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5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话孔有德是用尽平生力气喊出来的,说完他第一个拔出腰刀,提马向着唐军的阵线冲去。吴之番看着对方拼死顽抗却是冷冷一笑,他对着后面挥手道:“开火。”
呯呯的枪声响了起来,密集的铅弹向着孔有德等人射去,顿时溅起大片大片的血花。孔有德第一个中弹身死,后面的人也陆续摔落马下。每个骑兵都带着四支燧发短枪,可以形成连续不断的火力覆盖,在这样密度的火力下,两百多人的骑兵队伍冲锋根本没有幸存的可能。
当枪声平息的时候,包围圈中已经没有站立的人了,仅有的几声呻吟也被马嘶声掩盖了过去。吴之番没有大意,立刻命令一个连的士兵下马,带着燧发短枪上前检查。经过一番查探之后,他们发现两百多人只剩下了三个重伤员,其中一人正是尚可喜。
将孔有德枭首之后,尚可喜等人被送到了野战医院救治,其他人则被草草掩埋。第二天清晨时分,城外的唐军分批入城,清理各处官方府库和宅院,同时出榜安民。
听说是唐军打了过来,那些住在城中的华夏百姓无不欢欣鼓舞,昔日他们也都是关内或者辽东的百姓,只是被满清掠来之后,变成了毫无人权的包衣奴才。如今华夏自己的军队到了,他们如何不高兴。城内百姓对唐军的大力支持,自觉遵守着各种军方规定,至少他们很奇怪唐军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其实坚守沈阳城时候的孔有德也很奇怪,为什么一直在南方的唐军会突然进入辽东地区。这个疑问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各方势力醒悟过来,而吴之番的骑兵却不会稍作停留,他们依然犹如旋风般在辽东平原上吹动,消灭一切敢于抵抗的满清华军。
因为孔有德毙命,尚可喜重伤,华军一时间群龙无首。他们的主力部队又在沈阳被消灭,所以剩下的零星抵抗非常微弱。吴之番率领的骑兵甚至分散以营为单位,四处接收城池。
很快吴之番所部唐军就抵达了山海关城下,与正在适应新武器,补充兵员的骑兵第四军汇合了。赵率教的速度也不慢,他同样抵达了长城一线,加上乌拉尔军区的进攻,唐军在两个月内就基本控制了长城一线,反而将满清势力阻挡在了关内。朱聿键立刻发布命令,将整个蒙古分为东蒙、西蒙和南蒙三省并入乌拉尔军区,东北分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并入远东军区。
辽东在短时间内被重新并入大明的土地,而在蒙古草原上虽然还有许多蒙古部落尚未收复,但也只是时间问题,情况变得越来越明朗了。
在这个时候最难以自处的就是科尔沁部落,在编制蒙古八旗的时候,科尔沁部落因为与皇太极的关系好,并未被对方控制军力,尽管他们头上顶着个兴安盟的蒙八旗编制,但实际上吴克善就是掌控者。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清军南下
本来科尔沁部落依靠着水草丰美的科尔沁草原不断壮大,人口已经达到了十万左右,但皇太极的一个挥师入关的命令,却让他们的发展受到了极大阻碍。吴克善留了个心眼,将三万多部众和五千骑兵留在了科尔沁草原,希望留住自己的根基,结果却被蜂拥而至的唐军消灭,让科尔沁部落白白损失了小半人口。
入关之后各族只会放牧而不会耕种,在关内放牧却又没有那么多草场,结果牲畜规模难以扩大,反而限制了各部的发展,因此也激起了蒙古各部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与清军关系最近的科尔沁部落遭受的声望打击最大。他们本来是已经成为蒙古诸部中隐隐的第一大部落,但随着大量人口的损失,以及诸部将对清军的怨念投注在科尔沁部身上,让吴克善的位置变得尴尬了起来。
清军进入长城之后,几乎是被困在了北直隶,他们缺少放牧的土地,也缺少继续进攻的兵力,这一点皇太极早已觉察到了。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皇太极首先决定的就是重新组建华军,不过为了避免与辽东华军重叠,他将关内的华军更名为绿营。绿营的总管就是如今的兵部尚书洪承畴,以及被从大牢里解放出来,已经投靠了满清的吴三桂。两人将投降的十多万京营士兵,以及周边征集来的壮丁按照八旗编制进行训练,并很快编组成绿营八旗。
绿营的兵力极大的补充了满清兵力,尤其是有了这支炮灰队伍,皇太极对攻城的底气大了许多,加之北直隶的草场实在太少,各部清军开始以满蒙八旗和绿营混编出击,继续侵占大明的疆土。
失去了北京的皇帝和朝廷,北方各地没有了统一指挥,各府县都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境地。清军以济尔哈朗指挥一路进攻山东,一路以阿济格为首进攻河南,另一路以多尔衮和豪格为首进攻山西。
济尔哈朗很快攻陷了山东西三府,但在进攻东三府的时候,却遭到了天雄军的顽强抵抗。卢象升素来擅长练兵,他手下的天雄军战斗力绝不差于满清骑兵,加上丘陵区的地利优势,结果让济尔哈朗害怕损失太大而放弃了比较贫瘠的山东东三府之地,转而进攻安徽的张献忠。
多尔衮足智多谋,他以分进合击的战略,打乱了山西明军的防御计划,很快占据了大同府附近许多地区,兵锋直指太原府。
最倒霉的就是阿济格了,他率领的大军刚刚进入河南,就被阻挡在了开封城下。此时的河南府、汝州府和汝宁府都与南阳府一样,成为了唐军控制的区域,而开封府虽然尚未有明军进入,但这里却有还算贤明的周王,以及三万多守城明军。
朱聿键自从办了报纸之后,向来是大肆宣扬建奴的残暴和屠城劣迹,数年来从未间断过。与南阳府比较接近的开封府也受到了这些宣传的影响,百姓们对建奴的到来非常恐惧,尤其是开封府中人更是如此。
周王遍洒金银,拿出全部粮食充做军用,士兵们严加防守不敢要丝毫疏忽,百姓们也自觉的组织起来担任后勤工作,部分青壮甚至上城守御。在对建奴的恐惧支配下,开封城竟然成了一座无懈可击的巨大堡垒,任由清军如此攻打就是无法取胜。
阿济格损兵折将,却对开封城望而兴叹,只能一面攻城一面清剿周围各县城乡村,但进攻的脚步却被阻挡在了这里。
令人好奇的是南阳府,原本唐军在南召挡住李自成数十万大军以后,顺势占据了河南府和洛阳城。可是唐军却就此止步,他们既没有进攻坚固的潼关,也没有趁势进入开封府。相反唐军巩固新到手的土地,军队止步于开封府的边界处,仿佛没有进取的想法。
实际上唐军没有行动,并不意味着田见秀没有行动,在得知清军入关,李自成躲回陕西自守的消息之后,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四川。
四川是个相对封闭,但有着大片平原的大省。这里虽然不是什么王霸之地,但偏安一隅却非常轻松,如果被他人趁乱占据了此地,日后很可能让唐军付出巨大的代价。
如今大明朝廷已经乱了,各地巡抚总兵失去了统帅,想要自立是很容易的事情,只不过因为南京六部的情况未明,大家还有着一丝犹豫,这田见秀就要趁着这个机会,尽快拿下四川,在消弭一个潜在威胁的同时,将唐军在西北的领地连成一片,尽量缩减防线规模。
田见秀知道河南乃是四战之地,没有精锐大军难以据守,因此他将第六军留在了河南各府,自己只带着第十五守备军的第四十三守备师乘着火车进入了四川。
自从几年前开始修建从河南进入四川的铁路之后,海参崴劳务输出公司在这里投入了三十万奴隶进行铁路建设。第一段开始修建的是从伏牛山经万县到重庆的铁路。这里的地形复杂,铁路修建非常困难,尽管因为修建了大量铁路,让封地内有着许多优秀的铁路工程师,也难以顺利修建。
朱聿键也很清楚四川的重要性,在得知这种情况后下了死命令,就算死伤几万人,也要将这条铁路修起来,唐王财团将不计代价的向这条铁路投入资金。随后朱聿键甚至亲自在机械加工厂进行了一个月的研究,设计出了大型蒸汽动力工程机械,作为修建铁路使用。
工程机械履带式蒸汽铲的投入,让修建这条抵达重庆的铁路成为可能,而劳务公司也是毫不吝惜的为工程队提供奴隶。万县等地的地形虽然崎岖,但有着大量奴隶的进入,工程队根本不怕死人,结果在填入了十万奴隶的性命之后,最终花费三年多修通了这条铁路。
田见秀带兵出击的时候,这条铁路通车还不足两个月,做着飞快的火车,田见秀的一个师很快抵达了重庆,并将这座山城内驻守的三千多明军缴械,彻底控制了附近地区。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只身犯险
有铁路的运输,又有了一个立足点,田见秀有了解决四川问题的绝对把握,但是他却并未命令大军继续进攻,因为他这次来四川是招揽而非对抗的。在安置好对重庆的防御以后,田见秀只带着一个连的亲兵护卫,骑上战马前往成都揭见秦良玉。
重庆向西不远就进入了四川盆地,这里是大片的平原,也是四川最大的产粮区,极为适合骑兵奔驰,田见秀没有耽搁路程,一行人以急行军的速度,几天后就抵达了成都府城。因为田见秀有着总兵职衔,守城兵丁不敢阻拦,直接让他入了城,只是将消息很快传到了城中各个府衙内。
田见秀入城后没有去找巡抚邵捷春或者巡按刘之渤,而是直接到了秦良玉的府上。听说田见秀来了,秦良玉非但没有高兴反而大怒:“田见秀率军进入四川,占了重庆府还敢来,简直是不把我放在眼里。来人啊,给我摆开阵势,擒拿田见秀。”
“母亲千万不要冲动。”马祥麟连忙拦住了他:“现在八贤王声势如日中天,唐军战力称雄天下,此来恐怕并非善者。如果我们将唐军得罪狠了,恐怕天下之大也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地了。”
“是啊,大姐。”秦邦屏也在旁边劝阻道:“田见秀只身前来,说不定有什么话要说,大姐何必现在就将人得罪了。”
“我认为应该听听他说什么再动手,免得让咱们自己吃亏。”平日里颇为莽撞的秦民屏居然也在为田见秀说话。实际上并非是他们胳膊肘朝外拐,而是如今朝廷分崩离析,各地已经是群龙无首,大部分地方官员的眼睛都盯着朱聿键,认为只有德高望重的八贤王才最可能登上帝位,所以谁也不敢过分得罪他的部下。
秦良玉也知道自己的困境,如今四川周边的省份除了北面的甘肃和东面的湖广之外都已经被唐军所控制了,而且河南唐军更是已经进入了四川境内,天险也不起作用了,所以她必须小心谨慎一些。
看看两个弟弟和儿子颇为担心的眼神,秦良玉只好点点头道:“好吧,让他进来再说。”很快田见秀就被出去通传的马祥麟引了进来,路上马祥麟对唐军入川的事情只字不提,反而显得颇为亲热,与田见秀有说有笑的。
来到了大殿之上,田见秀环视周围众人,见到秦邦屏、秦民屏以及副将张令神色都比较缓和,只有坐在郑重的秦良玉面如寒霜。田见秀就如没有看见一般,他走到秦良玉面前拱手道:“拜见秦老将军。”
“田见秀,你想要造反吗?”秦良玉突然怒斥道,将在场的大部分人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