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10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香,出自返魂树。”言罢,李乾屏气凝神,自香炉内取出残香:“据载,西海聚窟州有返魂树,状如枫、柏,花叶香闻百里。采其根于釜中水煮取汁,炼之加漆,乃香成也,其名有六,曰:返魂、惊精、回生、振灵、马精、却死。凡有疫死者,烧豆许(黄豆大小的一块)熏之再活,故名返魂香(《汉武内传》)。”

    “世上真有此神物乎?”先前种种,历历在目。曹孟德,焉能不信。

    “闻,东方朔曾用(怀)梦草,令武帝并李夫人,于梦中相见。直至烧返魂香,使李夫人三日还魂。”李乾忽问:“明公,头风愈否?”

    “果然不药而愈。”曹操这才惊觉。顽疾已去,浑身爽利。必是返魂香之功效。

    “既焚神香,治愈顽疾。明公旧友,必无恶意。”李乾答曰。

    曹孟德感同身受。

    然此地不宜久留,遂登车离去。

    忆宋奇亭中所言,记忆犹新。至于宋奇其人,究竟是人是鬼,是神是仙。曹孟德,自有决断。亦无需求证。既有此神通,该相见时,自相见。

    无需急于一时。

    心念至此,这便轻装上阵。领军东归,与吕布争夺兖州,乃至关东大地。

    曹孟德,得其道也。

 1。103 水路游击

    曹操引军入东阿,与程立相见。

    “拜见明公。”程立领众属吏,都亭相迎。

    曹操执其手曰:“非赖君之力,吾无所归矣。”

    “只恨陈公台,背主谋逆。”程立言道:“若无陈宫之谋,吕布岂有今日。”

    “无妨。”曹操叹道:“人各有志,不必强求。”

    “明公且入城。”知曹操一路疾行,人困马乏。

    “好。”曹操领兵入城。军马归营,张榜安民。麾下文武皆入中军大帐相见。

    “盖海何在?”曹操先问舰队。

    “正泊仓亭津。”程立答曰。

    仓,一作“苍”,乃大河南岸要津。“(河水)又东,北过东阿县北,河水于范县东北流为仓亭津。《述征记》曰:仓亭津在范县界,去东阿六十里。《魏土地记》曰:津在(东)武阳县东北七十里”。中平元年,“皇甫嵩与黄巾战于仓亭,获其帅”,即此。

    仓亭津对岸,便是东武阳。

    正如荀彧所料,陈宫亲领一军,欲取东阿。时勒允守范县,程昱守寿张,遣盖海舰队守仓亭津。陈宫至,不得渡。换言之,正因有盖海舰队,截断大河。东郡三县才得以保全。

    “仲德,有何高见。”曹操心中已有计较。

    程立答曰:“先取东郡,再定济北、东平、任城、山阳,四郡国。另有泰山,兖州八郡国可定其六。吕布所倚仗。不过陈留、济阴二郡。”

    细看兖州山川地形图。曹操心领神会:“大野泽。”

    “正是大野泽。”程立言道:“大河分南北,大泽隔西东。兖州水军之利,半数出盖海舰队。吕布麾下,断难与敌。只需扼上下要津,经诸水往来大野泽。日夜千里,迅捷无匹。吕布追之不及,疲于奔命。久必自溃。”

    “水路游击。”曹操一语中的。

    “秋收在即,抢割足食,以备冬日所需。方为长久之计。”程立言道。

    “依令行事。”曹操这便定计。

    “喏。”

    濮阳。秦置,今为东郡治。“濮水径其南,故曰濮阳也。”

    车骑将军营。

    “曹孟德回军东阿,盖海扼断仓亭。”吕布问计陈宫:“为今之计,该当如何。”

    “盖海之利,断难与敌。”陈宫成竹在胸:“然曹孟德劳师远涉,人马俱疲。新得五千泰山剧贼,粮草恐难支应。秋收在即,必欲抢割,无心鏖战。待秋收毕,大河始冻,冰封千里。盖海无用武之地也。”

    “莫非,冬季兴兵。”吕布言道。

    “正是。”陈宫两眼,一闪精光:“将军出身边郡,麾下五千秦胡铁骑,皆耐酷寒。只需足备冬衣,当可一战。”

    “战何处?”吕布遂问。

    “天机不可泄也。”陈宫并未明言。

    吕布营本有万五雄兵。又得三万关东游兵。分驻各处城池要津。据兖州大半。宜当整顿兵马,与曹孟德决一雌雄。唯一所患,便是盖海舰队。

    前有蓟王命治粟、水衡二都尉,围攻下邳。后有曹孟德掘渠环城,火烧寿春。足证机关舰队之利。更加大河穿州,枝津纵横,居中更有大野广袤万里。与诸水上下通连。虽无海风助力,然机关巨舰足可日夜千里。且无需劳师动众。船上人马饱食足睡,养精蓄锐。远非风餐露宿,路行可比。

    可想而知,若曹孟德顺下大河,巡弋诸水。攻取沿途城邑。即便狼烟冲天,铁骑驰援。亦追之不及。

    东阿卫将军大营。

    “必攻甄都。”程立一语中的:“待大河冰封,盖海舰队,或顺下大河,泊入不冻海港;或泊于雷泽水军大营,结阵自守。数月之中,再无水军之利。且吕布本就出身边郡,麾下兵卒亦不逞多让。待滴水成冰,我辈唯避入城池,难有一战之力。然吕布却可往来如风,拔寨攻城。”

    话说,史上今年冬。“孙坚与官属会饮于鲁阳城东,董卓步骑数万猝至,坚方行酒谈笑,整顿部曲,无得妄动。后骑渐益,坚徐罢坐,导引入城,乃曰:“向坚所以不即起走,恐兵相蹈藉,诸君不得入耳。”卓兵见其整,不敢攻而还(《资治通鉴·卷五十九·汉纪·五十一》)。”

    董卓步骑,多出西凉。亦耐酷寒。

    “冬季兴兵,攻取甄都。”曹操这便醒悟:“挟天子以令诸侯乎?”

    “然也。”程立答曰:“吕布,乃『傲世桀雄(注①)』也。”

    “桀雄”,语出《荀子·宥坐》:“故(少正卯)居处足以聚徒成羣(群),言谈足以饰邪营众,强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也。”

    “小人之桀雄,不可不诛也。”曹孟德焉能不读《荀子》。话说,蓟国大儒学之兴,便出《荀子》。蓟王所行王道治国,亦出荀子。

    “正是如此。”程立答曰。

    “何以见得?”曹孟德必有此问。

    “此时,吕布恶行不显。然据卑下观之,其人险恶,尤胜猛虎。京师旧闻,认贼作父,非出王允授意,乃自行为之。为惜命苟活,而枉顾忠义。正因悉知内情,窥破吕布秉性,故陈公台,才设连环计。以三万关东游兵,胁迫举事。吕布果从之。”程立嗤鼻一笑:“前为董卓义子,今为明公义兄。观其言行,前后可有半分义举?不忠不义,禽兽也。”

    言罢唾弃:“‘多行不义,必自毙’。”

    倍思前后,曹操喟然长叹:“仲德所言,无可辩也。”言下之意,虽心有不甘,却也无可争辩。

    帐内一时无言。

    忽听帐外人马嘶鸣。便有斥候来报:“厉锋校尉,募兵归营!”

    “子孝归矣!”曹操大喜出帐。

    “拜见明公。”便有二将,下马行礼。

    曹仁,字子孝,沛国谯人,曹操从祖弟,陈穆侯,侍中曹炽之子。少喜弓马弋猎,不修行检。领军之后,奉法守令。随曹操征战四方,立汗马功劳。

    时天下大乱,豪杰并起,曹仁阴结少年,得千馀人,周旋淮、泗之间,遂从曹操为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

    曹仁身旁一人,正是胞弟,曹纯,字子和。拜虎豹督,督领虎豹骑。

    兄弟二人,皆是曹氏千里驹。

 1。104 我与争锋

    自领兖州牧,曹氏宗亲,纷纷来投。后朝廷东迁,群雄决裂,受困于兵力,捉襟见肘,曹操随命诸兄弟,四募雄兵。

    此行,曹仁、曹纯,招募淮泗健勇五千。曹操大喜,设宴为二人接风洗尘。

    “子廉,何在?”席间,曹仁落杯相问。

    曹洪,字子廉,曹操从弟。

    “募兵未归。”曹操答曰。

    庐江太守陈温乃曹洪好友,曹洪领家兵千人,并陈温一同招募士兵,募得庐江上甲二千,又东至丹杨,募得数千丹阳劲卒。稍后与曹操龙亢会师。

    “甄都诸路断绝,武库不能为我所用。”程立言道:“万余将士,无兵甲可用,如之奈何。”

    “无妨。”曹操已有定计:“不日当有‘吴房兵甲’入营。”

    “吴房县西北百里棠谿亭,有棠谿、冶炉、合伯三城。自南阳大水,帝乡尽毁。关东兵甲皆出于此。”程立慨叹:“吴房君华妁,乃蓟国华国老长女,闻九九重阳,嫁入蓟王家。”

    言下之意。吴房兵甲,亦是蓟王家业。

    “玄德,天生为王。我辈,拍马不及也。”曹操与有荣焉。

    “蓟王七海雄心,世人皆知。又恪守臣节,不言废立之事。”程立欲言又止。

    曹操已心领神会。

    三分天下,河北归一。待天时地利并人和。蓟王挥师南下,何愁九州不定。

    我若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与之争锋否?

    云梦大泽。

    三足踆乌船宫,蓟王寝宫。

    日上三竿,余音绕梁。自蓟王泛舟至此,神女相会。便夜夜笙歌,通宵达旦。

    前九日宫门紧闭。稍后女仙继续,宫妃并入。

    云雨巫山,已过月余。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横舟漫渡,浮游云梦。个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哉。

    梅雨渐息,万里晴空。

    再无云雨潮生。神女抵死缠绵,不辞而别。玄女重回九天,蓟王六神归位。

    五彩斑斓,绚烂多姿。

    目光所及,充耳所闻。由内而外,焕然新生。

    自船宫爵室,眺望巫山神峰。触不可及,心意相通。

    蓟王心意,神女当知。

    “夫君?”安贵人,闭月绝艳,柔声轻唤。

    “扬帆起航。”蓟王风流亦洒脱。

    “喏。”

    待雏鸦号,自神女峰下归巢。三足踆乌遂顺下益阳港。

    益阳港,坐拥沅水、资水、湘水,三水相连,位置绝佳。乃治粟都尉治所。一别经年,待蓟王重临,此港早已今非昔比。

    凡蓟国营城,必大利机关。沿港口大堤,“非”字泊位,坚木包铁,机关塔吊,两两相对,一字排开。内外商船,如林帆樯,列队通行,进出有度。

    规模虽略逊于南港,更不比泉州。然于荆南而言,足可称雄。

    治粟都尉朱治,恭迎蓟王船宫入港。

    朱治麾下,文武兼备。颇多能臣干吏。自并入。辅汉大将军幕府。与水衡都尉,并驾齐驱。都府机构,亦水涨船高。

    治粟都尉,乃前汉“騪(sōu)粟都尉”、“治粟内史”,并“治粟都尉”,三权合一。

    前汉騪粟都尉,主军屯农技,亦可领兵。

    汉初,大司农承秦制,名“治粟内史”,景帝时更名大农令。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始称大司农。

    主征收田租、刍稿税、算赋、赀赋、更赋、过更、算缗等赋税;还掌盐、铁、酒专卖;从事“均输”、“平准”,及漕运、调拨;兼负官俸、军资筹措等。

    前汉治粟都尉,主军资筹措,助大司农广辟财源,诸如此类。

    蓟王将前汉所置,三府归一。剔除与太仓、武库、少府、将作寺等,职能重叠。

    于益阳港治粟都尉府,下设佐官:

    治粟中丞,主钱谷雇佣营建。

    治粟丞,掌属国、番国均输盐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