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开局就登基-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朱由检一点都不慌,他知道系统不会骗他,传国玉玺肯定在里面:

    “大家不要着急慢慢找,东西肯定在这这里,朱由检说着就拿起身旁一个布包,随手扔到一边。

    突然一件丝绸内衣从里面露出来,这种内衣上面还绣着凤凰,一般人根本穿不起,应该在是皇宫女主人的衣服。

    朱由检突然感觉眼前一亮:

    “大玉儿的内衣?”

    出于正常男人的本能,朱由检又捡起那个布包,感觉分量还不轻,他四下看看,发现其他人都在聚精会神翻找玉玺,并没有人注意他。

    于是朱由检的手就伸进布袋,可是却摸到一块硬硬的东西,急忙将那东西拿出来一看,当时就大叫一声:

    “卧槽……”

 第344章 宋应星到来

    朱由检只是想摸一下丝绸的手感,谁知摸到一个硬东西。

    拿出一看,竟然是一块很漂亮的玉石。

    当看清楚玉石的模样时,朱由检顿时就是一句卧槽。

    居然和传说中的玉玺一模一样。

    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朱由检顿时一阵狂喜:

    “哈哈哈,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老王你们不要找了,玉玺在这里。”

    这确实是皇太极得到的那块玉玺,在多尔衮大玉儿带着福临匆忙逃走时,玉玺和一些贴身的衣物被大玉儿带在身上,她没有让任何人知道,连多尔衮都不清楚。

    这些人从地道逃出后,被黄得功抓住,黄得功这个大老粗也没有注意看,回去就把布袋扔到金银珠宝堆里。

    虽然军兵对那么多金银都很眼红,但现在明军军规森严,没有哪个人敢动这些金银珠宝,结果让天下第一大宝贝淹没在金银堆里。

    如果不是朱由检想起自己的内帑,如果不是系统提醒,真的不知道玉玺什么时候才能问世。

    听到玉玺已经被皇上找到,老王快步跑到朱由检身边。

    激动之下都忘记自己的身份,伸手拿过玉玺仔细观看。

    “没错,这就是玉玺,和传说中一模一样,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传国玉玺终于被大明得到……”

    老王扑通跪倒在地,将玉玺高高举过头顶重新交给朱由检。

    那些东厂番子也都一起跪倒在地,口中高呼吾皇万岁。

    对于老王的冒失,朱由检并没有感觉到什么不爽,知道他是一时激动,也是因为心里装着大明。

    “哈哈……都快快平身,每人赏银五百两。”

    朱由检让众人平身,每人赏银五百两,这下可把那些番子乐坏了。

    五百两白银对朱由检不算什么,可是对于那些番子来说,绝对是一笔大财富,完全可以找个老婆过好日子。

    皇上说话金口玉言,说赏肯定会赏,他们谢过皇上后,领了赏银就退出内帑。

    可是王承恩却没有动,朱由检拍拍老王肩头笑道:

    “老王呀,自己去拿,黄金珠宝随便挑。”

    老王躬身施礼:

    “谢陛下隆恩,奴婢一无家人二无后人,要太多银子无用。”

    见老王不要封赏,朱由检也没有在勉强他,但朱由检也不会让这个忠心耿耿的老太监吃亏。

    “老王呀,朕知道你忠心,以后你就住在宫中直到终老,朕养你!”

    “谢陛下隆恩,奴婢何德何能,竟然让圣上如此厚待……”

    老王开始是激动,现在又是感动,不禁老泪纵横。

    “谢陛下隆恩!”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西山煤场生产的煤球,正源源不断进入京师和附近区域。

    家庭困难的普通百姓家,都是免费提供煤炉和煤球。

    而那些有钱人家和财主官员,都需要购买蜂窝煤,蜂窝煤的价钱和木炭相比,几乎便宜大半。

    尽管如此,因为需求量巨大,一个冬天过去,肯定又会为国库增加一笔不小的收入。

    三天后

    雨化田带着宋应星来到乾清宫,让宋应星在门外稍等,雨化田先去见朱由检。

    而朱由检此时正在策划另外一个改革,突然有小太监来报:

    “陛下,西厂督主雨化田求见。”

    “召”

    听到雨化田求见,朱由检立即让他进见。

    雨化田进入房间躬身施礼:

    “奴婢雨化田,参见陛下。”

    看着雨化田一脸的风尘仆仆,朱由检问道:

    “人找到了吗?”

    雨化田急忙拱手回禀:

    “回禀陛下,宋应星已经等候在外面。

    “快,让他来见朕。”

    “遵旨”

    雨化田立即退出房间去传宋应星见驾。

    这个宋应星可不是一般人物,必须介绍一下。

    宋应星1587年1666年,字长庚,江西南昌府奉新县今江西省奉新县人,明朝著名科学家。

    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

    同时思想上的超前意识使他成为对封建主义和中世纪学术传统持批判态度的思想家。

    宋应星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

    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宋应星在崇祯时期曾做过广州知府,后来看不到希望就辞官回到老家。

    宋应星的主要贡献,表现在他把中国几千年来出现过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方面的知识作了一个总结性的工作。

    同时也对技术经验作了总结性的概括,并且使它们系统化条理化,然后著述成书使之能够流传下来。

    宋应星所著书籍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在农业方面宋应星对水稻浸种育种擂秧耘草等生产全过程作了详尽的记载。

    他还指出了水稻种植中值得注意的各种问题。

    在手工业方面,宋应星力图运用定量的方法,他在叙述生产过程时,特别注意原料消耗成品回收率等方面的数量关系。

    尤其是机械篇详细记述了包括立轴式风车糖车牛转绳轮汲卤等农业机械工具,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宋应星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地论述锌和铜锌合金黄铜的科学家。

    他明确指出,锌是一种新金属,并且首次记载了它的冶炼方法。这是我国古代金属冶炼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

    使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大规模炼锌的国家。

    宋应星记载的用金属锌代替锌化合物炉甘石炼制黄铜的方法。

    是人类历史上用铜和锌两种金属直接熔融而得黄铜的最早记录。

    不要说明末没有钢,其实明末已经拥有十七世纪,世界上最先进的钢铁冶炼流程。

    那就是明朝末期的冶铁流程。这个流程的钢铁产量与质量,均为此时代的世界之最,至少领先世界60年。

    可惜他很多呕心沥血领先世界多年的著作,都被东掳够鞑子焚毁,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见到朱由检后,宋应星立即抱拳施礼:

    “草民宋应星,参见陛下!”

 第345章 宋应星入内阁

    宋应星本是崇祯时期的官员,因为和那些清流不和,一身本事无用武之地,后来辞官回乡。他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官职在身,也不拿朝廷俸禄,所以在朱由检面前自称草民。

    看着史上着名的科学家,朱由检不禁有些感慨,起身扶起宋应星:

    “爱卿免礼。”

    “来人,给爱卿赐座。”

    小太监急忙给宋应星搬来一张椅子。

    宋应星从来没有被皇上召见过,当时被朱由检搞的有些懵逼,反应过来之后,心中感到有些受宠若惊。

    “谢陛下,吾皇万岁!”

    “宋应星无能,并不能为大明做出什么贡献,已经辞官回乡,不知陛下因何和召见草民?”

    朱由检微微一笑:

    “爱卿过谦了,朕知道你的能力,现在大明太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决定重用与你,希望你能大展宏图。

    朕决定加封你为内阁大学士,但主要的职责还是在工部,希望爱卿能带动大明工业蓬勃发展。”

    朱由检一句话,宋应星直接进入内阁,顿时有一阶草民变身大明一品内阁辅臣,宋应星当时就傻了。

    朱由检身后站着的阿青姑娘,看到宋应星一脸懵逼的模样,急忙提醒他:

    “宋大人呀,还不谢恩。”

    在阿青的提醒下,宋应星才反应过来,急忙跪在在地:

    “臣谢主隆恩,陛下不可呀,只要给臣一个工部的官职就行,哪怕是五品也没有意见,这个内阁大学士,臣恐怕不能胜任呀!”

    好吗。宋应星居然嫌自己的官职太大,其实他只想多做一些事情,官职大小真的不在乎,宋应星在乎的是皇上的认可。

    他知道,没有皇上支持和认可,他宋应星空有一身才华,根本没有用武之地,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朱由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知道宋应星是个人才,当然不会委屈他。

    “爱卿,朕意已决,不要推让,没有大事之时,你不需要到内阁报道,只管在工部去实现你的人生价值即可。

    有了内阁大学士的身份,你做事不是更方便吗?朕可以给你放权,你们研制和推广所需资金,可以直接向户部申请,如果户部不同意或者有困难,你们可以随时向朕要钱,暂定一年三百万两启动资金。

    但是朕有个要求,火器的更新换代必须跟上,大明的武器装备要保持领先全世界三十年,另外工业机器也要抓紧研制,大型军工厂和服装厂等要抓紧建立和完善,一年内明军要换新装,就按照这个款式制作。”

    朱由检说着,就递给宋应星三张图纸,一张是我们现代迷彩服,一张是防弹背心的制作图,还有一张是钢盔制作图。

    朱由检这是准备为明军换新的军服,以后军民将是全火器时代,很少有贴身肉搏出现,过重的盔甲已经不在适合明军。

    国内已经平定,接下来是海外作战,战舰上穿盔甲等于找死,一旦落水会迅速沉底,所以海军将放弃盔甲而配置防弹背心。

    以后海外作战,对手也会有火器出现,但那时火器攻击性还很有限,简单的防弹背心完全可以有效保护明军生命,当然子弹击中面部另当别论。

    宋应星本就是科学家,对于未知的的东西很是好奇和好学,接过三张图纸一看,立即开心的如获珍宝。

    再次躬身施礼:

    “谢陛下信任,微臣定将为大明发展,倾尽一生所能。”

    朱由检哈哈大笑:

    “好,朕相信爱卿,另外再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并不孤单,在工部还有毕懋康和赵士祯,希望你们三个紧密合作。”

    “来人,送宋爱卿去工部,暂时和赵士祯毕懋康住在一个府上。”

    “遵旨,微臣告退!”

    此时毕懋康已经痊愈,他带着孙子正在军工厂忙碌呢,小紫萱已经接到公主宫中。

    三位科学家汇集工部,红薯土豆也已经种植,朱由检感觉一下轻松很多,迈步走出房间,想出去透口气。

    看到皇上出去,阿青赶紧跟上去,朱由检回头对阿青说道:

    “阿青,在宫中不需要你保护,回去休息吧,朕有事会叫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