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10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因乃曹孟德所求。蓟王有求必应。

    遥想当年,黄巾之乱。曹孟德领黎阳营,扼守大河津渡。遇邺城百姓仓皇南下。妇孺险成黎阳营士,刀下亡魂。危急关头,曹孟德单骑拦阻,又调派船只,悉数运往蓟国。这才全其性命。

    蓟王时感叹,定不辜负。

    言犹在耳,焉能自食其言。

    “刺马刀一,直七千”,“五十湅剑,直千五百”。刺马刀,便是斩马刀。蓟国皆百湅清钢。“吞光秘鳞铠”,人马具装,兵器齐备,作价二十万钱。

    二千五百套,共计五亿钞。

    好一笔巨款。

    便是曹孟德,亦无力支付。

    夏侯惇,夏侯渊等人,醉心选拔虎豹骑。上下皆亢奋。便是吕布闻言,已颇多艳羡。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然巧妇终难为无米之炊。

    如之奈何。

    曹操遂开府议,问计群僚。

    程立私语道:“明公可知南阳盗贼乎?”

    “可是发丘贼乎。”曹操焉能不知。

    “然也。”程立再进密语:“谓事急从权,何不效之?”

    “嘶……”曹操心中一惊。然转念一想,似无不可。这便低声问道:“近郊何处有前朝大墓。”

    程立答曰:“梁孝王陵可乎?”

    梁孝王,刘武,文帝嫡次子,景帝同母弟,母为窦太后。七国乱时,刘武率兵抵御吴楚联军死守梁都睢阳,拱卫国都长安,功劳极大。后仗窦太后宠爱,并梁国地广兵强,欲继汉景帝之位,病死未果。谥号“孝王”,葬于(芒)砀山。身前,享尽荣华,“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於京师”。时人事死如事生,料想死后亦不逞多让。

    “甄都天子脚下,宗亲贵胄何其多。若知(我)行此事,恐为人所诟。”曹操亦知谨慎。

    “此事易耳。”程立言道:“何不命人入南阳,假发丘贼而行之。必神鬼无觉。”

    曹操闻之不语。少顷言道:“兹事体大,且从长计议。”

    “喏。”

    史载“昱性刚戾,与人多迕”。又载:“初,曹操乏食,(程)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

    “略其本县,颇杂人脯”。足见程立行事,一贯如此。颇多与曹孟德相似。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乱世枭雄也。

    虎豹骑乃定国之利器。若不能人马具装,何言所向披靡。

    更加关东初定。天下三分。合肥侯北伐之心不死。史侯东征之意难平。传闻,叔侄暗中结盟,欲分交州二郡。若如此,益州当与江东相连。互为犄角,守望相助。如此关东危矣。

    曹操素有远见。话说黄巾播乱八州,关东百废待兴。筑路屯田,本就人手不足。无从大肆募兵。唯有精益纠结。

    以一当十,以十当百。如此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来去如风,日行三百之虎豹骑,断不可缺。

    “两害相较,则取其轻”。家国存亡,社稷为重。

    三日后。得曹操暗中授意,程立遂遣心腹,乔装改容,顺下南阳。寻觅盗贼发丘。

    曹操“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以为笼络。

 1。87 长乐未央

    蓟国,长安县,行宫。

    长安县,乃仿前汉长安城督造。内置长乐、未央、明光、桂宫等宫。规模虽不可与前汉帝都,相提并论。然经累次增修扩建,早已今非昔比。如蓟国雄城,横竖七里,内外三郭,横跨北易水。七七四十九衢。大衍缺一。

    效仿长安。“市有九,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致九州之人在突门。夹横桥大道,市楼皆重屋”。另有西域五十五国邸,长安门学等,奇观建筑。有民三万户,二十余万众。乃蓟西商都,与楼桑并著于世。

    西域来客汇聚于此,丝路游商称之为“蓟长安”,俗名“(北)斗城”。

    并县为国时,蓟王有言在先。编户过万,口过十万,可升为令;户破二万,口破二十万,可食双俸。

    稍后又约定,户破三万,口破三十万,三食君俸,秩升一等。

    蓟国《圩田制》,分户不析产。户均已降至不足八(75)口。不似先前,户户十余口。然除编户,还多客庸。客籍亦录入人口。如此算来。蓟长安总人口,已破三十万。年前,岁末大赏,长安甄逸令,如愿擢升为比二千石俸,加“光禄大夫”,银印青绶。

    光禄大夫,“职掌言议,毗亮论道,献可替不(否),赞扬德化”。

    前汉时,在“大夫”中,地位最为尊显,晚期多为贵戚重臣加官。无员限。今汉渐成闲散之职,虽仍掌顾问应对,但多用以拜假赗赠之使,及监护诸国嗣丧事等。

    换言之,蓟国光禄大夫,亦是加官,并无实权。甄逸,仍主长安治政。然蓟王专开朝议时,可入比二千石列。循例,加光禄大夫衔,乃九卿之后补。于蓟国而言,为郡守备选。今东境又开数郡,郡守人选,皆出千石城令,受封光禄大夫者,优先。

    或有人言,光禄大夫乃九卿之光禄勋属官。蓟国未置九卿,如何加光禄大夫。正如今汉省都护,置将兵长史,统领西域。且省主官,亦符“家国同构,列候次减”之旧例。

    加官,非只有郡县长史。不足二百石之佐使少吏,克己奉公,劳苦有功,可加“谏议大夫”,秩六百石。“掌规谏讽谕。凡朝政阙失,大臣至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皆得谏正”。另有“太中大夫”,秩比千石。“中散大夫”,秩六百石,多养老疾,无职事,唯诏令所使。

    谏议大夫、太中大夫、光禄大夫,分隶二国相,非少府属官。中散大夫,终官养老,则隶门下署。

    至此,蓟国“加官制”,趋向完满。

    另外。光禄大夫,可“举质朴、敦厚、逊让、有行”,“此四科人以擢用之”。凡“光禄四行”,蓟王又令二国相,“每岁依科考校,定其第高下,用知其人贤否也”。

    科举制未能建立前,察举制必不可少。由各城长令,举荐人才,亦是《汉律》所定。无可指摘。

    横竖一里之宫城,便是长安行宫所在。

    长乐宫,鸿台。

    张姜子、李真多,正苦习汉宫仪。

    长安宫人渐多,女官宫人齐备。蓟制宫仪,无需宋贵人亲授。话说,行宫日积月累,美人如云。却少有迁入蓟王宫者。稍后,易县甘泉宫、临渝碣石宫、北海冬宫、西域夏宫中女官,多由长安宫女充填,传授汉宫仪。循此例,待诸王子长成,裂土封王,宫人亦可足备。毕竟,蓟王子嗣众多。子女皆为县主,当有三百宫。

    以备不虞。亦是蓟国上下,行事之风。

    能如二女仙。先入蓟王宫,再迁长安行宫者,凤毛麟角。

    一里之回,蓟王宫。满打满算,莫过千人。

    “此城,比长安如何?”李真多问张姜子。

    “制度不如,繁华尤胜。”张姜子乃武威祖厉人,常往来长安。所言非虚。

    比西京宫殿,蓟长安宫规模削减,然繁华却盛。今汉以来,羌人屡寇三辅。再加凉州动荡,丝路三通三绝。长安不复前汉盛貌。蓟长安,扼蓟国西境。游商入五阮关(蒲阴陉),可经北易水,直入城中港市。而后顺下千里蓟国渠,通行大汉水路。财富汇聚之地,必有异客番商,航海梯山,不远万里而来。

    终归无利不起早。

    “先前,王上剿灭长城马贼。疏通居延外道。今又立漠北都护于北海之滨。北疆因而繁盛。”李真多亦有感而发。

    “五帝之子,皆种出蓟王乎?”张姜子自北上蓟国,同道中人皆出此论。

    “众皆以为,玄帝子,当是嫡长子(刘)封无疑。”李真多言道。

    “远至鲜卑利亚。”张姜子忽生慨叹。

    “蓟国多奇术。革膜暖帐、琉璃暖阁,石炭锅炉、龙窑陶管,便是隆冬时节,滴水成冰,亦温暖如春。另有机关橇车等,便利通行。北上冰原,再辟疆土,实属寻常。”李真多笑道。

    “北有蓟,莫纵缰”。幽州边郡皆因而受益。以外线长城为界,前汉旧县,纷纷重置。

    为平衡临近郡县,涿郡、上谷、广阳、渔阳、右北平等,皆已重分郡境。涿郡分上谷雊瞀。上谷重开女祁、夷舆、茹、造阳四县。广阳分上谷重开之夷舆、渔阳之安乐。渔阳重开滑盐、要阳、白檀三县。右北平重开平刚、石成、廷陵、白狼、夕阳、昌城、骊成、广成、聚阳、平明十县,新增百柳(赤峰),易(鬼)方(围场),计十二县,安置高车十二归义侯国。右北平郡治,亦北迁平刚。

    高车十二归义侯国,听命于使高车中郎将(治白檀),隶属辅汉大幕府。白海之滨,另有高车王庭。新任高车归义王,乃蓟王元舅,副伏罗妃长兄。

    故诸郡重置县,虽沿用前汉旧名,然地望已大有不同。

    以此类推。辽西、辽东、玄菟等郡,皆扩至外长城沿线,前汉郡界悉数光复。更加重开半岛真番郡、临屯,并苍海郡。幽州虽并入蓟国诸县,然此消彼长,仍远胜先前。

    稳坐“大汉(第)一州”。

 1。88 母行子效

    外长城沿线。自西而东:造阳、易方、百柳、永银(敖汉旗)、侯水(北票)、且虑(阜新)、高显(铁岭)。皆为蓟王上表增筑。

    或为高车、或为乌桓、或为扶余驻地。扼守外长城沿线。

    凡东胡归义之地,皆为幕府所辖。吏治武备,皆为漠北都护府所辖。官吏人事,皆出南閤任命。蓟王将漠北都护府治,立于北海之滨,可谓高瞻远瞩。

    若立足北海。环顾四野,大漠南北,广袤何止万里。蓟王有意,将漠北六氏高车,立为北高车。与南高车分治。并立王庭于意辛山之没鹿回部,拱卫北海冬宫。

    六氏高车并没鹿回部,城邑皆已筑毕。初改游牧行国为农牧番国。先前,漠北往来蓟国,多借道苍海郡,经北乌稽港,顺下半岛。今蓟国郡境延长,直抵大辽水岸。蓟王有意疏通大辽水,并上游饶乐水等,塞外诸流。如千里蓟国渠,连成纵横水网。

    督造港津,城邑。引牧人常驻。

    今春伊始,本欲提上日程。奈何先兼督四州,又并辽东属国。更加国中稻作,不可或缺。蓟王唯暂且搁置。从长计议。

    北海离宫,内外三郭。称“北宫城”。城中六氏高车并没鹿回部,进献蓟王之部众,皆以北宫为姓。便利富足,引鲜卑利亚冰原野民,纷纷南迁。冰原之地,渐起生机。

    正如都尉玄年年率开拓车队南下。蓟王亦有意,于北宫城,置开拓车队,挺进鲜卑利亚广袤冰原。

    种种举措,皆在蓟王心中,分属“有生之年”。究竟能否实现,且走着看。

    “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即便愚公移山,蓟王螽斯衍庆,众多子嗣。终可达成所愿。

    蓟王窃以为,凭借大汉领先千年之文明,蓟国远超时代之人口基数。布种寰宇,何其容易。余下诸种,恐再无机会。

    就是这么安逸。

    蓟南尹,高阳,辅南将军大营。

    先前,蓟王封赏有功。周仓、裴继,皆入辅汉大将军营。分于辅南将军,蓟王二弟关羽帐下。周仓为别部司马,裴继为别部假司马。麾下别帅,皆为军候、队率,不一而足。

    四辅将军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