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聿键虽然对历史不算清楚,但他也知道在崇祯在位时期,北方曾经历过非常严重的灾害,陕西河南等省甚至到了颗粒无收的境地。虽然他无法记清是哪一年,但这个时间不会太久远。他之所以在伏牛山区大力推广土豆种植,就是希望提前铺开耐旱作物的推广,为将来的大旱做准备。

    越往前走朱聿键越是忧心忡忡,如果未来的旱灾太过严重,单凭土豆是否能让北方各省渡过难关,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或许粮食的问题,比经济发展更为重要,毕竟人要先活下去,才能提及生活质量的问题。朱聿键突然发现,有时候能够预见未来也不是什么好事情,尤其是在自己明知未来的可怕却无法改变的时候。满怀着对未来的忧虑,朱聿键第一次踏入了明代的北京城。

 第八十三章 反常的魏忠贤

    明代的北京城又叫做北直隶顺天府,它从永乐初年开始重修,并在永乐十九年入住了国家行政机关,正式成为明王朝的都城,距今已经整整205年了。北京城就是当年的元大都,其城墙周长约60里,是南北长于东西的长方形。

    征虏大将军徐达在进攻元大都之后,曾经请示朱元璋,如果元朝皇帝逃亡塞北要不要追击。朱元璋回答无需追击,只要固守边境线防止元军反攻即可。为了缩短防线,徐达放弃了原在健德门和安贞门一线的元大都北城墙,在向南5里的德胜门和安定门一线另筑了一道城墙。

    永乐皇帝经营北京宫殿时,为了给皇宫前方留出足够的空间,拆除了原长安街一线的元大都南城墙,在向南二里的正阳门一线重建了新的南城墙。重建之后的北京城周长约45里,成了一个南北短于东西的扁方形。后来嘉靖帝时期,为了抵御蒙古军队的入侵,又在南城增建了北京外城,将南城墙的三座城门分别命名为永定门、左安门和右安门,南北起连接作用的两座城门则为东便门和西便门,东西两侧为广宁门和广渠门。

    经过明朝历代皇帝的增建,这才有了如今北京城的摸样,到了后世的清代,对北京城也没有多大改动,让这样的情况一直保持到新中国建国后。

    朱聿键所到来的那个年代,北京城早已经面目全非,除了紫禁城和前门等少数地方之外,唯一留给后人的只有一个个地名了。如今朱聿键能够亲眼看到明代巍峨的北京城墙,飞檐结构的门楼和厚重的城门,他不禁感叹起华夏历史的厚重。这样一个领先世界千年的文明,却因为满清的入关而迅速落后,到了二十世纪初的时候,竟然成了任人宰割的国家,怎能不令人扼腕。

    朱聿键此行比较低调,他没有走皇辇宫车所应该走的正阳门,而是从漕运入京的朝阳门进了城。走在宽阔的大街上,即使并非北京城商铺最多的天街,朱聿键依然感受到了京城的那份繁华景象。看着眼前的繁华景象,朱聿键不禁感叹这样一个兴旺的国家,谁能想到还有不足二十年就土崩瓦解了。

    长长的车队刚刚入城不久,前面的护卫突然来报:“启禀王爷,九千岁来接。”

    “九千岁?那不是魏忠贤?”朱聿键吃了一惊,连忙下马主动迎了上去。此时的魏忠贤带着不少从人,正恭恭敬敬的站在路旁,笑眯眯的看着大步走来的朱聿键。

    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朱聿键所耳闻这位九千岁的事迹,都是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甚至连长沙的楚王都给他修建生祠,可见其气焰嚣张。可是自己一个在藩王中敬陪末座的角色,他为什么会如此恭敬,这让朱聿键有些摸不着头脑。

    知道在这个时候不能显露出锋芒,朱聿键赶快上前对着魏忠贤施礼:“怎好劳动九千岁来接,本王实在不敢当啊。”

    “当得当得,唐王殿下年少有为,是国家难得的一代贤王,老奴自然要相迎的。”魏忠贤满脸的笑容,皱纹堆叠在脸上都能夹死苍蝇了,那副谄媚对于样子让朱聿键心中阵阵发寒。为什么魏忠贤的表现,与在外的风评截然相反,这让他完全摸不着头脑。

    魏忠贤对着朱聿键一阵的寒暄,随后有与他并辔而行,一副关系很亲密的样子。朱聿键弄不明白对方如此亲热的用意,只好继续装低调,对着魏忠贤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路上只说些闲话。

    魏忠贤带着朱聿键并未前往皇宫求见天启帝,而是将他安排到了宫墙外一座很大的宅院。到了地方魏忠贤首先下马对着朱聿键笑道:“唐王殿下,此宅乃是老奴的别院,如今的殿下到来刚好可以歇脚,还请殿下不要嫌寒舍简陋才好。”

    “岂敢岂敢,九千岁如此抬爱,本王感激不尽。”朱聿键完全摆出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让魏忠贤感到非常满意。两人又闲话了一番,魏忠贤这才回去,临走前他还表示天启帝如今病重,需要等到病体转好才能见他,让朱聿键稍安勿躁,在这里安安稳稳的住下来。

    等送走了魏忠贤,摸不着头脑的朱聿键赶快把宋献策、李伦和李侔都召集了过来,询问他们对此事的看法。

    李伦和李侔对魏忠贤在外的风评也知道不少,今天对方的奇怪举动,让他们难以分辨,两人只能在那里瞎猜。李伦认为魏忠贤是笑面虎,一定有什么企图,甚至打算迫害唐王。李侔则认为魏忠贤可能是个好人,只不过下面的人阿谀拍马,才让他的风评很差。

    朱聿键听了半天,也没有听出个所以然来,他转过头去,发现宋献策始终没有插嘴,他满脸笑容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只在那里低头喝茶。朱聿键只好询问道:“宋军师有什么想法?是否能猜出魏忠贤的用意?”

    朱聿键这么一问,始终在争论的李伦和李侔转过头去,看向了宋献策。听到唐王问起,宋献策却笑着起身,对着朱聿键直接跪拜道:“恭喜主公,即将荣登大宝。”

    “什么?”这句话让朱聿键吓得几乎跳了起来,李伦和李侔也是发出阵阵惊呼。

    “军师啊,这种事情不能够开玩笑的,万一被别人知道了,恐怕会参奏咱们个大不敬之罪。”朱聿键连忙摆手道。

    宋献策呵呵一笑道:“我说得并非是开玩笑,本来接到那份圣旨,我就一直在猜疑了,如今魏忠贤如此做法,我才肯定了心中的猜测。”

    “军师你说说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朱聿键询问道,他继续解开心头的谜团。

    宋献策捋了捋颌下的五绺长髯笑道:“皇上病重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而魏忠贤之所以能够为东厂厂公执掌朝政,又位及九千岁的原因,就是皇上的信任。如今恐怕皇上命不久矣,魏忠贤急着找新靠山了。”

    “可是他为什么要选我?”朱聿键好奇的问道。

    宋献策呵呵一笑:“魏忠贤要想继续把持朝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皇上的信任。如果新帝登基之后,不再如天启帝般信任他,他的权势也是没有了,所以他要找个自己能够掌控的人成为新皇。”

 第八十四章 登基选项

    “这和选我有什么关系?”朱聿键更加听不懂了。

    “主公十二岁起,就身陷牢狱十数年,直到最近才被放出。在魏忠贤看来,主公如此的经历,身边羽翼必然不多,见识也不够高,这样他更容易控制。此外就是主公的皇室血脉淡薄,与正统不相容,如果主公登位必然遭到那些东林党群起攻之。这样一来,主公登基必然皇位不稳,最大的可能就是依靠他这个权倾朝野,又将殿下推上皇位之人,他的地位自然稳固。”宋献策将几点理由娓娓道来,让朱聿键等人哗然大悟。

    “这么说来,主公岂不是可以登基为帝?”李侔听得兴奋起来。李家始终支持着朱聿键,帮助他扩展势力,如果他真的可以登上帝位,李家必然借此飞黄腾达。

    李伦听完却是紧皱起眉头:“如此说来,就算主公登基为帝,也很容易被魏忠贤所操纵。”

    “此事的确还需要反复斟酌。”宋献策看了看朱聿键沉吟道。

    朱聿键的脸色只是瞬间一白,随后就恢复了正常,见到三人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他摆手道:“好了,今天就议到这里吧,我还要去给学生们上课。大家回去都仔细考虑一下,我们明天再议。”说完他背着手离开了大厅。

    这一天的课程朱聿键没怎么上,他的脑海中始终萦绕着继承皇位与中兴大明的想法,思考着满清对华夏的威胁,以及欧洲早已开始的大航海时代,根本没有心思上课。在一连讲错了几处之后,他只好让孩子们复习了。

    朱聿键回到房间里,对着那副从后世带来的世界地图,整整思考了一夜。他的脑海中计算着各种得失,以及对未来国家走向的分析,他甚至考虑到了国家对外扩张的策略,以及渡过几个大荒之年的方法,直到鼓打四更的时候,他才和衣倒在床上打了个盹。

    “主公可有决断?”宋献策一大早就来找朱聿键说话了,他的语气虽然风轻云淡,但从那双血红的眼睛看来,他这一夜同样没怎么睡好。李伦和李侔同样来的很早,毕竟朱聿键的决断,对李氏家族的兴衰同样很重要。

    看看三人殷切的目光,朱聿键一摆手道:“你们先到我的卧室来,我让你们看一样东西,再决定如何?”说完他转身就走,三人也只好紧紧的跟了上去。

    来到大厅侧面的卧室,朱聿键指了指墙上的那副地图道:“你们来看,这是万国全图。”

    “万国全图?我听四弟提起过,他在京城赶考的时候,曾经看到过欧罗巴人带来的万国全图。”李伦看着那副说道。

    朱聿键笑着指了指澳大利亚的位置道:“只不过他们的万国全图之中,这里还是一片蛮荒之地,并未有人开发。”

    “主公的意思是……”宋献策皱了皱眉,朱聿键曾经给他看过万国全图,也只出过大明王朝所在的位置,如今从图上看来,这片陆地比大明王朝的面积也相差无几。

    朱聿键道:“最近几年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均有小范围灾害,根据我的预测,这种情况会越来越严重。从明年开始灾害的范围将会扩大,而且会波及北方数省长达二三十年。”

    “这不可能。”宋献策失声惊呼,如果旱灾波及北方几个省达二三十年,那么必然是赤地千里的局面,百姓们恐怕百不存一。

    朱聿键道:“不必质疑我的说法,这是已经确定的,不可能更改。到了那个时候,大明北方的百姓将会遭受浩劫,那里将会流寇四起甚至会动摇朝廷根基。”

    李侔听得脸上色变:“南阳府会不会遭灾?”

    “南阳府有湍水、浧水等众多汇入长江的河流,灾情应该会缓解一些。”朱聿键这句话让李侔的脸色稍微缓解了一下。旁边的李伦却摇头道:“没用的,如果河南全省大灾,就算南阳府灾情稍缓,也会有各地饥民汇聚,到时候也就一样了。”

    “对啊,如果大量饥民涌入,再多粮食也不够吃啊。”李侔的脸又垮了下来。

    宋献策的眼中却闪出一道精芒:“既然主公如此说,自然有解决之道。”

    “当然。”朱聿键指了指大明之外的海域道:“我们的希望就在这里。”

    “在海上?”宋献策听得迷惑不解,大海又不能长庄稼,海水也无法灌溉,哪里怎么会是粮食短缺的解决之道。

    朱聿键指了指澳大利亚道:“我不是说了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