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备的日常-第1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邳、琅琊,皆可。”麋竺进言。
“彭城可乎?”见麋竺所指,非所欲。曹宏又忍不住进言。
“彭城相,乃王太师长子。”陶谦斟酌言道:“恐多有不便。”
便在此时,忽闻陈宫言道:“使君毋忧。我等此来,乃为徐州解兵。今淮南兵退,我等亦不便久留。本欲将兵归陈。唯恐袁公路,去而复返。故不敢远离。铁骑往来如风,千里之地,三日可达。下臣窃以为,千里之内皆可,实无需驻徐。”
不料陈公台竟如此磊落。陶谦遂问:“敢问长史,千里之内,何处适宜。”
“劳烦使君,取图一观。”陈宫言道。
“速取图来。”陶谦一声令下。
便有府中佐使,悬图堂中。
细看徐州山川地形图,陈宫又问:“敢问使君,于何处屯田。”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近取粮,乃生死大事。
众所周知,王太师易相夺国。徐州四国,皆不遵号令。唯有广陵一郡,为陶谦所有。然毕竟一州之牧,麾下可四处屯田自养。故陈宫才有此问。
陶谦答曰:“典农校尉陈元龙,正屯田射陂。”
“另有前彭城相薛礼,今屯田广戚。”曹宏又道。
“射陂地湿,不宜养马。广戚地北,正当适宜。且为便于粮船往来,当临泗水。”陈宫笑道:“小沛。”沛县,俗称小沛,因有“沛泽”而得名。虽称小沛,实则大汉雄城。《水经注》引《述征记》称:“沛城极大,四周堑通丰水”,“丰水于(沛)城南东注泗,即泡水也”。
“哦?”陶谦表情颇多讶异:“小沛乃沛国之地。非徐州所属。”
“豫州牧乃将军外舅。择一城驻之。料想,并无大碍。”陈宫胸有成竹。
话说。豫州牧丁原,与徐州牧陶谦,可谓同病相怜。淮泗八国,徐豫各半。皆遵王太师号令。季季钱粮直输甄都。更有甚者,颍川、汝南二郡,又多黄巾屯田。乃洛阳子钱家所贳,长公主荒县。长公主汤沐邑,本就不归州牧所辖。可想而知,豫州牧丁原下辖二残郡,恐不如徐州牧陶谦。
先前,忧吕布喧宾夺主,一众徐州属吏。不由心生惭愧。不料陈宫为避嫌,竟择小沛驻军。
吕布亦始料未及。
然事出有因。陈宫必有计较。虑及此处,吕布这便安心。
陈宫言道:“客军远来,全无根基。乞使君粮草接济。”
话已至此。陶谦夫复何言:“长史安心。”
放下心结。徐州属吏,纷纷捧杯,离席相敬。吕布携陈宫、张邈二人,来者不拒。稍后出城,待将淮南联军大营,并水砦内积粮搬运一空。便领兵北上,囤于小沛。
返回营堡,中军大帐。
吕布终于发问:“公台何故择小沛。”
“无他。”陈宫笑答:“施恩于先,以求后报也。”
“请公台明言。”吕布追问。
“将军只求一城乎?”陈宫反问。
“非也。”心腹当面,吕布何必遮掩:“此来,乃为谋徐州也。”
“陶使君治世能臣,却非乱世之主。”陈宫言道:“袁公路欲夺徐州之心,昭然若揭。今无功而返,岂能善罢甘休。他日必兴兵来犯。小沛与兖、徐、豫,三州相交。城高壁厚。足可一用。今日宴上,徐州属吏,多心有惭愧。只因将军施恩不求报,乃义行也。短则一年半载,长不过三五载。待吏民心中向,不费一兵一卒。徐州必为将军所得。”
“原来如此。”吕布幡然醒悟。
言及此处。陈宫眼中,一闪精光:“曹孟德逐出朝堂之仇,将军不欲报乎?”
1。211 入主小沛
“公台取小沛,别有深意。”吕布虎目如电。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吕布出身边郡草莽。若非葬父途中,偶遇蓟王。焉有今日。饶是如此,于关东世家而言,亦苦无根据。譬如无根浮萍,别处寸土。试想,一万精骑,尚不能自给。辗转千里,不过觅得两年足食。
可想而知,根基尚浅。想我蓟王,种田二十载。天下百姓,半数归蓟。仍可丰衣足食。情长谋远,钦佩之至。
“报,徐州别驾麋竺,携礼入营。”忽有军士来报。
“哦?”吕布大喜:“速请。”
“喏。”
少顷,麋竺入帐相见:“拜见将军。”
“别驾何须多礼。请上座。”吕布伸手相邀。
“谢将军。”麋竺称谢落座,遂上呈礼单:“区区薄礼,不成敬意。”
由主簿张邈离席接过,转呈吕布。
吕布细观,不由喜上眉梢:“使君厚礼,布愧领。”
“将军言重。”麋竺再拜:“解兵之恩义,无以为报也。”
“别驾,真义士也。”吕布慨叹。虽说施恩不求报。然如麋竺这般,不忘大恩,必是忠义之士。
陈宫略作思量,这便言道:“别驾且回禀陶使君。十日之内,当拔营入小沛。”
麋竺肃容回礼。今日此来,陶谦确有此问。正不知该如何开口。不料陈公台已先言。高然志存高远。麋竺心生折服。
一场尴尬,化之于无形。吕布设宴,宾主尽欢。
十日后。车骑营,拔营启程,北上小沛。
徐州牧陶谦,携一众属吏,相送十里,依依惜别。
加陶谦馈赠,一万精骑可足食三载。吕布终可扬眉吐气。主簿张邈,更卸下千钧重担。毕竟,掌管大营钱粮所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每每到月中,便心忧月底无食。唯恐“一朝无粮兵马散”。唯恐复仇无望。
光武,建武二十年(44年)六月,徙中山王刘辅为沛王,立沛王国,都相(县)。中元二年(57年)六月,封沛王子刘宝为侯,立沛侯国。至迟顺帝永和五年(140年)除(沛侯)国为县,仍属沛(王)国。
前汉名城,今汉,又曾为沛王国内,沛侯国。境内沛泽,乃高祖斩白蛇之处。待吕布引军至此,果见沛城极大,护城河宽且阔,连通丰水。易守难攻。
“此城,可为将军争霸之基也。”陈宫意气风发。
“传我将令,牵马入城。列队整齐,秋毫无犯。”观此城,与甄都亦不逞多让。吕布心中甚喜。
“喏!”
楚都寿春。
前合肥侯行宫,今扬州治。
纪灵等将校,铩羽而归。府外负荆请罪。袁术高居主座,面色铁青。
主簿阎象进言道:“铁骑一万,断难与敌。偏将军能携数万大军,全身而退。乃大功一件。”
“主簿之意,某岂不知。”袁术亦知兵:“只恨吕奉先辕门射戟,助匹夫扬名。”
“纪灵不过顺势而为。”主簿阎象,又进良言:“且遗粮草辎重于营中,亦是善后之策也。”
“主簿所言,某已尽知。”袁术心烦意乱:“某所虑,非粮草之失。乃忧吕布此来,解兵是假,侵夺徐州为真。”
“明公所言极是。”主簿阎象言道:“吕布所求乃大,不可不防。”
“吕布万夫不当,陈宫足智多谋。更有八厨张邈,天下名士相随。入徐日久,必深得人心。陶恭祖,冢中枯骨,早晚必亡。那时,不费一兵一卒,徐州尽归虓虎矣。”袁术恨意难平。
殿中群僚,鸦雀无声。话说,袁术无谋主之憾,此时尽显。
少顷,袁术自醒:“来人,速取锦袍,随某为纪将军免罪。”
“喏。”
不知为何。袁术忽忆起,多年前,亲赴东郭殖货里辅汉将军府,登门请罪。时上陵礼,与蓟王不打不相识。时过境迁,不胜唏嘘。
甄都,太师府。
闻曹太保遣人罗织罪名,欲使侍御史,劾奏尚书令桓典。
当朝太仆,不其侯伏完,怒气难平:“‘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尚书令桓典,却不以为意:“某,清白行事,有何惧哉?”
“话虽如此,却不可不防。”伏完言道:“朝中三独坐,曹太保已得二席。若尚书台亦为其所据,朝政乱矣。”
“为今之计,该当如何。”桓典求问。
不其侯伏完,闭口不答。只看上首,闭目养神王太师。
少顷,待堂内私语渐息。王允徐徐言道:“关东既定,朝堂不宜孤悬于外。亦迁回旧都,重祀宗庙。”
“太师明见!”伏完大喜。曹太保所倚仗,便是其子曹孟德。自逐走吕布,曹孟德独霸兖州。麾下兵强马壮,人才济济。今又效为洛阳北部尉时,再置五色棒。“京师敛迹,无敢犯者”。甄都权贵,无不屏气。
倚仗曹操权势。朝堂之上,亦无人敢与曹太保,言语相争。唯恐不及下朝。便死于五色棒下。
然若将朝廷,迁回洛阳。兖州关东之地,曹孟德纵有千军万马,亦鞭长莫及。
更何况洛阳八关,今皆为函园守备。自朝廷东迁,蓟王修缮旧都,闻南北二宫,气象一新。此时迁回,可谓一石二鸟。既除曹太保争权之乱。又可免朝政日非。尤其,曹太保,为人如何,为官如何。百官心知肚明。巧取豪夺,任人唯亲。若举朝托付,前功尽弃,国祚尽矣。
王允环视群僚,字字肺腑:“非老夫贪恋权势,只因事关社稷存亡。权臣乱政,动摇神器。不可不察。”
“明公,明见。”群僚拜服。
共议定计。稍后,不其侯伏完等人,分头行事。谋划迁都事宜。
甄都,卫将军府。
曹操得报,眉头紧锁:“王太师欲迁回旧都,诸位以为如何?”
见荀彧无语,程昱先言:“不可。”
“仲德试言之。”曹操言道。
“天子都甄,明公方可‘奉天子以令不臣’。若迁回洛阳,万事皆休矣。”程昱语无遮拦。天子之于曹操,乃天赐护身符。岂能无皇纲遮盖,暴露于(蓟)王权之下。
曹操不置可否,又问荀彧:“文若,何意?”
“回禀明公。王太师所患,乃曹公争权。”荀彧直言时弊:“曹公退避,可免。”
1。212 德不配位
曹操龇牙一笑:“文若之言,与我相合。奈何老父,不纳忠言。先前,我已亲劝。老父却言,‘汉室忠臣,岂独王子师一人’。实无言以对。”
“明公当知。王太师,坚忍质直,刚正不阿。时董卓乱政,权倾朝野。百官噤声,贤臣远遁,唯王太师一人,不屈臣节,不改忠心。巧设苦肉连环计,诛贼臣于天子阶下。”荀彧直问:“明公以为,曹公今日之权势,比董卓何如?”言下之意。嚣张跋扈如汉贼董卓,皆死于王允之谋。曹嵩不过中人之姿,又岂能与敌。
“文若慎言。”恐曹操怪罪,程昱出言相劝:“曹公乃汉室忠臣,岂与董贼相较。”
“卑下失言,明公勿罪。”荀彧这便告罪。
“无妨。”荀彧心直口快,一片忠心。曹操又岂能怪罪:“可有权宜之计。”
程昱言道:“迁都乃出王太师之意。若陛下不许,此事当可再议。”
“天子虽未元服,却有明主之相。”荀彧答曰:“禁中传闻,天子亦早有迁回旧都之意。”
“原来如此。”程昱这便了然。
于朝堂而言。孤悬关东,远不如洛阳八关锁固。更加二百年帝都京华,亦远非甄都行宫可比。天子身侧黄门,亦恋京中子弟。故时常于天子耳畔提及。更加举朝东迁,本为辟祸。今,史侯西入汉中,合肥侯南下江东。近忧皆成远虑。此时重返旧都,亦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