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备的日常-第1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古往今来。凡大功有二。从龙之功,救驾之功。正如威震华夏,仅此一人。临阵救幼主,亦只子龙一人。其功如何,可想而知。
“大兄。”赵云告假归家,大兄亦在。
“二弟。”大兄名风,字伯班。《易·干》:“云从龙,风从虎。”
闻楚地,称虎为“菸兔”或“班(斑)”。又闻,班超祖先姓氏,便从虎而来。
故赵氏兄弟二人,名、字相合。寓意:风虎云龙。
又谓允文允武。长子习文,次子多半练武。燕赵之地,尚武之风,先秦未灭,两汉更盛。
“大哥沉疴初愈,宜居家静养。有事唤我便是。”赵云直言。兄弟之间,自毋需客气。
话说。长坂坡后,赵云并陈到,结伴返乡。先入常山,接回赵云家小。又同去汝南,将陈到宗亲接回。时,赵云长兄,身患重症,卧榻不起。得华国老亲手施术,这才转危为安。赵云又于楼桑大溪地,购置良宅一栋。为大兄安居。一母同胞,亦是理所当然。
赵风笑答:“拜见阿母,为其一。问牙门之事,乃其二。告知二弟,为兄之喜,是其三也。”
“大兄何喜?”赵云忙问。
“楼桑何公,已辟为兄为吏。”赵风言道。
“大兄出仕,家门大喜。”赵云闻之亦喜。现任楼桑令,“未坐先仕”何伯求,颇有贤名。假以时日,必成名守。能为其所辟,足见赵伯班之才。
虽是二百石少吏,然能于一众备吏中,脱颖而出。正如赵云所言,足称家门大喜。百石已得民爵。恪尽职守,积功晋升长吏,指日可待也。
赵云遂命人备宴,贺大兄出仕之喜。
席间,又言及牙门将之事。赵云答曰:“弟亦有耳闻。何人可为,主公自有定论。”
“校尉之上,另有偏、裨二将。却不知牙门将,位居何(品)秩。”大兄慨叹。
循例。校尉比二千石。裨将二千石,偏将真二千石。四辅将军中二千石。
“弟窃以为,‘牙门’,或是号。”赵云言道:“如国中诸校,各有名号。”
“原来如此。”大兄会其意:“主公既名之牙门将,当秩高校尉。”
“如大兄所言。”赵云性素平和。虽有万夫不当之勇,却常与世无争。平日不显山露水。危难关头,披肝沥胆,一往无前。
长坂坡事,神乎其神。后世多有人不信。然众目睽睽,亲眼所见,岂能有假。
少时三墩学剑。长姐言,剑心凝练,在于信或不信。刘备多年后,方才领悟。所谓“因材施教”。长姐所指,于蓟王而言,便是世道人心。
蓟王少时,一金知人心。为时人津津乐道。然蓟王直到灵神合一,觉醒真我。方才笃定人心。
而之于赵云而言,便是忠义无双。时见过楼桑繁华。又听闻蓟王志向远大,欲使天下皆为楼桑。
赵云下车相见。言尽我所能。学成出山,单骑救主。便是赵云所信。
兄弟相见,无话不谈。不觉长兄大醉。赵云扶入内室安寝。又去问候阿母。赵云并未婚配。偌大府邸,皆有阿母操持。所谓“礼尚往来”。袍泽之间,官吏上下。更有国中名士,慕名投帖。
母子相见。阿母将累日所积名帖,悉数转交赵云当面。除至交好友,赵云少与人往来。人虽未至,然必有回函。如此,亦不失礼。
今日亦不例外。赵云依次翻阅,忽轻声言道:“门下刘翊。”
“此何人也。”赵母笑问。
“乃主公门下贼曹掾。”同殿为臣,未曾深交。今日投帖,所为何来。
见赵云无语,母劝道:“既出王上门下,我儿当可一见。”言下之意,蓟王门下,必是忠义之士。当可与之交。
“是。”赵云遂更换常服,赴鸾栖馆相见。
推门视之。除门下刘翊外,尚有二雄壮武士。
正是许家兄弟。
“护军司马许定,假司马许褚,见过赵校尉。”
1。224 斗战取将
“赵云见过诸位。”赵云回礼。
“难得子龙赴约。”刘翊相邀入座。赵云素喜清净。身居高位,一战成名。却不与人来往。能称好友者,无非蓟王义弟等,寥寥数人。
宾主落座,刘翊开门见山:“谓‘英雄相契’。今日请子龙,乃为结识许氏双雄。”
“不敢称雄。”许定抱拳道:“久慕赵校尉大名,恨不能早识。”
“许司马言重。”赵云言道:“尽人臣之事罢了。”
见赵云不为盛名所累,二人愈发敬重。
世人皆知。赵云与蓟王,少年相约。一诺千金,百死不悔。出道即巅峰。长坂坡,白袍小将,七进七出。救下甘后母子。
盛名之下无虚士。许氏兄弟,于是相求刘翊,代为引荐。才有今日之宴。
如前所言。凡与蓟王,英雄同契,天下豪杰。皆入门下署。刘翊位列门下五吏,得食二千石高俸。其人,自有雄气。闻许氏兄弟,欲与赵云相识。遂登门投帖,相约一见。
急公好义之情,可见一斑。
何为豪杰,轻财重义,仗义疏财。肝胆相照,扶危济困。
多年前,刘翊与许氏兄弟,同投蓟国。经年好友,登门相求。刘翊责无旁贷。即便与赵云,并无深交。且位居其上,亦不惜亲自登门投帖。此,便是豪杰所为。
稍后开席,刘翊极尽地主之谊。许氏兄弟,亦是英雄少年。尤其许褚,为人憨厚,别无心机。与赵云一见如故,引为知己。
痛饮三杯。赵云面色如常,许褚不觉已微醺。
一时口无遮拦:“闻主公欲立牙门将。子龙何不与俺同去。”
“仲康毋需急,主公自有决断。”赵云答曰。
见许定来看,刘翊言道:“效马场义赛。主公许,于演武场,斗战取将。”
“原来如此。”赵云这便醒悟。
谓“文无第二,武无第一”。斗战取将,一较高下。全无,胜之不武之嫌。众人皆可心服口服。更有甚者。借演武场斗战,扬蓟人尚武之风。如同赛马场义赛。演武场必一票难求。名利双归,何乐不为。
话已至此。许定这便抱拳:“牙门将一职,我兄弟,必不轻让。子龙,当知。”
“云,已尽知。”赵云抱拳笑道。
许氏兄弟此来,不为示威,不为示弱。乃为先行示好。唯恐刀枪无眼,有伤和气。这才先礼后兵。
二人磊落,乃真豪杰。
既是心中所愿,当力夺之。若技不如人,自当甘拜下风。谓临阵放水,不战先怯。非豪杰所为。
同是豪杰,尽释心结。一时宾主尽欢,依依惜别。
赵云乘白龙马,自归家门不提。
华灯初上,游人如织。
十里楼桑,陆城侯府。蓟王设家宴,与刘氏宗亲,族中兄弟,欢聚一堂。
立另牙门将,亦是席间热议。
三叔问及此事。
“然也。”刘备答曰:“将作寺新创兵车营地,先为幕府所用。故增设牙门将一职,与之相配。位同偏将军。副为裨将。”
“如此,王上欲南下身毒乎?”三叔追问。
“正有此意。”蓟王亦不做隐瞒:“待诸事齐备,当亲赴羌身毒道。”
“羌中徼外,地脉高绝。闻积石山外,另有西王母国。王上此行,当小心为上。”沿途诸事,三叔亦有耳闻。
“诚如三叔所言。”蓟王从谏如流。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蓟王身系万千国民,炎汉三兴。焉能不持重。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待稍后,身毒亦知,此道已通。抢先于出口,造雄关自守。再欲强攻,必死伤惨重。甚至居安思危,身毒列国,摒弃前嫌,相互结盟,共御外敌。
迟则生变,事不可为矣。
蓟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水陆并进,四面合围。正是侵略如火。孙子制胜之道。
更有甚者。河北人心未附。叔侄相争,尚未能灭尽群雄。此时南下,时机未至。『反·远交近攻』之计,仍有用武之地。待扫平四裔,再定鼎江山。犹未迟也。
或有人言。蓟王何以,如此自信。
只因蓟国圩田大成。四海乘风,向化使然。新兴爵民必然取代世家。
须知,人口等同于生产力。天下百姓,蓟王三分之二。大汉十三州,蓟王已得其四。饶是如此,半壁江山,仍失血不断。
举家北上,落户蓟国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绝于道。
本就病入膏肓,仍持续失血。苟延残喘,命不久矣。
若非心牵黎庶,恐汉失其鹿。蓟王即便作壁上观,无为而治。不出二十载,今汉顶血流而亡。不费一兵一卒,坐拥万里江山。何乐而不为?
蓟国蒸蒸日上,无可阻挡。便是蓟王,此时此刻,若不欲称帝,亦悔不及也。利益捆绑,如影随形。天下三兴,舍孤其谁。
正如蓟王,丰妻饶子。事关向化国策。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轻则动摇人心,重则损伤根基。饶是蓟王,亦不可一意孤行。
同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蓟王为最大得利,于是“合则两利”。故多行和亲。待炎汉三兴,天下鼎定。二代蓟王,便毋需如此。只取心中所爱,便好。
诚然,男女之事,冷暖自知。
王子公主,如何择选。非蓟王能早知。
家国同构。
家宴亦不可失礼。蓟王携三后出席。公孙王后、秦后、甘后,于后堂宴请,宗亲家眷。里外皆需顾及。
翌日。蓟王敕令。
演武斗战,甄选牙门四将。军曲候以上,皆可报名参赛。
传闻终成真。
幕府封国,豪勇之辈。纷纷摩拳擦掌,志在必得。
与此同时。
一支塞外铁骑,顶风冒雪。奔冲至白檀城外营市。
“来将通名。”楯墙守卫,不敢怠慢。
话又说。自沿线马贼,被堆成京观。再不见大队人马。尤其隆冬时节,天寒地冻。此时兴兵,攻城略地。愚不可及也。
“居延属国都尉,雁门张辽。”来将打马上前,高声通报。
“可是肩水金关,张文远。”楯墙守卫,脱口而出。
“正是张辽。”
“都尉速进。”验过符传印绶,楯门徐徐升起,放张辽入内。
身后三千人马,不动如山。正是居延(小)月氏义从。
1。225 将星云集
白檀互市之地,便是蓟王与檀石槐七日血战时,鲜卑十万大军,立营之处。为与军市区分,故称营市。
楯墙屡经加固,营市累次增筑。如今已成白檀外城。内城驻守,正副使高车中郎将,鲜于辅、鲜于银兄弟。
岁末将至,马市胡商多已归乡。帐篷、马厩皆在。足供张辽三千人马驻扎。
鲜于辅、鲜于银得报,双双赶来相见。
张辽扼守肩水金关,护居延外道。西域游商,经此道与白檀互市多年。张辽之名,作为白檀守将,鲜于辅、鲜于银兄弟,自当知晓。
“拜见二位将军。”张辽位卑先礼。
“见过张都尉。”二人回礼。
“请上座。”
“请。”
三人胡床落座,便有营士奉上香茗,肉脯,各式小食。
同是戍边武将。自当亲近。尤其张辽本就是雁门人氏,出身边郡。与鲜于辅、鲜于银二人,颇多相契。遂互称表字,以示亲近。
“文远此来,莫非为斗将决胜。”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