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开局就登基-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腰间挂着八颗鞑子人头的义军,当时愣了一下,随后开始欢呼,他们都留下开心和伤心的泪水。

    别看这么多人腰间都挂着八颗鞑子人头,并不是他们一个人就砍杀八个东掳鞑子,他们根本没有这个能力。

    很多人身上挂着的人头,都是大家合力击杀鞑子,其他人战死时,把自己用生命换来的人头,交给他们的同伴。

    “我们现在已经是大明的国民,并且还是百夫长,真是太好了,大明皇上万岁。”

    等他们都欢呼过后,孙传庭挥手示意大家安静。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那些不够八个人头的义军,正眼巴巴等着孙传庭后面的话。

    孙传庭看看那些腰间挂着六颗人头的义军,又开口说道:

    “斩落六颗东掳鞑子人头的义军,本来是没有资格获得大明国籍,但吾皇圣明,破格接受你们为大明国民。

    还有砍下五颗人头,以及勇敢杀敌而没有获得人头的义军,对于你们的勇敢和悍不畏死的精神,本都督很是赞赏。

    因此,现在本都督决定,授予你们大明荣誉国民,每人奖励十两白银,如果后期表现优异,两年后正式成为我大明国民。”

    现场突然变成非常安静,只能听到他们急促的呼吸声,半响,这些人才明白过来。

    “什么?督帅说什么,授予我们荣誉国民,两年后正式成为大明国民……”

    “对,你们没有听错,督帅是那么说的。”

    腰挂八颗鞑子人头,已经成为大明国民的朝鲜义军,开始提醒自己的同伴。

    “扑通扑通……”

    “大明万岁”

    “皇上万岁……”

    这些大明荣誉国民全部跪倒在地,对着大明方向磕头谢恩,高呼大明皇帝万岁。”

    随后其他人都纷纷拜倒谢恩,现场气氛相当感人,连孙传庭和李定国等人都感觉眼眶出现雾气。

    大明北方和辽东百姓日子不好过,朝鲜百姓也不可能比大明好,他们的土地更加贫瘠,小冰河期对他们的影响同样大。

    在他们心里,大明乃是泱泱大国,老百姓很应该很幸福。

    就算不去大明,留在朝鲜,他们也已经是高人一等,生活不愁。

    “督帅,您真是太高明了,末将实在佩服。”

    对于孙传庭的计划,李定国此时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他不但借朝鲜义军的手打掉朝鲜官兵,还让东掳鞑子伤亡惨重,最后被全灭。

    而且又借朝鲜官兵和东掳鞑子的手,让五万义军只留下六千精兵,为防止朝鲜再次变节,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孙传庭微笑拍拍李定国的肩膀:

    “将军过奖了,能这么顺利拿下朝鲜全境,将军功不可没,你就等着圣上封侯吧。”

    就在孙传庭和李定国热聊之时,王宫外有走进十几个人,为首正是那员白袍小将。

    看他此时的状态,精气神明显恢复很多,他快步走到孙传庭李定国面前,躬身施礼:

    “卢爱国参见两位将军,多谢将军救命之恩。”

    孙传庭伸手相扶,随口问道:

    “小将军免礼,你不是朝鲜人?汉话如此流利。”

    白袍小将再次抱拳,态度很是恭敬:

    “回禀将军,末将不是朝鲜人,祖籍江南常州宜兴。”

    孙传庭哈哈大笑:

    “怪不得如此勇猛,原来是我大明之人,本都督一个好友也是常州宜兴人,你们同姓。”

    卢爱国也是眼前一亮,再次抱拳施礼:

    “督帅恕末将多言,不知您好友是谁,很有可能末将听说过他的大名。”

    孙传庭突然长长叹口气,脸色变得阴沉:

    “听说过,只要是我华夏儿女,都应该听说过他,他乃是我大明前兵部尚书,卢象升字建斗,可惜被奸臣陷害战沙场。”

    “督帅……”

    白袍小将卢爱国,突然跪倒在地,抱住孙传庭双腿,掩面痛哭。

    他这个动作,顿时让在场很多人都懵逼,连孙传庭也是同样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有两个明军,想过来拉开白袍小将卢爱国,但被孙传庭挥手制止,他猜到卢爱国可能和卢象升有什么关系。

    孙传庭和蔼的轻轻拍打卢爱国的后背,好像一个慈父在安慰自己的孩子一样,让在场大明军兵和朝鲜义军都瞪大眼睛。

    杀人不眨眼,指挥千军万马,威名远扬的大明军神,督帅孙传庭原来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等卢爱国渐渐平静下来,孙传庭才亲手扶他起来,开始仔细打量眼前这位勇敢的白马银枪,身披白色战袍的小将军。

    五官端正,面如冠玉,身材挺拔,一双虎目尽显英气,孙传庭是越看越欢喜:

    “卢爱国,现在可以告诉本都督,你到底是什么人吗,还有和建斗的关系。”

 第169章大明忠魂之子

    卢爱国再次给孙传庭深施一礼:

    “督帅,实不相瞒,卢象升正是家父,末将是他的不孝之子。”

    ……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几千人的现场,整个王宫大院挤得满满当当,竟然一点声音都没有,世界突然静止了。

    无论李定国还是孙传庭,此时脑袋都是嗡嗡的。

    足足几十个呼吸的时间,才突然有人说话:

    “不得了,怪不得将军平时总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模样,原来他居然是赫赫有名的卢督帅之子,大明忠魂之后……”

    “是呀,原来率领我们起义的居然是卢象升的儿子,我们没有跟错人,正是幸运……”

    孙传庭反应过来之后,立即和卢爱国熊抱在一起:

    “爱国,叔叔怎么不知道建斗还有个儿子,你不会骗我吧,快说说,这到底怎么回事?”

    “督帅,末将怎么敢骗您,事情是这样的……”

    卢爱国就把事情经过都告诉了孙传庭。

    卢爱国真的是大明忠魂卢象升的儿子,也是他唯一的儿子,今年十七岁。

    卢象升对大明那些文人官员很是不耻,不希望儿子和那些文人一样祸国殃民,很小就被父亲送到三清山学武。

    本来想等他学艺归来入军为国效力,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知一去再也没有见过父亲。

    出师的那天,师父青云道长,才把他父亲的死讯告诉卢爱国,卢爱国当场疼死过去。

    后来下山去找母亲,本想杀奸逆为父报仇,可是母亲担心他再被陷害,以死相逼让他离家。

    最后卢爱国无奈,跟随父亲生前一个好友来到朝鲜,在朝鲜很快混的风生水起。

    为了抵抗东掳,他还建立一支反抗东掳的军队,人数一千人左右,靠打劫东掳鞑子为生。

    一直转战在朝鲜大山之中打游击,东掳多次派兵清缴,但都以失败告终。

    他虽然痛恨那些奸逆,但和他父亲一样,对大明却是忠心耿耿,总是期望有一天大明军队能来收复朝鲜。

    卢爱国的坚持没有白费,终于听到大明军队在孙传庭的率领下,从仁川登陆,在朝鲜战场连战连捷。

    在观察几天明军的战斗素质之后,卢爱国率领兄弟们杀向汉城,准备为大明贡献一些微薄之力。

    说起卢象升,写明朝历史的,必须要介绍一下他。

    卢象升(1600—1639),宜兴人。

    少有大志,读书勤奋。当时明王朝朝政已腐败不堪,民怨沸腾,清兵正伺机入侵。

    他在读经书的同时,学习兵书习练武术,22岁中了进士,担任了户部主事。时阉宦魏忠贤正把持朝政,大肆迫害东林党人,朝中许多官吏都依附于阉党,卢象升蔑然视之。

    27岁时任大名知府,当时,许多地方为了谄媚魏忠贤,纷纷为其建造生祠,大名府也有官员倡议筹建,请卢象升参与,遭到拒绝。

    在大名府他平抑了多起冤狱,严惩了恶霸、贪官,吏治为之一新。

    崇祯二年(1629),清兵犯境,京师报警。卢象升起兵勤王,后清兵退走,卢象升为防清军再次来犯,对大名兵备加以整饬,严明军纪,加强练兵,军容大振,人称“天雄军”。

    后参与z压李自成等农民军有功,又升任右副都御史,总理河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兼湖广巡抚,后又升任兵部侍郎,再迁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州、大名、山西军务。

    崇祯十一年(1638),清兵不断进犯,农民起义的烈火到处燃烧,明王朝已在风雨飘摇之中。

    朝中以首辅杨嗣昌为首的一些大臣,力主先安内而后攘外,与清军议和,加紧对农民军的z压。

    崇祯帝召卢象升商量,卢坚决主战,他认为“能战方能言守,如不能战,处处言守,则愈守愈受制于敌。今日必须以战为主,守为辅,方能制敌而不受制于敌。”

    崇祯要他与杨嗣昌及监军高起潜商量,杨嗣昌、高起潜是主张与清军议和的。

    在朝议中卢象升慷慨陈词,他认为

    “敌骑纵横,长驱直人,大明江山,朝不保夕”,若不“一战以挽危局”,将“重蹈南宋覆辙”。

    朝议未有结论。卢象升率军驻守昌平,与进犯清军多次作战,均取得胜利,他率领的二万军队也死伤15000多人。

    杨嗣昌对卢象升战胜清军的消息,不但不报告崇祯,反而诬告卢象升按兵不动,并断绝了他的给养。

    卢象升率领不到5000人的部队,在没有粮草的情况下与清军作战,陷人了清军重重包围之中,激战终日,力竭阵亡。

    战后,杨廷麟及部下在战场上寻获卢象升遗体,甲下尚着麻衣白网(服父丧)。

    三郡之民闻之,痛哭失声,声震天地。

    卢象升死后,杨嗣昌怕他没死,以后会报复他,派了三个巡逻兵去查看,其中一人叫俞振龙,告诉杨嗣昌,卢象升真的死了。

    对杨嗣昌而言,希望手下人说卢象升没死,他就可以把怯懦畏战之类的罪名,强加到卢象升的头上。

    但这俞振龙非常硬气,杨嗣昌把他鞭打了三天三夜,快打死了,他仍然瞪着眼睛说:

    “天道神明,无枉忠臣。”

    顺德知府上奏卢象升的死状,杨嗣昌故意刁难,过了八十天卢象升的尸体才得以收敛。

    第二年,卢象升的妻子王氏请恤。

    第三年,卢象升的弟弟象晋、象观又请,都不允许。

    直到杨嗣昌剿张献忠失败自殺后,朝廷才得知真相,赠卢象升太子少师、兵部尚书,赐祭葬。

    南明福王时,追谥忠烈,建祠奉祀。

    后来清兵南下,卢象升的弟弟卢象同起兵抗清而死,卢象同投水死,卢象晋出家为僧,卢家抗清殉难的有百余人。

    听完卢爱国的介绍,孙传庭对着京师方向抱拳说道:

    “圣上,你又得一良将,我大明忠魂有后呀!”

    “建斗,你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当今圣上乃是有道明君,奸逆误国已经被他斩杀殆尽,爱国将大有作为。”

    一席话说完,堂堂大明军神级人物,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孙传庭,居然泪流满面。

 第170章藩王入京

    “督帅饶命”

    “如果督帅能饶我等不死,我等愿意取消国号,将朝鲜变成大明一个省……”

    跪在旁边那些朝鲜王朝君臣,为了活命开始苦苦哀求。

    孙传庭眼睛一亮,感觉他们这个建议不错:

    “哦,既然如此,你们立即写下诏书和通告,本督帅可以奏报当今圣上钦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