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开局就登基-第5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赵士祯也是难得一次上朝,听到皇帝问话,宋应星急忙上前施礼:
“回禀陛下,轻机枪已经制造出两百挺,配套的子弹都自己生成出来。懋康神弹现在也可以拆装运输。氢气球也已经制造两百个……
(本章完)
第886章 热气球重机枪
第886章 热气球重机枪
大明皇家科学院不但能自己研究一些东西,更主要是防止朱由检系统兑换和奖励的东西。
要知道这些东西都远远领先那个朝代,他们不需要研制,只要仿制也能领先将近百年。
以后可以将仿制的东西在加以改进,又将领先很多年。
朱由检就是为了大明长久发展,才成立皇家科学院,才不愿意什么都在系统兑换。
听到轻机枪和热气球都制造出来,朱由检顿时眼前一亮。
这两样东西对征战罗刹国的将士们来说太重要了。
朱由检为了看热气球和轻机枪,立即宣布退朝,随后和宋应星一起赶往兵工厂。
热气球的原型最早由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阳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
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称为天灯或孔明灯。
约在公元二世纪或三世纪被发明,被用来传递军事信号。
知名学者李约瑟也指出,1241年蒙古人曾经在李格尼兹战役中使用过龙形天灯传递信号。
而欧洲人到了1783年才向空中释放第一个内充热空气的气球。
十八世纪,法国造纸商孟格菲兄弟在欧洲重新发明了热气球。
他们受碎纸屑在火炉中不断升起的启发,用纸袋把热气聚集起来做实验,使纸袋能够随着气流不断上升。
1783年6月4日,孟格菲兄弟在里昂安诺内广场做公开表演,一个圆周为110英尺的模拟气球升起,飘然飞行了15英里。
同年9月19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前,孟格菲兄弟为国王、王后、宫庭大臣及13万巴黎市民进行了热气球的升空表演。
同年11月21日下午,孟格菲兄弟又在巴黎穆埃特堡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热气球载人空中飞行,飞行了25分钟,飞越半个巴黎之后降落在意大利广场附近。
这次飞行比莱特兄弟的飞机飞行早了整整120年。
在充气气球方面,法国的罗伯特兄弟是最先乘充满氢气的气球飞上天空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高科技使球皮材料以及致热燃料得到普及,热气球成为不受地点约束、操作简单而方便的公众体育项目
当然,大明现在制造的热气球要比这兄弟二人制造的先进很多。
热气球主体结构材料,几乎都是从系统兑换的,有些地方已经接近二战时热气球。
其实热气球并没有什么太高的科技含量,就是气囊中填充空气,通过装置对空气加热,使之变轻获得升力。
宋应星他们研制的热气球升空的高度有限,正常情况下高度为一千五百米,极限一千八百米。
热气球的吊篮也不大,只能装两个人,极限载重最多三人。
虽然高度无法和后世相提并论,但是在那个年代绝对没有办法把它打下来。
因为燧发枪的射程只有两百多米,那时的大炮就是一个炮管直来直去,更加不可能对空射击。
朱由检让皇家科学院研制热气球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空中观察获取情报。
还有一个就是可以居高临下往对方人群扔手榴弹。
因为高度问题,对方只能眼睁睁看着没有任何方法对付。
就是让敌人气的半死,看不惯又干不掉他。
重机枪一般指重量在25公斤以上的机枪,包含三脚架。
装有固定枪架,射程较远,威力较大,可搬运的机枪是步兵支队的支援火力,主要用于射击集群的有生力量、火力点、轻型装甲目标和低空飞机;其枪架具有平射、高射两种用途,射击精度较好。
它既可以用来压倒敌人的火力点,封锁敌人的行动路线;还能大批杀伤集团目标,支援步兵冲锋陷阵。
重机枪具有较长的火力持续性,能在远距离上有较好射击精度,所以它具有较大杀伤力,特别适合用来对付冲锋的敌人。
轻机枪出现的比重机枪晚很多年,宋应星他们研制出来的其实就是重机枪。
那时又没有对比的枪械,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是重机枪什么是轻机枪。
朱由检本来给他们的是轻机枪,可是因为工艺问题,被宋应星他们硬生生制造成重机枪。
这种重机枪射程只有四百米,射速每分钟两百多发。
当然无论射程还是射速都只是后世的一半不到,但在明末使用已经足够凶悍了。
虽然如此,朱由检还是很开心,他开始还以为大明兵器制造局很难搞出来呢!
众所周知,世界上第一挺机枪是美国军医格林,在南北战争时期发明的加特林机枪。
然而200多年前华夏就有人进行过这方面的武器研究,甚至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且设计出了样枪——连发鸟铳。
这款跨时代或者说有里程碑意义的武器,由清代康熙年间的武器专家戴梓研制,有的书籍里也称其为戴文开。
然而戴梓却在自己的一些发明赢得大清朝野上下一片赞誉声中,突然被当时的麻子扣上“通倭”这一莫须有的罪名,被流放到现在东北铁岭一带,举家遭难!
作为中国17世纪最杰出的武器设计专家,平白无故遭此大难。
对戴梓而言可谓是“一生之大不幸”,对华夏历史进程而言,则是失去一个赶超西方武器科技的“好机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剧呢?
戴梓字文开,晚年号耕烟老人,生于浙江杭州的一个官宦人家。
幼年就在其父的启迪之下,戴梓便开始对西洋传过来的机械制造非常感兴趣,博览群书,尤其是对明朝中期兴起的火器研究异常感兴趣。
年纪轻轻的戴梓,在有了一定相关武器设计制造的理论知识之后,便大胆付诸于实际。
几年间便制造出数种火器,其中的一些设计样品甚至可以击中百步以外的目标。
当时一百步相当于百米左右,就当时17世纪热兵器而言,这个射程已经很不错了。
不久,东掳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爆发了。
年轻的戴梓带着自己设计的新武器样品——连发鸟铳,去求见当时平叛大军统帅康亲王。
当时江浙一带的耿精忠叛军气焰极为嚣张,战事十分棘手。
作为沙场老将的康亲王,在看完戴梓新型火器的演练之后,敏锐地察觉到自己“挖到宝了”!
(本章完)
第887章 罪孽深重
第887章 罪孽深重
康亲王当即对他大加赞许,破例让其以“布衣之身”加入平叛大军。
在事后战事的发展中证明康亲王果然没有看错人。
戴梓为平叛大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火器维护、修理、改良以及制造。
使得清军在火力打击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从而大大提高了战斗力。
战后由于戴梓的出色表现,自然那是大功一件!康亲王又再一次破例带着他,觐见麻子。
由于他饱读诗书,工于诗文,再加上在火器制造上所表现的“超出常人”的天赋。
当下赢得这位麻子皇帝的青眛,被授予翰林院侍讲,成为清帝国重要的的储备人。
戴梓担任翰林院侍讲后,其火器设计方面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先是荷兰使者向麻子皇帝进贡该国新型火枪,以示向大清炫耀该国的强大武力!
为此,麻子命令戴梓迅速仿制该国火枪,回赠给使者,以灭其威风。
当下戴梓不辱使命,仅在短短几天之内,便仿制成功十支荷兰“蟠肠鸟铳”,回赠给荷兰使者。
此举不仅是捍卫了大清帝国的尊严,同时戴梓精湛的武器设计才能,也赢得了朝野上下一致的赞誉。
至此之后,年轻的麻子皇帝在火器设计制造方面,更加倚重戴梓。
不久满清为了应付西北战事,需要一种威力巨大的火炮来装备清军。
这时戴梓依然领命,不到十天时间里,新型火器“子母炮”设计成功了。
该炮威力明显优于当时清军所有装备的火器,而且重量只有300斤左右,在17世纪的火器制造界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当时不论是欧洲,还是中国,火器制造时总会有这种“顽疾”。
一种火器如果追求射程远威力大,必然会造成体积重量巨大,一两千斤都是“小意思”。
这必然限制了其机动性和运输困难等弊端,如果追求机动性高,以便于运输,往往会制约该火器的射程和威力。
而戴梓所设计的子母炮,就是榴弹炮的前身。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一困扰世界火器设计界的“难题”!
这他的这一设计不仅解决火炮的机动性差和运输不便的弊端,而且还兼顾火炮射程远,威力大等优点,可谓是一举两得!
麻子在参观完子母炮的演练后,圣心大悦赐名该炮为“威远大将军”。
该炮在此后不久爆发的“昭莫多战役”中大显神威!
铺天盖地的炮弹碎片,打得蒙古噶尔丹大军哭爹喊娘,顿时溃不成军,根本无法在清军如此猛烈炮火之中,保持严整的军列。
顷刻之间,刚才还如狼似虎的蒙古骑兵,便纷纷弃械逃命。
至此一战,噶尔丹大军一蹶不振,十年不敢进犯国境,蒙古喀尔喀地区又重新回到了中国的怀抱。
后来他又发明了连珠火铳,火铳即火枪,宋朝时发明,宋、元、明时代均已装备军队为火器队。
元代蒙古西征西亚欧洲,曾经有炮队发挥威力。
后来,东方的火枪技术为意大利、葡萄牙、尼德兰(荷兰比利时)人所学并改进。
明末,努尔哈赤的东掳军即曾经请欧洲技师指导研制“红夷大炮”等军火。
来华之耶稣会士利玛窦、南怀仁均曾经参与明清的制造枪炮活动。
戴梓的发明是可以连续发射二十八发子弹的“连珠火铳”。
据记载,铳背有弹匣,可贮存28发火药铅丸。铳机有两个,相互衔接,扣动一机,弹药自落于筒中,同时解脱另一机而击发,能够连续射击28发子弹。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戴梓在火器设计中频频大放异彩,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好运。
不久,麻子便以“通倭”为名,将其一家流放到关外东北。
此后的30余年间,戴梓饱经风霜,尝遍人间疾苦,最终死于贫病交加!
一代兵器大师,却以这种凄惨景象落幕,真是让世人为之惋惜。
戴梓废逐而死后,华夏此后二百年间,就再没有能够研制近代火炮枪械的设计师与火器专家。
而戴梓关于枪炮奇思妙想的设计,则通过南怀仁等递送的情报而流入欧洲。
从此华夏军事火器技术即远远落后于西方。
对于戴梓是如何获罪的历史上一直流传两个版本。
1、当时麻子最为宠爱的传教士南怀仁,因为戴梓惊人的武器制造天赋,便心生妒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