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4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抵达成都之后,田见秀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见老将军秦良玉,因为双方之前良好的关系,让他可以轻松见到对方。
发觉是田见秀亲自到来,秦良玉亲自带着秦邦屏、秦民屏和马祥麟一起接了出去。自从勤王一役,众人看到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对他们佩服不已,连带着对田见秀这个最高指挥官也是相当恭敬。
将田见秀迎入府中分宾主落座,秦良玉询问道:“田总兵怎么有时间来我这里?”
田见秀笑道:“这次过来我是特地看看老将军,顺便送些南阳府的土特产,另外就是希望与四川布政使司谈谈,我们在商洛山中修建的铁路,是否可以经过四川省地界,联通到西域去。”
“铁路是何物?”秦良玉没有见过铁路,听着相当好奇。
田见秀笑道:“秦老将军可以将铁路想象成一条道路,在铁路上行走的车辆速度比马车快上一倍,能拉的货物要多上千倍。”
第八百六十一章 隐秘消息
“这怎么可能?”马祥麟的话脱口而出,但转瞬他就知道不对劲了,这么说等于是在批评田见秀说谎。
田见秀对于马祥麟的心直口快,却没有任何不满的表示,他只是笑着摇头道:“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的,有时间少将军可以去八贤王的封地看看,那里新鲜东西更多。”
“是吗?有时间我一定去。”马祥麟憨憨的笑了笑,用这句话将一瞬间的尴尬化解了。
秦良玉问道:“田总兵想要修这条铁路,究竟有何用途?”
“这个用途可是不小,平时我们能够通过这条铁路线,将货物运送到西域去。通过丝绸之路,我们可以将这些产品高价卖到欧洲,赚取大量钱财。”田见秀笑着说道:“如果在战时就更了不得了,万一农民军被陕西的官军漏过来,各地驻扎官军肯定不足,而有了铁路则能够将成都附近的官军主力,一夜之间运送到作战地区,打败流贼的入寇。”
“这么神奇?”旁边的秦邦屏和秦民屏也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完全无法想象,竟然会有这样的好东西,不过田见秀的身份尊崇,他也不可能骗自己。
秦邦屏等人都吃惊于铁路的神奇,秦良玉却是从中听出了问题,她反问道:“田总兵话里有话,似乎是有什么事情要对老身说的。”
田见秀笑道:“的确有几句忠告,还请老将军思量。根据我从杨嗣昌大营中得到的消息,他打算趁着李闯流贼进入汉中府的机会,以西安、凤翔、巩昌三府和兴安州的官军四面压迫,逼使李闯窜入四川。”
“什么?”在场众人皆失声惊叫,这件事情可是非同小可,万一被李闯的兵马窜进来,秦良玉这个四川总兵难辞其咎。到时候四川也会被李闯流贼荼毒,损失必然极为惨重。听说杨嗣昌竟然想要用如此毒计,马祥麟气得牙根紧咬:“这个老匹夫,敢如此对我们。”
“麟儿,不要乱说。”秦良玉呵斥道,杨嗣昌毕竟是五省总督兼钦差大臣,崇祯钦赐的尚方宝剑,不是他这个副将级别的人所能够辱骂。尽管在怒斥自己的儿子,秦良玉心中却也是暗怒,这个杨嗣昌招呼都不打一个,就像将来流贼驱赶进来害自己,简直是目中无人。
以秦良玉丰富的作战经验,她自然听出了杨嗣昌的想法,将流贼赶入四川,依靠这里封闭的自然条件,将流贼彻底困死在此地。可是如果杨嗣昌提前与自己通气,并下达命令引李闯流贼入川,秦良玉就成了奉命行事,但如果李闯给四川造成的损害太大,事后崇祯追究起来,杨嗣昌是要承担全部责任的。
很显然杨嗣昌即想要消灭流贼,又不想承担责任,索性将秦良玉蒙在鼓里,四川被流贼荼毒的责任就成了秦良玉的,杨嗣昌则是进川追剿,消灭流贼的大功臣,这等于是在暗害秦良玉了。
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秦良玉想了很多,她心中暗暗思索着有了主意。抬起头来,秦良玉对着田见秀拱手道:“感谢田总兵给我送来这个消息,老身自有道理。”
“唐军曾与老将军并肩作战,自然要相互帮助应援的,只是这铁路之事,还请老将军帮忙。”田见秀笑道。
“铁路?真有此事?”秦良玉还以为田见秀是借故向她透露消息,没想到对方要修铁路也是真的。
“自然是真,我刚才所说无一句虚言,如果铁路真的能够修通,老将军下辖各地作为铁路沿线,也可以多赚些资财养军。每年赚取的钱财如果全部用来养军,至少也能多养五万人吧。”田见秀这句话算是说到了秦良玉的心坎里。
四川穷困难以养兵,以她四川总兵的职位,也仅有两万余官军罢了,例如重庆总兵张令和叙州总兵侯良柱那个级别的人,手下只有五千多人而已,这样的兵力放在湖广只相当于一个副将而已。
如果这铁路可以让秦良玉多养五万人,她就可以率军出川,亲自消灭那些流贼了。秦良玉听得不禁心动:“以田总兵的计算,这铁路应该修在何处?何时能够赚取钱财?”
田见秀说道:“如今伏牛山和商洛山中铁路已经修建完成,我们打算从那里为起点将铁路先经万县修到重庆,再通到成都,然后从雅安出川修往西域。除了这条铁路之外,还可以沿着主路向北修支路,直达各处隘口。”
“如今已经知晓杨嗣昌的计划,老身自有办法截住流贼,无需铁路调兵。”秦良玉笑道。
“驻军总要吃粮,各处隘口道路狭窄难以通行,大批粮食运不上去,这会限制各处隘口长期驻军。虽然铁路需要修上几年缓不及事,但每修一段就会让粮食补给的路线短上一截,慢慢改善运粮的能力。”田见秀笑道:“更何况有了铁路,外省的货物可以运入四川,四川出产也能运出去,流通之下百姓就能越来越富庶,这比什么都重要。”
“世人都说八贤王爱民如子,田见秀菩萨心肠,果然名不虚传。”听到田见秀惦记着百姓,秦良玉忍不住感叹道:“只不过这种事情需要巡抚和按察司同意,单单是我无权答应此事。”
“我这次过来,正是希望老将军能够代我引荐几位大人。”田见秀笑着说道。
“当然没有问题,我这就替你向几位大人递名帖,将他们邀请过来。”秦良玉当即表示了支持。
四川巡抚王维章和四川按察司副使邵捷春很快收到了秦良玉邀请赴宴的名帖,两人都感到大惑不解,大明文武之间除了公事,向来没什么往来,今天身为四川总兵的秦良玉却邀请自己前往其家中赴宴,这似乎有些不同寻常。
无论是什么情况,既然人家下了请柬都要去赴宴的,两人满心疑惑的坐上轿子前往秦良玉府上。两顶轿子刚到地方秦良玉就亲自出迎,将两人引入大厅之中,这里已经摆上了黄花梨质地的八仙桌,桌面上被各色菜肴铺满,旁边还有一坛陈年竹叶青酒。
第八百六十二章 四川铁路
见到秦良玉这个架势,两人更是疑心了,他们互相看了一眼,又看了看屋子里的人,除了那些侍候的下人之外,只有秦良玉和另外一个年轻人在列,显然那个年轻人身份也是不低。
秦良玉热情的招呼众人坐下,四个人分宾主落座,随后下人们开始给几人拿筷子倒酒,侍候着几人吃饭。秦良玉举起酒杯对两人笑道:“两位大人今日肯屈就寒舍,实乃三生有幸,老身敬两位一杯。”
“不敢,不敢。”王维章和邵捷春连忙客气了几句,虽然大明文官比武将的地位要高,但秦良玉除了四川总兵的职位,还是敕封的一品诰命夫人,并不能单以武将的职位来论断,所以两人对她平日里也是客客气气的。
喝了这一杯酒,邵捷春偷眼看了看旁边的年轻人,发现对方满带微笑,丝毫没有喝酒的意思,仿佛他们的客套与他无关一般。邵捷春放下酒杯询问道:“秦老将军,这位小兄弟想来也不是无名之辈吧,恕我眼拙还请介绍一二。”
秦良玉笑道:“这位是八贤王特使田见秀大人。”她知道明朝文尊武卑的传统,所以并未报出田见秀的总兵职务,更何况那些八贤王麾下总兵,与朝廷官职也不想干。
八贤王的名号自然是如雷贯耳,听说这位还是特使,两人皆是大吃一惊,连忙向田见秀客气。秦良玉笑道:“今日田大人到成都来,实际上是给咱们带来了一个消息。”
“哦?什么消息如此重要,竟然需田大人亲自带来?”王维章吃惊得问道。
田见秀笑道:“杨嗣昌总督五省军务,如今正在汉中府封堵李闯流贼,这件事情想必两位大人也是知道的。”
“这是自然,前几天传来的塘报上写着。”邵捷春点头道,他似乎隐隐感觉到了什么。
田见秀摇头道:“可是塘报上并未写明,杨嗣昌大人准备三面围堵,将李闯逆贼逼入四川。”
“什么?”王维章和邵捷春两人皆是大吃一惊。四川道路封闭,依托着拥有都江堰的成都平原,粮食种植旱涝保收,所以省内始终没有出现民变的情况。如果流贼被逼无奈窜入四川,必然荼毒地方,到时候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荒芜,各地饿殍遍野,这可就是他们这些主政官员的失职了。
杨嗣昌这一手相当不地道,可以说是将四川大小官员全都卖了。如果事情真的到了这种地步,两人的官运也就走到头了。想到杨嗣昌的恶毒,王维章对着秦良玉拱手道:“秦老将军身为四川总兵,四川防务自然以您为主。我王维章不才愿意全力辅佐,为大军筹措粮草。”
“我手下尚有五千精兵,如有驱策当全力以赴。”邵捷春也当即表了态,他们的心里都非常清楚,杨嗣昌此举所有四川官员都有责任。如果一味如往常般扯皮,到时候大家谁也没有好处。
为今之计倒不如密切合作,将李闯堵在川外,到时候就算得罪了杨嗣昌,自身政绩也没有污点。更何况如果杨嗣昌计划不成,到时候引得天子震怒,他能不能继续在高位上还不一定。
“多谢两位大人,老身必定全力以赴,保我四川一方平安。”秦良玉笑着说道。
“田见秀此来还有一件事情,希望与诸位大人商议。”田见秀笑道。
“田大人送此消息,乃是救我等于水火,但有可帮忙之处,尽管说来。只要王维章力所能及,必定遵从。”王维章说得大义凛然,但实际上却留了后手,如果不是他力所能及就不会帮忙了。
田见秀说道:“事情也不算太过难办,我只是打算修一条横越四川的铁路而已。”他随后将铁路的好处说了一遍,听说能够增加税收,两人还有些不信。
“这铁路说起来与官道相差不大,未知如何增加税收?”王维章询问道。
田见秀给他解释道:“铁路不同于官道,其运货能力提升千倍不止。而且铁路需要特殊路线,这需要很多人养护。人们有了生计,自然能够繁荣商业,而四川出产的货物与外界流通,价格也会上涨,农民将粮食卖出也会更加有钱,自然能够缴纳更多的税赋。”
田见秀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这都是他近年在南阳府的变化中,所感受到的。商业的利益在如今的大明还很模糊,许多人还固执地坚持土地产出,才会让国家财政越来越恶化。朱聿键一直以来所作的,就是将农业对国家财政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