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开局就登基-第4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担心的是孩子们都还小,并且这次还是在没有大明主力军陪同下单独作战,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可是朱慈烺,黄小虎,黄大虎,孟良,张富贵心里确实乐开花。

    他们根本没有去想战争有多么残酷,而是因为有仗打而兴奋。

    在皇家军事学院学习两年多了,他们都是渴望有大显身手的时候。

    虽然他们参加过攻打日本的战争,但那只是有限度的参与,而这次却作为主力兵发西域。

    朱慈烺身为五万大军的主帅,身边还带着两千攻打日本时的召唤军?

    这两千人的战斗力更加强悍,朱由检为了太子朱慈烺的安全,这两千人此次作为太子卫队出战。

    大军出发之时,陕西陕西总督李岩在兵部和户部的帮助下已经把军需物质备齐。

    特别是购买骆驼的事,李岩派出多路人马收购骆驼,甚至把叶尔羌汗国境内的骆驼都收购大半。

    因为收购骆驼之时,大明还未对叶尔羌汗国出兵,加上又是收买叶尔羌境内商人所为,并没有引起叶尔羌军方的注意。

    其实哈桑击杀大明使者的事情,叶尔羌汗国大汗阿卜杜拉并不知晓。

    他也是最近才知道此事,接到情报后,阿卜杜拉又恨又怒,还有点怕。

    另外他们还占着大明领土哈密。他担心大明趁机会收复哈密。

    现在大明风头正劲,平流寇灭东掳和日本,又把西方洋鬼子打的落荒而逃。

    大明海军几乎天下无敌,这些事情他不可能不知道。

    他恼怒的是儿子竟然背着他杀大明使者,有点怕大明对叶尔羌发起攻击。

    虽然他认为大明强在海军,在荒漠戈壁无法发挥优势,可毕竟大明又那么大的体量,如果举全国之力来和他们拼命,结果难以预料。

    哈密卫是永年年间设置,管理新疆等地的政权机构,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有“西域襟喉,中华拱卫”和“新疆门户”之称。

    成化年间,土鲁番乘机攻占哈密,弘治年间明军将之收复,此后大明与吐鲁番来来回回折腾,哈密屡次易主。

    终正德一朝,明朝虽先后派员、派兵兴复哈密,均未成功。

    嘉靖初年,土鲁番多次兴兵攻扰肃州等地。

    明廷内部因大礼议之争,就收复哈密事掀起“封疆”之狱,处置了甘肃巡抚陈九畴等四十余人后,明朝最终失去对哈密的直接控制。

    哈密服属土鲁番,但每年仍向明朝入贡。

    当时,哈密居民估计最多不过三四千人。

    分成三种,即畏兀儿、回回、哈剌灰。哈剌灰为瓦剌别种,以游牧为生;畏兀儿和回回则主要从事农业。

    土鲁番控制哈密后,回回大部留在当地,畏兀儿与哈剌灰则内迁河西,居住在肃州(今甘肃酒泉)附近。

    此后,明朝国势日弱,又因哈密得而复失事追究大臣责任,屡兴大狱,许多大臣牵涉其内,捕杀甚多。

    最后只好以罢兵息民、专图自治为口实置哈密于不顾不了。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满速儿死。长子沙速嗣“速檀”,居吐鲁番;其弟马黑麻亦称“速檀”居哈密。

    明隆庆四年(1570年),马黑麻返吐鲁番嗣兄职。

    此后,吐鲁番汗亦势衰力竭,它的领地被叶尔羌汗国占领。

    “哈桑这个混蛋,本汗只是让他们将大明使者驱除出境,他竟然敢劫杀大明使者,这下不是捅了马蜂窝吗?快抓他来见本汗!”

    大汗亲卫立即行动,很快把哈桑抓到阿卜杜拉面前。

    看到儿子,阿卜杜拉大汗传令:

    “来人,把哈桑退出去砍了!”

    阿卜杜拉这句话,顿时让大臣们目瞪口呆,因为哈桑截杀大明使者是秘密行动,大臣们根本不知道。

    看到大汗无缘无故要杀哈桑,大臣们纷纷上前求情:

    “大汗不可,不知喀什总督何罪,让大汗大动肝火……”

    大臣们不知道怎么回事,可是哈桑自己已经猜到,应该是他截杀大明使者的事情走漏了消息。

    大明皇帝那么折磨他羞辱他,父汗却忍气吞声只把大明使者赶出叶尔羌境内,哈桑不服。

    见群臣求情,哈桑顿时来了底气,他趴在地上给父汗磕个头后说道:

    “父汗息怒,据可靠消息,大明根本就看不起我叶尔羌汗国,我们还没有驱逐大明使者之前,大明就派兵前来攻打哈密,想要收复哈密卫。所以我才杀了大明使者……”

    哈桑这些话让叶尔羌汗国群臣和大汗都大吃一惊。

    “什么,岂有此理,大明欺人太甚……”

    其实这都是哈桑瞎说的,因为哈密现在就控制在他手上,距离叶尔羌汗国国都太远,交通又极为不便,他不报告,阿卜杜拉根本就不会知道。

    不等阿卜杜拉说话,他的丞相上前说道:

    “大汗,明朝欺人太甚,不但羞辱喀什总督,还派兵企图霸占我哈密,我们绝对不能坐以待毙。

    都说大明海军无敌天下,可是叶尔羌汗国国内环境恶劣又不靠海,大部分地区都是沙漠戈壁。

    他们来了只会葬身荒漠,即使走出荒漠也是残兵败将,到时叶尔羌汗国大军肯定能将其全歼……”

    丞相说完,其他大臣纷纷迎合,有两个文官刚想劝大汗三思,可看到阿卜杜拉脸色不对,他们又不敢说话了。

    “是呀!大汗不用担心,我们叶尔羌汗国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小国,大汗我们何不趁此机会拿下肃全境……”

    整个朝堂大臣个个士气高涨,好像明军到来就是送死。

    其实叶尔羌汗国大汗也是一个野心家,他早就看上大明富土。

    他们境内除了伊犁河谷根本没有什么好的地方,甘肃蒙古大片草场让他早就想入非非。

    想到自己国内的恶劣条件和能征善战的叶尔羌骑兵,阿卜杜拉心动了,他决定试一试。

    到此万一战败在退回叶尔羌汗国后方修生养息就是,大明军队根本到不了这里。

    于是阿卜杜拉说道:

    “好,既然你们都这么认为,那么本大汗就决定和大明开战。

    哈桑你任叶尔羌汗国大帅,率领全国兵力抗击大明军队,一旦战胜立即向肃州蒙古进兵。”

    大明开局就登基

 第819章 关西七卫

    听到父汗在大臣们的劝说下,不但免了他的罪,还封他为抗击明军们主帅。

    哈桑顿时心花怒放,急忙跪倒在阿卜杜拉的脚下,并且信誓旦旦说道:

    “谢谢父汗的信任,哈桑绝对不会辜负你的期望,定然让明军有来无回。”

    阿卜杜拉拍拍儿子的肩膀:

    “平身吧!既然大明从心里就看不起我叶尔羌汗国,我们就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父汗希望你能够率领叶尔羌勇士,利用我们的地理优势击溃明军!”

    “谢父汗!”

    哈桑谢恩后从地板上爬起来,目光看向大明方向说道:

    “父汗,明军最强悍的是海军,叶尔羌汗国无海他们毫无用武之地。

    以前的明朝义军和通古斯人怎么能和我叶尔羌汗国相比,儿臣定然让明军有来无回……”

    阿卜杜拉知道哈桑有点能力,至少在叶尔羌汗国能力很强:

    “好吧!但愿你率领叶尔羌勇士迎击明君结果,和你所说的相同,去吧!”

    “谢父汗,儿臣告退!”

    哈桑从王宫出来,感觉浑身充满力量,他眼前再次浮现大明坤兴公主美丽的倩影。

    “狗皇帝欺我太甚,等老子把你们击败后,用你们关内土地换个公主玩玩。”

    哈桑虽然有些狂妄,可他并不是一个只会吹牛其他什么都不会的酒囊饭袋。

    在整个叶尔羌汗国,他的军事能力是最强的,连他弟弟尧勒瓦斯都不如他。

    叶尔羌汗国有三十万大军,其中骑兵占据十五万,这也是哈桑依仗的存在。

    叶尔羌汗国也是前蒙古后裔,都是游牧民族,连孩童都能骑马射箭,不然他们怎么会拥有如此大的疆域。

    哈桑从国都带走十五万大军,加上哈密和吐番的守军,他麾下大军将近二十万人。

    主要兵力就在吐番,剩下兵力分别驻扎嘉峪关外原来大明的关西七卫。

    关西七卫,是明朝在嘉峪关以西册封的7个羁縻卫所。

    又称“西北七卫”和“蒙古七卫”,分别是安定、阿端、曲先、罕东、沙州、赤斤蒙古、哈密七卫。

    后沙州卫内迁,在其故地又设罕东左卫,嘉靖以后完全被吐鲁番汗国吞并。

    关西七卫的册封和明朝消除元朝的残余势力的背景下进行的。'sace'

    1368年明朝建立,但是吐蕃、西北、大漠、东北、云南都还控制在元朝残余势力的手中。

    于是朱元璋不断出兵进攻北元。同时,朱元璋不断派遣使者到吐蕃、东北和西北进行招谕,使得蒙古基本退回了大漠地区。

    在西北地区,也是蒙古势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除了北元扩廓帖木儿占据西北之外,还有东察合台汗国称雄西域,各蒙古王公贵族占据河西走廊。

    1370年,徐达、李文忠在甘肃定西大败扩廓帖木儿,随后徐达、李文忠、赵庸、冯胜、傅友德等又不断在西北击败北元残余势力。

    明朝的势力范围发展到了嘉峪关一带,之后设置了甘州、肃州等卫,“甘肃悉平”。

    然而正当明朝以为勒名燕然即将实现时,军队却遭遇了一次重大的失利。

    1372年,朱元璋派遣徐达、李文忠、冯胜各率五万骑兵,三路出兵进攻北元。

    此次出征,徐达的中路军遭到了扩廓帖木儿和贺宗哲的围攻,大军死伤惨重,不得不退兵。

    而西路和东路却得到了胜利,但是收获却很少,经过这次失利后,朱元璋认为蒙古难以一时平定。

    于是将战略从进攻转而防守,命令大军驻扎在长城以南,修建城池,加强边防。

    同时对西北的蒙古王公们,也采取招抚的政策。

    嘉峪关以西,察合台汗国以东,盘踞着许多蒙古势力。

    在元朝至元年间,察合台内部分为两派,一派联合窝阔台汗国等,反对忽必烈。另外一派以合班、出伯为首,支持忽必烈。

    之后出伯等投奔元朝,忽必烈将他们安置在嘉峪关以西。

    发展到明朝,这一带的蒙古王公基本都是出伯的后代。

    该地区民族成分复杂,地理环境恶劣,农耕荒芜,居民稀少,不利于大军驻守。

    朱元璋只好采取册封这些蒙古王公为当地的长官。

    于是明朝在嘉峪关以西册封了七个羁縻卫所,哈密卫是在永乐年间册封。

    卫所的各级官职,如都督、指挥、千百户等,都是册封给其原本的蒙古贵族,并且允许其世袭。

    关西七卫的册封,将河西和西域部分地区纳入了明朝的势力范围,有利于阻断蒙古本部和察合台汗国的联系。

    虽然明朝并未在关西七卫进行行政管辖,但是在名义上,关西七卫均隶属于明朝。

    在七卫之间发生冲突之时,明朝可以出面调停。

    如宣德九年,罕东卫等劫掠沙州卫人畜,沙州卫诉于朝廷,明朝则“敕罕东鞑靼及西番果尝侵夺沙州人畜,悉追还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