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说朱聿键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召见自己,潘独鳌有点飘飘然,他感觉到自己在唐王府体系中的分量很重,现在也算是王爷手下核心圈子的人了。满心欢喜的潘独鳌到了唐王府,立刻就接到了朱聿键的一个命令,修建新的棉纺织工厂。

    听到朱聿键的要求,潘独鳌明显的楞了一下:“王爷,这工厂修建恐怕还要询问孙鋡孙大人一声。”

    “出了什么问题?”朱聿键眉头一皱。

    潘独鳌说道:“最近唐王府的财政似乎不太好,我上个月向政务院打了报告,希望能够扩建三门钢铁厂的规模,结果被孙鋡孙大人回绝了。本来孙承宗总理是支持我的,结果与孙鋡密谈之后,也选择了支持财政司的想法,所以我估计财政似乎有什么问题。”

 第二百六十八章 财政危机

    “财政出了问题?”朱聿键眉头皱了起来:“立刻让孙承宗和孙鋡过来见我。”

    铁壁卫很快将消息传到了政务院,两刻钟之后孙承宗和孙鋡就到了。见到朱聿键坐在银安殿上,孙承宗问道:“王爷此行可还顺利?听说北方流寇闹得厉害。”

    “让太外父担心了,这次的确与流寇打了一仗,但幸好是全胜而回了。”朱聿键轻描淡写的将商洛山战事带了过去,随后问道:“我听说封地财政出现了问题,是否有这回事?”

    孙承宗一愣,他看了看自己的儿子孙鋡,又看了看旁边低头不语的潘独鳌,心中有了一丝明悟:“是不是王爷又要建造新的工厂,有人告诉王爷没钱了?”

    朱聿键点头道:“的确如此,我想知道建造一个工厂的资金是否能够承受?”

    孙承宗道:“这一点老夫也不能完全说清,还是让财政司的司长来说吧。”

    听到父亲说到自己,孙鋡上前说道:“启禀王爷,如今封地内财政非常困难,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的运作。”

    “什么?”朱聿键被吓了一跳,他记得经历初期的建设之后,封地的财政有了很大盈余。在宋献策将财政转交的时候,每月都有至少十万两白银的纯进账,府库更是有超过百万两的盈余。这才半年的时间,怎么会有了如此大的财政问题。

    “我记得半年前财政部依然有很大的盈余,现在为什么会没钱了。”朱聿键询问道。

    孙鋡没有丝毫慌张的神色,他回答道:“启禀王爷,实际上就在三个月前我们的库房盈余还非常充足,但是最近几个月的花销太大,收入急剧减少所以才出现这样的情况。”

    “你给我算算看。”朱聿键点头询问道。

    孙鋡这位财政司的司长显然非常称职,根本不需要翻阅什么资料就介绍了起来:“三个月前我们的库房依然有一百一十七万两库平银的存余,但是由于这次大旱,王爷下令全境免除一季农税,这让我们失去了三十万两的农税收入。”

    “这只是减少收入,并没有动用库银。”朱聿键说道。

    “当然没有动用,但收入减少之后我们的支出却并未降低。象山港的二期扩建工程,三门湾军港的中期扩建工程,五个府的水泥路修建,以及趁着水位降低的时期,扩大建设的水利工程,我们每月都要因此花费超过二十七万两白银。”孙鋡顿了顿又说道:“王爷此次前往南阳府从库房抽调了五十万两作为军费,以购置弹药和大炮,所以才会如此费钱。”

    “可是商业税依然可以支撑啊。”朱聿键知道自己最近花钱的确太过大手大脚了,可是他还不死心又追问了一句。

    “王爷您难道忘记了因为移民朝鲜问题,我们占用了宁波帮超过一半的商船,这不但让商税大大降低,还要付给宁波帮巨额运费,两下已经抵消了。”孙鋡说道:“实际上如果不是半个月前,王妃决定将王爷内库一半的财产拿出来支撑运转,财政司已经崩溃了。”

    “这么严重?”朱聿键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最近扩张过速,所有工厂的利润都被投入了扩建之中,不但利润全无还自己搭进去数十万两白银。如今朱聿键很清楚内库的底子,大概只有八十万两白银左右,如果孙巧婷已经付出了四十万两白银,自己的家底不是要败光了吧。

    “不光是财政问题,就连粮库也快支撑不住了,如今各地府库存粮已经消耗了四分之三,长此以往我们的粥棚都难以为继了。”孙鋡说道。

    “什么?”朱聿键惊得站了起来:“立刻让孙鉁来见我。”

    一会儿工夫,农业司的司长孙鉁就来了,他显然是有备而来,怀里甚至还抱着一些卷宗。进入银安殿见礼之后,朱聿键问道:“孙鉁司长,我问你如今的耕作情况如何了?”

    孙鉁说道:“目前已经普及了钢制农具,让耕种的效率提升了不少。现在种子已经播下去了,就看老天爷是否下雨了,不过最近还算不错,已经连着下了四五场雨,庄稼出苗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的粮食是否足够支撑到下一季的粮食丰收?”朱聿键问道。

    孙鉁回答:“没有问题,但是如何下一季的粮食种植再遭什么灾,恐怕就难以为继了。另外民间百姓的粮食还算多,他们已经开始大规模养殖家畜,猪、牛、羊和鸡都在大量增加。我听说那些百姓试着用红薯藤蔓喂养猪牛羊,用谷糠喂鸡效果很不错,应该能够缓解粮食紧张的问题。”

    听到孙鉁提起,朱聿键才发现自己之前犯了个错误。因为对明末饥荒的印象太过深刻,朱聿键始终在捉摸着提升粮食产量,却忘记了对副食的发展。实际上新华夏刚刚建国的时候,也曾经有过片面强调以粮食为纲的历史。

    事实证明,光吃粮食而没有副食的饮食结构,不但对人体的成长发育有很大限制,也会加剧主粮的消耗。例如在没有任何副食搭配的情况下,一个青壮年男子每天可以消耗一斤至两斤的大米,但如果能够搭配半斤蔬菜和2两肉食,大米的摄入量就会降低到半斤以下。

    这样的计算朱聿键是知道的,因为肉类所提供的能量更多,吃肉将会让身体强壮,营养更加全面。他一直在学校和军队中实行均衡营养搭配制度,并专门为他们配备了畜牧场,却忘记了这些副食也能减轻民间的粮食消耗。

    想到民间能够自发开始大规模养殖家畜,以改善自己的伙食结构,这显然是百姓在温饱之后,对生活质量提升的需求。这样的情况说明,至少民间的粮食还非常充足,他所缺的恐怕都是救济流民的粮食。

    幸好现在进入了下一季的耕种时期,除了准备上船前往朝鲜的十万流民,其他人都已经回到了原来的故土重新耕种,短时间内流民应该不会有太大增长。

 第二百六十九章 钱庄借债

    唯一可虑的就是从河南来得移民,不过那些人只在浙南五府停留很短的时间,应该是可以应付的。

    “你以农业部的名义发布命令,鼓励大规模发展养殖业,除了吃肉之外,蛋奶也应该发展起来,这对百姓的饮食营养均衡很有帮助。”朱聿键提议道。

    “是,王爷。”虽然没听懂什么叫做营养均衡,但是孙鉁知道朱聿键肯定是为了百姓好,看来今后农业司要开始改变倾向,大力鼓励畜牧业了。

    孙承宗这个时候突然说话了:“王爷就算粮食问题不会危及民间,财政问题也必须解决。如此下去财政难以支撑,我看还是暂缓道路和海港建设为好,此外船厂耗资过大,也应该缓建军舰。”

    “这不行,我们没有时间耽搁。”朱聿键摇了摇头说道:“如果资金是在运转不灵,我们就向商人借钱。”

    “借钱?”众人都是惊呼了一声。

    朱聿键看向了孙鋡:“你手下有没有精通钱庄业务的人。”

    “这个是有的,有个叫沈继荣的主事,他曾经在钱庄行业做过多年,经验非常丰富。上个月他还曾经利用钱庄拆借的手法,帮助财政司及时付了船款。”孙鋡说道。

    “拆借?”朱聿键听着耳熟,这似乎始终在现代银行中很常见的金融运作方式,想不到这个时代就有人懂得了。

    “太好了,就让他为我组建一家唐王钱庄,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担保我向商人借钱。我们发行三年期债券,利息就计一厘好了。”朱聿键提议道。

    “以王爷之尊向商人借贷,实在有辱斯文,倒不如让他们报效,应该能获得不少资财。”孙承宗说道。他似乎还是有老式的重农仰商思想,认为可以对商人予取予求。

    朱聿键却摇摇头道:“我们之所以订立那么多法律,就是为了建立一个能让大多数人感到安全的环境。只有让百姓都感觉到他们的财产得到保障,这些人才能有更大的积极性,投入到新的创造财富活动中去。如果我们破坏了这种规则,就等于丧失了商人对我们的信任,这样的损失可不是一点资财能够换回来的。更何况法律中已经规定,就连我也不能违反,否则法律就成了一纸空文,未来我们还用什么去管理国家?”

    “我明白了。”孙承宗听了朱聿键这一番话,立刻就醒悟了过来。实际上经过这些日子以来,在浙南五府的所见所闻,孙承宗已经转变了过去的观念,刚才只不过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印象作祟,对于朝堂之上用惯了的做法脱口而出罢了。

    “好了,长久以来朝堂上的不当做法,限制了华夏商业的发展,不过从我们开始已经有所改变了。但是商业离不开金融,金融就离不开钱庄,所以这个唐王钱庄必须尽快开办起来,我们不但要用其发行债券,还要开展存取款和贷款业务,让金融业为工商业服务。”朱聿键说道。

    “只是……”孙鋡犹豫再三,最后还是说道:“回禀王爷,沈继荣家世有些问题。”

    “什么问题?”朱聿键问道。

    沈继荣是孙鋡的好朋友,随意他才会被其召入财政司工作,但是做自己手下的主事还好说,独当一面建立钱庄就少了约束。有些事情如果孙鋡不先说出来,恐怕会让朱聿键日后吃亏。

    “沈继荣是沈万三的后人。”孙鋡回答道。

    “沈万三?”朱聿键眉头一拧,沈万三这个元末明初的超级大富豪朱聿键自然知道。历史上说这个人是个商业奇才,家中豪资巨万,后来因为支持张士诚被朱元璋所忌,最终被抄家灭族,其后代多半充军各地边塞。实际上朱聿键想来,恐怕还是钱财惹的祸,让朱元璋觊觎他的财富,这才安了个罪名抄家。

    对于这样的情况,朱聿键才不会有什么顾忌,他当即一挥袖子说道:“沈万三的后代有什么关系,让他上任好了。告诉他我这里不论出身,只要有能力他就能做高官。”

    “王爷三思。”旁边的潘独鳌有些忍不住了,连忙上前劝阻。

    “有什么问题?”朱聿键问道。

    “启禀王爷,沈万三是太祖钦定的谋逆大罪,他的后人是永不录用的。如果王爷启用沈万三的后人,恐怕会遭人非议。”潘独鳌规劝道。

    “遭人非议?”朱聿键冷笑道:“我遭人非议还少吗?也不差这一桩了。”

    “王爷三思。”潘独鳌可是为朱聿键好,历史上的他嫉妒徐以显,经常给张献忠出馊主意,实际上是因为他在张献忠军中只是个谋士般的人物,并不受到重用。

    这个人的权力欲不小,但的确有些真本事,只要能够得到重用也是绝对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