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从长坂坡开始-第8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侯音自然是要加重困难,劝说徐晃放弃运粮。

    徐晃也是知道侯音所说的这些困难,是客观存在的。

    但曹仁已经发出求援信,难不成这六十里的距离,自己就逾越不过去了吗?

 第0849章威震华夏下(求月票)

    既然征南将军已经下了命令,这件事无论如何,自己都得试一试。

    只是不是现在,就算淯阳县被大水淹了,但粮草也足够支撑一段时间。

    现在荆州军盯的又紧,莫不如过些日子,等他们放松警惕,道路好走一些,再想法子。

    而且己方接二连三造此大败,徐晃对于宛城内的世家大族也有些不放心。

    汉代士人拥有二重的君主观念,并没有把大汉朝廷作为唯一的君主。

    他们的道义观念比较狭隘,只注重个人、家庭、朋友,忽略社会和国家。

    孝与廉是东汉士人道德的重大扬名节目,但这二者几乎都是围绕着家庭和个人,并不是社会和国家。

    故而大家在道义观上往往只重视对自己有恩的地方官员,对中央政府相对淡薄。

    袁绍的四世三公的妙用便是如此。

    正是这种观念的流行,很多地方士人并不会因为中央政府的衰亡感到自己有责任。

    即使地方割据者背叛中央政府,也大多不会引起地方士人的反对,而是继续向他们认为的“君主”效忠。

    这也是被曹操提拔的将领自然而然的转到魏国,对于汉庭丝毫没有什么眷恋的缘故。

    侯音与卫开二人离开,巡视街道去了。

    “孟声兄,我等理应把关将军擒得于禁,俘虏曹军全军的消息散播出去。”

    卫开小声嘀咕了一句,如此一来,以便争取人心,时机到了,也好一呼百应。

    “这件事瞒不住的,不急于这一两天。”

    侯音深知越到最后,越要沉住气。

    尤其是现在,虽然他心里也极度兴奋,但面对卫开的时候,脸上还是露出一丝沉稳的模样。

    “孟声兄说的对,是我孟浪了。”卫开面带笑意,瞧着颇为泥泞的道路,心情出奇的好。

    “仲门,格局小了。”

    “对对对,是我格局小了。”

    “还有别总是脸上带笑,如今我军在前线,可是打了败仗。”

    “对对对,孟声兄提醒的对,我总是忍不住想笑。”

    两人脸上随即摆出一副沉痛的面孔,继续巡视街道。

    关羽水淹七军,擒获敌军主于禁,俘虏三万余人的消息,不胫而走。

    荆州刺史胡修,巡逻城墙的时候,带着心腹们不慎跌落城外的水中。

    大家不仅没有高声叫嚷,反倒集体向着荆州军的战船游去,主动向关羽投降。

    先前南乡太守傅方主动投奔关羽,如今荆州刺史胡修也是如此。

    尤其是荆州刺史胡修越城投降后,主动做出了宣传部的工作,极力引诱曹军士卒投降。

    要不是大多数曹军士卒不会水,胡修的劝降的战果会更加大。

    此事对于淯阳县守军士卒打击极大,刚刚因为沉马盟誓,激起来的士气,直线下降。

    曹仁对此无可奈何,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亲密的战友,竟然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而且胡修身居高位,知晓淯阳城内大小事务,必定会被关羽所用。

    这件事对于曹仁也打击极大,让他有些后悔斩案立决心的。

    大家明明说好的一起拼死,并且还盟誓了。

    可有人转头就蹦上了另一条战船,顺便还对自己进行了全方位的嘲讽。

    这种事,极其打击人。

    对于曹军的噩耗不仅如此,陆浑百姓孙狼等人起兵,杀县主薄,依附南方关羽。

    关羽则是以襄阳太守的身份,授予官印,派人过去指导在许昌腹地作乱,扰乱曹军后方。

    有了孙狼这么一个例子,更多的人开始趁机起事,自称关羽麾下,为之支党。

    关羽的大名,威震华夏。

    处于洛阳的曹操吃着瓜,看着舞女献舞,就等着荆州发生大变动。

    万万没想到,竟然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动。

    于禁军举投降,庞德拼死反抗被擒“投降”,七营全军覆没!

    如今这些人全都被关押在襄阳城。

    曹老板当即觉得瓜也不甜了,舞女也不吸引人了,挥挥手,让她们全都下去了。

    “于禁自从黄巾之乱起,因鲍信招合徒众,他附从。

    后跟随孤克兖州,于禁和其同乡皆为都伯,属将军王朗。

    王景兴对于禁异之,高看他一眼,便举荐于禁为大将军。

    孤找他谈话,命他为军司马,从此征战一方,破黄巾,攻张绣,擒吕布。

    征袁绍时自愿为先登,后袁绍起土山射营,士卒损伤惨重,皆畏惧。

    那个时候也是于禁挺身而出,督守土山,与袁军力战,士气大震。

    于禁与孤相知三十余年,怎么面对险境,反倒不如庞德呢?”

    曹操回忆了一下于禁的生平,庞德虽然没死,但好歹拼死抗争了!

    这一下子前后对比的落差,就出来了。

    至于他斩杀董氏兄弟以安军心的行为,曹操觉得没问题。

    在曹老板的心中,这种事应该是于禁干出来的。

    于禁也是从基层干起来的,受到王朗举荐,入了曹操的眼。

    尤其是当初于禁的老朋友昌豨投降时,诸将认为应该送往丞相那里定夺,但是于禁斥责众将:

    “豨虽旧友,禁可失节乎?”

    现在这种事轮到于禁身上了,他自己反倒失节了。

    前后言行不一,实在是让人大失所望!

    尤其是曹老板,此时更是心痛的无以复加。

    于禁可是外姓大将当中,自己最为倚重的人。

    当初派于禁出去缠住关羽父子,曹操当众说,他相信于禁的能力,定然会完成任务。

    可如今于禁举军投降的消息传来,着实是狠狠的打了曹操一巴掌。

    大厅内的众人也皆是被打上了沉默。

    关羽打出如此辉煌的战绩,着实是让他们大吃一惊。

    荆州战事,本就糜烂的很,征南将军曹仁先败了一阵,然后于禁这个援军,又全军覆没。

    最为重要的是关羽此次军事上的胜利,搞得中原震动,

    许都以南,不少打出反曹的旗号的乱贼,遥相呼应关羽,认他为主帅。

    此次关羽争夺南阳之战,给予了曹魏极大的打击。

    虽然未曾攻下宛城,但已经大败曹仁,俘获于禁。

    关氏父子前后报销了曹军有生力量将近八万于人,这些可都是精锐老卒。

    以后这些老卒极有可能会效忠刘备,调转枪头,前来攻打他们曾经的战友。

    故而曹操深感天子距离敌军太近,心中有了迁都的想法。

    毕竟刘备发动如此大规模的会战,喊出的口号是要打到宛洛,攻破邺城。

    现在关羽势如破竹,因为距离遥远,打不到邺城,他还打不到许都吗?

    尤其是现在关羽威震华夏,使得刘备势力的扩张,到了一个新高点。

    尤其是发生了许都之变,尽管曹老板做出了应对,斩杀所有汉官。

    可曹操知道自己内部的拥汉派和反曹派仍旧有不少人,再潜伏,等待时机。

    “天子在许都,与贼军临近,我打算迁都以避其锋芒,诸位认为如何?”

    曹操曾经说过愿为周文王,但也不愿意放弃天子刘协,否则儿子将来开创大业,便背负了坏名声。

    最好让刘协禅让,对于己方最为有利。

    他准备敲出刘协的最后一丝利用的骨髓,在此之前,绝不能让其有失。

    军司马司马懿当即拱手道:

    “魏王,于禁等人战败,是因为大水淹没,并非是因为攻战失利。

    此次对国家大计没有造成极大的损害,迁都大可不必。”

    即使接连损失了将近十万人,但对于曹老板麾下真的不算什么,顶多兵源质量下降了。

    还有许多屯田士卒,作为预备役呢。

    蒋济也当即站出来,拱手道:“魏王,臣也赞同军司马的话,

    况且刘备和孙权,看起来是牢不可破的联盟关系。

    但如今越来越疏远,关羽父子得志,孙权必定不会愿意。

    此时理应立即派出人,联系孙权,让他出兵威胁关羽的后方。

    答应孙权把长江以南的地区,封给他,如此,淯阳之围必定会解除。”

    曹操也是点头,孙权在徐州已经盘踞很长时间了,到了现在他也别做渔人的美梦了。

    需要赶紧做出抉择,要不然,他就直接对外公布孙权投降了自己,让他一丁点便宜也占不到。

    反正战事已经糜烂至此,他还能有什么可顾及的?

    大不了,谁都别想好过。

    只要公开孙刘两家的矛盾,使其相互戒备,最大的赢家就是曹操自己。

    司马懿又拱手说道:“魏王,荆州的每一个重大军事行动,都涉及曹孙刘三方。

    从刘备和我们的斗争当中,关羽北攻宛洛,对刘备是非常有利和必要的。

    但是从三角关系来看,则是极其不明智的。

    因为关羽越是胜利,对于曹、孙的威胁越大,足可以促使我们两家联合起来,对抗刘备。

    正如赤壁之战前一样,如此一来,只要孙刘两家打起来,对我等最为有利。”

    司马懿依旧是从三家的利益当中考虑问题,他相信孙权必定会日夜兼程,前去偷袭荆州。

    曹操接连点头,他觉得以孙权的性子。

    听闻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消息,必然不会像真正的盟友一样替关羽感到高兴。

    “联系孙权的事情,就由子通你去一趟。”

    “喏。”

    蒋济拱手当即就动身走了,如今事不宜迟。

    至于忽悠孙权这事,他挺拿手的。

    “孙权动身还需要一点时间,还是商议商议,如何救援子孝以及其被困在淯阳的部下。”

    司马懿再次挺身而出:“魏王,我等可先令兖州刺史裴潜,豫州刺史吕贡各率州郡兵,紧急增援南阳郡。

    再征调夏侯惇将军领兵向南阳郡靠近,以此从客观上减弱对江东的军事压力。

    暂且让徐公明将军领军佯攻关羽,稳住被困士卒的军心。”

    尽管徐晃手底下都是新兵,但到了这个时候,上了战场,那也得硬着头皮上。

    总比什么都不干要强的许多。

    “善。”曹操说完之后,站起身来道:“孤意亲自救援。”

    众僚属也都赞同,催促曹操,再不赶快出发,那就来不及救援了。

    唯有尚书桓阶拱手问道:“大王认为征南将军曹仁能不能完全由自己判断眼前的形势,处理战事?”

    曹老板自然是坚定不移的给出了肯定回答。

    桓阶又问道:“大王是不是怕他和徐晃不尽心也不尽力?”

    “自然不是。”

    得到肯定回答后,桓阶更是拱手道:“那大王为什么还要亲自前往呢?”

    “我只是担心敌军人马过多,子孝手底下全是败军之卒,公明手底下全都是新卒,恐怕他们的势力不如敌人。”

    桓阶当即劝谏道:“眼下曹仁等身处重围之中,而拼死守城,毫无二心的缘由,

    正是因为他们所处的境地与大王相距甚远。

    人们常说,居万死之地,必有死争之心,如今他们内有死争之心,外有强将救援。

    大王如果统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