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5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想激发起电气化普及的热潮,除了工厂里的电动机和百姓家中的电灯自然不够,朱聿键要求宋应星尽快研究更多民用电气设备。很快一种新的电气设备就出现,那就是广播电台。

    广播电台的产生相当有戏剧性,它是宋应星在研究无线电发报机时的副产品。从初中物理书和朱聿键的描述中,宋应星知道了许多电学的基本规则,包括线圈的信号放大,以及赫兹这个最基本的频率单位,只不过这一次赫兹的含义不再是发明人的名字,而是发明人朱聿键的特造词。

    根据线圈的信号放大原理,宋应星很快发明出了长波电台。长波电台的发射频率在三千赫兹到三万赫兹之间,因为波长很长,贴地发射时能够绕过各种障碍物,所以它的传播距离能够达到五百公里左右。这种信号衰减小,能够全天候使用不容易受到干扰,只是因为频率低所能携带的信息量也少,只能作为发送简单信号的电报使用,直接通话尚不可能。

    长波电台出现之后,还需要实验室和军方的多重试验和定型,才能最终工业化生产并装备部队,这种事情不是宋应星所愿意去管的,他更愿意去拓荒。在将长波电台的调试和完善交给学生之后,他又开始了新的研究,那就是对信息载荷量更大的中波电台。

    中波电台和长波电台的原理相同,只要增加线圈和电子管数量,加大功率以产生更高频率的无线电波即可。很快宋应星就得到了超过三十万赫兹的中波,而这也成了广播电台的开端。

    中波的波长更小,能够携带更多的讯息,甚至在进行电讯号还原之后,还能够加载声音,这就成了广播电台的雏形。但是中波也有问题,因为地面波和天空波同时存在,而且波长越障能力不如长波,因此易受到天气干扰,同时传播距离也更近,如果是在地面发射信号,基本上只有三四十公里的传播距离。要想增加传播距离只有一个办法,加高信号发射的高度,这就要花费巨资建立信号塔。

    研制成功以后,宋应星一度认为中波电台使用效果不大,毕竟信号塔的成本过高,而长波电台承载的信息军方已经足够用了,中波看上去优势不大,但是这个消息被朱聿键知道以后就不一样了,他很快想到了后世的广播电台。

    后世在电视机出现之前,广播电台是个非常兴盛的宣传阵地,因为不需要识字基础,它比报纸的宣传面更广,也更加生动易于接受,如果能够制造出广播电台,对百姓的思想宣传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

    朱聿键很快下令建立中波电台用于广播,同时建造高大的电视塔,电力研究所也投入全部人力,进行麦克风和音箱的研制。新产品很快就出来了,同时出现的还有矿石收音机,这个目前最廉价最简单的收音设备。

    矿石收音机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一件电器,因为它是不需要供电设备的,它只是一个被动的信号接收机。这种收音机也很简单,只需要一块底版,一个缠上线圈的圆筒,一个可变电容和一个普通电容,一个陶瓷扬声器,一块用于检波的矿石再用导线连接起来即可。

    此外矿石收音机有一根天线,必须架设到五六米的高空中,一根地线必须接地,只要利用可变电容调节接收频率,陶瓷扬声器就能将接收到了微弱电信号转化成声音。

    这种矿石收音机非常廉价,仅仅需要一个银角子就能购买,它首先在宁波府进行了发售。发售当天新建设的宁波广播电台就开始播音了,这个广播电台被设置在新宁波府城最高的十二层楼工业大厦的顶楼,在楼顶上建设了一个高达六米的铁架子作为信号源,这也是将信号源高度提高以增加传播距离的最节约资金方法。

    矿石收音机这个新事物,所有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而有了广播信号之后,发售现场就能直接调频,让大家听到广播的神奇。为了提高效果,矿石收音机旁边被放上了麦克风,并用高音喇叭对外播放,以便吸引更多的人。

    新开设的宁波广播电台只有一个频道,它不但有新闻时事,还有戈阳腔、昆曲等戏剧,快板、鼓曲等曲艺项目,每一个都透人心弦,吸引着大批大批的听众。

    很快矿石收音机就脱销了,宁波周围的人都开始购买,而宁波广播电台的节目也固定了下来,每天早上是一个小时的新闻节目,上午一般都是戏曲,中午会有法制宣传时间,下午多半是曲艺,晚上则是评书项目。

    为了增加收听效果,广播电台聘请了大量艺人驻站,每日为大家表演各种曲目。以前坐在茶馆里看这些节目,一次表演最多能有几十个观众而已,现在每次演出都能赢得数十万观众,演员的名气也会越变越大,未来娱乐界的追星情况恐怕就会出现了。

 第九百八十六章 层出不穷的发明

    广播电台的出现成了无线电报的意外收获,这让朱聿键在对外宣传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法律和思想意识的宣传可以通过广播电台的传播向四方扩展,在百姓的茶余饭后慢慢深入人心。

    经过实地测算发现,建设在工业大厦顶端的信号塔可以将中波电台的信号扩展到四百公里,范围之外的地域也没有关系。朱聿键通过中继塔的接力方式,可以将中波信号扩展到了整个封地,只要将部分中继信号塔安置在山顶上,甚至可以通过夷州岛等几个岛屿的信号中继,让宁波电台覆盖整个东南亚和澳洲地区,如果能够建成庞大的广播网络,对百姓的思想教育就能达到新高度了。

    那些买不起矿石收音机的地区也没有关系,政府部门可以在各地安装高音喇叭,利用麦克风和高音喇叭的连接,将矿石收音机的声音放大传播到四处,同样可以达到宣传的效果。只不过这些地方的宣传内容就要比购买矿石收音机少了许多,基本上只有早上的新闻、中午的法制节目和晚上的评书可以收听。

    这一整套的计划,初步打开了华夏广播宣传和电器使用的时代,但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可不仅仅是电气化能够支撑起来的,尤其是在信息化出现之前,衡量一个国家的强弱往往是钢铁产量。

    经过这么多年的培养,封地内已经拥有了大批冶炼行业的工程师和工人,但在朱聿键的炼钢计划中,这还远远不够。更主要的是随着掌控土地面积的扩大,新铁路的修建变得越来越急迫,就算是已经建成的铁路朱聿键也想要更换铁轨。

    原来之前的铁轨都使用了中碳钢,这种铁轨的耐压耐磨和耐腐蚀的能力都不足,难以承受过重的载荷与过高的车速。随着蒸汽机车的不断发展,提速以增加效率的问题变得尖锐起来,经过工程师们的测算中碳钢钢轨在火车满载的情况下,只能承受每小时三十公里的速度,如果再提高很容易造成钢轨的过劳断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聿键打算引入高锰钢钢轨,这种钢轨坚固耐磨损硬度高柔韧性好,足以提速到至少每小时九十公里的高速。虽然目前的蒸汽机车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但铁路的使用时间长,未来提速的冗余是必须留出来的。

    高锰钢的炼制并不算难,因为之前军方早已经开始使用了,加工工艺流程和熟练工人都是现成的,但扩大产量就有些困难了。高锰钢的炼制最大的问题还是足够的优质普通钢材,这就要求更高的炼钢速度,不但供给锰钢冶炼车间,还要供应封地内其他方面日益增长的钢铁需求。未来弥补这个钢材缺口,朱聿键很快投入了高炉炼铁技术,以及顶吹氧气炼钢法。

    高炉炼铁比之平炉炼铁有着经济指标好、工艺简单、生产量大、劳动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等特点,在同样工人数量的情况下,能够更快更好的冶炼铁矿石。这种更好的炼铁方式配合更加高效的顶吹氧气转炉炼钢法,能够取得更高的炼钢产量。

    如今水压机可以利用空气中所含各种气体不同的液化压力,将氧气直接分离出来。将纯氧吹入转炉内之后,能够利用氧气迅速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并将其他杂质迅速氧化变成矿渣排出,这可以让每一炉的冶炼时间降低一半以上,以取得更好的冶炼效果。

    将这两项技术投入之后,可以让钢产量提高至少一倍,当然改造不能耽误生产,朱聿键打算将这些改造项目放在澳洲、亚马逊下游地区和五大湖区的新钢铁厂。等到新钢铁厂投入使用并达到足够产量以后,再让高丽和台州的钢铁厂逐一关闭进行设备改造,以避免钢产量的大幅下滑。

    钢产量的提高自然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这不光取决于铁路的修建,许多民用方面都出现了大量使用钢铁的门类,陶锅变成了铁锅,烧水的陶壶、木制的锅铲勺子也都成了不锈钢,就连以前家中使用的各种木盆,也逐渐变成了采用钢制骨架利用无机玻璃熔融技术的搪瓷产品了。

    除了搪瓷产品,各研究所也都展开了钢制产品的研制,以扩大钢铁适用范围,刺激炼钢产业的发展,城市甚至开始使用钢管作为自来水管,利用抽水机将饮用水直接送入千家万户。

    朱聿键突发奇想打造了多功能工兵铲,很快成了军队体系中的最爱,在民间也获得了很好的销量,而方以智闲暇时候发明的钢笔,让书写领域继高丽生产的铅笔之后,再次引发了革命,硬笔书法成为了新的书法门类。

    民间商家的发明也开始崭露头角,全钢腕表的生产则是钟表厂技师们的集体智慧,他们研制出的这种新腕表比过去的腕表更加结实耐用,只需要每日上弦即可精确运行,误差不高于每个月一秒。这种后世早已被人无视的东西,如今可是最好的稀罕物件,同时脚踏动力的缝纫机也风靡整个封地,让成衣铺的出现成为可能,引发了打破家庭自己制作衣服的惯例,从城市居民中首先开始了直接购买成衣的情况。

    电器类的发展也远不止于电灯和矿石收音机,江南夏天暑热,最热的时候夜晚难以入睡,很快用于纳凉的电风扇,与用电池驱动夜间照明的手电筒都相继出现了。最近封地又进入了收获季节,唐王财团的电器集团公司不失时机的推出了脱粒机。

    以往割下来的水稻和小麦穗子在用铡刀切割之后,必须依靠人力拉着辘轳碾子在晒谷场上反复碾压,一个壮劳力一天最多只能给一千斤粮食脱壳,而且会让人累得疲倦欲死。采用电力的脱粒机每个村子配置一台,只要花费很少的电费,就能用来给穗子脱粒,不但又快又好,而且粮食更不容易浪费。通常一千斤粮食一个小时就能全部脱完,老弱也同样能够操作,这样的效率足以让那些青壮汗颜。

 第九百八十七章 地广人稀

    如今的封地内已经完全进入了工业化社会,精细化分工日趋明显,大协作大生产模式的出现,以及从科学家到高级技工的高端生产力形成,带动起了整个社会的工业发展速度,让封地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其一年的发展速度,甚至已经超过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总和。

    尽管经济在迅速发展,朱聿键所掌控的地盘也越来越大,但相应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扩张太过迅速必然会造成后力匮乏,尤其是这么广大的地域需要大量的人手才能掌控。

    如今八贤王的封地除去浙南五府和福建省之外,北方领土已经被重新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