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想到这种高度酒虽然容易醉人,却很快风靡坊间,甚至很快成了江南一带最流行的酒。入口清香干冽的老白干,很快得到世人的追捧,甚至一度把女儿红等名酒都比了下去。
孙鉁吃惊的发现,原本销售不出去的红薯干,竟然不够用了。害得他不得不从民间大量收购红薯和土豆,以供应酒厂和食品厂所需。原本做好了赔钱准备,专门为军队酿制军品酒的工厂,竟然一下子成了利润很高的生意,这也让朱聿键始料未及。
朱聿键好奇心大起,他索性将罐头厂的哪些罐头也拿出来销售,结果同样是行情火爆。江南的冬季虽然不算太寒冷,但因为小冰河期的降临,每年甚至在云南和广东都会见到小雪,根本无法再耕种作物。
冬季新鲜食物的匮乏,尤其是难以吃到除了大白菜之外的蔬菜和水果,这让有着部分保险功能的罐头,成为几乎是唯一的水果和蔬菜来源,因此才能大卖。朱聿键制作军粮的结果,竟然让他又多了一个利润的源头,也算是意外收获了。当然朱聿键的这些产品,很快就被孙巧婷以扩充食品厂为名给并了进去,结果自然是宁波食品厂再次大扩建。
这一年的春节,浙南五府的百姓过得格外开心。朱聿键的各项政策经过一年的发酵,逐渐产生了影响。农民有了优质的种子,水稻、红薯、土豆的亩产都有了巨大提升,农税却下降了许多,大家都感念唐王的仁政,不少人甚至在家中立起唐王的长生牌位。
第二百零三章 繁荣的封地
手中有了不少余粮,农民们开始追求更好的生活,但粮食必须换成钱,才能购买其他的物品。这个时候政府的收购政策就出台了,往年一旦丰收,粮价会贱得令人难以忍受,但今年却不会了。唐王府下辖的政务院通过农业部大量收购粮食,就囤积在各地粮局的仓库之中储备。
土豆和红薯同样也在收购之列,尽管价格比稻米低了一半,但比起其他地方却要高得多。农民们粮食丰富,家家都吃稻米,土豆和红薯这样的粗粮正好出售给政府换取余钱,只要政府收购,他们就会踊跃出售。
苦怕了的农民热爱劳动,他们永远不知道停歇,可是随着气候越来越冷,冬天总要休息上几个月的,这段时间完全没有收入可言,加之缺乏娱乐设施,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赌钱。
可惜唐王偏偏颁发了《民法》,其中有严谨赌博和的规定,赌档和青楼全部被关闭,代之以梨园、杂耍剧场和茶馆,很快戏曲、杂耍和评书成了新的娱乐时尚。不过这些娱乐都是要花钱的,大多数都要城里人的娱乐项目,乡下人恐怕只能造人了。
政务院似乎知道底层百姓的呼声,冬季又开始招募工人,修建道路和水利设施。往年这样的情况也有,不但规模要小得多,而且是无偿劳役,连饭都要从家里自己带。
今年唐王却格外开恩取消了劳役,所有官家工程不但管饭,而且都是大米饭加猪肉炖白菜,雇工们一个个吃得嘴角流油。更让所有人欣喜的是做工给工钱,只要完成了一天的定量,就有十个大钱可拿,如果超出还有奖励,当然是必须保质保量的。
在这样的鼓励下,所有人都卖力干活,浙南五府各地的水利工程建设速度大大加快,沿海三府的水泥路也在快速延伸。
有了足够的闲钱,农民们购买力大增,各个县城春节的市场繁荣了起来,那些衣着破旧的乡下农民,买起年货来却出手阔绰,喜得城里的小商人们满脸笑意。购买力的提升让商品流通加快,从周边各省进入的产品越来越多,政府收取通关的印花税收到手软。
比起农业的繁荣,商业的发展更加快速,统一税法取消厘卡的行为,大大催动了商品流动性,朱聿键开办的各个工厂则更增加了大批拳头产品。宁波商帮和龙游商帮一起,迅速的扩张了起来,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两个商帮,他们的销售触角开始扩展到全国,与唐王府的合作也越加稳固了。
如今这两大商帮已经彻底投靠了唐王,成为他的死忠,宋献策也借着这股东风,依靠两大商帮的商业拓展,将夜枭的网络发展到全国。仅仅这一年的时间,浙南五府的商业税就从明王朝时期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扩展到了三百万两白银的地步。
如今浙南五府的商业税已经超过了今年一百六十万两的农业税,成了政府真正的支柱产业。另外唐王麾下各个工厂虽然有部分因为是纯军工而不能对外销售,但剩下的香皂、玻璃镜、火柴、四轮马车、军用罐头、高度白酒和商船制造,已经给王府带来了超过二百万两的纯利润,这还是刨除了军工纯赔钱的部分所得。
这些钱财里面除了一半要用于扩大经营之外,朱聿键只留下十万两作为王府日常花费,其他的也都交给了财政部使用。正是因为如此大量的财富收入,让财政部得以在支持三门军港和象山港的扩建工作之外,有余钱大修道路和水利工程,同时为海军和陆军支付高额的军费。
尽管有着春天就要北上的阴影,但这个春节还是让浙南五府的所有人都感到了幸福。从除夕到上元节的狂欢,摆满宁波府城的灯会,都让所有人为之震撼,朱聿键也借机偷懒,好好享受了一次家庭的温暖,他甚至将身边还留有的三十多名学生也放了假,自己痛痛快快的玩了半个月。
一个后世以支边换取工作机会的穷大学生,从不敢奢望找个女朋友的人,在明末这个大时代之中,竟然混得如鱼得水。现在他不但位居唐王之尊,钱多到花不了,还有三个如花似女的娇妻美妾,人生至此他也没有多少可追求的了。
本来朱聿键是打算好好偷偷懒,以慰藉一下自己这两年担惊受怕,历经无数的危险,甚至没有好好过个春节的生活。没想到上元节的前一天,就有群人找到了府上来,让他不得不会见了。
什么人让朱聿键如此重视,竟然连拖一天也不行,立刻就接见了对方。答案非常简单,那些人所代表的势力,是让朱聿键从不敢忘,始终严密监视的势力,是个他计划中最大变数的势力,福建海商集团的首领郑芝龙。
当然年底刚刚收到招安,成为福建海防游击将军的郑芝龙是不可能亲自登门的。其一是因为他刚刚当官,不可能擅离职守遭人诟病,其二是他不想太过明显的与唐王接触,免得被人怀疑有所图谋。
郑芝龙原名郑一官,万历三十二年他出生在福建南安石井的一个小官吏家庭。十七岁的时候,因为家庭生计艰难,带着两个兄弟前往广东香山澳依靠舅父黄程。黄程是个海商,专门从事海上贸易,他将郑一官留在身边做帮手,让他开始了海上生涯。
黄程专门来往于日本和华夏之间做贸易,属于当时的日本平户华侨海商李旦手下之人。李旦见到郑一官能干可靠,就认了他当义子,将一部分财产和船只交给他经营,郑一官从此有了自己的势力。
郑一官熟悉海商事务又心思灵巧,在海上混的风生水起,还娶了日本平户藩家臣田川昱皇之女田川松。后来郑一官受李旦推荐,前往澎湖给尼德兰人担任从事,在那里了解了不少商业内幕和尼德兰人的行事作风,很快成了一名与尼德兰人合作的海盗。
第二百零四章 郑家使者
后来郑一官将事业重心转到夷州岛,并归附于倭寇首领华夏人颜思齐。天启五年,颜思齐病逝,临死前将夷州的所有产业和士卒都交给了郑一官。郑一官自立门户之后,与从福建招来的郑兴、郑明、施大瑄、郑彩等人结为“十八芝”,成了华夏南方最大的海上实力,并改名为郑芝龙。
郑芝龙凭借着优势的海上力量,与朝廷和尼德兰人的海上力量都打了过仗每次他都能够取胜,因此势力得到了极大拓展。今年年底,福建巡抚熊文灿多次招安下,郑芝龙决定放弃海盗生涯,转而成为朝廷水师的一名游击将军。
他这样做的原意是让自己和手下都洗白,成为能吃官粮的正式水师,结果没想到自己手下的那些人中,有许多做惯了海盗,认为郑芝龙投靠朝廷就是背叛,结果连十八芝的兄弟都有不少离开了他继续当海盗,许多手下也四散而去了。
这个时候,正是郑芝龙最困难的时期,朝廷见到郑芝龙实力消去大半,颇有些不重视他,手下又因为失去信心而大部分离散。如今郑芝龙除了几个铁了心跟随他的好兄弟,只有一千多兵勇和十多条船而已。
当前形势的不利,让郑芝龙产生了动摇,此时他虽然还有些资财,却因为势力的削弱而变得危机重重,就连夷州岛的地盘也被迫丢掉了。正在郑芝龙彷徨无计的时候,心思灵巧的郑彩给他出了个主意,依附浙南的唐王。
如今的唐王可不是其他藩王可比,他不但是大明历史上唯一拥有封地的藩王,还与皇帝的关系密切。甚至连他不顾祖宗家法,执意要向那些致仕官员收税的做法,皇帝都没有责罚。如今唐王的名字可是如日中天,在大明王朝内部仅次于皇帝的存在,如果能够依靠他自然是最好的。
只不过郑芝龙自付出身海盗,就算受召之后也不过是个五虎游击将军,要想巴结位高权重的唐王似乎八竿子打不着边。但是郑芝龙知道投其所好,在他打听之下,得知这为唐王有个与众不同的古怪爱好就是好为人师。
好为人师这个爱好绝对是可以利用的,在郑芝龙看来,如果将自己的儿子送过去,成为唐王朱聿键的学生,自己自然就与唐王拉上了关系,地位也就稳固了。为了让唐王肯接受他的儿子,他不但让郑彩和施大瑄两人带上重礼前去拜师,还让施大瑄将自己的两个儿子施琅和施显也都带了过去,这才有上元节求见的一幕。
浙南五府本来是穷乡僻壤,这一年来巨大的变化已经为附近各地所知,不过因为这样的转变太过不可思议,大多数人还以谣言对待。郑彩和施大瑄抵达宁波府之前,本来也是将信将疑的,可是当坐船靠上规模宏大的象山港,看着进出频繁的大型商船,他们就知道所言非虚了。
走在宽阔的宁波府道路上,街市的繁华更是让两人目瞪口呆。尽管他们以前来过宁波府,也知道这里是个繁华的地方,但以前的繁华与现在比起来,却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街边的店铺和摊位变得更多了,来往的人群都穿着新衣服,脸上喜气洋洋的,就连人和人之间说话也是和风细雨的,他们走了一路就没有看到人打架。更让他们震惊的是满街的乞丐都不见了,他本来还以为是唐王下令,乞丐不允许入城,结果在客栈住宿的时候一问才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按照店小二的说法,唐王在浙南五府大建公路和水力设施,工作多到做不完,只要有膀子力气就能活命。如果是年老的乞丐或者年纪小的乞丐,唐王府专门设立了福利院供养,小孩子甚至还能上学。
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有脸沿街乞讨啊。何况唐王号召大家勤劳致富,偷懒的人都遭人唾弃,就算他有心乞讨,恐怕也没人会施舍他们的。也就是说宁波府没有乞丐并不稀奇,实际上如今在整个浙南五府的所有府城和县城之中,都不会见到乞丐的。
对于唐王府管理地方的各种条例,两人也很快了解不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