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10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叩谢陛下。”得此诏命,万事俱备。

    “其中厉害,大将军慎行之。”合肥侯不忘叮嘱。

    “喏。”

    待袁绍离去,程贵人陪袁皇后,自出帷后。

    “陛下安心,大将军必有计较。”袁后宽慰道。

    “事急从权。时局艰难,社稷穷厄。唯有行此下策。”合肥侯叹言。

    “如大将军所言,若取丹阳,江东可定。”程贵人举止雍容,似又有身孕。然袁皇后至今尚未圆房,仍是处子之身。程贵人曾向袁皇后进言,同侍寝,许有转机。却被袁皇后婉拒。背后原因,外人又岂能知。

    袁绍刚入中军大帐。

    便有斥候来报。有徐州豪杰,渡江来投。

    “姓甚名谁?”袁绍一喜。

    “自称琅邪刘勋。”

    刘勋,字子台,徐州琅邪人。为袁术故吏,前为沛国建平(县)长。因豫州牧丁原,效仿兖州,颁《抑兼并令》。刘勋见事不可为,遂解印自去。携门客私兵数千,渡江来投。

    恐其中有诈。袁绍先命人稳住砦外来船,又速报牛渚袁术知晓。

    闻刘勋来投。袁术大喜。

    二人江上相认,共入水砦。把臂登岸,拜见合肥侯当面。

    “臣,刘勋,叩见陛下。”谓雪中送炭,莫过如此。

    “免礼,赐座。”山穷水尽,合肥侯自当礼贤下士。

    “谢陛下。”刘勋再拜落座。

    袁术代为奏报:“启禀陛下,子台此来,携大小舟船百余艘,部曲三千。”

    “朕心甚慰。”部曲三千必是豪杰。合肥侯焉能不喜。

    袁术又道:“子台此来,另有大功一件。”

    “哦?”合肥侯如沐春风:“愿闻其详。”

    刘勋抱拳奏曰:“回禀陛下,臣素与薛礼交好。愿说其‘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善。”累日愁云,一朝散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合肥侯一时,甘之如饴。

    事不宜迟。刘勋假扮游商,车队入秣陵。营门投帖,与薛礼相见。

    与此同时。

    谋士郭图,并黄门令黄纲,已成笮融座上宾。

    “此话当真。”闻合肥侯渡江,移驾石城。欲拜己为国师。笮融猛然直立。

    “诏命在此,国师自观。”黄门令黄纲,亦是豪杰。面色不变,举止如常。

    笮融伸手欲夺,忽觉不妥。这便整衣下拜,大礼奉诏。

    展开视之,欣喜若狂。尤其合肥侯所用,乃传国玉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一诺千金,更何况天子乎。

    笮融焉能不深信。这便投桃报李:“若为国师,愿助我主,平定江东。”

    “一言既出。”黄纲眼中,一闪精光。

    “百死不悔。”笮融目光如炬,掷地有声。

    “何不开城,沐浴焚香,以迎天子。”黄纲笑问。

    “固所愿也!”四目相对,笮融仰天大笑。

    消息传回,亦喜亦忧。

    袁术进言道:“陛下不可轻信,需防有诈。”

    “我等,何不先入城。”袁遗言道。

    “不可。”合肥侯已有计较:“朕若不至,笮融必难自安。若起疑心,临事而悔。功亏一篑也。”

    “陛下明见。”袁绍下拜。

    袁遗又道:“何不等秣陵消息,再做计较。”

    合肥侯忽笑:“芜湖、丹阳、秣陵,三城顺下,互为犄角。李术、薛礼、笮融,三将首鼠两端,作壁上观。一地全而三地全,一城失则三城失。若闻笮融开城纳降。李术、薛礼,必望风归服。得三城,江东可定。”

    帐中百官,闻之无不振奋。

    辅佐英主,何愁大汉国祚不继。

 1。76 牵缰执辔

    合肥侯乘夜出奔,仪仗全失。唯剩天子銮驾。无妨,想必如笮融这般“丹阳宗帅”。未曾得见天子,焉知天家气象。

    只需兵强马壮,群雄拱卫。料想,必无破绽。

    石城与丹阳,遥遥相对。大江下游津渡,多被刘繇所据。袁绍、袁术,先后迂回濡须口,才得以过江。“江水自濡须口又东,左会栅口,水导巢湖。”既此。

    濡须口,为濡须山并七宝山间,濡须之所出,故称濡须水口。两山对峙,形势险要,为巢湖出口。合肥侯国,邻巢而居。对周遭水情,了若指掌。故能避开刘繇拦住,泛舟江上。江面之阔,远非后世可比。

    时下(长)江口,便在广陵郡之广陵,南在吴郡之丹徒。时江口附近,丰水时,江面宽达百里。海潮可上溯至广陵,大潮汹涌,史称“广陵潮”。

    前汉枚乘《七发》:“春秋朔望辄有大涛,声势骇壮,至江北,激赤岸,尤为迅猛。”今汉王充《论衡·书虚篇》亦有“广陵曲江有涛,文人赋之”之句。

    不比四渎八流。便是蓟国巨马水,也远胜后世孱弱模样。究其原因。气候变迁是其一,流失水土乃其二,人口增长为其三。

    五胡乱华,衣冠南渡。江南农耕大兴,长江挟泥沙东流,江口日益淤积,不断延伸向海。至唐时,广陵潮已只见潮痕,不见大朝。

    然不说宽泛百里。便是十里之宽,亦可称天堑。

    再加江上船队往来,“舳舻相接,帆樯如林”。隔岸相见,断难拦截。同理,长江水道绵延,纵横枝津,防不胜防。

    这才被袁绍觅得先机,抢下石城。不断加固,顺崖而下,绵延入江。又造栈阁、邸舍,楯墙、箭楼。居高临下,守备森严。

    水砦内,已聚拢大小船只,数百艘。其中机关楼船十艘,机关斗舰五十余。艨冲、冒突、赤马、走舸、斥候、游艇,不一而足。多出蓟国制式。可堪一用。

    唯一所憾,无旗船巨舰。

    牛渚营,亦不逞多让。自袁术入驻,亦广发营匠降卒,伐木采石,加固营垒。以备万无一失,袁术命樊能、于麋、张英三将,弃守横江津并当利口。将营中机关诸器,悉数拆除,随船运抵牛渚。三营并一营。防备可想而知。

    两处营地,既是坞堡,又是津渡。百五十里水路,上下呼应,互为犄角。如獠牙深嵌。更加合肥侯南渡。类比御驾亲征。刘繇不过一州之牧,如何相争。

    袁术巧施妙计,兵不血刃,连下三营。更加刘勋携门客私兵,渡江来投。牛渚,石城,二营相加。已有五万余众。足可一战。

    更加袁绍南征,几将寿春辎重,调运一空。牛渚本就是刘繇囤积粮谷、战具之所。五万联军,可谓兵精粮足,士气高涨。

    饱食酣睡,人马具装。留心腹上将守备城池,袁绍、袁术,各领五千精锐,二路并进。护送合肥侯銮驾,奔赴丹阳。

    坚甲利兵,鲜衣怒马。旌旗蔽日,结驷千乘。

    笮融并黄纲等人,于城头窥见,不由暗自心折。汉家天子,非比寻常。

    同出高祖一脉。刘繇比合肥侯,相形见绌。不如多矣。毕竟,合肥侯称登基为帝。被逐过江,如丧家之犬。亦难掩一身贵气。

    俯瞰尚书令袁遗驾车,大将军袁绍,车骑将军袁术,左右护送銮驾,入一箭地内。

    笮融心悦诚服,鸣金收兵,再擂鼓助威,引城中官吏父老,开城纳降。

    口呼:迎天子,平江东。

    合肥侯隔窗相见。

    “国师免礼。”

    闻此言,笮融终是安心。

    “诏命虽发,却未及昭告天下。待平定江东,朕自当筑台设坛,为国师正名。”合肥侯如沐春风。

    “臣,笮融,诚惶诚恐。”笮融涕泪下拜。

    得身后黄门令黄纲,低声耳语。笮融这才起身,执辔牵缰,引銮驾入城。

    江东多楚地。城内民众,迎合肥侯之心,与寿春不相上下。

    待一万精兵入城。城头变换大王旗。

    果如合肥侯所料。

    芜湖守将李术,并秣陵守将薛礼,不分先后,开城纳降,恭迎王师。

    闻合肥侯亲临,江东震动。

    兵不血人,连下三城。纳国师笮融谏言,使持印传三十余纽,与贼丹阳、宣城、泾、陵阳、始安、黟、歙诸“险县大帅”。引四方部族来投。不出一月,聚拢十万兵马。

    丹阳郡县,望风而动,不战自降。

    整顿兵马,犒赏有功。羁縻诸险县大帅。有国师笮融作保,一众险县大帅,自深信不疑。袁氏兄弟,亲眼所见。方知笮融之大用。这便以礼相待。共举笮融,临朝居首,国事先言。享尽国师礼遇。

    丹阳兵,名声在外。数万精兵,可想而知。

    一月后,数路并发,攻打曲阿。

    大将军袁绍,并车骑将军袁术,领麾下群雄、降将,一路势如破竹。连战连捷。刘繇欲据城固守。不料城内大姓,夜开城门。恭迎王师。

    曲阿陷落,刘繇麾下,扬州刺史部,官吏家小,计数万众,皆被二袁所俘。唯刘繇单骑走兖州,自归史侯。王允仍以为扬州牧,还治寿春。

    合肥侯一道诏命,犯官罪吏,悉数留用。

    封王匡、桥瑁、鲍信、刘勋,四人为丹阳、会稽、豫章、吴,四郡太守。各领麾下精兵,光复郡境。

    至此,扬州一分成二。九江、庐江,江北二郡属史侯;丹阳、会稽、豫章、吴,四郡属合肥侯。

    稍后,合肥侯以秣陵,两面沿江,三面环山,虎踞龙盘,帝业气象。“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暂都秣陵。大兴土木。仿吴王阖闾城,分宫城并都城两重,无外郭。宫城居都城之中。内有太初宫,南宫、苑城并西苑,分别为宫殿、御苑、南北二军营地。宫城南门为宣阳门,出宣阳门向南至朱雀门,长约五里,称“苑路”。苑路居中乃天子御道,两侧为吏民驰道。御、驰二道,以水沟相隔。朱雀门外,便是淮水。两岸商肆民居,鳞次栉比。

    别都“周二十里一十九步”,俗称“南京”。

 1。77 雄长一州

    合肥侯别都,称南京。除去位于江南,更因南阳毁于大水。再无帝乡。

    汉朝常避楚字。故时人多尊合肥侯“吴王”,称江东四郡为“东吴”。督造南京,非一日之功。合肥侯暂居曲阿,待南都督造毕,再移驾不迟。

    江东四郡,计八十三万(830268)户,三百四十八万(3481429)户。尤其豫章郡,治南昌,领二十余县,计四十万户,百六十六万口。丹阳、吴郡,亦各有六、七十万众。会稽稍弱,亦近五十万众。

    蓟王凿穿内外水路。四渎八流,并纵横枝津,皆入水网。江东获利之大,可想而知。尤其稻作大兴。虽不敢称一季三登,双熟稻必有把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十万大军,攻城拔寨。补给不利,万事皆休。更何况民以食为天。合肥侯焉能不知,粮谷之事大。

    所幸刘繇所辟官吏,治政安民,多有建树。大半留任,驾轻就熟。不出三月,四郡悉平。合肥侯征调江东良匠,齐聚秣陵,于震泽排建船台,欲仿照蓟式机关船。奈何蓟国机关术,冠绝天下。民用大舡,尚可一试。军用大舰,绝非一日之功。今墨门弟子,悉归蓟国将作寺。墨门绝迹江东,合肥侯有心无力。

    不得已,唯向蓟国高价贩来。斗舰,楼船,但凭所需。然旗船巨舰,求之而不可得。东吴使者求问蓟吏。答曰,我主曾言,而立后,开建诸王子船队。今春而立,去年已不接新船券书,待内中船只造毕,便开造“王子楼船”。

    东吴使者惊问,蓟王子嗣众多,诸王子皆有船乎?

    蓟吏答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