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应了下来。

    宋献策点了点头:“看来我们终于开始找到双方能够共同接受的东西了,接下来的赔偿是给予八贤王的。”

    “为什么?难道不是所有赔偿都给朝廷吗?”冈部永纲听出了一丝古怪。

    宋献策点头道:“当然了,这次被杀的是八贤王麾下的商人,另外现在琉球群岛和阿依努岛都已经并入了八贤王的封地,你们自然要赔偿给八贤王了。”

    “好吧,那么需要赔偿什么?”冈部永纲已经做好了挨宰的准备。

    宋献策点了点头:“我们需要领事裁判权和一块驻地,领事裁判权就是我方人员到日本以后,一旦犯罪需要交由八贤王处置,如果有日本人杀害或者损害我方人员的利益,也要交给八贤王处置。至于驻地是用来修建商馆的,那里将驻扎我们的商人代表,以协调双方的贸易。”

    “这个没有问题。”对于领事裁判权这类后世法律范畴的东西,日本人还没有清晰的概念,所以冈部永纲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自然一口答应下来。

    宋献策继续说道:“另外我听说最近两个月幕府与尼德兰人签订了新的贸易协定,将吴港开设为新的通商口岸。”

    “的确如此。”冈部永纲点了点头。

    “我们需要与尼德兰人同样的贸易利益,吴港要同样对华夏商人开放,我们的商馆也将建立在那里。”宋献策说道。

    “这个也没有问题,我们一定会照办了。”反正是对外贸易,冈部永纲不认为有什么问题,买谁的的东西都一样。

    “我方在合理范围内的一切经营项目,贵方不得干涉,否则等同于宣战。”宋献策又提出来一个要求。

 第五百五十六章 马关条约

    “这个我有些不明白,能否请您解释一下。”冈部永纲对这一句没有听懂。

    宋献策解释道:“就是我方出售和收购的正常产品,包括贵金属、矿产、粮食、生丝、棉布等物品,贵方不得干扰。当然我们不会刻意打压价格让贵国受到经济损失,但是在合理价格内,贵国不能以政府手段刻意打压、封锁和抬高物价。”

    “没有问题,我国是不会如此做的。”冈部永纲点了点头,宋献策说了半天条件,除了割地之外,他没有发现任何一个对日本有害的条款,这让他大惑不解。

    “最后一个条款,那就是日本必须在长州藩的赤间关专门修建一座春帆楼,以作为签订条约的地点,这是为了让贵国表现出对条约的重视。”宋献策对朱聿键的古怪要求也没有办法,只好自己编了个理由。

    “这是当然的,我们一定尽快建好。”冈部永纲答应着问道:“没有其他条款了?”

    “没有了,八贤王仁德,是不会对藩属国多过苛求的,这一点还请使者回去之后,多多向德川将军解释。”宋献策说道。

    “是的,我一定向将军解释。”冈部永纲如蒙大赦,以为这次条约占了便宜,心中窃喜不已。除了割让九州岛之外,日本几乎没有受到太大损失,似乎大明朝重面子的习惯,又让日本逃过了一劫。

    对于这个要求的春帆楼,德川家光表现的相当重视。他认为这是大明的诡计,建设一座春帆楼拖得时间越长,唐军在四国岛驻扎的时间越长,他们就越会肆意掠夺。

    为了避免四国岛受到更大损失,德川家光甚至命令已经在长州藩集结的幕府军当了苦劳力,并拆除了部分官府建筑,用这些材料在四天之内,就在赤间关修建了春帆楼,并立刻要求签约。

    宋献策作为全权代表,在春帆楼上与冈部永纲签订了条约,双方一式两份,以华夏语为蓝本制定了这份后世的《赤间关条约》。由于赤间关又被称作马关,所以此份条约又被称为《马关条约》,日本人并未注意到,在条约的最后宋献策加上了一句话,八贤王对此条约内的各项条款拥有最终解释权。日本人是不会知道这句话有多大威力的,等他们发现其中关窍的时候也就晚了。

    双方都签字盖章之后,宋献策笑着晃了晃手中的条约对冈部永纲说道:“我相信这种契约精神,将是我们两国互信的开始。不过我请贵使向将军解释清楚,此份条约作为双方停战的保证,需要双方共同维护。一旦贵方有任何破坏条约的举动,将被大明视为宣战,到时候我们必然不会善罢甘休,勿谓言之不预也。”

    “这是当然,当然的。”冈部永纲心中冷笑,等到我们破坏条约的时候,必然是已经超越了大明,有了反戈一击的能力。可惜他并不知道,这样的情况恐怕永远都不会来到了,而这份条约之中,那些让他看不太懂的条款,必然让日本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马关条约》的签订,让日本承认了八贤王对北海府、琉球府和九州府的占领,等于是让孙承宗有了抽调兵力去北方的能力。在条约签订之后,袁宗第立刻从四国岛撤军,并将两个师的兵力送往北方,准备在那里的冬季会战。

    袁宗第自然不是两手空空撤退的,在离开四国岛之前,他至少搜刮了价值三百万两白银以上的珠宝金银和其他财物,同时四国岛上近七十万青壮男女倭奴被送走,让当地劳动力陷入了极度匮乏状态。在得到四国岛损失报告之后,德川家光气得差点晕了过去,而袁宗第在日本上层也有了一个袁扒皮的绰号。

    《马关条约》的副本很快被送到了京城,呈递给崇祯皇帝。因为上次与尼德兰人谈判的先例,八贤王直接与日本人谈判也不算违背皇命或者是越权,尽管崇祯有些怒火也不便发作。这份条约崇祯基本还是认可的,虽然朱聿键又多了一块地方,但给朝廷每年的贡奉让他感觉面上有光,其他的也就不多计较了。

    九州岛让朱聿键又多了一块海外封地,这让崇祯更加忌惮,然而他并不知道,远在万里之遥的美洲,朱聿键的实力发展更快快速。随着道路的修建,以及孙可望骑兵师的壮大,他们的进展越来越大。

    很快在大横断山脉以东,真的发现了更大规模的金矿,而且是那种只要刨开土层,下面就全是金块的那一种。这个消息令封地内所有人疯狂了,很快隶属于美洲舰队的十多艘宝船忙碌了起来。美洲的黄金和白银大量运回封地内,而每次带回的除了各种工业品之外,就是大量移民人口,美洲的华夏人数量得到了迅速扩充。

    对于这些黄金的消息,百姓们趋之若鹜,地主豪绅以及那些官员士族却嗤之以鼻,认为这是朱聿键在倒卖人口的障眼法。华夏黄金产量极少,数千年来黄金都是无法作为货币流通的极贵金属,如果朱聿键的移民队伍能从美洲运回来几万两黄金,大家或许还能相信。可是每次都超过十万两的运送,这对于士族来说就有点假了。

    大量黄金的运送不但不被士族所信任,他们反而认为这是朱聿键为了对外移民而大造舆论。那些黄金多半都是朱聿键自己的,每次偷偷运出去,再大张旗鼓的运回来以制造假象,甚至士族的多数人都认为,就连美洲殖民地也是好大喜功的朱聿键杜撰出来的。

    正是因为利用经验的错误判断,让广大士族甚至是京城官场都将美洲殖民地作为笑话,并不关注美洲殖民地的一切,对朱聿键的海外扩张计划也说成是沽名钓誉。

    他们并不知道,正是这个被他认为杜撰的美洲殖民地,已经发展出了一块超过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而且在那里已经有了包括华夏移民和当地印第安人部族在内的四百多万人口。

 第五百五十七章 孟蒂祖玛三世

    李信在一心一意的发展北美殖民地,利用当地的煤炭资源和来自于奇瓦瓦半岛的铁矿,开始在沿海地区发展工业,并第一次投产了冶金厂和机械加工厂,除了制作生活用品外,也制作铁路钢轨。

    李信之所以如此做,是朱聿键认为要想要想真正控制美洲,并在对其他欧洲列强的殖民战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有铁路的帮助。因为地理形势的必然和开发殖民地时间太晚,有利的地势已经被各大国瓜分完毕了,要想在不利的地形和较晚的扩张时间内,形成跳跃式发展力压各国,就必须使用更加先进的科技手段。

    火车和铁路作为革命性的交通工具,正是这种方式的体现。目前对印第安人的教化已经开始了,但显现出其威力还需要至少五六年时间,在这之前要吸引更多的华夏移民进入,就必须利用金矿的消息,而要想让这些华夏移民扩展到更多的地方,就需要更好的运输工具。

    只要能够大量修建铁路,移民的扩张速度会变得非常快,而大横断山脉的阻隔作用将被压缩到最低。华夏移民将与欧洲殖民者展开赛跑,以最快的速度占据尚无人占领的北美各地,并将这里的印第安人收入麾下。

    李信在集中发展北美殖民地,自然就忽略了奇瓦瓦半岛上的殖民地。这片名义上还处于西班牙管辖之下,实际上却被陈子龙完全掌控的地盘,在李信看来只要能提供铁矿石,就已经是大功一件了。

    华夏的美洲殖民地还非常脆弱,暂时不宜与西班牙人正面交锋,能够稳住奇瓦瓦半岛的局势,让西班牙人不会有切肤之痛是最有利的。等到华夏在北美彻底站住了脚,尤其是在东海岸占据一片可以造船的海岸,那才是与西班牙争锋的开始。

    然而李信的想法陈子龙是不会同意的,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他从来都不会甘于寂寞的。以前因为那些迂腐的仁义道德想法,让自己没法大展拳脚的去发展。现在经过殖民地的生活,陈子龙已经明白了世界各国之间弱肉强食的现实,加之民族主义思想的灌输,让他越来越倾向于为了强大的祖国而奋斗,这也让他越来越渴望在奇瓦瓦半岛做出些成绩来。

    向西班牙人挑衅是李信明令禁止的,而奇瓦瓦半岛的外部通道又全都被西班牙人所占据,陈子龙开始另辟蹊径。他很快通过殷福布族的牛酋长,向正在新西班牙境内流亡的阿兹特克皇室发出邀请,请他到奇瓦瓦半岛来游览一番,顺便与天朝上国的来使商议合作事务。

    自从被西班牙人灭国之后,阿兹特克皇室成员被迫在沙漠中流浪,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他们不但生活困苦,经常饥一顿饱一顿,还要时时躲避西班牙人的搜索和迫害,人口在急剧的下降。

    在阿兹特克帝国鼎盛时期,皇室及直属部落有超过十万人,而现在他们的人员已经剩下不足三千。如果没有任何力量的干预,照这样下去苟活的阿兹特克皇室及直属部落将在二十年内彻底消亡。

    听说天朝上国来了特使,并指明接见他们,这让皇室成员大为高兴,他们立刻越过沙漠来到新西班牙领地西方的一个小港口。这里是陈子龙指定的接应地点,在这里他们看到了两艘硕大的军舰和一艘更加硕大的宝船。整个部落的三千来人竟然一次就被接走运送到了奇瓦瓦半岛。

    对于天朝上国气势非凡的大船,首先让阿兹特克皇室被震慑了,他们已经从原来的将信将疑,变成了彻底信服天朝上国使者的身份。

    陈子龙亲自到码头上迎接,与他同来的还有驻守此地的海军将领郑彩,以及刚刚来到美洲担任奇瓦瓦半岛守备团陆军指挥官的老将张焘。

    见到身穿大明服饰的陈子龙,对方为首的中年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