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5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对着灰暗的前途,李双喜已经不抱希望,他也懒得去管那些争辩的士兵,自己找个墙角闭目养神了。在这个时候李双喜不跳出来,压下那些士兵的怒火,这简直是最大的败笔,随着双方的情绪越来越激动,甚至有人拿出了武器。

    啊的惨叫声响起,一名亲兵举着滴血的腰刀,看向地上刚刚被他割喉的士兵喊道:“再有言投降者杀。”

    他本打算杀鸡儆猴,却没想到自己的声威不够,更兼此时双方剑拔弩张之际,这样的行为无异于火上浇油。

    “你敢杀人,你们平时跟着将军吃香的喝辣的,让我们这些人受苦。现在我们想活命你们又要阻止。娘的既然不让我们活,谁怕谁啊,大家就一起死。”一名士兵站出来怒吼道:“兄弟们,跟这群杂碎拼了,就算死也拉个垫背的。”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大顺危局

    一群普通士兵怒吼着拿起武器,扑向了那些亲兵。众人都是久战疲敝,亲兵就算武艺高强也施展不开,更何况普通士兵的人数远比亲兵更多,结果那些亲兵惨遭屠戮。等到李双喜发现不对想要阻止,事态已经无法逆转了,他身边的亲兵纷纷被杀,连他自己也被十几把长枪逼在了角落里。

    “将军,事到如今大家就想要一条活路。如果将军有好生之德,就放我们一条生路吧。”有士兵喊道。

    李双喜长叹一声扔掉手中的长剑道:“你们走吧,愿意投降就去投降吧。”

    面对着兵败如山倒的局面,李双喜连最后一搏的心思也没有了,他只想找个地方自刎,也算没丢李家的脸。然而他刚刚扔掉长剑,立刻上来几个人将他们按倒在地,接着就是绳捆索绑,将他捆了个结实。

    “你们这是做什么?”李双喜怒道。

    一个领头的士兵上前施礼道:“我等兄弟想要活命,总要有觐见之礼,将军送我等一程,我们必不忘将军活命之恩。”

    看到周围士兵不善的眼神,李双喜长叹道:“罢了,就随你们去吧。”

    贺人龙和吴绍宽等了一个小时,突然有人来报,大顺投降士兵将李双喜扭送前来投降。吴绍宽笑道:“贺将军如何?穷途末路之下,可不是每一个人都立场坚定的。只要我们加大宣传,就能得到不一样的结果。”

    贺人龙看着吴绍宽智珠在握的样子,又想到他手下唐军的战斗素质,贺人龙突然问道:“我记得你说过,你说宁波军官学校毕业的。”

    “没错,我是第五期的。”吴绍宽点头道。

    贺人龙点了点头:“等到汉中府平定,我也去这个军官学校学习行不行?”

    “你?”吴绍宽愣了愣随即笑道:“当然可以,欢迎贺将军。”

    “不光是我,我这些老兄弟都应该重新学习了,总靠着勇敢又能活多久?”贺人龙叹气道。

    “这次虽然损失大些,却也不至于惨重。骑兵只有两千三百多人伤亡,其中一千八百多人都是受伤,有我们的野战医院和各种药物,相信可以很快治好的。”吴绍宽也只好这样安慰他了。

    宁羌州一战李双喜被俘,两万大顺军损失殆尽,这让汉中府群龙无首。更可怕的是正在合围而来的两万大顺军,他们对宁羌州已经失守毫无所知,结果被贺人龙和吴绍宽率军各个击破,在发现取胜无望之后,大部分都投降了。

    大顺军的战局变得越来越严峻,从蒙古南下的唐军很快攻克了延安府和庆阳府。进攻临洮府的唐军攻入了巩昌府和凤阳府,而贺人龙的部队在占据汉中府之后,立刻开始向西安府进军。为了策应贺人龙的进攻,河南战区也抽调两个团发起了对潼关的进攻,将此地守军完全牵制,让他们不敢返回西安防守,一时间刚刚建立起来的大顺朝风雨飘摇,一副亡国前的悲凉景象。

    陕西各府逐渐被唐军吞并,驻守的大顺军不是后退就是投降,昔日面对官军骁勇善战的将军们,却是节节败退毫无抵抗之力.眼看大顺军所掌控的的区域只有西安府一地,政权变得岌岌可危。李自成在西安的皇宫内已经发过几次脾气了,这位末路英雄如今已经想不出应该如何抵抗了。

    本来听说唐军骁勇善战,李自成和他麾下的将领都知道,却没有切身感受。在他们看来唐军毕竟也是朝廷的军队,就算强悍也就比官军稍强而已。自从杨嗣昌一战身死之后,大顺军都是压着官军打的,他们自然看不上唐军的战斗力。

    只是当唐军突然发起进攻,尤其是攻入陕西之后,大顺军才发现唐军根本不是他们所能对抗的。其结果就是原本计划好的防守,出现了很大的漏洞,面对攻势强大的唐军,大顺军连节节败退都成了奢望。

    陕西战事刚刚进行了半个月,各路唐军的歼敌和俘虏数量已经超过了三十五万,如今除了潼关尚有一万守军之外,勉强守在西安城附近的大顺军已经只剩下了十二万人,李自成不得不再次召集众将商议。

    “皇上,八贤王的劝降文书已经送来,他说只要皇上投降,他可以保证皇上继续在位,只是换个地方。其他一干将领兵员不愿意前往的回乡为民绝不歧视,愿意去的也可同去。”顾君恩将那份唐军发来的劝降书递了过去。

    “哼,劝降?还继续在位?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如今弘光帝在位,他难道要奉皇上为帝吗?”牛金星在一旁冷笑道。

    “丞相,八贤王身份尊贵,不至于如此信口雌黄吧。”李过听得有些疑惑,他不认为八贤王会有这么容易识破的借口,也不可能如此不顾身份。

    李过的话却让李自成深思,虽然这个条件匪夷所思,却最有可能是真的。毕竟如果这个条件只是骗人的,谁会用这么容易识破的条件。

    “哼,我看这个八贤王当咱们是三岁小孩子,竟然用如此幼稚的借口骗人,还是不要相信他们为好。”牛金星兀自嘴硬,却说不出更加可靠的理由。

    李自成对牛金星非常倚重,他询问道:“如果按照丞相的想法,我们当如何退敌?”

    “这个……”牛金星闻言一愣,若是受到阴谋诡计攻讦政敌他很擅长,如果说到临敌决断,尤其是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他是毫无策略的。想了半天牛金星才不得不提议道:“我认为应当趁着唐军立足未稳,先与对方在野外大战一场,只有让对方损失足够大,才能与之谈条件。”

    “万万不可啊。”副丞相顾君恩连忙阻止道:“唐军火器众多,与之为敌必须在城中混战方有胜算,如果全力出击,于旷野之上进兵,反而被其火器所趁实乃不智。”顾君恩心中焦急口不择言,竟然说出不智这等话来,这等于是公开打脸牛金星。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对阵野外

    牛金星的脸面如何过得去,他当即反驳道:“各府都是守城,有哪个能够守住?还不是被唐军包围四面攻打,到最后连逃跑都不可能。我军尚有三万骑兵可用,正好在平原地带给予敌军重创,只要让唐军损失惨重,我们就有资格与其谈条件,才能有可能保住皇上的位置。”

    “我认为可以先行谈判,如果对方真的肯保留皇上的帝位,让他们发布邸报传檄天下,八贤王就不可能反悔。到时候我们就算缴械投降,也能得到一个好前程。”顾君恩的话也算是一条不打仗的折中方案,只是现在牛金星已经提出方案,他是从来不肯认错的。

    见到顾君恩提出这样的方案,牛金星却要硬着头皮反驳:“如此天真想法犹如稚子,就算传檄天下,如果我军投降八贤王反悔了,我们也只是待宰羔羊而已。不如血战一场,才能挣得足够好的条件,至少能保住大家的性命。”

    虽然顾君恩的提议很有吸引力,但太过令人难以相信了,众将最后选择了支持牛金星。李自成见到众将请战,他也只好点点头,下令抽调十万大军出城作战,阻挡唐军的进攻。

    三路唐军在咸阳汇聚,如今已经汇聚了满桂麾下的一个骑兵师,第七军的一个步兵师,再加上贺人龙的一万五千余人,这已经是在分兵据守各地城池之后,唐军在陕西境内能够汇聚起来的全部人马了,加起来不足六万人。

    在得知唐军占据咸阳之后,大顺军立刻汇聚起最后的十万精锐,向着咸阳推进过来,其中还包括全部的三万骑兵。

    听说大顺军竟然动员全部主力主动出击,负责指挥的满桂等人也是面面相觑。在他们看来大顺军武器如此之差,兵员素质也十分低下的时候,应该据城死守才对,可是现在看来他们似乎有所依仗。

    “无论如何,再有五天就是春节了,咱们打了一个冬天的仗,总该有个好的结局,也算是给八贤王的新年献礼好了。”满桂总结着说道。汇聚此地的唐军最高将领就是满桂,他也被公推为临时指挥官,负责指挥此次大战。

    面对着主动迎上来的十万大顺军,满桂决定同样出兵应对,与大顺军在野外打上一场。唐军最厉害的还是火器,如果守城很容易让兵力施展不开,这反而对发扬火力不利。如果是在野外,唐军人数虽然少,却能够完全发挥出火力,让大顺军吃个大亏。

    指挥大顺军的刘宗敏心里也没有把握,毕竟唐军战斗力强悍,是否能够胜利很难说,尤其对方还有坚城可守。万一唐军守城消耗大顺军的兵力,他将进退两难。

    当斥候将唐军已经出城决战,以及对方数量不超过六万的消息传来,刘宗敏的心算是放下了。在双方展开兵力的野战之中,人多的一方总会占据不小的优势,更何况他的手中还有大顺军最精锐的三万骑兵,这可是他危急时刻足以反败为胜的杀手锏。

    崇祯十年的腊月二十八日清晨,已经进抵咸阳城外的大顺军遇到了排列整齐的唐军队伍,双方立刻摆开了战斗队形。刘宗敏亲自率领五万人为中军,他在右翼安置了两万步兵,这里由高一功负责掩护中军侧翼,而左翼则是他的杀手锏由李过率领,这里的三万骑兵就是他关键时刻的制胜筹码。

    唐军同样摆开了阵型,不过满桂与刘宗敏的想法差不多,他让第七军的十九师摆在中间,由师长吴程华率领,负责与对方正面对决。贺人龙的一万五千人摆在右翼,牵制对方左翼的进攻,而他自己则率领巴特的第三骑兵军第九师,在左翼,准备冲垮对方的右翼取得胜局。

    双方摆开了差不多的阵型,开始步步靠近。大顺军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决一死战了。这支大顺军乃是李自成最后的精锐部队,他们训练有素士气高昂,战斗力还是很不错的。冲锋的命令下达之后,大顺军官兵们高喊着前进口号,排出密集的长枪阵,一步步向着唐军匀速推进。

    唐军的战士更加沉稳,他们没有喊什么口号,全军排着更加整齐的队伍,火枪上肩踩着军鼓的鼓点,以每分钟七十六步的速度稳步前进,士兵抬脚间整齐划一,显露出超强的军事素质。

    右翼由吴绍宽率领的一万步兵同样开始前进,只是两翼的骑兵队形比较松散,他们勒住战马控制速度随着步兵的队列前进,不敢有丝毫超越以防战线脱节。

    双方的距离逐渐靠近,眼看已经只有六百米的距离了,满桂看着已经渐渐清晰的大顺军队伍叹息道:“为什么总是有人不相信王爷的善意,非要让我费力绞杀,真是一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