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开局就登基-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叔叔,我们都是汉人孩子,是被鞑子抢来的汉人,叔叔你们能带我们离开这里吗?我们想回家,我们想回到大明……”

    “能,叔叔就是来带你们回家的,大家快牵上所有战马,我必须立即离开这里,一旦鞑子大部队追来,大家都走不掉。”

    斥候队长说着,就叫过一个斥候:

    “你带上老人,马上撤退。”

    “是”

    斥候答应一声,立即过来抱起老人的尸身上马。

    狗娃狠狠抹把眼泪,立即起身和小伙伴们一起,牵来鞑子二十来匹战马,跟随斥候离开是非之地。

    龙腾军大营离此地二十多里,半个时辰他们就赶到营地,斥候小队长领着这些孩子直接去了中军大帐。

    守卫看到斥候带来这么多孩子,急忙伸手拦住他们:

    “这里是中军大帐,闲人免进,让孩子们先在外面等候吧!”

    斥候刚想说话,就听见中军大帐里传来岳飞都督的声音:

    “让他们都进来。”

    “是”

    斥候立即对孩子们招招手:

    “过来,我们都督要见你们,进去要给都督施礼懂吗?”

    “嗯,我们懂,在鞑子那里,我们天天都要给他们磕头……”

    孩子一句话,顿时让斥候小队长有种泪奔的感觉,他摸摸说话孩子的脑袋,随后一起进入中军大帐。

    见到岳飞,斥候急忙抱拳施礼:

    “都督,这些都是给鞑子放牧的汉人孩子,末将看到他们被鞑子追杀,就把他们救回来。”

    “都督在上,奴才给都督磕头!”

    孩子们在确认岳飞官最大后,立即跪倒磕头,把在鞑子那里的一套搬到明军中军大帐。

    两旁众将都是一愣,随后瞪起眼睛,他们不是瞪孩子们,而是在恨鞑子,我堂堂汉人孩子都被他们奴化了。

    岳飞心中也是一酸,他能理解孩子们身处环境,真的不知道这些孩子是怎么长大的,急忙起身上前扶起他们。

    “孩子们快起来,你们都是好样的,既然来到这里,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以后不能自称奴才,我们大明不兴这一套。”

    “谢谢都督。”

    狗儿马上学着斥候的模样谢过岳飞。

    岳飞爱怜的看着孩子们,见他们个个骨瘦如柴面黄肌瘦,知道他们吃不饱饭,心里很不是滋味。

    “来人,给孩子们准备饭菜端过来。”

    “是”

    看到都督和众位叔叔和蔼的目光,狗儿他们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急忙说道:

    “谢谢都督,我们不饿。”

    “岳飞微微一笑:

    “在自己家里不要客气,看看你们的模样,怎么会不饿呢,以后就跟着火头军,不用干活,只管吃饭,等我们消灭鞑子后,带你们回家。”

    “谢都督,我们没有家,我们要入军打鞑子,我们要学会用枪。”

    “哈哈,好,本都督就留下你们,等你们长大了,本都督一定让你们入军,不过呢,现在你们要告诉都督,鞑子的老巢在什么地方,还有其他部落的位置,你们都知道吗?”

    “知道,我们在这里长大的,对整个科尔沁都很熟悉,他们总部……”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将知道的都告诉了岳飞。

    这段时间,岳飞率领龙腾军横扫大草原,所过之处几乎不留人,高过车轮的男丁全部除掉。

    女人孩子和牛羊马匹都交给李来亨,由他送到关内各个需要的地方,有的在农场干活,有的做其他杂工。

    现在整个蒙元草原,只剩下一个科尔沁部,豪格本来也在蒙元,后来接到多尔衮的命令,立即返回辽东保护盛京。

    很快一桌丰盛的饭菜摆在岳飞的帅台上,有羊肉有马肉,还有一些素菜,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看到那么丰盛的饭菜,孩子们的口水都流了出来,他们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丰盛的饭菜。

    “快过来吃饭,慢点吃不要急,当心噎到。”

    “谢谢都督。“

    孩子们立即拿起碗筷开始狼吞虎咽。

    而岳飞则开始调兵遣将,按照孩子们所说和他们收到的情报相对照一下,岳飞发现几乎相同。

    现在岳飞麾下不但有龙腾军,还有阎应元率领的十五万大军。

    在阎应元率领十五万大军参战后,岳飞就发现这支军队农民军居多,战斗力不是很强。

    于是和阎应元商量,从他军中抽出八万有经验的老兵加入龙腾军,主将仍然有阎应元担任。

    剩下的几万人都交给李来亨,主要负责运送在草原上得到的牛羊马匹和金银珠宝回大明。

    在兵力不足时再从里面挑选候补军兵,可以说龙腾军现在实力大增。

    完全可以兵分三路攻打科尔沁部,争取一次性解决这些游牧民族对大明的骚扰。

 第237章小冰河期的深秋

    岳飞率军出关作战,已经大半年有余。

    刚进入九月,天气已经开始越来越冷。

    小冰河时期的深秋,已经寒冷到让人有些绝望。

    现在还没有到最冷的时候,再过一个月,外边绝对不在适合人类任何活动。

    打个比方,如果在外面小便,冷风一吹,绝对会连人一起冻在地上。

    尽管还不到最冷时间,但整个科尔沁部帐篷外,除了一些瑟瑟发抖的卫兵外,已经几乎看不到其他人影,鞑子们全部龟缩在帐篷里烧炭取暖。

    豪格率领镶蓝旗走后,据可靠情报,明军连续扫平很多小部落。

    但一直没有出现在科尔沁区域,科尔沁部毕竟兵强马壮,奥巴也渐渐放松警惕。

    一些将领都聚集在奥巴帐篷里,帐篷中间有几大盆碳火燃烧,里面很是温暖。

    鞑子们他们一边喝着马奶酒,一边在商量明军入侵草原的事。

    军师阿奇滋说道:

    “大汗,前一段时间,明军动作频频,很多蒙元部落都被灭,现在他们好像突然停止动作。”

    高济台是奥巴麾下第一猛将,他本就不把明军放在眼里。

    听到军师的话,他很不屑:

    “哼,那是明军没有进攻我科尔沁部,只要他们敢踏进科尔沁半步,本将军定让他们全军覆灭。”

    阿木伊奥:

    “将军不可大意,既然明军能够一路横扫蒙元各个部落,他们绝对不会像豪格说的那么弱。”

    “”以末将看,随着冬季到来,气温越来月低,几乎都达到零下三十度,他们火枪都无法点火,根本不适合军事作战,肯定暂时休兵停战,最早也要到明年开春才会重新开战。”

    达济台图:

    “对啊,我支持这种的说法,现在冷的根本都不能出门,明军补给肯定很困难,他们都身穿铁甲,根本不能御寒,暂时绝对不会入侵科尔沁……”

    科尔沁精英们没有一个人认为这么冷天气,明军还会对科尔沁发起进攻。

    意见达成一致后,鞑子们都各自回到自己帐篷,抱着抢来的汉人女子享乐去了。

    明军真的如鞑子们所说,全部穿着铁甲?

    当然不是,作为一个穿越者,朱由检怎么可能不知道明末处于小冰河期。

    在出发前,朱由检都已经给明军都准备好了就棉袄棉裤和大棉被。

    别看明军都还穿着铁甲,可是铁甲里都穿着非常保暖的棉衣棉裤棉帽和手套,连战马都穿上小棉甲。

    现在只是刚进入深秋,并没有进去最严酷的冬天,更不要说寒冬。

    冰河期从自然科学角度来说,是一种气候现象。

    在它所发生的时期里,气温会大幅度下降并引发各种各样的灾害。

    明朝末年正值世界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第四次小冰河期巅峰。

    由于其带来的恶劣天气,包括明朝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在这一时间段内发生了剧烈的动荡,进而直接改变了世界历史。

    我国历史上一共发生过四次小冰河期,第一次发生在殷商末年,直接导致了周朝代商。

    第二次发生在东汉末年,导致了三国乱世。

    第三次发生在唐朝末年,导致了五代乱世。

    而第四次则发生在明末。

    明朝末年的小冰河期算得上是我国历史上最严峻的自然灾害之一。

    根据清初著名历史学家谈迁的《北游录》记载。

    从顺治十年到顺治十三年,北京北运河年年封冻长达110天。

    而这个时期还是小冰河期即将结束的尾声,明末小冰河期的巅峰在崇祯时期。

    据现代科技推断,崇祯在位期间,连南方的广东地区都下了一尺多厚的暴雪。

    北方各地更是封冻千里,大小江河全部结冰,漕运几近废黜。

    牲畜、庄稼包括人都被冻死、冻伤无数,其摄氏温度达到了惊人的零下40度。

    在这种低温之下,沸水泼出会被瞬间冻成白雾。

    树木花草会被罕见的“冰凌”完全封住,人即便是身穿数层棉衣出行也会有寒冷刺骨的感觉。

    由此可见,明末的北方大地,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磨难。

    但是,除了极寒的天气以外,因天灾而造成的农业减产也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明末农民起义并不是起始于崇祯时期,事实上整个明朝从创立之初就一直在爆发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

    但真正受小冰河期影响而产生的农民起义应该从王二起义算起。

    天启七年,受小冰河期影响,陕西全境欠收,黎民百姓只能靠吃树皮草根度日。

    在最开始的时候,由于小冰河期的影响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所以虽然有大量农民军此起彼伏,但却根本无法动摇明朝的根基。

    但等到崇祯即位以后,小冰河期的威力彻底释放,整个大明王朝的农民起义就变得越来越频繁了。

    崇祯元年七月,陕西境内就有王嘉胤、杨六、不沾泥等人揭竿而起。

    而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起义军主要首领也在崇祯三年前后陆续起义。

    最终直接导致小冰河期的主要特征虽然是寒冷,但并不意味着这是它唯一的特征。

    除了寒冷以外,干旱、滋生蝗灾、鼠灾都是小冰河期的特点。

    明末的旱灾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发生在1637至1643这6年间的崇祯大旱。

    此次大旱的灾情之严重,受灾范围之广大,旷古烁今。

    据统计,在当时一共有23个省份受灾,其中华北、河北、河南等地区甚至连续受灾五年以上,堪称赤地千里。

    而且此次大旱表现出了极不寻常的特性,北旱南涝。

    顾名思义,北旱南涝就是指在北方大部分地区经历旱灾之时,南方地区却在经历洪涝灾害。

    这样的灾情分布不仅增加了灾害的复杂程度,也让抗灾救灾工作变得举步维艰。

    但这还不算最可怕的。常年的大旱还引发了蝗灾和鼠灾。

    明末的蝗灾和鼠灾一般都是沿着黄河两岸发作,而且持续时间长久,最长的一次甚至连续五年不断爆发。

    如此漫长的灾期直接导致整个北方地区灾情的失控,整个明朝陷入前所未的绝境。

    由此可见,小冰河期虽然不是明朝灭亡的唯一原因,但它绝对是最主要的原因。

    因为小冰河期的到来,北方草原草场大量衰败,身为游牧民族的满清政权不得不尽力南下。

    而小冰河期造成的农业减产,也让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最终从里到外将整个大明王朝拉下了深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