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10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孙坚头裹白纱,呼吸绵长,神态安详。与先前刘备长睡不醒时,状貌颇多类似。料想,终有醒时。

    心中笃定。蓟王坐于孙坚病榻,环视榻下江表虎臣,出声相问:“今,文台长睡未醒。飞云舰队,万余江东健儿,并诸位家小,皆难心安。(策)公子,可有良策。”

    “回禀王上,自阿父重伤,策‘心烦意乱,不知所从’。”

    “家人何在?”蓟王又问。

    “阿母并幼弟,暂居江都(县)。”孙策答曰。

    蓟王轻轻颔首:“国事,又当何处?”蓟王先问家事,再问国事。

    孙策实言相告:“阿父攻荆州,乃欲效曹兖州之事。今事不可为,策亦不知何去何从。”

    蓟王言道:“文台痊愈,言之尚早。滞留鄙国,如无根浮萍。人吃马嚼,耗费无数。不出数月,兵势散尽。为长久计,公子可愿客卿?”

    “敢问王上,何为客卿?”孙策直言相问。

    “为先秦之官。拜他国人为秦官,其位为卿,爵左庶长,以客礼待之,故称。”蓟王答曰。后泛指异国为官。

    孙策心领神会,领室中将校下拜:“愿为王上效命。”

    “诸位能为大局计,孤心甚慰。”蓟王笑道:“泉州港,水军大营,权且安身。将校属吏,皆领食蓟国俸禄。令行禁止,一切如故。待将家小一并接来。策公子,可入太学。”

    “遵命。”孙策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蓟王一诺千金。“领食蓟俸”,则兵势不减;“一切如故”,而不吞并部众。如此善待,孙策并四校,焉能不感激涕零。

    孙策领飞云舰队,顺下巨马水路,泊入泉州大营。仍由四校统领。又六百里传书,接家人迁泉州。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待诸事皆毕。孙策遂与父,共赴楼桑。孙坚入病舍疗伤。孙策入太学坛,并演武场。勤学苦练。稍后,孙破虏夫人吴氏,携家小,随海市归于蓟国。

    蓟王首开群雄客卿之先河。

    天下闻之,无不嗟叹。蓟王磊落,从不夺人家业。

    蓟王宫,灵辉殿。

    蓟王设宴。为辽东太守公孙瓒,乐浪太守公孙度,接风洗尘。二位公孙自上任,整顿吏治,厉兵秣马。麾下“营骑”并“属国胡骑”,精兵数万。尤其辽东太守公孙瓒所部,兵强马壮,为戍边主力。

    此时双双前来,必事出有因。

    果不其然。

    公孙瓒乃出蓟王同门。便由其进言:“王太师敕令,命我二人,兵抚青州。”

    辽东、乐浪,与青州隔海相望。只需横渡渤海,不日可达。

    先前,青州牧刘岱,为袁绍所逼,朝不保夕。淮泗诸王,又多心向寿春。兖州牧曹操,不足兵力,唯退保州境,拱卫朝廷。故王允欲效关东群雄,因戍边群雄南下驰援。

    遍观天下,距青州最近,又心向董侯。当属公孙二雄无疑。更有甚者,半岛并漠北,久无战事。诸如高车十二侯国,三郡乌桓,皆由辅汉大幕府领护。北疆安全无虞。

    更加公孙瓒,师出蓟王同门。恩师卢植今为蓟国少保。公孙度二子,公孙康、公孙恭皆为蓟官,共辟海外荒洲。小女公孙氏,亦妻市舶令田骅。必与蓟王,休戚与共。当可一用。

    “原来如此。”刘备这便醒悟。亦难免心生慨叹。天下三分,群雄逐鹿,在所难免。

    见蓟王无语,二人难免心生惴惴。此番南下,是福是祸,尚未可知也。然比起困守北疆,一郡之地,为蓟王所辖。渡海青州,一展抱负,与群雄,共逐鹿。乃大丈夫,平生之志也。

    “知否。分明世界,多少经纶,莫轻回首。平生抱负。金銮殿,有新奏。”

    后人诚不欺孤。

    少顷,蓟王言:“可。”

    “谢王上。”公孙二雄,如临大赦。

    “逢孙破虏飞云舰队,泊于泉州。可乘飞云渡海。”蓟王又道。

    “喏。”蓟王美意,二人无不应喏。

    终不虚此行。

    觥筹交错,宾主尽欢。

    送客门下署鸾栖馆,一夜安睡。翌日,公孙瓒又早起,拜谒恩师卢植。备说前事。

    卢少保一声轻叹:“此乃王子师,‘投石卜路’之计也。”后世又称“投石问路”,言指行夜路,先投以石子,借以探知情况。

    “恩师何以知之?”公孙瓒求问。

    卢少保却并未言明:“且奉命行事,不日当知。”

    “喏。”恩师当面,公孙瓒自不疑有他。

    待公孙瓒自去,卢少保矗立廊下,神情坦然,久久无言。

 1。38 兼督四州

    甄城,太师府。

    “太师。”不其侯伏完,奉命入府。

    亦如寿春。甄城内外,脚手林立。兖州良匠齐聚于此。正增筑皇宫,修造官府,扩建外郭。如前所说,朝廷赋税,半钱半钞。皆存入钱堡赀库。朝廷只需携天子六玺,便可随时随地支取。

    年初献费,蓟王一家便足纳近十亿。足够支付。更何况,西距蓟王马贵人封邑滎阳,沿大河水路,不过七百里。一日来回。滎阳敖仓港,乃蓟王屯粮,贩运天下之所。如此钱粮无忧,足可久持。

    “太仆且看。”王允取敕令视之。

    伏完双手捧过。徐徐展开,不由暗自心惊:“太师……何意?”

    “天下三分,朝中乏力。四方诸侯,多有不臣之心。老夫遍观群雄,唯蓟王一人,足可托付。与我等,同匡汉室,共举社稷。”

    “太师所言极是。”伏完这便醒悟:“蓟王三朝元老,托孤重臣。恪守臣节,从不僭越。归国就藩,只因不忍见叔侄相争。亦是疏不间亲,卑不谋尊,亲疏之别也。且曹孟德迁都于此,亦为背靠大河,依附河北。”

    “太仆所言,与老夫同。”王允笑道:“今心腹大害,乃叔侄二人。汉中、寿春,一日不灭,人心一日不服。何言九州一统,天下归心。”

    伏完心领神会:“太师亦有取舍也。”

    “正是。”王允一声长叹:“时局崩坏如斯,唯有权衡利弊,取其轻重。”

    伏完言道:“太师欲命卑下,(出)使河北乎?”

    “然也。”王允答曰:“可与太尉同行。”

    “喏。”伏完这便领命。

    王允乃蓟王外舅。太尉马日磾亦是蓟王姻亲。于公于私,皆可信赖。

    稍后,董侯,使太尉马日磾、太仆伏完,并持节,至蓟国,赐蓟王朱户、纳陛,兼督幽、冀、并、凉四州。

    朱户、纳陛,皆为九锡之一。前者,民众多者赐之。后者,能进善者赐之。

    朱户,便是朱漆门户。

    纳陛,又是何物?

    注曰:“纳,内也,谓凿殿基际为陛,不使(外)露也。”又曰:“是用锡君纳陛以登。”

    乃是在宫殿“基际(台基边际)”处,居中凿“陛(天子之阶)”,专供蓟王行走。如此,将居中陛阶,与两侧百官台阶隔离。使(蓟)王,身不外露。

    《墨子·备城门》:“(一阶)陛高二尺五,广长各三尺,远广各六尺。”《礼记》:“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台基)九尺,诸侯(台基)七尺,大夫(台基)五尺,士(台基)三尺。”按,天子之陛九级。

    如此算来,九级陛阶,远高九尺台基。故“(陛)升高阶”。铺设时,需将斜坡拉长。与台基相配。如此一来,殿前台阶,左右短陡,而居中斜长。呈上下高差。故能使王,身不外露。至于两侧,卧棂栏杆,究竟是石阑,还是木栏。且看被赐纳陛者,位居何位。诸侯王,多是石阑,大夫以下,多是木栏。故《宋史·吕端传》:“又以(吕)端躯体洪大,宫庭阶戺(jiē  shì,台阶两旁所砌斜石)稍峻,特令梓人为纳陛。”梓人,木工也。

    自先帝时,蓟王三拒加九锡。历代帝王,遂将九锡拆解,逐一赐予。九锡,蓟王已得其六:车马、衣服、虎贲、斧钺、朱户、纳陛。足见恩宠。

    更有甚者,兼督幽、冀、并、凉四州!

    诏命既出。灵辉殿中,群臣骚动。

    蓟王肃容叩拜:“臣,遵命。”

    然如王傅、国相、国老、谋主等,皆面色如常。幽、冀、并、凉,本就唯蓟王,马首是瞻。且四州吏治民生,皆与蓟国比同。四州官吏,多出蓟国吏制。谓同心同德,亦不为过。董侯此诏,不过明授耳。

    待礼毕。蓟王设国宴款待二使。

    比二千石以上,皆作陪。

    马日磾、并伏完二人,始见蓟国吏治之盛。许多如雷贯耳,恨不能早识。

    意气相投,莫过如此。推杯换盏,不觉已大醉。

    翌日,举国皆知。

    “朝堂何意?”国老齐聚王子馆求问。

    儒宗答曰:“因失传国玉玺,故王子师,亡羊补牢。”

    “原来如此。”众国老纷纷醒悟。

    “是福是祸?”门下署鸾栖馆,报馆丞陈琳,私问好友许攸。

    “无谓福祸。”许攸答曰。

    “王太师何意?”陈琳又问。

    “假赐加九锡之二,乃为正本溯源也。”许攸一语中的。

    “乃使我主,心向董侯。”陈琳心领神会。

    “然也。”许攸笑道:“天下三分,各为其主。董侯背倚大河,需提防史侯东出,合肥侯北进。先前诏命公孙二雄,兵抚青州,便为此诏也。”

    “原来如此。”陈琳幡然醒悟。日报当有评议。

    许攸忽摇头一笑。

    正苦思一篇佳作的陈琳,急忙问道:“子远,何故发笑。”

    “只叹王子师,‘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许攸答曰。

    “愿闻其详。”许攸大才,虽尚不入谋主之列。然指日可待。陈琳焉能不细问情由。

    “诸夏之大,又止于十三州乎?”许攸言道:“世人皆知,我主辟江表十港,凿穿内外水路。海市往来,舟行天下。然究竟获利几何,不可尽知也。利有大小,益分长远。眼前不过小利。待我主三十而立,造诸王子海船。开疆拓土,开枝散叶。放舟四海,皆成诸夏。乃利益长远者也。更加幕府领护四裔,隔绝蛮荒之地。远交近攻,合纵连横。神器易主,为时不远矣。”

    初闻国策外交,陈琳心思振奋,脱口而出:“先小再大,前短后长。先取四州,再得天下。”

    许攸亦笑:“可也。”

    蓟王都西宫,增城二重殿。

    “臣等,叩见太皇。”马日磾并伏完,入宫觐见。

    “卿等,免礼。”窦太皇言道:“赐座。”

    “谢太皇。”二人再拜落座。

    “陛下赐加朱户、纳陛,兼督幽、冀、并、凉四州,乃谋国之举。甚善。”董太皇言道。

    “太皇明见。”马日磾答曰。

    “卿等,此行,陛下可另有交待。”

    “禀太皇,陛下特命臣等,求问(太皇)归期。”

    “陛下当有此问。”帘后四目相对。早有定计。

    董太皇答曰:“未定归期。”

 1。39 妾无异议

    “臣等,遵命。”马日磾再拜。

    主臣有序,长幼有别。二位太皇不定归期,自不可勉强。且兖州四战之地,左右皆虎视。更加宫禁远未造毕。此时回朝,确显急迫。不可强为。

    “王允王佐之才,曹操治世能臣。无外戚黄门掣肘,陛下当可安心。待元服亲政,必四海克定,切莫心急。”毕竟亲手哺育。董太皇对董侯,甚是关心。谆谆善诱,暗自告诫。权臣当道,当徐徐图之。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