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之所以忍耐了三天时间才发起突击,可不是单纯给张鼐吸引敌人注意力的。他知道草原上骑兵对决就是实力的硬憾,其中没有丝毫花巧可言,如果在哥萨克人兵力众多体力充沛的时候,他的出击无异于找死。然而现在情况决然不同,经过几天的大战,哥萨克骑兵人困马乏,人员大量伤亡造成兵力不足,而现在柯楚别依公爵还选择全军压上的波次攻击,这就让他有了可趁之机。

    刚才的出击就是为了打乱对方的预备队,然后冲击敌方的指挥机关,虽然中间因为对哥萨克人的战斗力计算错误,而差点被对方包围消灭,但幸好他们用手雷近战的亡命打法,突破了对方预备队的封锁。现在哥萨克人的预备队已经被甩在身后,面前的哥萨克人指挥机关成了不设防的靶子,他又如何愿意离开。

 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获全胜

    “所有人听令,跟着我冲,一举打垮哥萨克人。”赵率教挥动着已经染满鲜血的雁翎刀,指向了满脸愕然的柯楚别依公爵。

    第一骠骑兵师再次催动战马,上万名战士犹如一个整体,组成了紧密的楔形阵,直直冲向了眼前的哥萨克军指挥部。在柯楚别依公爵身旁,有着此次参战的哥萨克两个军团指挥部所有高级官员,而本来保护着他们的四千多亲卫队,却已经被对方甩在了身后。

    “快撤退。”柯楚别依公爵惊得肝胆欲裂,连忙命令全体撤退。那些哥萨克军官们见到寡不敌众,也只好选择了纵马后撤。然而赵率教却不会轻易放过他们,刀锋所指之处唐军全力冲击,他们都将马速提到了最高,根本不是刚刚启动的哥萨克人所能比拟,双方的距离在迅速拉近。

    见到指挥部军官们被追击,所有哥萨克骑兵都惊惧莫名,各骑兵队全都放弃了攻城,向着第一骠骑兵师冲了过去。然而骠骑兵们有着对付尾追之敌的绝好策略,向后方扔手雷。

    那些尾随的哥萨克骑兵被四处乱滚的手雷炸得人仰马翻,根本无法靠近,而柯楚别依公爵所带领的大群军官却被追上了。跑得最慢的那些军官被直接砍杀,吓得剩下所有人只好分头逃散。

    军官们四处逃散,无法再掌控队伍,哥萨克骑兵们陷入混乱之中,他们没有了统一号令,自然就没有了配合作战的意识,慌乱中各骑兵队四处乱跑,反而出现了自相撞击的情况。

    趁着混乱的机会,赵率教赶快带着骑兵脱出敌军包围,在空地上重新进行整编。战士们给短枪装上弹药,准备接续作战。

    城内的刘体纯也知道机不可失,立刻将各团的行营炮推出城去,他们给2公斤的行营炮都装上霰弹,对着混乱的哥萨克骑兵发动炮击,结果大量毫无防备的骑兵被打成了筛子。

    端着上了刺刀的燧发枪,步兵们冲出堡垒,向着哥萨克人杀了过去。决不能给对方重新整队的机会,这是刘体纯、张鼐和赵率教都非常清楚的,这个时候唐军不顾连日作战的疲劳,发起了全线反攻。两个步兵师的骑兵连也加入到骑兵师的队列中,赵率教带着疲惫的骑兵们再次杀了出去,驱散着周围的哥萨克骑兵。

    等到柯楚别依公爵兜了个圈子跑回来,再想整队进攻的时候,一切已经太迟了。随着唐军步骑兵的协调作战,哥萨克人被彻底搅乱了,到处都是逃散的骑兵,到处都在砍杀和射击,让所有哥萨克人都成了没头的苍蝇四处乱撞。混战中有超过万名哥萨克骑兵被杀,而那些伤兵也只能等待着同样的命运。

    见到事不可为,柯楚别依公爵只好率领着部分人,从早已搭好的浮桥上渡过叶塞尼河,企图利用这条河的阻挡,让自己有喘息的机会。哥萨克骑兵依然有着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只要重新整队还有再次杀回去的可能。

    然而当柯楚别依公爵在叶塞尼河西岸开始收拢部队的时候,却发现一支大军从背后杀了上来。开始柯楚别依公爵还以为这是国内派来的援军,等到近了他才发现,对方竟然是唐军。

    原来在发现图鲁汉斯克城非常空虚之后,袁崇焕就察觉到了其中的战机,利用十来天的时间,他派出骑兵装扮成哥萨克援军四处出击,将位于叶塞尼河西岸的曼加泽亚、纳利姆和托木斯克尽数攻克。

    在留下部分守军之后,他率领着大军夜袭叶塞尼斯克城,并一举占领了这个防备松懈的重要据点。依靠着骑兵的机动性,袁崇焕在短期内横扫了沙俄在鄂毕河以东的全部据点,在这里牢牢站住了脚。

    柯楚别依公爵发现有大队唐军从背后杀来,将他着实吓了一跳,他知道整军再战已经不现实,只好率领部分骑兵向西撤退。他本打算前往托木斯克休整,结果发现那里已经易手了,一路行来,竟然所有的沙俄据点都已经被攻占。这样的情况吓得他不敢停留,直到退回托博尔斯克这才见到了自己人。

    经过哥萨克人此战之后,鄂毕河与叶塞尼河之间的大片土地易手,虽然防守兵力依然不足,但哥萨克人损失惨重,暂时已经没有了反击之力,这些据点总算被唐军暂时控制了。

    袁崇焕和刘体纯都很清楚,如果不能在这些据点牢牢站住脚,胜利果实很可能被再次夺取,如果哥萨克有备而来,再打回去就不容易了。因此刘体纯立刻电告周立勋,让他从海参崴抽调大量奴隶,展开越过叶塞尼河连接各城的道路修建。

    很快数十万奴隶被调遣过来修路,随着公路的延伸,比较靠近叶尼塞河的几个据点很快被调集大量防守兵力和物资,城墙也得到了极大加强,但是距离最远的鄂毕城却来不及修建道路了,因为冬季已经来临了。

    初冬的第一场雪,在十月末就纷纷降了下来,而北海堡和安加拉堡却同时遭到了攻击。原来这次攻击的是到北海越冬的蒙古车臣汗部喀尔喀左翼。作为他们传统的越冬地点,北海湖畔每年都会迎来这些蒙古人,他们赶着勒勒车和大量牛羊,来到这里躲避蒙古草原上的严寒。

    可是今年情况却大大不同,他们十月初即将抵达北海的时候,发现这里已经变成了战场。对哥萨克人的畏惧让他们不敢靠近这里,好不容易等到哥萨克人败退,他们却发现北海沿岸尚有数个唐军的棱堡。

    对于能够打败哥萨克人的唐军,这些蒙古人有心撤退,然而此时已经入冬,他们如果掉头南返,就等于是在找死。不等他们找到另外一个越冬地,牛羊就会大量死亡,没有了食物的蒙古人同样会大量饿死,那时就有亡族的可能。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他们只能冒险一搏。

 第五百七十二章 同化蒙古人

    没有火器的蒙古骑兵,对棱堡的压力并不算大,随着重炮的连续轰击,以及燧发枪的密集排射,让蒙古人毫无胜算。这已经不是成吉思汗的时代了,蒙古人引以为傲的骑射功夫,在先进的火器面前变得软弱无力,那些昔日强大不可战胜的蒙古勇士,只能用鲜血灌溉大片的草场。

    蒙古大军攻了三天,原本的六万勇士阵亡近半,他们已经无力再发动进攻了。妇孺们见到此情此景,都忍不住痛哭出声,他们知道自己完了,如果这样下去,他们只有死路一条。

    掌管着喀尔喀左翼的墨尔根汗额列克已经是心如死灰,他知道如果想要保住部族,就必须选择投降了。很快蒙古派出使者入城,向驻守在北海堡的刘体纯递交降书。他还认为如对大明朝廷一样,只要递交降书表示归顺,朝廷就会放他们一马。

    没想到刘体纯接过那份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降书看了一眼,就冷笑着将其扔了回去:“你当我是三岁小孩子吗?用这种东西糊弄我好在北海越冬,等到明年春天就再次撤离,这样的降书比手纸还不如。回去告诉你的墨尔根汗,让他无条件投降,所有人都放下武器任凭处置,否则免谈。”

    当使者将这个消息带回的时候,额列克彻底傻眼了,他知道对方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如果他想要让族人活命,就必须接受这个条件。北海湖畔虽然并不完全掌握在对方手中,但是他们有数个棱堡,又掌握着水上交通,可以随时打击他们。

    蒙古人没有坚实的防御工事就只能被动挨打,万一冬季被偷袭几次,他的部族也就可以宣告灭亡了。反复斟酌了一夜,额列克看着外面越来越厚的积雪,最终只能选择了屈服。

    所有蒙古骑兵将武器和战马交出,彻底选择了屈服。看到己方选择了投降,族中老幼无不掩面痛哭。在他们看来只要投降,自己的生命就失去了保证,勇士们最大的可能就是被杀,而族中女子只能被当做女奴使用,他们将失去作为自由人的最基本保证。

    刘体纯和张鼐分别派出军队,接收了这批俘虏,所有蒙古男丁都被控制了起来,但妇孺却被送入堡中居住。因为早已想到过有蒙古人投奔的情况,事先设计棱堡就有相关设计,这些蒙古人所住的地方相当于瓮城,虽然在城内能够阻挡风雪,但也很容易遭到守军围杀。只要他们稍有异动,就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除了三万被控制起来的蒙古青壮,剩下的喀尔喀左翼尚有十多万老弱,他们被分散安置在周围的十几个堡内,受到守军的监控。

    然而本来已经不抱生存希望的老弱,却愕然的发现他们受到了优待。他们的牛羊被送入牲口棚,并得到了饲料和干草,这些人也被发给食物,同时小孩子被要求入学接受免费教育,大人也需要学习华语和华文。

    冬季本来只是躲在蒙古包里瑟瑟发动,等待着寒冷赶快过去,在棱堡里却不但有四面的城墙挡风,还有集中供热的暖气,让他们完全不必担心老人熬不过寒冷。唐军甚至发给他们每人一件内衬羊皮的厚实棉大衣,另外还有棉手套、棉靴和棉帽子的配置。

    喀尔喀左翼的蒙古妇孺们居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穿得如此阔气过,她们不但有牛羊肉吃,还有馒头蔬菜和水果罐头,红茶和盐不再是难以获得的珍贵产品,反而成了日常所需,他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朱聿键在得知对哥萨克人作战胜利之后,就知道必须加大对西伯利亚的掌控力度,避免在对沙俄作战中,因为后勤问题而吃亏。经过政务院讨论,决定在勒拿河以东地区建立沿海省,将余大成任命为布政使。勒拿河到叶尼塞河之间的广大地域为东伯利亚省,由周立勋担任布政使,新夺取的叶尼塞河至鄂毕河之间的广大地域建立起西伯利亚边疆区,暂时由原厦门知府赵宽担任总领,负责那里的建设工作。

    这样的分配让北海地区划入了周立勋治下,他立刻将新建立的布政使司衙门搬到了北海堡,就近解决受降的蒙古人问题。以上对蒙古人的优待,就是周立勋的点子。

    如今已经进入冬季,北方到了大雪封路的阶段,不会再有蒙古部落北上了,至少在冬季的五个月内,东伯利亚省不会有太大的战事。他就利用庞大的物资储备,打算同化这些蒙古人。

    要想对付蒙古人,有个最要紧的地方就是控制其高层。蒙古这个游牧民族,依然有着奴隶制的残余,整个部落都属于族长和那些贵族,而下层牧民大多与奴隶差不多。他们每年所生产的大部分物资,都需要供给族长,那些珍贵的盐茶铁器也多半没他们的份,许多人都因此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