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1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林轨路,横竖七里。西林车楼,名动北疆。游牧车居,乃行国风俗。正如住惯帐篷,即便搬入重楼,也要将屋脊揭去。将帐篷于屋顶撑起。更加与楼桑毗邻,赛马场风云际会。西林少年,耳濡目染。早已向化,皆以身为蓟人为荣。

    汉语精纯,胡语纯熟。诸多“胡语”汉音,更是西林独有。俗称“西林话”。乍一听,皆是字正腔圆,幽州汉话。再细思,全然不解其意。单单一个“撑犁孤涂”,博学之士,尚能知晓。譬如“驹衍”,胡语意为气候温暖,水草丰美之意。后据读音汉化,遂成“居延”。又如“居次”,乃女儿之意。

    类似“西林话”,不胜枚举。非西林人,不可尽知也。

    正因汉胡向化,蔚然成风。让西林人,独树一帜,别具风貌。蓟国亦有如安次等游牧大县,周遭亦多归义侯国。然论对北人吸引力,首屈一指,便是西林。

    楼桑多商贾,西林出少年。

    张飞言道:“孟起来年出仕,为比六百石军曲候。麾下人马,当出西林。不知诸位,愿从军否?”

    “固所愿也!”众人大喜。

    张飞又道:“若从军,可携部中五十人,为队率如何?”

    “张大哥何其小觑我等。”便有少年普富卢言道:“便携千人,又有何难?”

    闻此言,张飞环眼一瞪:“孟起为军曲候。汝等反为将乎?”

    辅汉幕府军制,满曲五百人,设军曲候。下设五屯,满屯百人,设屯长。五什为队,设队率。曲上为部,一部五曲,设校尉。五校为将,设四辅并中垒将军。

    普富卢、那楼、鲁昔、寇娄敦、阿罗槃、护留叶、王同、王寄、育延,九位部落大人子,各领一队。并马超自领南北溪衢,羌人少年。正好满五百人。

    不愧好友。受封军曲候之事,“八”字尚未一撇。张飞已将部众配齐。

 1。220 和合天生

    试想,于数万部众中,取五十人。必是豪勇之辈。马超此曲,可比白毦精卒。

    张飞此举,于公于私,皆有大利。

    马超号称,后生翘楚。又兼具汉羌血统。正如诸多蓟王子,和合天生。乃西乌铁骑,最佳统帅。譬如一丈青,海水稻。其政治利益,远远超出,种田本身。换言之,马超所率西乌铁骑,其影响力,远超所具战力。成建制的西乌铁骑,为蓟国强兵。足可令国中内外部族,乃至西林人安心。

    马超骑术,毋庸置疑。毕竟累次年度赛马总冠军。然,弓马娴熟与否,武技又当如何,皆未可知。

    既来之,自当安之。寇娄敦言,何不演武决胜。

    张飞嘿声一笑:“可也。”

    马超亦知,若居人上,必行服众。这便勉为其难,提矛上马。

    与一般燕尾八面矛迥异。其造型,后世称“龙刀枪”。归类奇门枪属。见于《武备志》卷一百三十二《军资乘·器械》:“(龙刀枪)砍人亦可,扎人亦可。”

    此枪为半三菱形枪头,枪头下横出一龙(牛)角形尖刀,故名“龙刀枪”。既可刺击,又可劈砍。刺时,龙角刀,可二次伤敌;砍时,龙角矛尖亦可与敌重创。谓劈刺自如,挥之夺命。

    与后世简化版相比。马超手中所捉,乃“双刃龙刀矛”。形如箬叶(粽叶),为阔刃长矛。因又似箭羽,破风声疾。刘熙《释名》言:“齐人谓箭羽为‘卫’”。故名“虓卫”。

    “虓,虎鸣也”。此矛又俗称“啸虎卫(矛)”。

    因刃阔飘忽,急缓不定。断难防备。中矛后,创口极阔,血流不止而亡。

    虽枪鞘不摘,又裹缠麻布。然不出三合,九人落败。

    张飞看得真切。若非马超手下留情。一合已见生死。

    稍后又比骑射。马超仍难逢敌手。

    九人心服口服。愿随马超,出生入死,保家卫国。

    如此,马超又广结西林少年。年岁相若,意气风发。只待来年开春,便齐去投军。

    岁末将至。公卿罢朝,俱贺岁。演武场已闭。唯有赛马场,义赛正酣。此时投军无门。唯上陵礼后,朝会始开。再同赴演武场,不迟。

    马超交友广泛,亦是超母乐见。

    张飞忙里偷闲,为马超谋划将来。试想,蓟王义弟。刘氏宗亲,百官僚属,凡有喜事,皆需代为出席。自王傅黄忠以降,族中兄弟,诸义弟,日日宴请不断。且多是少府派帖。偷得浮生半日酒闲。

    诚然,门下署居功至伟。

    凡代主赴宴。皆足备贺礼。类比春腊二赐,蓟国高薪养廉。前有“八珍八宝,八馐八馔”,后入朝随俗,万石之上,令赐九九归原。赴宴门下署吏,无需另附礼单。

    凡国礼,皆出蓟王家产业,亦或是王宫专制。择优而赐,皆大欢喜。

    话说,春腊二赐,季有新品。本季腊赐,堪称点睛至宝,便是琉璃手镜。常闻铜镜,光可鉴人。琉璃手镜,堪称纤毫毕现。

    乃至于二千石得之,转赠夫人。照镜一观,险失手坠地。

    相入镜中,焉能不惊。

    此镜,由将作寺良工所创。所用材料,仙门称之为“银膏”。由白锡、银箔并水银合成。类同后世“银汞合金”。最迟,《唐本草》中已有记载。

    所有技艺,亦是时下匠人,极为精通之鎏金法。将金、水银合成金汞齐(金汞合金),均匀涂抹于铜器内外表面,加热使水银蒸发,金附于器面而不脱。关于金汞齐的记载,见于今汉魏伯阳所著《周易参同契》。

    《本草纲目·水银条》引梁代陶弘景言:“(水银)甚能销化金银,使成泥。人以镀物是也。”

    事实上。鎏金器皿,前汉大墓,后世已大量出土。关于金汞齐、银膏的使用,要远超书中见载。

    将作寺良工,将银膏均匀涂抹于琉璃一面,而后加热蒸发,待银附不脱。再髹漆以护。镶入昆冈玉托,制成手镜。原理简单至极。工艺亦不复杂。然观其效,无不惊为天人。

    便是观天阁中女仙初见。窥镜中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亦无不骇然,而后才欲死欲仙。

    《庄子·天运》:“四时迭起,万物循生。一盛一衰,文武伦经。”

    世间至理也。

    数九酷寒,万物凋敝。昼短夜长,三月闭藏。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除非必要,蓟王寸步不离王宫。

    暖气薰蒸,温泉沐浴。深谙养藏之道。

    少时。蓟王百密一疏,未备足薪柴过冬。若非族亲帮衬,母子缺衣少食,又遇雪上加霜。所谓雪中送炭,救人之急,莫过如斯。故蓟王吃一堑,长一智。先是楼桑,再至临乡,而后遍及全国。八月案比,蓟王必问石炭储备。

    北国四季分明,酷暑隆冬。石炭需足备。

    马超家亦不例外。每日早起头一事。便是为锅炉加水添薪。新式锅炉,锅、炉一体浇筑。分上下炉膛。内储石炭,足供一日水暖所需。唯引炉添炭时,需脚踏鼓风。并取炉渣时,需手动摇杆。废气经长管,排出窗外。安全无虞。

    待忙完,取热水洗漱。阿母已备好早餐。

    幼妹足睡未醒,阿母自得空闲。

    餐后不久,好友潘璋、朱桓,双双到访。

    重臣之子,走亲访友,接人待客,亦难有闲暇。今日好容易无事,便赶来相会。少时好友,年岁渐长。皆取表字。不可再唤小名。

    “孟起可知,楼桑蕃邸,有支大秦游侠。”潘璋消息,自是灵通。

    “未知也。”马超答曰。

    “闻,本是大秦锐士,为安息所败。贩卖为奴,斗战取乐,后为商人所贩,往来西域商道。今滞留国中,孟起何不一观。”

    “大秦锐士,有何不同。”马超笑问。

    “闻大秦锐士,善掷飞矛,通鱼丽之阵。”潘璋答曰。

    “哦?”马超果起兴致:“且去一观。”

    “好。”

 1。221 大秦鱼丽

    飞矛,本为火箭之一种。

    《周礼·夏官·司弓矢》“凡矢,枉矢、絜矢利火射,用诸守城、车战。”注曰:“枉矢者,取名变星,飞行有光,今之‘飞矛’是也,或谓之兵矢。絜矢象焉。二者皆可结火以射敌、守城、车战。”

    然见潘璋比划,大秦飞矛,乃为投掷长矛。

    鱼丽阵,亦作“鱼丽陈”。古战阵名。引《左传·桓公五年》“为鱼丽之陈”注曰:“《司马法》:‘车战二十五乘为偏。’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阙漏也。五人为伍。此盖鱼丽陈法。”

    又听潘璋言,大秦鱼丽阵,乃是步战军阵。

    马超遂与好友,亲赴蕃邸,当面一观。

    世人皆知,蓟王耻于蓄奴。故蓟人多仆少奴。丝路胡商,入乡随俗。打开桎梏,签订券书。既充分保障奴隶主的权利,又给予奴隶一定程度的自由。

    丝路流金。巨利所驱,人员往来密集。更加安息扼守丝路中途。凡东西商贾所贩,皆需经安息商人转卖。因价格高昂,而屡起争端。虽无明确记载,安息是否行强买强卖。然东西商人,自安息便交割货物,各自往返。足见端倪。换言之,安息商人,坐地起价。不费吹灰之力,攫取暴利。

    两汉以来,安息与罗马,屡次爆发大战。稍后,萨珊波斯同罗马帝国,为争夺东西方商路及小亚细亚霸权,而进行了长达四百年的战争。可想而知,丝路沿线诸国,有多少无辜卷入,多少家破人亡,亡国灭种。又有多少,被贩卖为奴。辗转流离,异乡埋骨,死无葬身之地。

    甘露元年(前53年),克拉苏所率罗马七军团,卡莱战役中惨败于安息。后世假设,克拉苏长子普布利乌斯,并未战死。而是率领罗马第一军团,突破安息防线,不知所终。

    又引《汉书陈汤传》载“明日,前至郅支城都赖水上,离城三里,止营傅陈。望见单于城上立五采幡帜,数百人披甲乘城,又出百余骑往来驰城下,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陈,讲习用兵。”猜测。鱼鳞阵,极有可能是罗马军队,惯用之龟甲阵(testudo  foration)。

    历史没有假设。

    二百年后,马超在楼桑蕃邸,见到了大秦锐士。

    一身罗马制式装备:库鲁斯头盔(高卢G型盔)、环片式金属胸甲(lorica  segntata)、斯帕达(spatha)长剑、大盾、阔针轻标枪(Spicu)。

    话说。自罗马执政官马留,于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改革罗马军事体制。时至今日,罗马军团,已全由重装步兵组成。轻步兵及轻骑兵,被悉数裁撤。所以辅兵,或由同盟国提供,或由雇佣兵充任。

    譬如,与罗马同盟的努米底亚王国(注①)、亲罗马高卢部落,常提供轻骑兵,而克里特弓兵、巴列克里投石兵、色雷斯标枪兵,则常以佣兵的身份,充任轻装步兵。

    或有人言,龟兹兵甲,远胜罗马武装。大秦锐士,因何不用。

    只因自幼披挂,习以为常。更换装备,甚至意味着战斗方式的彻底改变。如用惯罗马短剑,如何惯用孔雀弯刀。前为刺,后为砍。攻击方式,完全不同。

    蕃邸亦与刘备初建时,亦大为不同。不仅扩为横竖一里街衢。居中竟设有一座小型演武场。若希雷娅女王亲临,必一眼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