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抗日之敌后争锋-第4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我不知道阳泉什么时候会发生旱灾,但发生以后得代价是我们承受不了的。”

    “我们的防区就这么大,而且阳泉还是一个很重要的产量区,绝不能出意外,必须防患于未然。”

    “只是我们现在大规模兴修水利,会不会太急了点?”

    周成摇摇头,当机立断做出决定:“老唐你觉得要修咱们就修!”

    “至于时间,我觉得春耕结束后正正好。”

    “十几万灾民里面有超过两万青壮,只要把这些人用好了,足够我们把防区内的水利工程修一个遍。”

    “报告上面说,只要我们在阳泉这八个地方修建水库,拦住河水蓄满水,再把原来的四个水库修缮一下,这些水库至少可以灌溉四万多亩地,加上河流沿岸的土地,就算阳泉真碰上前所未有的大旱灾,乡亲们也能保住八万多亩土地的收成。”

    “而且我们还可以在新修建的水库中养鱼,养鸭子,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加当地老百姓收入,还能在老百姓断粮的时候给大家救命用!”

    “我的想法是:春耕结束就不再给灾民免费提供口粮。”

    “除了特殊情况,灾民每一户都要出一个壮劳力,用自己的体力从我们手里买粮食。”

    “一个壮劳力换三个人的口粮,全部按照每天人均四两粮食的标准来计算,至于跟我们兴修水利的青壮,我们救国军负责管饭。”

    “家里出的青壮越多,换到的粮食就越多,家人的日子就会越好过。”

    “我们把这些青壮全部派去修水库,肯定能用最小代价把防区内需要修水库的地方修一个遍。”

    唐宇峰皱着眉头陷入沉思。

    不到一分钟,皱着的眉头就舒展了,一脸高兴赞同:“这个想法太好了,团长我觉得咱们就这么干,最好能马上就干!”

    持续半个多月的春耕一结束,油岗村的百姓就开始往村口聚集,每天盯着村口官道,等待第二批粮食的到来。

    距离最后约定时间还有三天时,两辆大车如约出现在村口。

    两百多口人就好像一群闻到血腥味的狼群,不到半小时全部集中到村口打谷场。然后也不用民兵队长交待,每家出一个当家人,主动排成一排。

    民兵队长很满意乡亲们现在的反应,也不废话,直接开门见山说:“乡亲们,救国军承诺给大家的第二批粮食到了,就在我身边,而且又带来了两三百斤鱼肉。但这些粮食不能白给大家,需要乡亲们用力气来换。”

    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大部分老百姓都把救国军当成自己的恩人,然后选择毫无保留的相信救国军。

    一听民兵队长的话就有人站出来喊:“王队长,咱们乡下人多得是力气,只要救国军下命令,什么活我们都愿意干,而且一定给救国军干好。”

    “对,我们都听救国军的,救国军给我们粮食,把我们从阎王爷那里拉回来,我相信救国军……”几十个老百姓马上出言附和。

    躲在人群中的几个刺头还想捣乱,看到大部分乡亲的反应后,生怕自己的不同意见成为众矢之的,马上低下脑袋当起了缩头乌龟。

    民兵队长迎着大家的目光回答:“谢谢乡亲们的支持,另外也请大家放心,救国军让我们做的事不仅没有任何危险,而且还对我们大家带来巨大好处。”

    “为了让我们免受旱灾之苦,救国军决定在我们附近修建一座水库,每家出至少一个壮劳力。”

    “修水库期间,救国军不仅管饭,每个壮劳力每天还能换一斤二两粮食,这就意味着家里出的壮劳力越多,换的粮食就越多。”

    “我们先修最近的一个水库,完了以后可以回家休息两天,然后再去其他地方继续修水库,秋收开始前结束。”

    “因为修水库是个体力活,为了保证大家的健康,只有超过十六岁和低于四十五岁的人青壮才能报名!”

    “一个人报名可以从我这里预支十天的报酬,总共十二斤粮食,一斤鱼和二两肉。如果家里有两个人报名,那就能一次性领走二十四斤粮食,两斤鱼,四两肉。十天以后再给大家预支下一个十天的报酬,所有报名的人明天一大早在村口集合,有人带你们去修水库的地方做事,中间不能回家,一个水库修好以后可以回家休息两天,现在开始报名!”

    天上不会凭空掉馅饼,对很多老百姓来说,一天到晚白吃救国军的救济粮反而有点儿不安心。

    现在救国军允许大家用力气换粮食养活家人,乡亲们不仅没有任何不满,反而很高兴。

    王队长的话一说完,村子里的青壮就争着抢着往他那里挤。

    最后一统计,竟然有五十六个人报名,占了全村所有青壮的九成。

    今天第一更送到!求订阅!求收藏!求月票!求推荐票!

 第630章 日军要卖粮(第二更)

    两个月转眼即逝,救国军难得迎来一段没有日伪军进攻的休整时间。

    当然,这并不是日伪军不想进攻,而是他们根本没有精力去进攻救国军。

    离开自己根据地后,八路军寿阳独立团和阳泉独立团一出手就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阳泉独立团三战三捷,不仅攻克了日伪军控制的三个镇子,还通过围点打援干掉八百多个日伪军,一下子在新根据地站稳脚跟。

    寿阳独立团两战两捷,连续干掉四五百日伪军,然后依托两个镇子不断扩大自己根据地。

    日伪军山西驻军也被突如其来的打击吓了一大跳。

    他们可不想八路军在自己占领区创建新的根据地,马上抽调重兵去围剿这两个刚刚处于萌芽阶段的根据地。

    在日伪军眼里,这两支八路军刚刚在救国军手中吃了“败仗”,损失大量兵力和装备,整体战斗力肯定非常差,现在打他们肯定很轻松。

    扫荡部队杀过去才发现,自己又犯了轻敌的错,再次低估对手实力。

    两个独立团不仅战斗力强悍,装备精良,弹药也非常充足,就连作战方式跟其他八路军截然相反,战斗一开始就用火炮炸,用重机枪扫射,最后才是步兵突击……

    一个多月的对峙和厮杀结束后,扫荡部队不仅没从他们身上占到任何便宜,还损失大量扫荡部队,丢掉大量占领区。

    相当于山西驻军辛苦筹划的一场扫荡不仅竹篮打水一场空,还赔掉大量地盘和武器弹药,最后全部便宜两个独立团。

    面对这样一个结果,军长的好心情一下子全没了。

    几天来,他已经在军部发了好几通脾气,搞得军部一帮参谋人人自危,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自己什么事做错了,引起军长不满,成为军长发泄怒火的目标……

    “八格牙路,情报部门是干什么吃的,还没搞清楚独立团的装备和兵力是从哪里来得吗?他们刚刚被救国军杀得落花流水,如果没有外援,仅靠自己实力,肯定打不过我们扫荡部队!”军长一想到前线刚刚发生的两场败仗就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

    参谋长低着脑袋,急得满头大汗,但却没儿回答军长的问题。

    他也很着急,心里大骂情报负责人无能。

    山西驻军这两年打得败仗越来越多,局势也变得越来越恶劣,情报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报告长官,我们都查清楚了!”就在军长越骂越凶时,情报负责人出现了,一路小跑冲进指挥部,一边喘气儿一边报告。

    “我们打入独立团内部的情报人员报告,独立团确实被救国军杀得伤亡惨重。但他们离开寿阳和阳泉时把之前建立在老根据地的地方部队全都带走了。”

    “地方部队的战斗力之所以很差,武器弹药配置不好占了很大原因。”

    “独立团第一时间把那些地方部队补充主力部队,给他们配置最好的武器弹药。我们开始围剿他们时,两个独立团已经恢复战斗力。”

    参谋长越听眉头皱得越深,不等情报负责人说完就继续问:“那他们的装备和弹药怎么解释?八路军装备差和弹药奇缺是出了名的,独立团哪儿来那么多装备,连迫击炮和山炮都有装备,而且弹药还非常多,打起仗来就跟弹药不要钱一样,可劲儿的嚯嚯。我在山西呆了这么久,还从来没碰到过弹药这么充足的八路军。”

    情报负责人继续报告:“武器弹药是他们从老根据地带出来的。”

    “两个独立团虽然被救国军杀得落花流水,但他们的装备和弹药并没有落下!”

    “特别是他们在阳泉县城缴获的弹药,全都带了出来。”

    “打击我们扫荡部队的武器弹药就是他们攻打阳泉时缴获的!”

    “情报人员报告,两个独立团撤离老根据地时携带了上百辆大车的物资跟武器弹药。特别是阳泉独立团,除了大车,他们还动用了近三百匹骡马。临走的时候,每个士兵都扛了一箱子弹药,跟搬家一样。”

    “那时候我们驻守封锁线上的部队刚刚在他们手里吃了一个大亏,损失大量兵力,导致封锁线处处都是缺口,两个独立团趁机撤离老根据地,没有惊动封锁线任何驻军的情况下,携带大量物资跟武器弹药悄无声息进入皇军占领区,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情报还显示:两个独立团已经在我们占领站稳脚跟,特别是刚刚结束的扫荡被他们打赢后,当地老百姓已经认可他们,开始大量支持他们,踊跃报名参加八路军。”

    “不仅地盘比一个月前增加了一倍多,还在刚刚建立的根据地各自组建了一个新兵营!”

    “按他们现在的发展势头,最多半年时间,两个独立团就能在我们占领区重建一个实力不亚于他们老根据地的新根据地。”

    “我情报部门建议军部尽快抽调重兵二次扫荡两个独立团,将他们彻底扼杀在萌芽中。”

    “万一他们在我们占领区不断发展壮大,我们再想消灭他们就难了!”

    军长听完就沉默了,按情报负责人刚才的报告,刚结束的这场大扫荡之所以会失败,主要原因还在军部身上。

    自认为两个独立团刚刚遭遇一场大败,战斗力不强,实则又犯了轻敌的错误。

    面对这样一个结果,军长特别想发火。

    骂人的话都到嘴边了,但就是说不出来了。

    真要追究责任的话,自己肯定要负主要责任无异于打自己的脸。

    考虑了好久,他想到一个挽回颜面的办法,盯着参谋长就问:“军部还能抽调多少部队去扫荡两个独立团。”

    “情报部门的建议非常好:八路军发展根据地和拉部队的速度太快了,我们绝对不能让他们在新根据地发展壮大,再次变成我们的心腹大患。”

    “刚刚结束的扫荡我们虽然败了,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独立团肯定也在战斗中损失惨重。”

    “而且他们的根据地变大以后,需要防守的地方也多了,有限的兵力就会越来越分散。如果我们再接再厉,继续进攻救国军,肯定能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谋长听完就心动了,但很快眉头就重新皱了起来。

    军长的想法很好,也很有道理,但山西驻军前段时间打得败仗太多,方面军送来的补充兵明显跟不上战场的损失速度,导致山西驻军有限的机动部队都快被耗光了。

    如果军长一定要抽调重病马上进攻独立团,军部也能抽调出足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