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抗日之敌后争锋-第4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位兄弟,我们附近真的没有日伪军?”

    “当然没有,这可是我们救国军防区,给小鬼子十个胆子都不敢贸然闯进来。咱们救国军手里的枪可不是吃素的,保证小鬼子来多少我们杀多少!”战士一脸自豪回答!

    谭明的第一反应是对方在说大话,他在战区的时候听说过不少关于前线的消息,在他眼里,中国军队碰上日伪军后敢迎上去作战,不望风而逃就很厉害了,怎么可能杀得小鬼子都害怕……反过来还差不多。

    迎着对方的目光一脸不相信反问:“不可能,你们要是真这么厉害,为什么躲在这里而不去打鬼子……”

    “我来得路上亲眼看到十几个鬼子把三十几个老百姓屠杀了,气的我当场就想冲出去跟他们拼命,但被随行的几个长官拦了下来,还把我们的配枪给收了!”

    “当时我以为他们胆子太小,不敢跟鬼子拼命,到昨天晚上才知道他们的决定是对的。”

    “我们虽然有十几个人,每个人都装备一把手枪,但在十几个装备精良的小鬼子面前,这点儿兵力还不够给他们塞牙缝,当时冲出去拼命的话不仅我会死,同行的十几个人都会死在鬼子刺刀下。”

    “昨天晚上一支小鬼子巡逻队发现了我们,随行的长官为了掩护我们撤退,主动留下来掩护。”

    “结果五个长官只撑了两分钟就被鬼子全部干掉,十几个小鬼子连皮都没有蹭破一点儿。幸亏我们当时躲在大山旁边,带我们逃命的长官非常熟悉周围地形,带着我们连续跑了两个小时山路后,终于在山里甩掉追兵,不然我们所有人都会被小鬼子干掉。”

    “经过昨天晚上的战斗我才真正感受到小鬼子的厉害,至于你们救国军,我在战区听说过,虽然很厉害,但肯定比不上小鬼子!”

    被鄙视的战士急了,当场把自己端在手里的步枪拿给谭明看:“看到枪托上的三道杠了吗?这是我们打鬼子的证据。”

    “战场上,我们每干掉一个小鬼子都会在枪托上做一个标记,伪军不算。”

    “我参加救国军虽然只有不到一年时间,但在团长的指挥下打过好几场胜仗,一共消灭三个小鬼子。”

    “我的战果在连里还算少的,我们连长才算厉害。”

    “他比我早半年加入救国军,用身经百战来形容都不为过。”

    “刚加入救国军的时候只是一个班长,硬是靠战功一步步升为连长……”

    “我听副连长说过,被连长亲自干掉的小鬼子早就超过了十个。”

    “上次打鬼子拼刺刀时,我就跟在连长身后,亲眼看到他干掉三个小鬼子,还包括一个小鬼子上尉!”

    看对方越说越“夸张”,谭明马上反驳:“吹牛吧你,要是小鬼子真像你说的那样容易打,他们也不会这么短时间就把大半个山西给占了,害得我们这些人不得不到司令部当文书!”

    “而且战场那么乱,谁知道小鬼子是谁打死的,搞不好你们划在枪托上的记号都是假的,专门用来显摆糊弄人的。”

    战士更急了,马上反驳:“你胡说,我们肯定不会造假糊弄人,那可是要被军法处置的。”

    “你要是不相信,我还可以拿出来一个证据:“刚才接应大家的时候,你应该看到我们身上的装备了!”

    “知道我手里的步枪叫什么吗?”

    “三八大盖……这谁不知道,我在司令部见多了,小鬼子步兵标配的步枪,几乎人手一把!”谭明毫不犹豫回答。

    战士点点头继续问:“那你知道我所在的连队一共装备多少条三八大盖吗?”

    看到谭明摇头,战士很自豪回答:“总共有120多条!”

    看到谭伟一副不明所以的表情,战士继续说:“你在司令部呆过,应该知道司令部下发的步枪都是汉阳造和中正式,不会给部队补充三八大盖。”

    “所以我们连装备的一百多条三八大盖都是从鬼子手里缴获的。”

    “三八大盖虽然是小鬼子的标配步枪,但一个步兵小队也就装备四十条的样子。”

    “而且小鬼子还有战败前摧毁武器的习惯,正常情况下,我们干掉他们一个步兵小队能缴获二十多条步枪就不错了。”

    “想要缴获一百二十多条步枪,不干掉两个中队的鬼子肯定做不到。”

    “还有我们庄背的机枪和掷弹筒,都是从小鬼子手里缴获的。如果我们没有杀那么多小鬼子,大家手里的武器弹药是从哪里来的?总不可能天上掉馅饼,小鬼子白送给我们吧!”

    谭明听完就陷入沉思,越想越震惊。

    对方说得那些道理和常识他都知道,没有任何问题。

    想在战场上缴获一百二十多条三八大盖,确实需要消灭至少两个中队的鬼子才能办到。

    这就意味着救国军接应自己的这个连队还真消灭了三四百鬼子。

    不,应该是更多的小鬼子。

    战场上不仅会死人,还会损耗大量武器弹药。

    护送大家的这个连肯定在打鬼子的时候损失不少武器,但都在战场上补齐了,最后剩下现在的一百二十多条步枪。

    这就意味着他们从鬼子手里缴获到的步枪远远超过一百二十条,那他们消灭的鬼子肯定也远远超过两个中队……

    一个步兵连干掉两三个中队的小鬼子,救国军是个加强团编制,上上下下十几个步兵连肯定有,那他们干掉的小鬼子不是早就超过一万人了?

    谭明被自己的分析吓到了,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救国军就太厉害,确实敢说小鬼子来多少就杀多少的豪言壮语。

    谭明和战士的分析都是对的,战场上想要缴获一百多条完好无损的三八大盖,至少要干掉两个中队的鬼子。

    但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救国军拥有自己的兵工厂。

    日军自己破坏的武器和救国军在战场损耗的武器送到那里后,大部分都可以修复,然后重新装备部队。

    所以救国军在战场上取得的真实战果并没有谭明想得那么夸张。

    但没人跟谭明解释这个问题,而且也不会去解释。

    对他们来说,救国军越强大,将来加入救国军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就会越强烈。

    谭明现在就出现了这种想法。

    他虽然是个搞技术的读书人,但也有一腔热血。

    虽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调到救国军,也不知道自己来救国军可以做什么,将要做什么。

    但如果救国军真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就算自己加入救国军后继续当文书,那也是英雄部队的一员,总比缩在司令部当文书要强。

    带着这种想法,谭明第一次对自己加入救国军这件事变得期待起来。

    接下来的行军中,只要一有空就会从身边战士口中了解救国军。

    在谭明的带动下,剩下九个年轻人也从一开始的惶恐中冷静下来,接受现实,然后跟谭明一样从身边战士口中了解救国军。

    接应他们的是救国军警卫营一连,出发前周成亲自找到他们连长,让他接到战区调来的十个人后先摸清楚他们的底子,然后多跟他们宣传救国军,让他们对救国军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

    这样他们到了团部后才会全身心投入工作,敢为救国军抛头颅洒热血。

    正是因为团长的命令,连长才敢让部下有问必答,向十个人讲述救国军的辉煌战功,让他们了解到救国军的强大!

    虽然部下的讲述中有不少夸大成分,但看到几个人都听得非常入神,时不时发出一声惊叹,脸上还露出一副向往表情,连长果断忽略掉这些小细节。

    快到阳泉时,警卫连故意把他们带到骑兵营和炮兵营驻地走了一圈,当他们赶到救国军前敌指挥部时,以谭明为首的十个人已经被震得目瞪口呆,全都对加入这样一支英雄部队充满了自豪和期待!

    今天第二更送到!求订阅!求月票!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619章 都是人才啊(第一更)

    “报告团长,警卫一连顺利完成接应任务,请求归队!”警卫一连连长站在周成面前很严肃报告。

    看到周成点头,马上指着身后十个人介绍:“他们就是战区给我们调来的十个人,他叫谭明,他叫董浩,是十个人中间两个带头的!”

    说完后指着周成介绍道:“站在你们面前的就是救国军周团长,我们就是在团长的指挥下一次又一次打败小鬼子。如果没有团长,我们救国军不仅取得不了这么大的战功,搞不好连生存下去都很困难。”

    谭明看向周成的目光马上变得炙热起来,赶紧敬礼:“长官好,我原来在司令部后勤部门当书,军衔中尉!”

    董浩不甘示弱,一边敬礼一边报告:“长官好,我原来在司令部当参谋,军衔中尉!”

    周成一边回礼一边说:“在我们救国军不兴叫长官,你们直接叫我职务周团长就行了。”

    “是,团长!”谭明和董浩两个人的反应特别快,当即领命。

    周成继续说:“前前后后你们也赶了四五天路,肯定非常疲惫,我先让警卫带你们下去休息,吃两顿好的,养精蓄锐。明天早晨我带你们去一个地方,顺便告诉你们来救国军的任务。完成好了,你们的功劳不亚于部队在战场上消灭一个联队的小鬼子!”

    第二天中午十一点,周成带着谭明一行出现在阳泉城西十公里外的一个村子。

    这是个非常普通的村子,全村加起来大约一百五十人,谭明非常奇怪,不知道团长带他们来这里干什么?

    走着走着,他们就意识到不对劲!

    大家都走到村口了,但却没有看到一个百姓,这太奇怪了,谭明忍不住问:“团长,村子里怎么没人?”

    “别着急,到祠堂你们就知道了!”周成回答,带着他们继续往村子里面走。

    祠堂位于村子中间,隔老远就看到一百多个老百姓在祠堂门口排队

    几十个小孩排成一队,眼巴巴看着前面

    大人排在另外一队,有人眼巴巴盯着前面,有人一脸羡慕盯着小孩的队伍不断吞口水

    “这是在干什么?”谭明再次问道。

    周成没有接话,带着他们直接走进祠堂。

    祠堂院子里架着几口大锅,全都冒着热气,两口大锅上再蒸东西,两口大锅里煮着东西。

    谭明看不到蒸笼里的东西,但可以看到锅里煮的东西。

    一口大锅里煮着野菜汤,一口小很多的铁锅里煮着小米粥,和几乎没有油花的野菜汤相比,小米粥看起来特别诱人。

    “乡亲们,开饭了!”大家刚走进来就听到铁后面一个中年人喊道。

    几个守在铁锅旁边的年轻人马上掀开蒸笼。

    里面有白花花的馒头,有夹杂了大量野菜的玉米饼子和粗粮馒头。

    大人那一队每人领一个杂粮馒头一个野菜玉米饼子,一大碗野菜汤,然后宝贝一样捧在手里,很小心走到一旁狼吞虎咽起来。

    小孩那一队每人分一个比拳头还要大的白面馒头和一碗粘稠的小米粥,同样端到旁边大口大口吃起来

    谭明有点儿看不懂,村子里又没发生天灾,老百姓怎么感觉好像再接受赈灾,全村竟然集中到一起吃饭,而且还吃得这么差

    于是,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到周成身上,一脸好奇和不解。

    “村子里的粮食,牲畜,甚至是做饭用的铁锅,种田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