃。因为,自辽领燕云之地之后,东北便已经不是中原政权防备的重点对象了。

    辽西走廊北自锦州,南达榆关,是一条长近四百里的狭长走道。一出榆关,天公便开始与稿城军作对,大雨不止。道路顿时变得泥泞无比,极为难行。马总在失蹄,骑在马上,还不如下马牵行速度更快。

    辽西走廊,是燕云通往辽西的必由之路,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在经过几天泥中的摸爬滚打之后,赵权终于明白了当年隋唐东征高句丽时,为什么会打得那么辛苦。

    一路走一路泥泞,郭侃却不敢停军休息。给他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四百里路,原定计划五天的行程,却走了十多天。

    抵达辽阳最后期限的这一天,稿城军却刚刚从泥里爬到锦州,个个疲惫不堪。

    由于路上运粮车辆损坏太多,许多军马被迫充作了驮马,致使真定军有数百匹马到了锦州后,已经不能骑乘。

    来不及休整,稿城军便匆匆继续赶路。两天后,一个前去辽阳报信的稿城军信使,抱着另一个信使的头颅回来时,郭侃再没了任何犹豫,抛下大部分辅兵,率稿城军每天狂奔百多里,终于赶到了辽阳。

    蒙古东征军统帅,蒙古东道诸王之首、成吉思汗幼弟斡赤斤的长子只不干,已经在辽阳等候了六天时间。

    这是一个已经濒临暴走边缘的统帅。

    只不干不能不愤怒。

    这次征伐高丽,是他好不容易跟父亲争取过来的。

    虽然父亲贵为东道诸王之首,但年过四十的自己却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战功。再不捞点,说不定下一任的东道诸王之首就不是自己的了。

    好在父亲也一直对高丽存在的心思,蒙古数次对高丽的攻伐,他们都没有捞到实在的好处,如果这次由他们来推动这次战争,不说能攻多少城掠多少地,起码人口和财物还是有一大批的。

    父亲的支持力度还算比较大,亲自出面跟窝阔台汗要了征兵的诏令。

    原本计划,是从辽西辽东征召两万军士,再从汉地征召三万,以五万大军攻伐高丽。但是如今实际兵力与预想之中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除了自己的一千侍卫与从开元府带来的两千兵,东辽、东真加上辽阳本地征召的军士,总共才九千余人。

    山东益都兵马原计划三千兵,说还在海上飘着。

    陕西、河东的兵一个没来。

    河北包括燕京在内,竟然只来了三千兵,其中一半还是辅兵。

    这样算下来,此次出征可以用的兵两万还不到,不及计划中的三成。

    权宋天下

 第一百五十五章 受刑

    六天的等待时间中,只不干觉得自己已经愤怒到了极致。尤其是当他看到郭侃那个小白脸,虽然满脸疲惫,却打扮得齐齐整整,不亢不卑地站在他身前时,只不干便完全摁不住自己的怒火了。

    渐丁队几个人,只有李毅中还能笔直地站在那,其他人都是一个挨着一个靠着他。

    三天跑了近四百里路,几乎是不眠不休地从锦州赶到这,路上的马因此又倒下了近一成。

    赵权感觉浑身骨头已经散开了好几层,双眼疲惫而茫然地看着不远处的辽阳城。

    这竟然是一个没有城墙的城池,只有一条壕沟,一些参差不齐的木栅,甚至比一个临时搭建的军营还不如。

    他们面前的蒙军统帅营帐就在城外不远,帐帘大张,中间端坐着是蒙军统帅,帐外稀稀拉拉站着近百个士兵。挺胸而立的应该是只不干的侍卫亲兵,歪歪斜斜地或站或靠或蹲的,可能是跟随只不干出兵的其他部族军队。

    许多人指指点点地看着狼狈不堪的稿城军,放声而笑。

    这时,蒋郁山突然从帅营中跑过来,先凑到丁武与赵权跟着,急急地压低着声音说道:“不好,注意点,那蒙古人要砍人了!”

    说完又对着边上正坐在地上歇息的梁申说:“跟我过去一趟,你要小心些!”

    赵权还没明白怎么回事,蒋郁山便扯着一颠一拐的梁申往蒙古帅帐而去。

    赵权等人不由自主地紧跟着往前走了一小段,看到帅帐边上几个警觉的侍卫,便停下脚步。

    帅帐之内,隐隐传出几声耻笑与怒吼声。虽然对蒙古语还不是很熟,但赵权大概听懂了几个词:瘸子、猪欧——赵权学语言,当然首先是要搞明白骂人的话,所以这个词听得最为清楚。

    蒙军统帅骂人声音持续不断,但帐中并没有申辩的声音传出。不多久,梁申便被一个蒙古侍卫揪着出来,脸色苍白。随后冲出的是手足无措的辛邦杰,与一脸阴沉的蒋郁山。

    一个正站在边上瞧着热闹的大胡子圆脸将领,见到冲出的辛邦杰,对他微微露齿一笑。辛邦杰一怔,张着嘴结结巴巴地喊道:“大——大——”

    那人又微微地摇了摇头,辛邦杰猛地闭上嘴巴,眼中却闪出一丝欣喜。可是等他回过神时,梁申却已经被只不干的侍卫押入帐前旗杆之下。

    赵权心下大惊,冲着梁申便跑过去。丁武与李毅中见状,也急跟而来。蒋郁山眼神朝队中一晃,便有三十多个老卒蜂拥而出。

    这些人立时便把蒙古侍卫与梁申围在中间。

    把梁申摁着跪倒在地的蒙古侍卫,正准备拔出弯刀,见状一怔,而后一声怒吼:“你们,想干什么?”

    帅帐边上的一些蒙古侍卫跟着一声声怒吼,有些弯弓搭箭,有些举着长枪有些拿着刀纷纷围来。场面登时一片混乱。

    帅帐之中,虎步而出一个壮汉,身高六尺有余,膀大腰实。脸上并不像其他蒙古人那样蓄着胡子,而是光洁白嫩,再配着一双小眼睛,让赵权看着忍不住有些想发笑的感觉。

    不过现在可不是发笑的时候。

    赵权盯着怒气冲天的蒙军统帅只不干,喉咙里有些发涩,他还是没搞明白怎么回事。但是知道今天一不小心,梁申很可能会挂在这里。

    只不干手指闹哄哄的兵卒,对着郭侃怒喝:“这,是你带来的兵吗?想作乱?信不信我让人把他们都砍了?”

    郭侃脸色有些诧异,也有点不快,他向边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