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4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道了。”斯捷潘子爵兴奋得敬了个礼,转身离开了指挥部。他只听到了让他出击的命令,至于后面所说的撤回来,他已经自动忽略了。
返回前阵之后,斯捷潘子爵立刻大声命令道:“第九万人队,从正面发起冲锋,只要你们攻入对方的阵线中,我们全军会作为你们的后援。伊里奇,可不要让我失望啊。”
“子爵大人放心,看我们的吧,弟兄们跟我来。”被叫做伊里奇的万人队队长将黑色大氅一甩,反手抽出马刀对着身后好喊道:“孩子们,跟我来,乌拉。”
“乌拉。”无数的哥萨克骑兵抽出马刀,跟在队长的身后冲出阵线,向着唐军第十九师的阵地冲去。
因为此地遍布丘陵,能够冲锋的通道非常零碎,为了便于转向,哥萨克第九万人队并未集结成庞大的楔形阵,而是采取转弯灵活的一系列小阵,分散向着唐军阵地冲去。
唐军的反应也不慢,很快六公斤的攻城炮就陆续开火了,这些射程足有五里的火炮很快覆盖了阵地前的大片区域,用烟尘笼罩了冲锋的哥萨克骑兵。因为队形分散,哥萨克骑兵面对炮击受到的损失并不算大,他们依然挥舞着马刀,口中高喊着乌拉,冲向了严阵以待的唐军步兵。
此时在距离战场五公里外的一座最高的山丘上,袁崇焕和刘体纯正站在掩体工事旁,用望远镜查看着战场的情况。“终于开始了。”刘体纯叹了口气,缓缓放下了望远镜。
“是啊,这次可是决定西线条约该如何签订的一战。”袁崇焕微笑着靠在掩体沙袋上,用望远镜来回查看着。他所看的地方并非是正在冲锋的哥萨克骑兵,而是更远处,正严阵以待的俄军步兵。
密集的炮弹正在轰击着哥萨克骑兵,俄军的炮火却并未予以支援。俄军更崇尚骑兵突击,步兵则喜欢用刺刀解决问题,对于火炮他们并不重视。更何况这个时代大多数国家的火炮都过于笨重,能够在行军中携带的火炮都比较小,射程和威力上都无法与唐军的各型火炮相比。
对于面前的一万多唐军步兵,俄军并没有太过当回事,炮兵也没有设置阵地,他们认为这样一支拦截的小部队,只需要骑兵的一次冲锋就能打垮,根本不用炮兵动手,甚至连步兵也没有做好战斗准备。
“乌拉。”伊里奇挥动着马刀,鼓舞着哥萨克们继续前进,此时他们已经进入了唐军2公斤行营炮的射击范围,炮弹变得更加密集了,然而哥萨克骑兵们却不为所动,依然伏低身子,将自己尽量贴近战马继续前进。
随着臼炮也加入到轰击的行列中,哥萨克骑兵的伤亡速度更快了,他们感觉自己简直处于爆发的火山口,随时都可能被炽热的岩浆包裹。地面上不断出现的大坑,让他们不得不放慢速度,而空气中火辣的硝烟味道,更是让他们呼吸困难。
幸好敌军就在前面了,见到唐军步兵距离己方只有一百多米了,他们加快了速度。战马受到主人的催促又快了几分,已经能够清晰看到唐军士兵的面孔了,哥萨克骑兵们高高举起了马刀,脸上露出一抹狞笑。
就在这个时候,最前方的哥萨克骑兵突然停住了脚步,许多人猝不及防因为惯性而甩下马来,勉强控制住的,战马也在原地打转,一时间所有人都陷入了混乱之中。
原来在第十九师前方,还设置有三道铁丝网以阻止骑兵的冲锋,而这种武器却是俄军从未见到过的。
自从顾宁在涿州用铁丝网对付满蒙联军之后,陆军就对这种防守装备大为赞赏,随后还配发了全军,这一次袁崇焕之所以利用一个师正面对敌,就是因为借用铁丝网来拦截哥萨克骑兵的冲击。
铁丝网很细,远处根本看不清楚,唯一能观察到的就是那些固定铁丝网用的木桩,然而在高速冲击之中,又将精神力集中到对手身上的哥萨克骑兵,连那些木桩也忽略了,结果最前面的战马撞上铁丝网顿时皮开肉绽,那些猝不及防的骑兵也因此掉落马下。
哥萨克第九万人队本来气势如虹的冲锋,立刻变成了混乱的羊群,所有人都在拼命拉着缰绳,让战马安静下来,然而唐军是不会给他们这个时间的。随着吴程华的一声令下,列队的步兵们开火了。在一百米的距离上,唐军燧发枪能够有效射杀哥萨克骑兵,而对方就算是下马战斗,他们古老的火绳枪也无法命中这么远的目标,双方的战斗从一开始就变成了屠杀。
见到冲锋中的哥萨克骑兵突然停在原地变得混乱起来,就犹如本来在引吭高歌的歌唱家被人卡住了脖子,斯捷潘子爵都已经傻掉了。他没想到阵地上会出现如此戏剧化的一幕,原本打算猎杀步兵的骑兵,现在反而成为了猎物。
第七百九十五章 观测气球
在唐军火炮和燧发枪的双重绞杀下,哥萨克第九万人队伤亡在快速扩大,眼看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撤退,全部撤退。”斯捷潘子爵怒吼着,命令全军撤退。第九万人队在死伤了近四千人之后,终于撤了回来。看着伤亡惨重的部下,斯捷潘子爵的脸色已经变得铁青,他没想到自己被这些可恶的鞑靼人阴了,而且败得还是如此之惨,这样的局面让他如何接受。
伊里奇侯爵也接到了报告,听说有唐军面前有铁丝网,骑兵根本冲不过去,他立刻意识到了对方选择这个地形狭窄地区的优势,可以在正面拦截哥萨克骑兵,避免其迂回包抄,他要想与对方决战,就只能正面硬冲了。
看到眼前的局势,伊里奇侯爵不禁对唐军指挥官的气魄而暗暗称奇,但他也知道对方不可能只有一万多人,从现在开始他必须万分小心,防止对方可能的偷袭。面对唐军的铁丝网,伊里奇侯爵还是有很多办法破坏的,他立刻命令距离最近的第三军团将炮兵队拉上土丘布置阵地。
俄军还不是近代化的军师旅团营三三编制,军师旅大多只是临时性的编制,他们平时采用的是群团制,每个军团都拥有十二个团的编制,另外还会有一支装备十八门2磅野战炮的炮兵队。这样的配置是当今欧洲军队编制的主流,其主要是按照当今的武器配置产生的。
当前仍在主流使用的火绳枪射速低射程近,无法完全取代冷兵器部队,因此欧洲各国的陆军都模仿西班牙大方阵的形势,以长矛兵和火枪兵混编,两翼则另外配置骑兵掩护。这样的作战方式造成每个作战单位不能太小,必须形成集群才能发挥足够的优势,因此按照西班牙大方阵的人员数量,欧洲这些团级编制都有八千人的规模,十二个团加上一支四百人的炮兵队,恰好是一个十万人的军团。
此时距离伊里奇侯爵最近的第三军团,就是这样一个十万人的大军团,他就近将这个军团的炮兵队拉上了高地,对着唐军铁丝网开始了炮击。刚才哥萨克骑兵的冲锋,虽然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也让他们知道了对方的射击范围,俄军的野战炮虽然口径小,但加上土丘高度的加成,也能够在唐军火炮射程之外,勉强够到前沿的铁丝网。随着俄军开始炮击,铁丝网全出现了一片片被砸起的烟尘,很快就有几处支撑铁丝网的木柱被炸毁,原本挺立的铁丝网坍塌了一大片。
又有两处铁丝网被炮弹砸断,露出了不大的缺口,但是俄军的炮兵射程有限,在击破两层铁丝网之后,第三层的距离过远,实在够不着了。伊里奇侯爵放下望远镜冷笑道:“非常好,准备出击。”
“指挥官阁下,还有一层铁丝网没有破坏,我们的冲锋很难过去。”斯捷潘子爵也在望远镜冲看清了情况,开始见到火炮发威他还感到非常兴奋,然而随着火炮的射击他却有些担心了,因为发射了上百发炮弹,却没有任何一发打在第三道铁丝网上。
伊里奇侯爵笑道:“没有关系,我们有解决的办法。”他很显然已经从刚才的炮击之中,看出了对方铁丝网的弱点。
伊里奇侯爵对着旁边的第三军团司令说道:“伊万中将,你派出四个团的兵力,以两个波次从正面发起进攻,记得让士兵们多带上一些斧子,用来砍开铁丝网,或者砍倒那些支撑的木桩,这样铁丝网就能打开了。”
“我一定可以打过去的。”伊万中将摩拳擦掌得说道。
“我们该做什么?”斯捷潘子爵认为如果哥萨克一次冲锋失败之后,就立刻换上步兵,会显得她们非常无能。
伊里奇侯爵自然知道对方的想法,他笑着拍了拍斯捷潘子爵的肩膀说道:“派出两个万人队,首先从两翼发起进攻,吸引对方炮兵的火力,同时寻找机会突破过去。”
“遵命。”斯捷潘子爵接到任务心情好了许多,至少哥萨克参加了进攻,他不会被别人戳脊梁骨说无能了。
很快俄军的进攻再次开始,斯捷潘子爵的两个万人队首先发起了进攻,他们的队形拉开很大的空袭,从两翼的山丘缺口处冲了过去,企图通过山丘遮盖他们的行动,这样能大大缩减唐军炮兵发现他们的机会,即使发现了因为有山丘阻隔也难以攻击。
哥萨克骑兵分成两路向前狂奔,在丘陵之间的峡谷中来回绕行,犹如一柄钳子的两个钳口,向着唐军两翼斜插了过去。在最高的指挥所内,用宁波玻璃厂最新研制的双筒高倍望远镜,袁崇焕很快发现了这个情况,他立刻命令道:“给第十九师发信号,让他们注意两翼骑兵偷袭。”
信号旗很快挂在了指挥所的附近,消息在一分钟内就传递到了吴程华那里。他皱着眉头看完纸条,当即回头命令道:“命令炮兵部队,升观察气球。”他知道此地过多的丘陵,严重阻碍了炮兵观察,很难及时发现对方的偷袭,这个时候空中的气球就发挥了威力。
这种武器还是刘体纯经过申请,首先在北方几支部队里普及开来的,步兵每个师都增加了一个气球队,每个气球队拥有三个中等大小的热气球。这些气球不需要有多么远的航程,只需要快速升空并有一定滞空时间即可。
山丘上的炮兵来自于第七军的三个师,很快每个师的炮兵都将一个气球放飞了起来。三个深绿色的气球升入空中,立刻被伊里奇侯爵看到了,他用望远镜吃惊的看着眼前的气球,不知道那是个什么东西。
很快热气球就发挥了作用,除了系留索之外,每个气球还有一条细铁丝通到地面上,气球上的细铁丝末段,连着许多铁夹子,这些铁夹子一头的圆孔套在铁丝里,另一头的夹子上还有两个巴掌大的木板。
当热气球上的观测兵发现敌人之后,利用光学测量工具将对方的距离和速度等信息测算出来写在纸条上。这张有信息的纸条会快速放入夹子上的木板中间夹紧,然后沿着铁丝滑下去。
第七百九十六章 霰弹火枪
在侦察气球下方的铁丝旁有专人守候,接到纸条之后他们会按照上面的信息测算,为火炮指明射击方向。这样的观瞄体系还非常原始,很容易出现炮击方位滞后的情况,但在如今这个时代却是最为先进的。
当热气球上传来信息,两个哥萨克万人队就不再是隐藏的了,三个师属重炮营很快调转炮口,用6公斤的攻城炮,对准了哥萨克即将通过的山丘通道。当第一批哥萨克骑兵冒出头来,打算发起冲锋的时候,火炮已经开始了射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