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5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棉绳对工作速度慢的蒸汽机适合,但内燃机的速度更快,不如改用软金属密封,比如紫铜。”朱聿键努力回忆着后世的汽车发动机说道:“电力问题也好解决,让电力研究所给你研制一套微型发电机,让曲轴做工的同时,带动发电机给蓄电池充电,这样就能达到源源不绝的效果了。”

    “王爷真乃天纵之才,竟有如此奇思妙想。”方以智感慨道。

    “这样的夸奖我担当不起,我只是有想法而已,具体实现还要靠你们。”朱聿键说道:“这种两冲程发动机实用性不强,我想你应该研制四冲程发动机,将吸气、压缩、点火做工和排气四个工作过程分开,让气缸每收放两次为一个循环,这样以四个气缸并列使用,运转时会更加平稳。”

    “多谢王爷指点。”方以智就知道,朱聿键看过的研究项目,必然能提出大量可行的意见。此时有了新的发展方向,让方以智感到兴奋。

    “这个两冲程的发动机也不能浪费,要继续研究下去,不如安装在一号加重自行车上试试看,说不定能研究出新交通工具来。”朱聿键想到了摩托车故意提醒道。

    “多谢王爷提点。”方以智又笑着道谢。朱聿键看着这个汽油机越看越是满意,要再给化学研究所下个指标,让他们改进一下石油化工设备,继续增加汽油的辛烷值,相信也能提高动力的。看来科技发展的势头至少在三百年内都不用担心了,但文化方面却还急需一场足够大的变革,这也是朱聿键谋划已久的计划之一。

    此时在千佛洞内,正有人在实现着朱聿键的这个文化变革计划,经过十多天的探索,大家都感觉到有些腻烦了,尤其上层的洞穴很难攀爬,他们只能从崖顶吊绳子下去,工作条件异常辛苦,让许多队员叫苦连天。

    “队长,这里到底有没有那个隐秘的洞啊,这都找了十几天了。”有的队员开始怀疑,不少专家甚至已经放弃了,他们开始着手对附近各个洞窟内的泥雕彩塑和壁画进行研究,只有孟辉、周洪仁等十几个隶属于夜枭的人,却始终没有放弃。

    “有空响。”孟辉的喊声让洞内的所有人都兴奋了起来,周洪仁第一个冲到了近前,挥动木槌在那面墙上敲击了起来。空洞声再次响起,让他也兴奋了起来,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终于找到目标了。

    “咱们砸开吧。”一名战士挥动着木槌就要发力砸下去。

    “先等一下。”周洪仁摆摆手制止了他,这里都是古迹,必须小心在意,万一出了问题就是无法弥补的损失,这也是敲击墙壁全都用木槌的原因。

    周洪仁在周围查看了一番,附近没有壁画和其他需要保护的古迹,他又用木槌轻敲,逐渐确定了这个被封闭的门洞大小,这才对着旁边的人点头道:“好了,砸吧,不过要轻一些,里面有易损坏的东西。”

    “知道了。”两个战士走上前来,对着周洪仁划定的区域拆除起来。木槌被换成了多功能工兵铲,一名战士运足力气对着墙壁中间狠狠刺了下去。锋利的工兵铲咣的一声砸在石头上,但这股大力却让周围墙壁上的尘土纷纷落下,一些抹上去的黄泥也崩落了。

    尘土弥漫在空气中,呛得众人一个劲咳嗽,他们只好到洞外暂避一时。等到尘土再度落下了,那两名战士才再次回到洞内。刚才虽然铲在石头上,但周围的黄泥却剥落了不少,此时再看众人才发现原来这道隐蔽的门户是用石头垒起来,然后在缝隙间抹上黄泥的。因为鸣沙山都是砂岩,与黄泥的颜色相近,天长日久之后根本就发现不了。

    众人再次来到洞口的时候,发现那名战士铲到的石头已经掉落到洞内,露出了一个拳头大的小洞。周洪仁迫不及待的用手电筒照了进去,查看内部的情况。因为已经封闭了几百年,洞内显得颇为干净,而在灯光的照耀下,大家很快看到了周围墙上清晰可见的壁画,还有一尊真人大小的菩萨泥塑雕像,而在雕塑旁的地面上一堆堆摆放整齐的书卷赫然在列。这里面有纸书、有帛书,甚至还有羊皮卷和竹简,种种类型不一而足,但很显然都是很珍贵的历史文献。

    “果然有,王爷真是神人,大家小心挖掘,这里都是古籍,损失了一个字都是无法弥补的损失。”周洪仁再次嘱咐了一遍。

    两名战士更加小心了,他们不再用工兵铲狠砸,而是利用工兵铲鹤嘴锄的功能,在已经出现的破口处,一块块石头的往下啃。两名战士都小心翼翼的,尽量轻轻的将石头撬下来,不让其滚落洞内损伤古籍。

    随着洞口的逐渐扩大,藏经洞内的情况逐渐清晰的呈现在众人面前,大堆大堆的书籍顿时引来众人的惊叹。很快在其他洞里考察的专家们也都赶了过来,在见到这么多古籍之后,大家激动得双手发抖。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清理分类

    那些专家想要一拥而上,却被周洪仁挡住了:“这些古籍已经存放了几百年,稍不注意就会损毁,我们必须小心谨慎才行。我建议先在洞外建立帐篷和清理室,由专业人员一点点的清理。凡是清理完毕的古籍,立刻用油布打包放入木箱封存,等返回研究所再查看,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古籍保存下来。”

    这些学历史的专家都有很强的文物保护意识,对于这些古籍他们自然倍加珍惜,所以大家都同意了周洪仁的说法,全部工作由这些专家进行。周洪仁作为副队长,又是专业人士,自然负责对藏经洞的清理工作,他给所有人都分配了工作,有的负责洞内初步清理,除了检查损毁情况,还要绘图记录古籍的摆放位置并编号。

    经过初步清理的书籍用木板车运到洞口搭起的几个帐篷里,由这里的专家进行仔细清理,用干净的棉布垫起来,分门别类的放入油布包,再装入木箱打包。这个时代对于文物还没有多少热情,也不值多少钱,这些书籍最大的价值来自于考古,所以也不用担心有人眼红而私藏。

    这里的古籍非常多,一天时间也仅仅清理了三千多册而已,但是仅仅这三千册图书,已经震惊了所有专家。这些书籍有汉文、藏文、梵文、龟兹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康居文等各种文字,内容大部分都是佛经,但也有道经、儒家经典、小说、诗赋、史籍、地籍、帐册、历本、契据、信札、状牒等,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绝本。

    天色将晚这些兴致高昂的专家们还想要挑灯夜战,结果却被孟辉制止了:“这里都是古卷,万一灯火失察烧了岂不是极大的损失?再说夜晚光线昏暗,也容易出现清理事故,反正时间还多,咱们可以慢慢清理。”

    听到孟辉说得有理,专家们才不舍得离开,返回宿营地吃今天的第一顿饭,而孟辉则部署了五个夜枭的护卫,留在这里看守现场避免意外。

    孟辉说得自然有理,但却不是他的全部用意,因为他们这次来寻找这个藏经洞,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等到夜深人静,大家都已经睡下之后,孟辉和周洪仁悄悄来到了藏经洞外,与五名护卫汇合了。

    “没有惊动其他人吧。”孟辉询问道。

    “没有,全都睡下了。”周洪仁答道。

    “非常好,大家应该都记得我们此来的任务吧。留两个人望风,其他人立刻开始。”孟辉命令道,他们迅速将一些货物拉了进来,这些东西都白天在专家们全身心投入到古籍保护工作的时候,由夜枭的护卫们从骆驼上卸下来,悄悄安置在附近帐篷里的,此时它们都被带进了洞窟。

    孟辉和周洪仁在其他人的协助下,将装满货物的平板车推到了藏经洞门前,打开了蒙在上面的帆布。在平板车上,是一堆堆的竹简,这些古旧的竹简都是朱聿键命人伪造并做旧处理的,被秘密带到了此地,为的就是放入藏经洞作为古籍挖掘出来。几个夜枭的人深知此次任务重大,他们不敢怠慢迅速的将竹简卸下来,堆到最靠里面的角落之中。

    竹简的重量大,存储的信息却少,大家忙碌了大半夜,终于将数百斤竹简一点点堆入了角落中。完成了这一切之后,孟辉才松了口气,经历了这么长时间,他的任务终于完成了,以后怎么发展就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了。

    第二天的工作照常进行,专家们并未发现有什么异常,保护古籍的工作在继续进行。三天之后,达乌德老爹和数千援兵就到了,其中还有两百多名考古学家,他们在听说发现千佛洞之后,都跃跃欲试打算对这里进行彻底的考察和统计,这些人甚至戴上了三十多台照相机和数百公斤的胶片,准备记录下这一历史性时刻。

    这些专家们趁兴而来,绝对不会败兴而归,到了地方才知道这里的发现比他们所想的还要重大,而且几乎是决定性的发现。在众多专家的一起努力下,他们在十天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藏经洞所有卷册的清理工作,结果令所有人欣喜若狂。

    这次的发现不仅仅是华夏历史上的重大发现,也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的最重要发现,其中卷册包括了从上古时期开始,一直到北宋初年的各种文化、知识和记录,其中对历史、天文、地理等学科的帮助非常之大。更可怕的是在搜集到的五万多卷古籍之中,虽然华文占据了五分之四,但藏文、梵文、龟兹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康居文等各种文字的典籍也非常丰富,这对研究西域、中亚、乃至北方各民族的历史,再现其古代生活场景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其中许多更加深层次的影响,如今考古学家们还所知不多,但他们却很明白,未来这些古籍将对华夏文化的传承和修正有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那套重达四百多公斤的竹简,记载着全套汉代的儒家经典,这对当今华夏最为推崇的儒家文化有着更加深刻的影响。

    正是因为儒家文化,在当今华夏的士族阶层有着至高的地位,也让这套文献受到了最大的重视,专家们给它做了最好的保护措施,并迅速通过军队系统送往福州大学的历史研究所。

    军方对此十分重视,刘体纯在进攻甘肃的情况下,还特意抽调了一个精锐营作为护送部队。这套儒家经典被送到了安定卫的火车站,并利用铁路线送到釜山港,再用飞剪船迅速南下。

    在军方和历史学家们宝贝一般输送这套典籍的时候,乌拉尔军区的第七军和第三骑兵军正在迅速南下,席卷着李自成在甘肃的一切势力。因为没有行政体系,闯军在此处的统治并不稳定,他们更多的是以军队压服各地,并按时征税的简单统治模式。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顺开国

    这种统治方式简单粗暴,却没有办法深入掌控各地,唐军就利用这个特点,并不急于掌控村镇,而是向攻取闯军守卫的府县,只要这些地方被攻克,当地的闯军势力也就等于被连根拔除了。

    第七军步步为营,肃州卫、镇夷所、高台所、甘州五卫、山丹卫都被迅速攻克,并由后续的守备军掌控。满桂的第三骑兵军却是不照常理,他们带上足够的给养轻兵急进,向着甘肃腹地出发。

    骑兵军分为三路,第一路作为牵制力量,负责甘肃东部各地闯军,让他们不敢出城互相增援,第二路由满桂亲自率领,向北进攻嘉峪关,先占居此地堵住闯军反攻的北方通道。

    第三路则是巴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