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刀盾兵出击,火枪上刺刀。”申屠鸿大喝一声,火枪兵们不再装弹,而是将卡扣式刺刀装在了步枪前面。
掩护两翼的刀盾兵迅速上前,投出了一排沉重的手雷。尽管在平原上如此使用手雷,对使用者本身也有危险性,但现在已经顾不得了。幸好对方密集的阵型,完全吸收了手雷的威力,对着密集的手雷在叛军之中爆炸,两翼的叛军受到了严重削弱。
“平枪,推进,刺杀。”随着军官们的命令,一排排火枪兵毫无惧意的冲了上去,密集的刺刀组成一片枪林,向着叛军直冲了过去。
在大多数叛军看来,火器部队是没有任何近战能力的,然而这一次却让他们开了眼界。在严格的训练下,火枪兵对于刺刀的应用,丝毫不输于火枪的齐射。由李庆春等一批武术名家改进而来的拼刺术运用到大规模作战中,其威力比训练传统套路的士兵要强悍许多。
火枪兵作战往往是两人一组,出刀时一攻一守共同完成作战,两人互为攻守动作灵活,往往能够与三四个人交战而不落下风。一柄带刺刀的火枪挡住数人进攻的同时,进攻的那个人往往能够有所斩获。
更可怕的不是武器的优秀和技战术的熟练,而是唐军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所有战士都有着敢于刺刀见红的勇气,敢于在战斗中勇往直前,甚至以同归于尽的方式与对方拼杀。
一方是训练有序悍不畏死的士兵,另一方是毫无士气也未经过多少训练的乌合之众,虽然数量相差悬殊却是高下立判。在唐军官兵的大无畏气势压迫下,叛军从精神上已经崩溃了。
很快最前排的叛军就垮了下来,面对着神出鬼没的刺刀,叛军无不胆丧。他们纷纷后撤,希望能够避开这些索命的阎罗。到了这个时候,连督战队的大刀也难以奏效了,士兵们纷纷扔掉武器向后方逃窜。
“手雷攻击。”申屠鸿一声令下,两翼突前的刀盾兵继续使用手雷,轰轰的爆炸声不绝于耳,很快硝烟就淹没了两翼的叛军,而中间的火枪兵则加快行进速度,追在叛军后面一路发动攻击。
第五百三十九章 全面碾压
李九成分成五队的叛军刚刚上去了三队就全都溃退了下来,他立刻命令没有前进的两队立阵,挡住前面的溃兵。如果李九成手下都是精锐的辽东兵,这样的做法应该能够稳定住局面,然而他手下虽然号称五万大军,实际上精锐的辽东郡只有三千多人。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督战队,而大军的作战能力并不算强。
以未经过训练的青壮组成军队,最大问题就是军纪问题,他们没有严格的军纪就会比较涣散,如果打顺风仗的时候没有问题,如果是逆风仗就会一溃千里了。此时三团的勇猛已经震慑了这些乌合之众,让他们完全丧失了对抗的胆气,尽管督战队在大肆砍杀,他们也不敢回头了。
申屠鸿很清楚,对方如今的败势必须好好利用,如果让对方有恢复士气的时间,必然还会卷土重来。因此申屠鸿命令全军不要留手,全力追击敌人,用刺刀对付那些胆敢顽抗的叛军。
在前后两面的巨大压力下,叛军士兵们被迫选择了绕行。督战队砍杀逃兵,唐军的刺刀也不好惹,一些心思灵活的人干脆从两翼绕过去溃逃。有人先这样做了,就起到了带头作用,很快大部分叛军都开始从两翼溃逃,结果人少的督战队完全无法阻拦。
李九成气得七窍生烟,他正要指挥着督战队四下拦截,却发现明晃晃的刺刀已经到了近前。在叛军溃兵逃散之后,督战队已经直接面对三团的火枪兵了。督战队的人多数都是辽东老兵,各个好勇斗狠不是那么轻易肯服输的。当明晃晃的刺刀到了眼前,他们并未选择逃离,而是挥舞起大刀主动迎了上去。
这一次的交锋是硬仗,双方都是百战老兵,各个战技精熟。辽东老兵们各个傲气十足,认为自己以前好歹是正规军,而且是大明军中最能打的一批,虽然不属于关宁军,但依然是战斗力强悍。对于在国内战场上属于无名小卒的唐军,他们是看不上眼的,在他们看来如果不是军中青壮太多,根本没有战败的可能。
现在就是他们挽回自己声誉的时候,只要击溃了眼前的唐军,他们还能收拾残局。然而双方交手之后,辽东老兵们就感到极为不适应了,善于单打独斗的他们,面对着两人一伍攻守平衡的刺刀战法,显得颇为难受。
尽管在单打独斗方面,辽东老兵可以完胜唐军士兵,然而在二对一的情况下,他们却难以占到便宜。往往刚刚架开一把刺刀,还来不及反手给对方致命一击,另外一把刺刀已经从不可思议的角度捅了过来,如果他不抽身后退,直接就会被杀死。
唐军刺刀术乃是名家传授,每一刀都刺向对方的死角,辽东老兵们感到极为难受,每次格挡都需要全身动作才能完成,否则连腕子都翻不过来,而且稍有疏忽就会丢了性命。这样的战斗气得他们哇哇大叫,却偏又毫无办法。
辽东老兵人数本就比较少,更兼对方战术高妙作战英勇,结果被打得连连后退,没有多少招架之功。李九成见到难以遮挡,只好命令后撤,那些已经被杀得盔歪甲斜,难以遮挡的辽东老兵听到撤退的命令,立刻变成了溃逃。
李九成本来希望老兵们组成阵型徐徐而退,结果刚一发出撤退命令,就如散了群的绵羊一般,完全掌控不住了。李九成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也只好带着几个亲兵往来路逃去。督战队的逃跑引发了整个军队大溃逃,那些没有轮到上阵的士兵见到前锋崩溃,也都纷纷扔掉武器逃走了。
李九成带着亲兵逃跑,却忘记了脱去自己的盔甲。虽然步兵扎甲只有二十斤左右的分量,却也拖慢了他的速度,而早已等候多时的申屠鸿已经盯上他了。
实际上李九成之所以不脱铠甲,也并非全是因为忘记了,战场上的经验告诉他,在溃逃的时候往往会遭遇对方弓箭和火枪的追射,实际上这个时候受伤的概率更高。
溃逃的时候不丢弃铠甲,也是保命的策略之一,李九成孔武有力,在军中也是勇武之辈,他自认为穿着铠甲也能逃过对方的追杀。可是他没有想到,唐军平时的越野训练,根本不是明军所能想象的,而他身上的扎甲,也成了申屠鸿辨识其官职的最好目标。
李九成一路北逃,申屠鸿也带着几十个亲兵追了上来。虽然唐军都穿着胸甲,但奔跑能力丝毫不差于那些只穿战袄的叛军士兵,很快大量叛军逃兵就被追上俘虏了。
“那个家伙肯定是个大官,给我抓住他。”申屠鸿没有忘记对朱聿键的承诺,他早就盯上这个对方的主将了,如今对方溃败,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抓住这个家伙。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眼看只距离三十多米了,申屠鸿身边的士兵们大声吆喝着,要求对方投降。然而李九成和他的亲兵们却根本不理睬,一直低着头往前跑。
几个士兵看得着急,抽出腰间的短枪呯呯啪啪一顿乱放,李九成身边的四五个亲兵顿时倒地不起,吓得众人直缩脖子。
申屠鸿气得大骂道:“都给我把枪收起来,老子可要抓活的。”士兵们闻言只好收起短枪,端着上了刺刀的长枪往前冲。
见到对方不再射击,李九成跑得更快了,只不过身上沉重,累得他气喘吁吁。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扎甲即使穿着也挡不住火枪的射击。现在最明智的方法就是减重快跑,李九成边跑边脱,三两下就将扎甲脱下来扔在了地上。身上轻了二十多斤,他的速度一下子提升上来,将那些亲兵都拉下了一节。
那些亲兵已经没劲了,很快被追上放倒,几个士兵押解着李九成的亲兵往回走,此时申屠鸿身边已经只有三个人跟着了。他们依然锲而不舍的追着李九成,誓要将他抓捕归案。
然而人在危急中的潜力是惊人的,在面临死亡的时候,李九成反而爆发出了极大的力量,速度再次提升了几分,双方距离大有拉开的架势。眼看着前面已经是大片树林,李九成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他知道自己只要冲入树林,就有很大的机会逃脱。
第五百四十章 攻克高密
申屠鸿同样知道这个道理,他看的眼中凶芒一闪,厉声说道:“射击,不要让他逃了。”在看到活捉已经不现实,申屠鸿决定要死的。
三名战士举起长枪就放了几枪,然而跑动中的剧烈震动,以及滑膛枪瞄准的不靠谱,让近在咫尺的李九成丝毫没有受到伤害。申屠鸿气得青筋暴跳喊道:“用短枪。”
这三名士兵虽然没有机会是上弹,可是刚才其中两名士兵并未开枪,所以他们的短枪依然有子弹,加之申屠鸿身上的两支短枪,立刻又对李九成来了一轮齐射。
这一次李九成的运气耗尽了,一枚铅弹准确的打中了背心,大片殷红的鲜血瞬间渗出战袍。如果穿着扎甲,短枪的穿透力或许无法伤害到他,然而为了轻身逃命,他却放弃了保命的扎甲。
这枚铅弹深深嵌入了李九成的身体,他只感觉一阵胸闷气短,力量好似从背后的破口处迅速流逝而去。他的眼前发黑两腿发软,身体晃了晃就倒了下去,等到申屠鸿跑到他旁边的时候,李九成已经气绝身亡了。
申屠鸿喘着粗气,用脚狠狠踢了李九成的尸体两下骂道:“你小子跑得真快,非要让我用枪打,现在你倒是跑啊,跑啊。混蛋,害得老子不能得全功,你个混蛋。”他边说边踢李九成的尸体,然而这个跑出七八里的叛军将领,已经再也无法回答他了。
“团长,天快黑了,咱们还要走回高密城啊。”一名士兵提醒着。
“对,咱们要赶快回去,把他的头割下来带着,咱们即刻回城。”申屠鸿骂骂咧咧的直起身,带着人往回走去。
直到天黑的时候,申屠鸿才回到高密城,而此时朱聿键已经坐上了高密县衙的大堂。原来在李九成援军发动进攻的时候,城内李应元的部队也发动了反击。第一团和第二团严阵以待,用臼炮和排枪打得叛军损失惨重,他们非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损失了超过三千官兵。
等到外面的枪声渐渐平息,喊杀声也远了,他们就知道援军肯定是完蛋了。一时间城内叛军失去了抵抗的勇气,最终决定跪地投降,李应元本来还想反抗的,却被部下绑了起来,就这样李应元和他手下的一万四千多叛军成了俘虏。
对于这些叛军朱聿键分开对待,经过分别审问的方式,他将这些人中的辽东老兵和军官等一千多人区别开来关押,对于那些被裹挟的青壮则是教训了一番,威胁他们已经是叛逆,如果想要活命就必须做苦工五年赎罪。
这一万多人本就是老实农民,平日里只是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没有什么见识。被集中起来之后,由师属宣传处这么教育了一番,各个吓得唯唯诺诺,纷纷同意去做苦工赎罪。
这些农民的队伍还在扩大,在消灭了李九成的队伍之后,又抓捕了三万多被裹挟的壮丁,这样一来苦工人数就达到了五万人。
朱聿键非常清楚,那些辽东老兵各个是刀头舔血的主,如果放任很容易发生问题,所以他想要全数押送到京城交给皇帝审判。至于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虽然吓唬他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