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些并未与李倧一起逃走的大臣,都是因为家中人口太多,实在舍不得抛下,就只有听天由命了。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他们与国王不同,国王如果不跑很容易被杀死,他们却只是官员,对谁效忠都是一样的。只要对方想要尽快控制朝鲜,就必须利用他们,这就是活命并继续保持富贵的不二法门。

    携带刀剑和火绳枪的士兵控制了汉城之后,立刻挨家挨户搜查大臣的住所。事先驻守江华岛用来监控光海君的那些朝鲜士兵被俘后,朱聿键想他们宣传了大明朝廷的“旨意”,声称自己被派来拨乱反正,让光海君重归王位的,那些人自然立刻表示了忠心。

    大明朝廷在朝鲜人的心目中地位极高,甚至比他们的大王还要高,这也是为什么李倧在叛乱登位之后,几次三番向朝廷请示,要求得到册封的原因。盖因没有明朝的册封,朝鲜这个藩属国的王位就坐不安稳,因为从官吏到百姓,都会认为你不是正统的。

    有这五十名归顺的朝鲜士兵带路,大臣们的家自然是熟门熟路,很快所有大臣就都被集中起来带到王宫。这些大臣被荷枪实弹的士兵带走,一个个吓得瑟瑟发抖,他们还以为自己要被枪决,无不后悔没跟着李倧离开。

    让大臣们意外的是他们并未遭到枪决,驱赶他们的士兵虽然带着火绳枪,态度却颇为和缓,这让他们内心的惊惧稍稍平复了一些。很快大臣们就被赶到了银安殿,看到一身戎装站立在大殿柱子下的张名振和刘体仁,以及殿内密布的刀盾手,他们的心再次提了起来。

    张名振环顾四周,看看人都已经到齐了,他对着门外喊道:“恭请唐王殿下。”

    “恭请唐王殿下。”外面的传令兵将消息传了出去,一会儿工夫在众多朝鲜大臣的注视下,一个年轻得有些不像话的青年迈步走入了银安殿。只见他身穿深紫色坐蟒袍,头戴杏黄冕旒冠,一副明朝藩王的礼服打扮,看得众多大臣一阵眼发直。

    大明朝廷来朝鲜册封,大多都是官员而已,顶天来个二品的尚书级别人物,已经很了不得的。他们虽然知道大明朝廷的礼制,坐蟒袍只有藩王级别才能穿带,却还是第一次见到,因为就连朝鲜国王也不敢穿坐蟒袍,以表示自己对明朝皇族藩王的尊敬。

    一位拥有皇室血统的明朝藩王抵达朝鲜,这比将原子弹投在汉城还要令他们震惊,当然如果他们知道有原子弹这个东东的话。可以说如果朱聿键在这里宣布,朝鲜从此作为他的封地,并入大明国土,这些朝鲜大臣非但不会愤怒,反而还会弹冠相庆。但是朱聿键是不可能这么做的,在这个需要上下团结共抗外敌的时候,他不可能给自己找麻烦让崇祯怀疑,因为这样吃亏的只能是大明朝的百姓。更何况李倧的残余势力还很大,他也不能给对方借口叛乱,这会牵扯自己很大一部分精力。

    朱聿键不想让崇祯不会怀疑自己造成内耗,要让后金放松警惕性,以便合适的时候进行偷袭,同时也要给朝鲜一个缓冲的时间,让他能慢慢灭掉李倧的势力。隐藏实力在辽东后方埋下一颗钉子,给后金以最为沉重的打击,这是朱聿键已经考虑成熟的策略,至于这个策略如何执行,他已经胸有成竹了。

    站在大殿的中央,朱聿键露出了尽量和煦的笑容:“诸位朝鲜国的官员们,本王是大明朝廷皇帝亲自册封的唐王,此次来到朝鲜纯粹是为了拨乱反正,诛除逆党。”

    “王爷如何拨乱反正?似乎我王已经逃亡外地了。”一个官员战战兢兢的问道。

    “不,你们的大王并未逃亡外地,逃掉的只是伪君而已,大明朝廷从未确认过他的身份。”朱聿键说道:“你们的真正大王乃是受过正式册封的光海君,他才是真正的朝鲜大王。”

    朱聿键此言一出满场皆惊,众人这才知道明军打过来是什么意思。朱聿键不等有人反驳,对着后面一挥袖子道:“来人,请光海君重归王位。”

    此话一出,银安殿的侧门打开,两名朝鲜宫中的侍女扶着颤巍巍的光海君走了进来。因为光海君双目以盲,必须被人搀扶着才能勉强移动,所以他们走得很慢,直走了五分钟才让光海君做到了正中的王位上。

    在这五分钟的时间里,大臣们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光海君作为前朝国君,是否应该拥戴。如果拥戴光海君,以他当年执政时所展现出来的杀伐果断,这些从逆的官员都不会有好下场,可是如果不拥戴也于事无补,有明军在此镇压,他们谁敢反对恐怕当时就会被抄家灭族,这同样是个死而已。

    当光海君坐回王位的时候,大臣们的思想斗争却依然没有结果,不过朱聿键没有给他们再想下去的机会,他直接说道:“大王已经就位,你们还不拜见?”

    “拜见大王。”张名振和刘体仁知道利害关系,立刻配合的跪了下去。

    “拜见大王。”那些刀盾手也不失时机的跪地呼喊。

    如今有人带头,谁还敢直戳戳的站在那里,大臣们也慌乱的跪倒,参差不齐的喊着拜见大王。一时间整个银安殿内到处都是跪倒高呼大王千岁的人,只有光海君和朱聿键一坐一站,依旧没有低头。看着所有大臣都拜了下去,朱聿键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第二百一十七章 朝鲜概况

    现在大臣们已经跪拜,这就等于是承认了光海君的地位,以后就算李倧再回来,他们也算是从逆之臣,不可能再受到李倧的完全信任了。从这一刻开始,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死心塌地的保住光海君,这样才能保住他们的荣华富贵。

    这是一道心里门坎,当大臣们跪拜之后,他们也就放下了心中的犹豫,再也不对大明朝扶植光海君有所异议了。看到大臣们变得恭顺多了,朱聿键出声道:“如今李倧在逃,朝鲜国内依然不稳,我大明朝廷将留下一支军队归大王指挥,缉拿潜逃逆犯,维护国家稳定。”

    “多些唐王殿下,本王感激不尽。”光海君已经与朱聿键达成了协议,自然只能照着台词念下去:“本王双目已盲,理政困难,还望天朝上国垂怜。”

    “大王之意我已知晓,朝鲜既然为大明的藩属国,朝廷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从今日起将由刘体仁将军担任在朝鲜的驻军主帅,暂时管领朝鲜朝政,随后我们将派出数名文官协理政务,帮助朝鲜稳定局势。”朱聿键笑眯眯的说道。

    朱聿键指了指刘体仁,示意他就是未来朝鲜的掌控者。大臣们偷眼看了看怎么看都只有二十多岁的刘体仁,心中不免犯嘀咕,这个人真的能统领朝鲜吗?实际上朱聿键知道自己手下将领的能力,从茅元仪抵达之后,朱聿键就把所有将领都塞到了教导团轮训,以提高技战术势力,并适应火枪部队的作战方式。

    茅元仪不愧是明末最好的军事学家,他的战术极为新颖,尤其是在朱聿键一些含糊不清的理念填补下,至少比如今的西方领先数十年之多。这些原本只是武力超群的将军们,在茅元仪那里住了半年多,已经成了头脑灵活的指挥人才。虽然这其中帅才实在不多,但指挥部队作战,灵活运用战术已经可以了。

    朱聿键所要利用的就是刘体仁的指挥能力,借以稳定朝鲜内部局势,为打击后金做好准备。至于政务能力先实行军管,这是最切实可行的办法,下面的事情依然由那些朝鲜官员去做,剩下的等文官来了再说即可。

    朱聿键借助这样的方式,很快控制了朝鲜。朝鲜各地接到光海君复位并大赦天下的消息,纷纷改换门庭表示效忠。朝中大臣也都干劲十足,因为他们很快就发现光海君其实就是傀儡,大权都掌握在年纪不大的刘体仁手中,这样他们就不怕被报复了。给谁效忠不是效忠,何况又是天朝上国的来人,所以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立刻埋头开始工作。

    在汉城附近地区率先稳定下来之后,朱聿键并未第一时间离开,他要求刘体仁和袁宗第两人从部队里抽调军官,前往各个城市掌控军权,只要将朝鲜军权都控制在自己手中,就不怕对方会有变故了。此外朱聿键也要查看一下朝鲜的状况,分析今后这里的战争潜力,以便进行规划。

    根据朝鲜官方的记录,国内在册男丁有两百三十七万余口。这个时代的官方记录就是如此,只记录壮劳力的男丁数量,总人口只能靠猜。朱聿键估计有这么多男丁,朝鲜的真实人口应该在八百万左右,这么少的人口在整个朝鲜半岛上,其密度还是很低的。

    实际上这个时代整个朝鲜的开发程度很低,即使这点人口也经常吃不上饭,如果能够对整个半岛进行全面开发,估计再多容纳两倍的人口也没有问题。朱聿键开始查看半岛的资料,谋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朝鲜北部拥有著名的茂山铁矿,煤矿也有许多,根据记录还有许多是无烟煤,这可是未来蒸汽机的好燃料。朱聿键谋划在这里开始大量矿场,为浙南五府提供原材料。另外朝鲜多金矿,而且是金银共生矿,非常有开采价值,而石墨储量也很丰富,这让朱聿键开始考虑在朝鲜生产铅笔,毕竟毛笔绘制图纸太过困难,不如铅笔好用。

    除此之外,朝鲜北部多崇山峻岭,南部却是大片的平原,尤其是汉江平原不小,水系也非常发达,很适合种植水稻作物,这可以给国内粮食一些补充,而北部也可以耕种土豆和红薯等作物,粮食产量应该不成问题。

    朱聿键很快给整个朝鲜做出了规划,除了大片农耕区之外,矿业和少量制造业都要发展。他非常清楚半岛这个跳板会对未来华夏的安全造成多大的威胁,这个重要地区必须掌控在自己手里,所以他打算将浙南五府刚刚涌入的那些无地农民都安排到这里来,以摊薄当地人口数量,改变人口构成比例。

    同时还要在朝鲜内部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扬历史上的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让朝鲜人有自己也是华夏族人的认同感,同时大力推行华夏文化,尽快将这里彻底同化掉,才能让朝鲜成为华夏的一部分。

    朱聿键正在写朝鲜规划书的时候,张名振突然来访。被护卫请进来之后,张名振拱手说道:“王爷,李倧的下落已经查到了。原来他跑到了釜山,这个家伙本来打算纠集南方的朝鲜军反攻汉城的,结果光海君重新登位的消息一出,各地纷纷投降,他手下的军队也四散了。如今为了保命,李倧带着十几艘海船和一批死忠手下去了对马岛。”

    “对马岛?”朱聿键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对马岛是个非常要紧的地方,它不但处于朝鲜半岛和日本九州岛之间,成为类似于中继站的存在,还掌握着进入北方鲸海的通道,也间接控制着朝鲜半岛南北两边海岸的衔接。如果能够控制对马岛,未来对日本动手就非常有利,同时也能够以此为基地急需北进,掌控大明朝已经丢失的原奴儿干都司,尤其是库页岛等地的疆土。一旦以库页岛为基点,掌控了远东地区,就可以与朝鲜驻军、辽东明军一起,对后金形成三面包围,那样就算皇太极有通天的本事,也难以回天了。

    想到对马岛的重要性,朱聿键将牙一咬:“命令水师出击,我们占领对马岛。”

 第二百一十八章 一个不留

    李倧之所以没有去更大也更近的耽罗岛(后世的济州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