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盛渊-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遮着面纱,看不清到底是谁。

    但,那样的眼神,莫名地让秦苏感到了几分不寒而栗的熟悉。

    于她惊慌失措之际,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方才被救下的太后却奋力将顾遮朝后一拉,整个人以血肉之躯挡在了那把匕首之前!

    那人的眼中掠过了一抹惊诧之色,随之眉头微微一皱。

    但,他收手亦已经来不及了。

    只听得“撕拉——”一声皮肉被划开的声响,一丈血朝后扬去,哗地洒了一地的热!

    “太后!”

    顾遮怎么也没有想到竟是太后救了自己,他难以置信地抱住了太后倒下的身子,两眼一酸!

    “母后!”

    挣扎而出的若平公主亦向前奔去想要去抱住太后垂垂欲去的身影,却不料在此时,那道身影趁众人不备飞快地绕至了她身后,猛地一记敲晕了她又毫不犹豫地飞掠而上!

    片刻之间,他带着若平公主便消失在了无尽的夜色之中。

    如入无人之境。

    秦苏震惊地看着眼前这一幕,将目光锁在了那人消失的方位,心中多了一丝疑问。

    太后在顾遮的怀中艰难地释然一笑,她颤抖着手挣扎着向要去触摸顾遮的面庞,却终究还是无力地垂下。

    “照顾好……平儿,还有,这天下,拜托了……”

    她终于撑着最后一口气溘然闭上了双眼。

    泪,从她的眼角缓缓流淌滴落在地,溅起了几点尘埃。

    不知是忏悔还是不舍。

    顾遮深吸一口气,亦有泪缓缓落下。

    他心中五味陈杂,各种情绪一齐涌上了心头。

    他缓缓闭眼,轻道一句:“传朕令,厚葬太后。”

    “是。”

    北轩领命,低头应道。

    “别太难过了。人死不能复生,何况,这是她的选择。”

    秦苏轻轻拍了拍顾遮的肩膀,安慰着说道。

    顾遮点点头,将太后的遗体安置好,然后起身面向着禁卫军站定,高声说道:“汝等乃事奉命行事,不过是各尽其事罢了。如今太后已薨,汝等若是归顺朕,朕必当不计前嫌一视同仁。若是不愿,亦可领些钱财还乡。”

    禁卫军将士们面面相觑,几乎在同一时间内齐齐跪下,异口同声地高喊道:“我等愿跟随圣上,助圣上建立千秋霸业!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顾遮默默点了点头,负手而立,高喝道一句:“好!”

    一时间,众将士沸腾而开,皆振臂高呼,庆祝这时刻。

    秦苏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来之不易的一刻,将目光缓缓落在了顾遮的身影之上,微微一笑。

    ——这一刻,他等了足足十八年了吧?

    这些年的酸甜苦辣,怕,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了。

    好在,一切苦尽甘来。

    好在,一切从今天起,或许会有一个好的开始。

    在这欢腾时刻,谁也没有注意到,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李安捂着一只眼含恨地狠狠扫了顾遮和秦苏一眼,趁乱消失在了宫里。

    月朗星稀,一片皎洁月光下,今夜的皇宫格外热闹,就连那宫灯都显得温情了许多。

    在高高的屋檐之后,一个颀长如松的身影静静伫立,将目光远远地投在这里,唇旁一抹冷冷的笑意缓生。

    他轻声道了一句:“有意思。倒是没想到……”

    随即,他一个飞身而下,带着若平公主很快朝着更远的方向极速飞去。

    是夜,元盛壬戌年六月初八,太后染疾不治而亡,以国葬葬之,修陵墓,赐封号守仁皇太后。

    若平公主因思念太后,心情郁结,故而微服周游散心。

    翌日,皇上顾遮龙袍在身,十八年来第一次亲自临朝,群臣臣服,高喊万岁万岁万万岁。

    ===============

    而没有人知道的是,那一夜,皇权更替之下,那个传说之中昏庸无能的皇帝,那个亲手逼死了太后的皇帝,那个领兵千万令群臣归心的皇帝,默默地在诺大的雍极殿内站成了一道孤影。

    消息不胫而走,所有人都很有眼色很有默契地将所有的奏折齐齐送到了雍极殿,片刻之间便已经堆成了山。

    不用翻,顾遮便知道大多是溢美恭维之词,真正能提上几点治国之道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他随手翻了几本便丢到了一旁,怒骂了一句:“这些吃皇粮拿俸禄的官,每天每日都是干的什么屁事。”

    秦苏只是随便扫了奏折一眼,淡淡一笑道:“你只道是太后只手遮天,只道是若平昏庸无能,只道是东厂横行肆虐,却如今轮到了你,也只能这般骂上一句?”“胡说。朕自当能将这朝纲重振令这天下大治!否则,这些乱七八糟的,都是什么玩意儿?!”

    顾遮一怒之下将奏折扔在了地上,“啪嗒——”一声朝前划过去了好远。

    恰好划到了秦苏的脚旁。

    她歪着脑袋,看了看奏折之上的几个大字——“丞相方子剑奏上。”

    “啊……是方子剑啊。这是怕自己位置不保,第一时间便来拍马屁了?”秦苏啧啧啧了几声,随手捡过了奏折,一笑道到:“皇上若是有宏愿,倒不如先杀鸡儆猴?”“嗯?怎么说?”

    顾遮眉头微微一皱,好奇地问道。

 第99章臣等万死不辞

    次日早朝,待众臣行完了君臣之礼之后,顾遮似漫不经心地拿起了方子剑的奏折,缓缓打开,笑着说道——

    “昨日夜里,朕收到了许多的奏折,大多是爱卿们的恭贺之词。其中呢,写得最好的,莫过于方丞相的奏折。”

    顾遮扫了一眼大殿之下的方子剑,果然,他真以为顾遮在夸自己,面露喜色却又竭力隐藏。

    有臣子向他投去了羡慕的目光,亦有明事理的皱了皱眉头表示疑惑不解。

    “方丞相,你要不回忆回忆,你奏折之上都写了些什么?”顾遮向前微倾着身子,笑眯眯地问道。

    方子剑连忙躬身一礼,高声答道:“微臣不过是写了一些恭贺皇上的话,应该与其他大臣的话没什么不同。”

    方子剑本以为自己这般回答应该万无一失,既拍到了顾遮的马屁,又顾及了同僚的感受,两全其美。

    岂料,顾遮听罢面露怒色,“啪!”的一声将奏折扔至了方子剑的脚下,惊得满殿的臣子皆迅速低头。

    顾遮站起,居高临下地俯视着方子剑,冷冷道到:“方丞相,朕问你,作为文官之首,你应该做些什么?”

    “这……这……”

    方子剑早就被吓得满头大汗,哪里还答得出个子丑寅卯,只能不断地擦着额头上的大汗。

    “朕再问你,作为百官之首,你不但没有为君王分忧,为天下事出谋划策,反而在阿谀奉承上倒是做足了文章!你自己看看,你这满纸的奏折,到底写了多少朕想看的事?!”

    顾遮再喝一声,满殿寂静。

    方子剑更是扑通一声跪在了地,颤抖着说道:“微臣,微臣知罪!”

    “你知罪?那行。朕再问你,五日之前,你并无兵权却私自调动长安城内的禁军,搞得满城风雨,最后一无所获,你又该当何罪?!”

    “数月之前,河套走廊一带连年大旱,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甚至,很多的百姓不得已涌向了长安城外,只为求一口饭吃。而你,你们,又做了什么?!”

    顾遮一指愤而指向了所有人,话语声掷地有声,叩问着每个臣子的良心。

    渐渐,有人露出了惭愧和后悔之色。

    “罪臣知罪!知罪!!!”方子剑见顾遮这个架势,早已吓得魂都没了,只能不断地求饶。

    顾遮冷冷看了他一眼,根本没打算放过他,继续说道:“方子剑,朕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河套走廊的知府便是你亲舅舅吧?”

    “是……”方子剑浑身大汗淋漓,颤抖着答道。

    “据说他依仗着你这个在京城当大官的侄子,私吞朝廷的赈灾拨款,鱼肉百姓,夜夜笙歌,可有此事?!”顾遮“啪!”的一声将手拍在了龙椅之上,怒色问道。

    “这臣真不知啊!真不知啊……”

    方子剑心虚不已,连连磕头说道。

    “且不论你知不知此事。丞相乃百官之首,理应起表率作用。你非但没有以身作则,反而一再逾越朝纲,纵容贪官污吏,做尽谄媚之事!传朕令,即日起,革除方子剑丞相一职,削去所有俸禄宅田等,贬为庶民,三代不得入朝为官!”

    “河套走廊知府方利贪污数额巨大,鱼肉百姓多年,即日起革去知府一职,抄家流放,永不得归元盛!”

    两道圣旨如铁令下,将早已魂飞魄散的方子剑彻底砸成了一滩烂泥。

    他连求饶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瘫软在地,任由殿前的将士将他像拖狗一般地拖了下去。

    众臣见此情景,纷纷低下了头,不敢言语,眼中皆是震惊之色。

    ——这当政杀鸡儆猴给下马威的都见过,可是像顾遮这般头一个就拿丞相开刀的,元盛朝还是头一回。

    一时间,人人自危,纷纷暗中抹汗,不知下一个会不会轮到自己。

    顾遮自然晓得这些人的心思。

    他扫了一眼为数不多的站得笔直眼神坚定的臣子,眼中略有赞许之意。

    顾遮继而缓缓说道:“朕今日初掌朝政,还有很多不熟之处,日后还要多多仰仗各位献计献策,为朕分忧。”

    “但,朕素来不喜结党营私,不喜阿谀奉承,更不喜报喜不报忧之辈。若是各位日后还想在朝中站稳脚跟,想衣锦还乡光宗耀祖,那便做好自己该做的。”

    “若是做了自己不该做的,那么,下场便和方子剑一样。可都明白?”“臣等明白——”众臣纷纷跪了一地,高声呼道。

    一时间,众人各神态,有欣喜万分的,有一脸沮丧的,亦有左顾右盼察言观色的。

    顾遮当然知道他们不可能这么快齐心,但,今日能达到的效果确实也达到了。

    他只是扫了众臣一眼,道了一句:“现在,众爱卿可有事相奏?”这一声问,问得众人心里又是一慌!

    ——这本来准备好的都是恭维之话,如今肯定都是皇上不爱听的,这哪里还说得出一二来?

    众臣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选择了闭口不言。

    沉默片刻之后,一人从列队中站出,高声说道:“臣有一言启奏。”

    顾遮认得他是之前奏言大旱一事的四品官员孙义,知他乃是各贤臣,便准了说道:“孙爱卿讲。”孙义没有想到顾遮竟认得自己,先是一愣,继而在众臣鄙夷嘲笑的目光之中有力地说道:“皇上虽然革职了河套走廊知府,但,连年大旱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百姓依旧得不到粮食,甚至连喝口水都很难。微臣想,赈灾措施是不是该一并实行?”顾遮听罢赞许地点点头,大手一挥说道:“爱情所言极是。可是有什么好的办法?”孙义听得顾遮的赞赏,眼眸一喜,再一礼说道:“臣以为,首先要安抚民心,打开粮仓赈灾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再者,要修缮当地的水利工程,由朝廷拨款,直接下放,一防今后再度出现类似的问题。”

    “好!就按照孙爱卿说的办!”

    顾遮一拍大腿,喜形于色,高声说道:“那便有劳孙爱卿以钦差大臣之职前往河套走廊办此事,爱卿可愿意?”

    孙义听罢,肃然起敬,恭敬深深一礼,高声道到:“臣,万死不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