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4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片广大的地域虽然都叫漠北蒙古,其实却能过以河流进行再次划分,因为只有靠近水源,才能大量饲养牲畜让牧民们生存下去,才能够壮大部落,所以蒙古部落都是沿河而居。
在蒙古大草原上,东有克鲁伦河一直绵延到外兴安岭,西有科布多河连接着哈尔乌苏湖、哈尔湖、吉尔吉斯湖等一大片水域,但流域面积最大,覆盖蒙古草原最广的,当属流入北海的色楞格河流域。
色楞格河起源于库苏古尔湖以南,由伊德尔河和木伦河汇合而成,这条河流向东北,与鄂尔浑河汇聚于苏赫巴托尔,并继续向北注入北海。实际上在这条河上,还有包括额吉河、哈努伊河、奇科伊河、希洛克河、乌达河、吉达河和捷姆尼克河等河流汇入,其主要河流长度达到1024公里,流域面积近百万公里,几乎覆盖了整个漠北蒙古草原的中部地区。
袁崇焕蚕食蒙古草原,分割满蒙势力的第一步,就是沿着色楞格河修筑堡垒。这样的堡垒坚固耐久,驻军虽然不多却足以严重威胁到缺乏攻城能力的蒙古骑兵。同时堡垒靠近水源,不怕被围困缺水又能通过水路运输进行补给,将蒙古部落逐出水草之地相当轻松。
这样封锁水源消耗蒙古族实力的做法堪称绝户之计,依靠着如今封地内强大的基建能力,这些堡垒群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就开始动工了,与其一起动工的,是沿河而走的有线电报网,以方便各地之间的通讯增援。有了有线电报网的搭建,加上计划中进入色楞格河使用的各种平底蒸汽火轮船,可以做到援军、物资和信息的瞬息千里,达到机动防御守势进攻的效果。
在堡垒战术开始在色楞格河沿岸铺开的同时,满桂率领的第三骑兵军已经进入了青海地区。自从皇太极击败林丹汗,并将其在漠南蒙古的势力连根拔起之后,壮志未酬的林丹汗怒急攻心吐血而死。
被逼无奈的几个福晋带着林丹汗独子额哲,只好转而向西,一直逃到了青海地区。恰好这个时候,正是唐军为解决侧翼威胁,进攻准噶尔部的时候,等到林丹汗遗孀带着数千部属进入青海之后,唐军已经趁胜一路攻入了和硕特部的地盘,并很快占据了青海湖一带。
依托着铁路和堡垒的建设,唐军很快在青海与漠南蒙古的广大地域站住脚,并向着内陆方向发展,很快将和硕特部驱赶到了西边,而漠南蒙古诸部的骑兵本想继续追击,结果惨遭唐军迎头痛击,不得已缩了回去。
唐军不经意间救了残存的察哈尔部,让多罗福晋率领的部族有了喘息之机,他们就在扎陵湖畔安顿了下来。正在这个时候,唐军在西边沙俄方向的作战已经完全结束,沙俄因为与哈萨克汗国互相攻伐,也没有了继续对唐军施压的能力,双方算是暂时进入了和平时期。腾出手来的袁崇焕,开始将目光望向了蒙古地区。
蒙古作为皇太极极力拉拢的目标,对其雄图霸业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一点袁崇焕同样看得到。如果能够将蒙古诸部拉入自己的阵营,不但唐军骑兵力量会得到极大增强,皇太极的兵力也会遭到严重削弱,甚至会让其失去劫掠大明的能力。
在对蒙古的谋划上,皇太极因为经营多年,暂时占据了主动位置。唐军虽然战斗力和经济能力都更加强大,要想贸然插手也不可能。眼看着蒙古八旗正在顺利编练,唐军已经没有太多时间慢慢向蒙古内部渗透了。除了利用堡垒与蒙古直接对峙,并将其削弱之外,唯一的办法就是取得大义的名份。
林丹汗作为黄金家族的直系祖先,一直是公认的蒙古大汗。他的家族已经是黄金家族直系的最后一支,也是最为蒙古各部所有认同的。如果能够将黄金家族掌控在手里,就能对蒙古各部形成心理优势,并将其中许多中立派争取过来,所以找到察哈尔残部并将其抓到手里,就成了重中之重。
为了达成这个任务,血狼团和夜枭配合,早已经于数月之前就深入青海各地查探情况,终于在扎陵湖畔,发现了察哈尔部的踪迹,所以满桂才会率领第三骑兵军寻迹而来。
“军长,侦察兵已经发现了察哈尔部的驻地,我们的人没有骑马靠近,并未惊动对方。”第九师师长巴特来到满桂面前报告道。
“非常好,带上一个排跟我走,所有人不要骑马,我们去看看。”满桂翻身下马说道。
“军长,要不然我去吧,你不骑马还带这么少的人,实在太危险了。”巴特提议道。
满桂瞪了他一眼:“你去管个犊子用,我们这次的任务非常重要,必须万无一失知道吗?袁大人已经下了严令,要是这次失手了,不管职务高低统统去喂马。”
“知道了,我跟你一起去,保证出不了问题。”巴特连忙答应着,他将军中最强的一个排抽调了出来,每人带上四只燧发短枪和十个手榴弹的强大配置,这才放心的跟着满桂前往。
如今的唐军军服已经向着系列化和伪装色方向发展,每一名士兵在不同地域和不同季节,都有不同的军服颜色。尽管骑兵对伪装的要求不大,但也有同样的配置,例如现在天气刚刚转暖,青海高原上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他们的军服就是黄棕绿三色迷彩的,躲在黄绿掺杂的草丛中,很难被其他人发现。
满桂匍匐着靠近到扎陵湖南岸,在一片不高的丘陵顶端,他拿起了双筒望远镜。蒙古人的生存环境非常脆弱,一旦遭遇异常寒冷天气,就会造成牛羊大面积死亡,最终引发全部族的饥荒,不过察哈尔部的环境要好得多。
因为扎陵湖畔气候温和水草丰美,所以察哈尔部基本过上了半固定的游牧生活,八千多族人就散落在周围几个地区,建立起带有栅栏的城寨,而在城寨之间,是洒满草原上的牛羊。
第八百八十一章 包围察哈尔部
察哈尔部如此安逸生活在蒙古人来说只是假象,在草原的历史上,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个强大部族因为各种天灾的袭击,而很快消沉下去。
天气都能极大影响他们的生活,战争就更是如此了,经过连年的征战,如今这个昔日规模庞大拥有近十万人的部族,已经只剩下这八千多牧民了,而这其中青壮才刚刚够两千而已。
就在满桂查探对方虚实的时候,在湖边一座大蒙古包里,两个女子正在对坐谈起。她们的年纪都只有二十多岁,长得容貌秀美体态妖娆,其中一个年龄稍大的是林丹汗正室多罗大福晋囊囊,另外一个则是位列八大福晋第三的苏泰大福晋,也是林丹汗独子额哲的亲生母亲。
自从林丹汗去世之后,多罗大福晋带着族人西迁,逃避满清和蒙古诸部的追杀,一路上历经坎坷人口凋零,就连尊贵如八大福晋也未能幸免。最先离去的就是芭德玛瑙伯奇福晋,她在林丹汗去世之后,主动到清军大营投降,如今已经改嫁皇太极了。
在芭德玛瑙伯奇福晋之后,苏巴海福晋、俄尔哲图福晋、苔丝娜伯奇福晋也相继投降,只是不同的是苏巴海福晋同样改嫁皇太极,俄尔哲图福晋则嫁给了阿巴泰,因为阿巴泰去世的原配嫡福晋,实际上是俄尔哲图福晋的姐姐。而苔丝娜伯奇福晋嫁给了豪格,成为了其侧福晋。
在林丹汗八大福晋之中,最惨的可能就是乌云娜福晋了,她在跟随部族西迁的路途中,遭遇漠北蒙古一个大部落的袭击而下落不明,如今已是生死不知,能够安全抵达青海的就只有三位福晋,而如今又有一位福晋要离开了。
苏泰大福晋叹气道:“姐姐,斯琴图如此无情,竟然下嫁寨桑祁他特车尔贝,简直是不把林丹汗放在眼里。”
她所说的寨桑祁他特车尔贝是林丹汗手下大将,如今掌管着两千青壮中的一千五百人,可谓当今察哈尔部的第一实权人物。所以即便是苏泰大福晋,对这种事情也仅能抱怨几声罢了。
多罗大福晋叹气道:“算了,她也有难处。如今寨桑祁他特车尔贝就是察哈尔部的支柱,我们能够违逆他吗?再说大汗已经死了,黄金家族完了,我们早就没有什么尊严了。”
苏泰大福晋咬牙切齿道:“该死的皇太极,是他害得大汗去世,是他毁了我们的部族。”
“草原上从来都是如此,胜者就是天,败了就沦为奴隶,当初成吉思汗还不是东征西讨,将众多部族踩在脚下,才有了咱们的黄金家族。”多罗大福晋显然眼光更远一些,也更深刻的了解草原。
“我们现在怎么办?难道就在这扎陵湖畔终老吗?”苏泰大福晋询问道,就在这个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人喊马嘶之声,仿佛整个营地都已经混乱了。片刻之后,一个侍女打扮的蒙古女子闯入蒙古包急匆匆的说道:“两位大福晋不好了,有人将我们包围了。”
“什么?是满清八旗还是漠北漠南的蒙古部落?”多罗大福晋脸色骤变。
那名侍女摇头道:“应该都不是,他们穿着很古怪的衣服,与草场的颜色差不多,所以到了近前我们才发现。他们人很多,已经将我们三面合围了起来。”
“我们快出去看看吧。”苏泰大福晋说道,多罗大福晋点点头,两女连忙携手出了帐篷。此时整个营地内已经完全混乱了,所有的青壮都在迅速的勒紧马肚带,做好出战前的准备,而那些老弱这对忙着驱赶牛羊收拾东西,随时准备逃亡。
“这是怎么回事?”多罗大福晋询问道,他旁边的正是林丹汗手下唯一尚存的大将寨桑祁他特车尔贝。
寨桑祁他特车尔贝摇头道:“我也不知道,不过对方招呼也不打一个,直接将我们包围了,显然是来者不善。我带上人在包围圈上打开一个缺口,还请多罗大福晋带人紧紧跟随,千万不要被截断。”
“这个我明白,有劳你了。”多罗大福晋点点头,虽然寨桑祁他特车尔贝迎娶斯琴图福晋有些不地道,但他对整个察哈尔部还是很忠心的。
很快寨桑祁他特车尔贝带上自己率领的一千五百青壮,向着包围圈发起了突击。多罗大福晋命令所有人随时准备离开,她紧紧盯着本部落勇士冲锋的方向,等待着对方被搅乱的瞬间,她才好命令全体出发逃跑。
“命令你们放下武器下马受俘,唐军保证优待俘虏,如果继续顽抗后果自负。”一名军官大声用铁皮喇叭喊着,同时要求部队做好战斗准备。为了隐蔽包围察哈尔部,也为了避免对方逃走,骑兵军大部分都变成了步兵,他们摆开了同样的线列阵型,客串了一次龙骑兵。
正是因为穿着三色迷彩服的唐军步行,才让蒙古人的预警时间大大缩短,等到他们看清那些移动的物体不是自己眼花,对方距离营寨已经不足三里了。寨桑祁他特车尔贝当然听得懂对面的喊话,不过在草原民族看来,就算死也要死在战场上,如果未战就放弃武器,那等于是任由对方屠杀的愚蠢行为。因此他们不为所动,依然呐喊着高举弯刀,向着唐军的阵地冲去。
“开炮。”指挥官毫不怜悯的下达了命令,部署在这个方向的两门2公斤行营炮同时开火,将炮弹射向了蒙古骑兵之中。轰轰的爆炸声响起,这是火炮射出的开花弹爆发出的巨大威力。
在上次在日本大战之后,作战报告上对开花弹好评如潮,因此全军已经开始大规模普及开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