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1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是)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汉宣帝五凤元年(前57年),匈奴分裂,五单于并立。为得汉廷支持,甘露三年(前51年),呼韩邪单于朝汉,“称臣”。宣帝赐呼韩邪单于“匈奴单于玺”金印。

    至此,匈奴再无“大单于”。

 1。11 永为汉蕃

    稍后再看。

    ……………………

    兵贵神速。

    “故智者从之而不释,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是以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赴之若惊,用之若狂,当之者破,近之者亡,孰能御之?”

    万震深谙《六韬·龙韬·军势》之精要。互呈国书后,即刻返回旗船。是夜枝分角市,船上船下,灯火通明。挹娄庐士,彻夜值守。唯恐被人所乘。

    已程不国王都,后世称阿努拉达普拉(Anuradhapura),或阿努拉特普罗。位于主岛丛林之中,远离海岸。

    城内高楼鳞次栉比。精舍遍地,僧人如云。城中有二寺。其一位于城北,金银庄校,众宝合成。斑斓画壁,金光宝顶。称“无畏山寺(注①)”。足高四百尺。

    城南七里,大眉伽林(大云林),另有“摩诃毗诃罗精舍”,俗称“大寺”。亦有佛塔足高四百尺。通体洁白,金光宝顶。亦高四百尺。

    二塔楼,单论高度,可与洛阳阿亭道,千秋观相媲美。然结构、外观,则逊多矣。

    正如先前所言,因人种、信仰差异。已程不国王位继承,亦出纷争。大寺并无畏山寺,各有代言人。

    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大鸭梨”岛国。内部纷争,裹挟国国之争并信仰交锋,汇聚成王位继承。若细究,必犬牙交错,精彩纷呈。

    奈何万震此来,乃为主公刘备建立前哨基地。不愿深陷其中。于是高屋建瓴,快刀斩乱麻。

    翌日。忽见天际,火云蔽日,滚滚而来。

    空侯岛,海边民众。或五体投地,顶礼膜拜;或屁滚尿流,鬼哭狼嚎。

    待火鸦逆升,帆樯如林。斑斓楼船,如深海巨兽,隆隆而来。

    赤鹿焰角,三足踆乌。

    正是如假包换,干支海市。

    百艘巨舰,齐泊空侯岛。铜墙铁壁,坞堡连横。

    不出半日,已遍传国中。

    稍后方知,老王已将北岛,充作国礼,赠送大汉一藩,三南天王。与蓟国皆为兄弟之邦。不日当“遣子入侍,求赐金印”。

    求赐金印,乃是内附大汉。且从国体而言,亦与蓟国相匹配。蓟国号大汉一藩。既为兄弟之邦,已程不国,自当“永为蕃蔽,捍御南蛮”。

    不过一夜之间。便好似换了人间。

    角市旗船,汇入干支大市。如同幼鲸入群,蝌蚪寻母。万震携海市令并立甲板,意气风发,指点江山。

    “传令,三日后,海市开。”

    “得令。”

    “二令,市中名产,皆可中贩。”

    “得令。”

    “三令,笼(专营)海市名产,商家有三。”

    “得令。”

    作为北岛新主。百艘巨舰,一字排开。远非扶南大舶可比。岛上豪强,胡乱拼凑之各国海船,当真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正惶惶不可终日。忽闻海市张榜,约法三章。

    三日后开市。名称皆足量贩卖。可合伙共贩。然若要垄断名产,转售四海船商,只有三家可入选。

    将约法三章,融会贯通。北岛豪强,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

    第一,汉使默许豪强并列。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并从北岛豪强中,择选实力最强三家,为代言人。全权代理蓟国名产贩卖。如此说来,海市必不常驻此岛。

    只需将船上所载名产,悉数转售“中贩”。便可即日启程,满载而归。

    所谓“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只需蓟国海市有来有回,匆匆来去。北岛,仍可玩弄于你我股掌之上。

    此亦符海市往来,一贯作风。

    生存所迫,暴利所驱。三日之期,迫在眉睫。

    首当其冲,谁是三家。

    不等日落。便有岛上豪强,广发英雄帖。召集一众岛豪相商。

    皆是刀头舐血,穷凶极恶之辈。可想而知,必然无果收场。

    艰难熬过一夜。翌日晨,冲突渐起。先前,各有所属,各有门路。井水不犯河水。如今,为争名产专卖,北岛总代。而刀兵相向,以命相搏。

    话说,前汉时,盐铁专营。“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乃至私盐猖獗。各地豪强,因而争斗不休。话说,即便今汉,废盐铁官营。盐商为争夺盐田,以命相搏,亦时有发生。二弟关羽,怒而杀人。起因,便是贩盐之争。

    蓟国海市,声名远扬。先前皆蓟商专营。如今却开中贩之先河。如此暴利,焉能轻弃。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清酒红人脸,钱帛动人心。

    新仇旧恨,涌上心头。血染港津,不死不休。厮杀声,经久未歇。不绝于耳。

    空侯岛,浓烟蔽日。入夜,环岛火光冲天。便有实力稍逊,港津被仇家所破。血洗一空,再毁尸灭迹。杀人放火,轻车熟路。

    大市旗船,爵室。

    三面清钢琉璃,落地舷窗前。

    万震与海市令,临窗而坐。自斟自饮,居高远望。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海市令方才醒悟,何为『以鼠饵狸·二桃三士』。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一团和气,只因事不关己。

    凡牵扯其中,必性命相搏。

    古往今来,无有例外。

    蓟国海市,其利之大,难以估计。且汉人重诺,言出必行。自当深信不疑。

 1。12 宝珠如意

    二日夜,暴雪来袭。

    三日晨,烟火皆熄。

    自旗船爵室,举目四望。北岛青翠欲滴,碧空如洗。除去偶有焦木,随浪浮沉。竟不闻一丝血腥气。

    三日之中,干支海市,亦未得闲。

    清理港湾,草建泊位。放下诸多机关重器。就地取材,修造港津。楯墙先不急立起。机关楼船,海上坞堡。霹雳发石车,远射千步,流星火雨。排设三重箭窗,八百步内,死亡箭雨。即便能冲到船下,亦被刺网弩炮,一网打尽。

    试想,整日与海为伴,一众岛夷。猛见蓟式机关巨舰,心中恐惧可想而知。本被视作大船的扶南大舶,在庞然大物身下,是如此渺小而卑微。

    不可捉摸的未知,固然令人恐惧。而超越认知的真实存在,则令人敬畏。而顶礼膜拜。

    不敢反抗,唯命是从。

    说起来,万震『以鼠饵狸·二桃三士』之计,之所以能成。只因有干支海市,堡垒巨舰为后盾。

    若无海上坞堡,结阵而来。单凭万震一人,轻舟渡海,约法三章。北岛豪强,一笑了之。又岂会在意。

    傅介子曰:“毋敢动,动,灭国矣!”

    只因“汉兵方至”。

    此与万震所为,异曲同工。

    一言蔽之。只因大汉势强。故汉人周游天下,皆礼遇有加。

    天光大亮,旗船擂响市鼓,各家商号,旌旗招展。

    海市令高声唱报:“四海承风,九州升平。海市开——”

    便有岛民,大胆上前。辗转船肆,眼花缭乱,爱不释手。上邦风物,目不暇接,光华流转。金银珠玉,皆可等价兑换。童叟无欺,钱货两讫。

    “其国大在洲上,东西五十由延,南北三十由延。左右小洲乃有百数,其间相去或十里、二十里,或二百里,皆统属大洲。多出珍宝珠玑。有出‘摩尼珠地’,方可十里。王使人守护,若有采者,十分取三。”

    “摩尼珠地”之所在,后世称“拉特纳普勒”。意为“宝石之城”。以出产红、蓝、绿等各类宝石,而举世闻名。位于已程不国,西南山区。地处卡鲁河谷,四周群山环绕,居中盆地。“方可十里”,好似一座天然“聚宝盆”。

    假税,十分取三。还算公平。凡已程不国人,皆可入宝山挖取。

    谁能想到。小小一座鸭梨岛,竟是世界五大宝石矿区。

    正因珍贵。故有岛民,取“摩尼珠”试问,此物可换名产乎?

    可想而知。商家两眼放光,喜从天降。

    各式宝石,除去装饰之用,亦是顶尖机关器所必备。尤其红宝石机芯,坚固耐用。切割、研磨、精密轴承,皆无可替代。

    只需随船贩入蓟国。不等达官显贵,豪掷千金。将作寺便会高价贩入。且录入勋劳。积功可升民爵。

    见摩尼珠无往不利,各式珍货,皆可换取。岛民争先恐后登船,海市因而大兴。

    稍后,更有王城“萨薄商人”,自主岛慕名而来。欲贩购蓟国名产。

    “其城中多居士、长者、萨薄商人。屋宇严丽,巷陌平整。四衢道头皆作‘说法堂’,月八曰、十四曰、十五曰,铺施高座,道俗四众皆集听法。”

    萨薄(Saba),即阿拉伯半岛西南沿海居民,以善航海及经商著名。故萨薄,亦有“大商主”、“商队首领”之意。

    眼看海市生意兴隆,日进斗金。

    北岛豪强,终于现身。

    三日血战,港津野市,十去七八。各方势力,十不存一。只剩最大三家。遣使登船,求立“中贩共侍约”。

    话说。万震『以鼠饵狸·二桃三士』之计成。三家豪强,如约而至。此时如何行事,便可见怏怏上邦风貌。

    既已约法三章,断不可出尔反尔。

    海市令,好生接待。令三家使者,如沐春风。席间,旁敲侧击,终于摸清三家底细。

    不出所料,三家岛豪,皆来自南身毒列国。

    三家幕后主谋,正是后世所谓“泰米尔三古国”:朱罗(注辇),哲罗(鸡罗),潘地亚(Pandya)。

    时下,并为南身毒列国之一。与黄支国,往来密集。

    黄支,又作建支。即《太唐西域记》所载,达罗毗荼人都城,建志补罗(Kanchipura),“国大都城号建志补罗”。位于后世金奈(马德拉斯)西南,帕拉尔河北岸,康契普腊姆(jevara)。

    细究起来。三国并非羁縻于黄支。四家,更像是部落联盟。唯一不同,黄支因海商往来,迅速开化。已从部落向城邦蜕变。城中各式人等杂居,利益羁绊,绝非只有达罗毗荼人,一家独大。

    达罗毗荼人,又称德拉维达人。泛指达罗毗荼语系,诸语言各民族之统称。包括泰卢固人、泰米尔人、马拉雅兰人及坎纳拉人等。后世考古亦证明。远至海西大秦,地中海沿岸,阿拉伯半岛,皆有商贾在建志补罗定居。并于城中,开设商肆、作坊,不一而足。

    论文明程度。向海而生的黄支国,当属最高。三列国皆次之。

    话说,孔雀王朝开国之君,月护王旃陀罗笈多,征服北身毒。二任君主瓶头王,南征止于迈索尔(Mysore,卡纳塔克)。并未乘势南下,一统南身毒。

    常闻乃因,南身毒诸国,如朱罗、潘地亚、彻拉(Cera)等,与孔雀王朝关系上佳。且相对独立,并不羁縻于孔雀王朝。

    待将南身毒,列国诸情,详加整理。周遭时局,万震遂窥破端倪。

    黄支国,乃南身毒列国商贸中心,及利益代言人。与其说,是黄支国欲蚕食已程不国。不如说是潘地亚等南身毒列国,垂涎已程不国摩尼珠地。

    身毒人深信,摩尼珠,有消除灾难、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