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开局就登基-第3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由检满面微笑,躬身钻进三轮车车厢,里面座椅上都铺着毛皮,最上去很是柔软。

    “开车。”

    朱由检对骑车的军兵一挥手,军兵立即踩动脚踏板,三轮车快速启动前进,时速估计在二十公里左右,感觉还不错。

    回头看到毕懋康他们都跟着三轮车跑步前进,朱由检让军兵放慢了速度:

    “慢点,不要把朕的科学家累坏了。”

    “遵旨”

    军兵答应一声,立即放慢速度。

    “陛下,感觉怎么样?比骑马舒服吧?”

    这个根本不用问,肯定比骑马舒服,可以躺可以坐,也可以翘起二郎腿,还能半卧在里面,骑马哪里能这么轻松。

    “嗯,挺好的,两轮自行车生产情况如何?”

    听不到皇帝问自行车,宋应星嘿嘿一笑道:

    “陛下,自行车生产了几百辆,暂时停止生产,他们都不会骑呀!接连摔伤十几个士兵,还是三轮车好。”

    宋应星这句话,让朱由检有些哭笑不得:

    “不会骑可以学呀!出行骑马还需要有人照料,自行车不但方便还很卫生,又不用喂草料,继续生产。”

    “遵旨!”

    朱由检坐三轮,毕懋康他们跟着在后面走,在他们身后还跟着一辆马车,马车上拉的是朱由检要的武器。

    一炷香时间,君臣众人来到火器试验场。

    军兵从马车上卸下四样火器开始安装试验,分别是火箭,连发枪,两种口径便携式迫击炮。

    火箭和连发枪朱慈烺已经见过,小口径迫击炮已经投产,上次朱慈烺并没有见过,但朱由检早就知道。

    这两种微型迫击炮,是根据朱由检系统兑换的炮击炮改装版本,一种种五斤,一种重十斤,这是朱由检专门为山地战准备的。

    这两种微型迫击炮可以单兵操作作战,最大射程五百米到一千米,炮弹大小和手雷差不多。

    但威力比手雷大,唯一的缺点就是命中率有些问题,不能精准打击,只对集团打击有巨大威胁。

    朱由检先检验火箭炮和连发枪,这东西图纸都是他系统里兑换的,对火箭炮和连发枪的性能他并不意外。

    便携式迫击炮倒是让朱由检有些意外,说实话这玩意他以前也没有见过,性能和威力都让朱由检满意。

    至于命中率五米左右,朱由检并不在意,在两军交战之时,面对成千上万的敌人,地毯式轰炸即可,根本不担心炸不到敌人。

    试验结束,朱由检高度赞赏大明兵器制造局研究和制造人员,决定给他们嘉奖:

    “朕对这四种火器很满意,尽快量产装备主力部队,决定给予兵器制造相关人员奖励十万龙币,你们负责分配。”

    赵士祯宋应星毕懋康三人急忙躬身施礼:

    “谢陛下天恩,兵器制造局肯定会为大明强大竭尽全力。”

    朱由检看看三位大家,心里不禁有些感慨,他不知道毕懋康还能挺多久,已经廉颇老矣。

    “免礼,这是你们应该得到的奖励,表现现特别突出的工程师,同样可以享受封官加爵的待遇,到时你们把名单报给朕。”

    “谢陛下。”

    三人激动的直接跪倒谢恩,他们为自己麾下工人感谢皇帝,以前只有那些在战场上为国血战的将士们,最容易被封官加爵。

    现在他们这些造武器的人,竟然也有机会获得爵位,这对他们这些幕后工作者来说,是多么大的荣耀呀!

    看到大明三大科学家如此激动,朱由检微微一笑将他们扶起:

    “三位爱卿快快平身,为大明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无论什么岗位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回报。”

    “谢陛下”

    三人谢过皇帝后,有想到一件事,毕懋康再次拱手说道:

    “陛下,这四种武器还未起名,请陛下赐名。”

    每种武器都应该有它的名字,以便于日后使用,在毕懋康的提醒下,朱由检才想起为火器赐名。

    看看三位专家,朱由检心里一动说道:

    “你们三人是我大明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东西是你们研制出来的,朕决定用你们的名字命名,以便让后世之人铭记。

    连发枪命名士祯神铳,火箭弹命名应星飞弹,另外两个命名懋康飞雷,不知三位爱卿意下如何?”

    三人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皇帝居然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四种火器,当时就愣在那里。

    反应过来之后,他们眼眶不禁湿润起来,如果这四种火器能流传下去,他们的名字也会被世人铭记,这太奢侈了。

    虽然内心无比感激,但三位大明科学家脑袋摇的像拨浪鼓似的:

    “陛下不可,我们根本不配,这都是圣上提供的技术,应该以圣上之名明明才对,请陛下恩准。”

    朱由检含笑摇摇头:

    “不用推辞,就这样决定,朕答应你们,如果你们研制出更厉害的武器,就用朕的名号命名吧!”

    “这……”

    “赵士祯毕懋康宋应星,叩谢谢陛下天恩!”

    三位大明科学家那叫一个激动,扒在地上拜谢皇恩,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研制出一种更厉害的大炮,到时就叫崇祯神炮。

 第657章 移民计划

    回到乾清宫,朱由检立即传旨召见内阁首辅孙传庭,户部尚书倪元璐,兵部尚书孙承宗和五军都督戚继光,还有夏完淳以及太子朱慈烺。

    很快众位大臣就来到乾清宫,只见御书房里,皇帝稳坐在龙椅上,美丽的保镖阿青和曹正淳一左一右站在他身旁。

    几位大明重臣急忙上前躬身施礼:

    “参见陛下。”

    朱由检微微点头:

    “免礼平身,赐坐!”

    “谢陛下天恩。”

    几位大臣恭恭敬敬在旁边太师椅上落座,马上有小太监给们上茶。

    这里不是朝堂,朱由检在御书房召见大臣时,都会给他们赐坐并且上茶,就和聊家常一样。

    “诸位爱卿,朕准备明天一早出发,前往大明西北查看灾情,并且启动移民计划,到时太子留下监国,户部尚书准备一下,明天随同朕一起前往。”

    朱慈烺和倪元璐起身拱手领命:

    “遵旨”

    朱由检继续说道:

    “正常情况下,我华夏子民都不愿意背井离乡,特别是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百姓,大明刚好利用此次灾情为契机移民,应该配合的百姓会多一些。

    此次移民不但为了解决灾区百姓生活问题,也是大明一项重大国策,一旦百姓不愿意离家,朝廷就要强制执行。

    家里兄弟多的人家,可以选择一个儿子移民南洋,如果没有成家的,朝廷不但为他解决婚姻和工作问题,还会为移民的百姓解决住房问题。

    当然强制措施,建立在无人移民之时,才采取的措施,随着海外领土不断扩张,移民也会不断进行。

    此次移民不单单争对大明西北灾区,大明任何地区的子民,都可以移民海外,户部可以下发通告,自愿移民者朝廷还会给予经济上的补助。

    所有移民的大明子民,都可以随时来往于大明和海外领土,以后会有固定船只来往大明本土和海外领土,一个月一次。”

    朱由检说道这里,目光在几位大臣身上扫视一遍,见他们都在认真听,朱由检继续说道:

    “对朕这个决定,你们有什么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来商量后在做决定,但移民没有商量余地。”

    向海外移民必须进行,这是一个伟大的计划,朱由检想让华夏语变成世界通用语言。

    想起后世西方列强对华夏的打压,朱由检准备从根子上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不会让任何一个西方国家崛起。

    只要看到哪个国家有崛起的势头,大明会毫不犹豫将他消灭在萌芽状态,甚至灭国都在选项之内。

    倪元璐起身拱手:

    “陛下,西北灾区在入冬后应该可以解决,现在从南洋运来的粮食足够支撑到明年,强制移民可能会引起民怨呀!”

    戚继光虽然也对移民有所顾虑,但他坚决支撑皇帝的决定:

    “倪大人,随着大明人口增长,北方天气又很极端,以前大明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但现在不同,南洋诸岛条件远超西北和外东北,本都督支撑陛下移民。以后条件好了可以回来。”

    孙传庭:

    “微臣赞同陛下移民政策,但微臣认为可以先在全国发布通告,如果南方有愿意移民的可以先过去,北方百姓迁移到南方填补移民留下的空缺,随着海外条件渐渐被百姓了解,那时愿意移民的人会更多。”

    孙承宗:

    “微臣赞同孙大人的说法,这样比强制移民要好上一些,几乎不会引起民怨,更利于华夏民族团结和凝聚。”

    几位大臣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没有大臣反对移民,但对移民的方法有异议,只有夏完淳没有说话。

    朱由检看看这位年轻的大明官员问道:

    “夏完淳,你不但出身在江南,在南方工作时间也不短,以你对南方的了解,江南富裕地区是否有人愿意背井离乡?”

    夏完淳急忙起身拱手回禀:

    “回禀陛下,南方很多人在做海外贸易,他们对南洋比北方人更加了解,由于经常接触海外商人,他们的思想也比北方人更先进。

    如果让他们暂住南洋肯定有很多人愿意,可是要举家移民,微臣不敢保证他们会心甘情愿。”

    几位大臣说法,代表绝大部分大明子民的想法,这一点朱由检丝毫不怀疑。

    可是他认为移民势在必行,现在有人反对不假,将来日子好过以后,他们就能明白朝廷的良苦用心。

    朱由检略一沉思,下了最后决定:

    “传旨,内阁和户部回去后,马上发布移民通告,这次移民数量十万,如果没有人愿意去,朕绝对强制灾区移民,你们马上去办,另外通知大明日报记者,大力宣传移民的好处,退下吧!”

    “遵旨。”

    移民主要目的就是同化海外领土原住民,这关系着大明能否永久统治海外领土,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这个重任就落在大明日报身上。

    民心是什么?民心就是让大明子民过上好日子,李自成不纳粮开始是可以获得民心,但那只是空谈。

    谁能真正让百姓吃饱穿暖,谁就能获得民心,为了大明未来,朱由检不介意暂时让百姓有些异议。

    孙传庭等大臣退下后,朱由检对太子朱慈烺说道:

    “朕离开京师后,你上午和内阁一起处理政务,在内阁要虚心听取大臣建议。下午再去军事学院上课,在学校要善待自己的同学,懂的尊师重道,不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他们都是你以后的帮手。”

    朱慈烺躬身一礼:

    “父皇放心,经过前几年乱世的教训,以及在西北和百姓一年多的朝西相处,儿臣几乎已经融入民间,从未觉得自己比他们尊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员知道儿臣的真正身份。”

    朱慈烺这个做法,让朱由检很是意外:

    “哦,不错,看来父皇小看皇儿了,作为大明未来接班人,不但要学会爱民如子,更要学会用人,做事不能意气用事。”

    “谢父皇,儿臣一定不会辜负父皇的期望。”

    以前太子不在,宫中太监和宫女都被周皇后劝退,想到端本宫太监和宫女不够用,朱由检说道:

    “回去让王大伴负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