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开局就登基-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327章 改革效果显现

    朱由检从兵工厂回到乾清宫后,心情有些复杂。

    他既为大明的兵工发展感到高兴,又为百姓问题感到忧心和愤怒,改革都半年了,居然还有百姓无法解决温饱问题存在。

    一天吃两顿,顿顿吃稀饭,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严重缺粮,只能勉强糊口不被饿死而已。

    从太祖登基以来,大明的税赋就是整个华夏历史上最低的,人约四十税一,当初制定这个税赋时,太祖皇帝充分考虑到百姓的切身利益。

    他本身就是穷苦百姓出生,当时父母哥哥都被饿死,他自己也是为了不被饿死出家当和尚。

    朱由检穿越以来,为了减轻百姓负担,北方百姓直接免税三年分文不收,他们居然还会吃不饱,这应该是户部的问题。

    朱由检想到这件事,当时就想把倪元璐给撤掉,完全就是玩忽职守,身在高位丝毫不作为。

    就在朱由检想着撤掉倪元璐时,近侍太监进来禀告:

    “陛下,户部尚书倪元璐求见!”

    “来的好,说曹操曹操到呀,让他进来。”

    “遵旨”

    正想找倪元璐算账呢,他居然直接送上门,朱由检立即让倪元璐进见。

    倪元璐垂头站在殿外,心情很是低落,他已经做好回家种地的准备,看到小太监出来,急忙上前问道:

    “公公,皇上怎么说?”

    小太监对倪元璐拱拱手:

    “倪大人,陛下召见!”

    倪元璐对小太监拱拱手,迈步进入乾清宫,看到皇上大马金刀坐在龙椅上,脸色很是不善,倪元璐急忙跪倒在地。

    “微臣参见陛下。”

    正常情况下,大臣见驾不需跪拜,躬身施礼就是,可是倪元璐感觉有罪,他认为还是老实认错为好。

    朱由检本来就在生倪元璐的气,看到他直接大礼参拜,朱由检没好气说道:

    “免礼平身,倪元璐你来的正好,朕刚想找你,先说说你找朕有何事?”

    倪元璐不敢平身,跪爬几步来到朱由检面前,将手中账本高高举过头顶:

    “陛下,户部把今年大明的税赋统计出来了,可是数目相差悬殊,微臣实在检查不出错在哪里,请陛下责罚……”

    朱由检当时被倪元璐这个举动搞的有些懵逼,立即接过户部统计账本观看,一看之下顿时大喜,起身扶起倪元璐。

    “这是好事呀,爱卿说说哪里不对?”

    倪元璐无奈摇摇头再次躬身回禀:

    “陛下呀,数目相差太大,我大明一年税收到库最多四百万两,可是您看看这数目整整相差十倍,并且还是在大部分地区免税的情况下,这绝对不可能,到时陛下向微臣要银子时,微臣连十分之一都无法拿出,岂不是死罪。”

    原来所有税赋到账之后,大明国库的税收,居然达到四千三百多万两白银,这是整个明朝历史上从未达到的数字。

    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进行改革,整个北方又免税三年,这个数字肯定有问题,并且问题很大。

    朱由检哈哈大笑:

    “爱卿快坐,你有没有看看税收大户在什么地方?”

    “回禀陛下,农业税达到史无前例的七百多万两,大部分地区还在免税,这绝对不正常,商税三千多万两就更不正常,大明哪有那么多商税可交,把那些商户全部身家都加上,也不会达到这个数字呀!”

    不要认为倪元璐傻,他也是今年刚被朱由检重用,以前是兵部侍郎,曾短暂做过几天户部尚书。

    那时大明穷的几十万两银子都拿不出,不然也不至于让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

    可是突然发现,国库税银居然达到四千多万两,顿时让倪元璐手足无措,好像做梦一般,认为什么地方出现严重误算太正常不过。

    如果说征商税,这个以前也有过,但是一年下来区区几十万两,已经算是天文数字。

    “哈哈哈……”

    看到倪元璐一脸懵逼的模样,浑身都在发抖,朱由检不禁一阵哈哈大笑,他笑倪元璐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起身走到倪元璐面前,朱由检伸手拍拍倪元璐的肩膀,差点把他从椅子上拍到地上。

    “爱卿,你算算大明藩王一年需要多少俸禄?朕告诉你,二十七位藩王几十位郡王,镇国将军更多,光是这些家族的俸禄就达到五百多万两白银。

    那么现在呢?藩王只有十位不到,郡王和镇国将军更少,单单俸禄就减少三百多万两白银,并且他们还要向大明缴纳税赋。

    这样一来,他们五百万两白银的俸禄,朝廷一两银子都不需要再出,是不是多出五百多万两白银?

    北方普通百姓免税三年到五年不错,可是乡绅和财主官商必须足额交税,他们一家的田地,几乎都比成千上万个普通家庭总和还要多,所以北方虽然免税,但税银反而会多出很多。

    现在矿山盐矿等等,不允许私人拥有,但朝廷不会偷漏税,这部分都会全额交税。

    江南财团,晋商,徽商,陕商,鲁帮等都是富可敌国,他们只交小一部分税收,足足达到千万两白银,这里不算海上走私。

    朕的皇家商会还上交税银三百万两之多,上述这些可都是新增加的税银,四千万两它有什么不可能?

    大明缺银子吗?大明真的很穷吗?当然不是,穷的是国库,富的是官商勾结,他们大把大把挣银子,分文税赋都不想交。

    结果导致很多银子,都流到东掳和流寇手中,把沉重的负担全部压在百姓头上,百姓能不造反吗?朕是百姓也会造反!

    另外,朕告诉你倪元璐,明年税收将会更多,未来五年之内,国库税银将达到上亿两,朕希望你们户部官员不要都被吓死!”

    朱由检早就粗略算过,知道今年税赋不会低于三千万两白银,不过达到四千多万两还是让他很惊讶。

    皇上一席话,顿时让倪元璐茅塞顿开,虽然他不敢想象五年之内上亿两白银来自何处,但也清楚今年户部并没有算错帐。

    “天呀……”

    倪元璐再次匍匐朱由检脚下,早已经泪流满面:

    “陛下,您真乃神人也,不但灭流寇杀东掳,救百姓与水生火热之中,还能在这么短时间让大明再铸辉煌,汉武秦皇在您面前都不过如此。”

 第328章 出城私访

    倪元璐看到国库收入四千多万两银子,还以为是户部部核算出了问题。

    现在经过皇上这么一说,他恍然大悟,趴在地上连连磕头,说五体投地一点不过分,甚至把朱由检比作秦皇汉武。

    朱由检扶起倪元璐:

    “爱卿平身,秦皇乃千古一帝,虽然亡于二世,但他却创下我华夏大一统,后世无人能与其相提并论。”

    等倪元璐平身后,朱由检又想起百姓缺粮的事情,他的脸色渐渐变得严肃起来:

    “倪爱卿,虽然国库充足,但百姓却依然无法解决温饱,这个情况你是否知晓?”

    “回禀陛下,百姓暂时无忧,等到来年春耕,他们就可以丰衣足食,现在大明有足够的银子赈灾,乃是百姓之福。”

    听到倪元璐这么说,朱由检的好心情立即被他破坏,厉声说道:

    “朕问你是否知晓百姓为何缺粮,朕当初传旨种红薯和土豆,都种到哪里去了,为何不上报?”

    皇上突然变脸,顿时让倪元璐浑身一颤,急忙回禀:

    “陛下,这个微臣已经上报大明内阁呀,如果陛下没有收到奏折,肯定被李大人暂时压下去了,土豆和红薯都种植过,可是产量实在太低,百姓都不愿意种植,后来全部种植的水稻和小麦,虽然因为干旱造成大减产,应该不会饿肚子呀!”

    其实当初李邦华也是好意,大明那时正在出兵三路,攻打东掳和蒙元,消耗真的很大。

    他知道百姓收成不好,但比起往年百姓已经很幸福,为了不让皇上担心和分心,他暂时没有上报。

    以为过段时间情况会好转,到时一切都迎刃而解,可哪里知道,大半年居然一滴雨都不下,一直持续到现在。

    现在下雪虽然缓解了干旱问题,可是大冬天天寒地冻,根本不能进行任何农作物的种植。

    朱由检冷冷一笑:

    “赈灾,说的好听,现在是不缺银子,可是南方的粮食怎么运到北方?运河都已经结冰,如果下次再出现这种情况,你们都可以回家种田了,回去好好体会一下老百姓的苦楚。”

    朱由检翻脸如翻书,让倪元璐深深体会到什么叫伴君如伴虎,急忙躬身施礼:

    “微臣知错,谢陛下开恩。”

    虽然倪元璐并不是主要责任人,但也有不作为的嫌疑,如果不给他们一点小小教训,对百姓太不公平。

    于是朱由检冷冷说道:

    “户部七品以上官员,全部罚俸半年,给你们一个教训好长点记性,你马上回去召集户部官员,让他们去城外的村庄实地考察,如果遇到缺粮的百姓,立即给他们解决。”

    “微臣遵旨”

    倪元璐领旨后,立即退出乾清宫,对于皇上对他们户部的惩罚,倪元璐都坦然接受。

    现在俸禄都增加很多,对家里开支几乎没有影响,他知道这是皇上在提醒他们注意。

    走出乾清宫大门后,倪元璐回头看看乾清宫,随后双膝跪地,对着朱由检所在的方位连磕三个响头。

    然后起身对苍天张开双臂:

    “感谢苍天呀,你终于睁开了眼睛,让我们大明能够拥有如此圣君,我大明终于不再缺银子,希望保佑大明永远国泰民安……”

    倪元璐走后,朱由检立即传旨:

    “传青龙曹正淳见朕。”

    “遵旨”

    小太监领旨去传青龙曹正淳,朱由检回头交代阿青:

    “阿青,一会朕要出京,你去看看毕懋康爷三,告诉毕懋康,病好后让他把研究火器的技术都传授给子轩,一身技术不能无人接班,回来时把紫薇带回来交给公主,朕准备收她做义女。”

    “遵旨”

    “主公,您现在有三个女儿了,将来肯定很幸福。”

    朱由检微微一笑,并没有回答阿青的问题。

    “去吧,以后你自然会知道。”

    “遵旨,阿青告退!”

    朱由检这么铁碗治国,当然需要一些年轻的亲信。

    戚继光他们都已经中年,孙承宗已经七十多岁,朱由检也不打算什么事情都用系统召唤之人,大明的人才还是要重用的。

    很快青龙曹正淳走进乾清宫:

    “青龙曹正淳参见陛下,”

    “免礼平身,你们两个换身便装陪朕出城。”

    朱由检说着,就扔两套毛皮大衣和两个皮毛帽子给二人。

    “遵旨”

    这二位什么都不说也不问,立即换上皮毛大衣,有太监去牵来三匹战马,三人一起走出乾清宫。

    这个天气还是坐马车舒服,可是大雪漫天飘飞,地上积雪已经半尺,马车根本无法通行,只能骑马出行。

    战马在雪地上飞驰,他们都是身穿毛皮大衣,头戴毛皮帽子,全身裹的密不透风,并没有感觉到寒风刺骨,唯一苦了三匹战马。

    天气实在寒冷,路上很少遇到行人,百姓们都待在家里不敢出门,再说出门也没有事情做,还消耗体力。

    大约半个时辰后,他们来到昌平,昌平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区,但有小部分平原,土地面积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