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器方面也不是专门为骑兵所设计,但是明军常用的雁翎刀都作为火枪兵的佩刀使用,如今在马上使用非常合适,如果再加上火绳枪,让他们可以下马以步兵的方式作战,其威力就更加强大了。
以防守见长的吴之番,居然成了骑兵将领,看似是刘体仁的失误。但是刘体仁非常清楚,吴之番并非只擅长防御,他所依靠的是冷静的头脑。如今众人深入敌境危险万分,尤其是作为先锋的骑兵更是如此,如果没有一个头脑冷静的军官,很容易出现重大伤亡。
事实证明刘体仁的用人眼光很独到,吴之番在担任骑兵团的团长以后,作战勇猛而谨慎,在从集安道通化府的路上,他已经沿途消灭了数十个村庄,在歼灭两百多女真人的情况下,不但自身无一伤亡,还解救了超过一万名包衣奴才。
今天抵达通化府城下,吴之番显得更加谨慎了,他知道这里是后金掌管的大城之一,战斗力应该比那些小村子强许多,作战绝对不能冒进。不过吴之番也没有想到,驻守通化府城的牛录额真居然如此大胆,敢在两千多骑兵面前出城作战,仅凭三百多女真平民就想冲击敌阵,这让所有人都大出意外。
骑兵团虽然刚刚组建,士兵却都是训练有素究竟战阵的,他们唯一缺乏的是控马之术和马战经验,这一点吴之番非常清楚,所以在发现女真骑兵出城的第一时间,他就命令全体骑兵下马,借助马身作为掩护,准备利用火绳枪作战。
阿克敦本来就看不起华夏人,见到对方突然下马,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在他看来骑兵作战最重要的就是对战马的控制,如果在开战之前就下马,等于是已经投降了。他认为这些华夏人骑兵果然孱弱,竟然还没打就丧了胆气,不敢再战了。
看看身后老弱不一的士兵,阿克敦大笑道:“你们看看那些胆小的华夏人,还没打就下马投降了。咱们要给他们一个血的教训,让他们知道八旗兵是天下无敌的。”
“吼。”听到阿克敦的话,那些女真骑兵们高举起武器,大声的怒吼着。
“冲。”不需要任何的战前布置,阿克敦将手中战刀一挥,双腿夹紧马腹口中大声呼喝着向前冲去。见到牛录额真第一个发起了冲锋,其他人也都冲了出去。女真人的队伍组成很有特点,除了牛录额真冲在前面以外,那些年纪比较大的人紧跟其后,接下来才是壮年士兵,而那些十到十四岁的半大孩子被放在最后面。这样的做法是女真族内的潜规则,是为了尽可能保存有生力量和那些尚未成长起来的骑兵,从很久以前流传下来的传统。
当然这样的做法只是大家的习惯,并不是说阿克敦认为敌人有多厉害所做出的安排。在阿克敦和所有的女真骑士看来,对方已经下马就是投降了,在失去了冲击力以后,骑兵的战斗力将会被削弱九成。
这些人却不知道,随着科技的发展,将会出现一个叫做龙骑兵的新型骑兵种类,他们并不算是真正的骑兵,更确切的说只不过是骑马的步兵。这些士兵借助战马的高机动性,以便尽快抵达战场投入战斗,但在作战的时候确是下马以步兵的方式进行。
这样的组合方式,避免了精锐骑兵的训练难度,同时发挥了尚不完善的火器威力,又提高了前进的速度,可谓一举三得。龙骑兵在欧洲已经出现了近八十年,但在亚洲却尚未出现过,在这样的情况下,吴之番和袁宗第都不约而同的采取了这样的作战方法。这既是在没有骑兵资源之下的一种妥协,也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了。
当阿克敦率领的女真骑兵前进到距离马匹一百米之外的时候,密集的火枪声突然传了过来。随着大片的硝烟逐渐升腾,正在高速冲击中的女真骑兵纷纷倒地。
冲在最前面的那些骑兵,都是年纪超过了六十岁的老者,他们最先遭到第一轮的打击,几乎是一瞬间的工夫这些老者就纷纷中弹坠马了。所有的女真骑兵都是一愣,但如今已经将战马提速到了最高,任何犹豫都会造成己方重大的伤亡,所以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咬着牙往前冲。
为减少自身的伤亡,不少人收起近战武器,拿着弓箭进行对射,以扰乱对方的攻击。然而在剧烈的疾驰之中,与平时坐在马上射箭不同,起伏极大的颠簸让弓箭的命中率降低了许多。更何况女真骑兵本就人少,面对以三段式轮流射击的火绳枪兵要吃亏不少。
仅仅经历了四轮射击之后,女真骑兵们已经冲到了近前,然而他们所要面对的是横在前面的战马。阿克敦身中三弹,已经是血流如注,他仍然咬着牙,催动着战马继续向前。见到对方以战马作为掩护射击,气得他七窍生烟,他挥动着手中战刀,想要砍开一条路冲锋的道路,然而这样的做法是徒劳的。
就在阿克敦挥动着战刀,企图将前面的战马砍死时,一枚铅弹从他的左眼射入直贯入脑。他的手在一瞬间无力的垂落,身体往后一仰倒在了遍布枯草的荒地之中。
在激烈的战斗中,能够冲过战马防线的人少之又少,最终吴之番的骑兵团以七个人阵亡的代价,全歼了三百多女真骑兵。通化城的所有防御力量尽去,来不及打扫战场的吴之番命令骑兵团四面包围,将剩下的女真妇孺和包衣奴才都俘虏了。
第三百零七章 消息确实
六万多包衣奴才和三千多女真妇孺都被俘虏了,吴之番的所得还不止这些,数万斤粮食和多达十万头牲畜才是最大的收获,仅通化城一地就比之前所有收获的总和还要多了。
对于这样的作战效果,吴之番兴奋不已,曾几何时女真人仗着骑射功夫,四处劫掠华夏人,让百姓们承受着无尽的苦难。如今吴之番率领的骑兵团也能反杀过来,让女真人也知道不是只有他们才会劫掠,这一次吴之番要将所有女真人屠杀,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战斗能力。
吴之番本打算将所有女真俘虏杀掉,将汉人包衣奴才都交给后续的步兵管理,但是他的想法却被刘体仁制止了。朱聿键曾经给将领们上过课,所有大陆上的黄种人都是华夏民族的分支,只要对方放下了武器就应该优待,应该用华夏灿烂的文明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成为我们之中的一员,而不能以杀戮去摧毁对方。
对于这样的要求,大家都感觉到非常别扭,但也只能照做。在战场上他们肆无忌惮的对任何敌人展开屠杀,一旦对方投降却是另外一回事了。更何况这次俘虏的多是老弱妇孺,其中大部分都是女人,少量孩子也都只有几岁而已,根本不具备反抗能力,屠杀他们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对于刘体仁的劝说,吴之番也只好同意了。不过这样的战果对于他们来说还远远不够,吴之番的骑兵团休整了一天之后,再次向着沈阳的东大门抚顺进发,刘体仁除了随后跟进以外,同时派出了一个团将俘虏全部送回朝鲜境内安置,以免拖累军队作战。
这次作战让刘体仁看到了甜头,如果能够解救更多的辽东华夏人,就能极大的改变朝鲜人口结构。后金建国之后,大部分的女真人和华夏人都在铁岭、沈阳和通化组成的三角地区附近生活,这里的人口密集程度最高,也是女真立国的基础。
如果能够对这些地区进行清剿,将包衣奴才都解救出来,同时大量消耗女真人的人口数量,将会从根本上削弱对方的战争能力。因此刘体仁在派出吴之番加速进军的同时,也派出了以团为单位的几支步兵部队,让他们跟在后面扩大战果,将一切能见到的女真村镇统统清剿一遍。
就在吴之番的骑兵团对抚顺展开进攻的时候,北京城内已经得到了侦骑送回的确切消息。皇太极的确已经突破了长城防线,率领着十万大军进攻北直隶地区。
十一月初四,遵化已经陷落,顺天巡抚王元雅、蓟镇总兵官朱国彦死节。另外山海关总兵赵率教,这个袁崇焕麾下与满桂齐名的骁将生死不明,其指挥的4000关宁铁骑驰援通化城,但是在众寡悬殊之下被后金军所包围,最终全军覆没,仅有数百人生还。
这个爆炸性的消息是在早朝的时候被送入宫中的,听到了侦骑送回的消息,诸位大臣无不色变,不少文官已经被吓得站立不稳了。
崇祯的心里也非常紧张,他还从未遇到过如此棘手的事情。以前虽然都风传后金的八旗兵如何强大,但有袁崇焕挡在辽东,让对方丝毫找不到突破的机会。如今对方借道蒙古突入北直隶,已经威胁到了京师的安全,这样的危机如何不让人紧张。
除了紧张之外,崇祯最多的就是屈辱了,这位向来自比唐宗宋祖的皇帝,被八旗兵攻到了京师,这简直是不能容忍的。这个时候他第一时间看向了兵部尚书王洽:“兵部尚书何在?”
这位兵部尚书却也离奇,或者说他当上兵部尚书的过程很离奇。原来王洽是工部右侍郎,因为身材伟硕、相貌威严像“门神”而被崇祯皇帝重用,去年被任命为兵部尚书。
既然是以貌取人,能力方面自然就不好说了。这位王“门神”中肯的说应该是一位能吏,只是毕竟不懂军事,所以上任一年没什么作为。如果是日常的军事调度,他或许还能有所建树,面对着如此紧急的军情,他却想不出什么办法来。
王洽正在那里满头大汗的想着对策,突然听到崇祯点名,他当即出班跪倒:“臣王洽在。”
“王爱卿,你身为兵部尚书,可有退敌良策?”崇祯看着下面的兵部尚书,脸色有些难看。
王洽摇头道:“臣愚钝尚无退敌之策,还请皇上圣裁。”
崇祯正憋着一肚子火,听到王洽说皇上明鉴,他更加火大了。随手抓起一本龙书案上奏折,劈头盖脸的扔了出去:“什么都皇上圣裁,朕难道什么都要管吗?你身为兵部尚书居然无退敌之策,难道打算尸位素餐不成。”
听到崇祯的斥责,王洽吓得瑟瑟发抖,跪在地上不敢抬头,口中连说臣罪该万死。
朱聿键知道现在不是出气的时候,如今皇太极兵临城下必须拿出解决的办法来。如果金蒙联军未至,自己的朝堂之上先乱了套,恐怕会被他人所趁。看到崇祯正在气头上,他出班跪倒说道:“启奏皇上,臣以为此时必须封锁消息,一旦民间得此消息,恐怕会有不稳。”
“应当如此。”崇祯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旁边的礼部右侍郎周延儒却出班说道:“此事恐怕已经难以控制。”
“为何?”崇祯好奇的问道。
周延儒给他解释道:“边关急报向来都是以加急快骑送来,为了让行人避让,骑者途中都会在穿州过府的时候,高喊消息的内容。除非有特殊的谕令,向来都是如此的,现在恐怕不光是北京城,就连周边府县都已经得到消息了。”
朱聿键听得脸色一变,他这才知道自己的认知有问题,并不知道朝廷传播消息的习惯,封锁消息对于这个时代根本就不现实。听到无法封锁消息,朱聿键又说道:“为今之计必须让京营戒备,同时封锁四门全城戒严,以防止发生骚乱。”
第三百零八章 高手过招
“王兄说得对,王洽立刻派人封锁四门,京城实行戒严。”崇祯的脑子似乎也灵活多了,他继续命令道:“侦骑继续前往遵化,务必搞清楚对方的真正人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