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1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乐菇准豆袒H绱耍澜懿晃食錾怼H私杂谐雎贰

    人皆向好,民皆向善。

    只需政策深入持续。不出数代,当可归化。

    自蓟王疏通西域,东西二京,九百里官道,往来车马,不绝于道。沿途亭舍,悉数重建,所经诸县,年年修缮。畅通无阻,三日可达。出函谷关,途径弘农郡新安、黾池、陕、湖、弘农,五县,入潼关。此路名曰“北崤道”。乃蓟王命人疏通。与穿行洛水河谷之南崤道,上下绕行崤上。沿途关邑,皆已重筑,亦出蓟王之命。

    日落时分。遥见辅汉大将军,旌旗如火。函谷关都尉吴匡,遂出关相迎。

    问过方知。吴壹、吴苋兄妹,年初已北上蓟国。吴壹,改名吴懿,与从弟吴班,共入演武军校。吴苋,如愿入学沉月女校。吴匡购得楼桑良宅,举家迁入。吴班,便是吴匡之子。

    此等琐事,蓟王皆不知。

    自蓟王兼督四州。幕府封国并立。幕府属吏,亦纷纷迁居蓟国。即便不入王都,亦择商都。更加楼桑乃蓟王龙兴之地。楼桑八景,天下知名。论繁华,北地首屈一指。各式便利,自不用多说。换言之,洛阳八关都尉,亦纳入辅汉大幕府。

    蓟王有意将天下亭舍、邮驿、烽堠、壁垒、障塞、坞堡、关津,另立一署。譬如穿渠校尉,亦或效仿治粟、水衡二都尉,设别将领护。因军民两用,故由幕府所辖。至于署名,蓟王尚未想好。

    譬如,路軨令。秦汉皆置,属太仆,有佐官丞为副,“主乘舆路车,又主凡小车。軨,今之小马车,曲舆也”。今汉初亦置,后省。复用倒也合适。只是此职,只主路车,不管关津及路政。蓟王更倾向于,用“交通”亦或是“均输”等。再造新词。蓟王行事,谋定后动。需面面俱到,不可临时起意。词不达意,为人诟病。

    数万大军,万辆兵车。馆舍无从容纳。驰入军营,借宿一宿。翌日出发,无需拼组大营。

    是夜,蓟王于中军大帐,夜宴群臣。关都尉吴匡,亦有幸列席。

    幕府三丞,右丞荀攸,掌五部都护;左丞李儒,掌天下属国;中丞贾诩,总领幕府,独掌治粟、水衡二都尉,并陇右牢城及洛阳兵马。换言之,八关都尉,隶属中丞贾文和。蓟王有意将天下关都尉,皆归为一署,与治粟、水衡二都尉并列。正因中丞职权,太过分散。

    另有缘由,只因内外循环商道,日益权重。蓟国市舶寺,并治粟、水衡二都尉,已能全护,内外水路。然河西走廊、居延外道、羌身毒道、蜀身毒道等,陆上商道,多力有未逮。不纳入幕府,如何掌控全局。

    自幕府兼督河北四州。沿途亭舍关津,皆为各州郡所辖。关关皆税,重重盘剥。无从统筹,通商不利。正因三关税重,故令居延外道繁华。尤其大宗粮草,皆由外道运输。故蓟王才有一统路政之心。

    楚都寿春,袁术府邸。

    “报——”便有斥候来报:“蓟王中垒,已出函谷!”

    “再探。”袁术眼中,一闪利芒。

    “喏!”

    待斥候自去。长史杨弘进言:“蓟王此去,非一日之功。明公,毋需急。”

    袁术轻轻颔首:“然兵情主速。宜当速击之。”

    主簿阎象言道:“敢问明公,二路,何为主,何为副。”

    “江夏为主,广陵为副。”袁术已有决断。

    “明公亦不欲,陶恭祖早亡。”别驾韩胤言道。

    “然也。”袁术一声冷笑:“陶谦命不久矣,朝不保夕,不足为惧。然吕布、陈宫,才是我等大患。蓟王远去,无人掣肘。甄都上公之争,断难善终。不日当起兵乱。时吕布、陈宫,必发援兵,与曹孟德血战。时刘景升,亦难作壁上观。待猛虎远遁,再灭陶谦不迟。”

    袁术不愧六雄之一。早已窥破时局。

    阜陵相许劭,遂进言道:“既如此。二路兵分,当假虚实之计为上。断不可强为。”

    “许相之言,与我相合。”袁术耸肩大笑。

 1。43 宵小辟易

    “北崤道”西接“潼关道”。

    潼关道,由长安城东出宣平门。过灞水、新丰城,东渡阴盘水、戏水至阴盘驿,过零水,经渭南、华阴至潼关,继而东经崤坂,至洛阳。秦时称“东方大道”。乃秦驰道之一。

    以潼关为界。西称潼关道,东称“崤函道”。崤函道又分,北崤、南崤二道。一路畅通无阻。

    除陆路之外,亦有大河漕运水道。

    黄河出潼关,东流二百七十里,至“三门峡”。两岸夹水,壁立千仞,怪石嶙峋,湍流险急。《水经注》云:“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三穿既决,水流疏分,指状表目,亦谓之三门矣。”

    “自砥柱以下,五户(滩)已上,其间百二十里,河中竦石桀出,势连襄陆,盖亦禹凿以通河,疑此阏流也。其山虽辟,尚梗湍流,激石云洄,澴波怒溢,合有十九滩,水流迅急,势同三峡,破害舟船,自古所患”。

    “三门漕运”,最迟始于秦。时关中粮秣,无法自给。遂开漕运,调关东并江南租粮,西给京师。前汉时,已成繁忙水道:“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时“大船万艘,转漕相过”,乃至“水行满河”。

    历代工师,前赴后继,疏通航道,开凿栈道。待蓟国机关术大成。大国工匠,于悬崖峭壁,借前人遗迹,造栈阁悬楼,排设牵引钢索。人力纤夫,遂为牛马机关器,取而代之。更助水运之便。

    今汉定都洛阳。西京繁华稍逊前朝。二京间,漕运始衰。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随蓟王再通西域。西域胡商,穿梭二京。水路往返,遂成常态。只因船运便利,远超车马。且僦费低廉。更加陇右圩田大成。陇上小麦广输长安,无需调运关东租粮。三门漕运,多为商贾之便。

    蓟王兵车西进,亦是不与民争道。

    关东群雄并起,战乱在即。关中乃至关西,却路不拾遗。皆假蓟王虎威。万乘并发,宵小辟易。

    天空之城,如期而至。

    京兆尹,酒雄刘陶,镇守西京多年。三辅大地,兵多粮广,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休养生息。

    时,独具慧眼,筑成潼关。由虎牙将军张修,遣麾下关都尉驻守。与函谷关,一西一东,扼淆函道。刘陶与蓟王恩师卢植,相交莫逆。蓟王天命所归,深信不疑。且经卢少保,已知蓟王大略布局:

    『四裔为屏,河北作基,关中虎踞,鼎定神器』。

    故未雨绸缪,修缮前汉宫室,以备不时之需。便是前汉太庙,亦神鬼无觉,被刘陶原样修毕。

    天下皆知。先帝时,蓟王弃享太庙。然毕竟汉室宗亲,种出高皇无疑。且以前汉宗族论,中山靖王后,当是嫡系宗支。只需天时、地利、人和,三才齐聚。先『长安告庙』,再昭告天下。蓟王即位,名正言顺,合法依规。

    光武中兴,珠玉在前。蓟王三兴,天下自无有疑义。

    难得,朝廷板荡,关中浪静。更加东迁甄都,洛阳再无勋贵。长安汉室宗亲,越发收敛。不敢恣意。刘陶治政日久,民心所向。镇守长安,颇有功勋。

    再见蓟王,时光荏苒,一时感慨万千。

    蓟王仍驻军虎牙大营。长安城中勋贵,纷纷投帖谒见。比起多年前初见,蓟王距大位,遥不可及。如今再见,蓟王距大位,咫尺之间。且春秋鼎盛。陇右传闻,愈演愈烈:蓟王登基,当与光武同岁。光武三十二岁(虚两岁),于鄗县南千秋亭,即皇帝位,建元建武。后历十余载,扫平群雄,定鼎江山。

    换言之。如无意外。蓟王即位,不过一年半载间。

    定都长安,亦或是定都洛阳,皆在蓟王一念之间。长安吏民皆以为。当择西京。因蓟王乃中山靖王后。天子七庙。长安太庙,方是祖庙。

    兵法云:“兵贵神速”。然蓟王远征,却反其道而行之。一路不疾不徐。于长安经停三日,方才拔营西进。

    蓟王旧地重游,却不走康庄大道,反经陈仓狭道,直抵燔史关。

    关都尉安玄留守属吏,出迎十里。

    共入关内,开拓先锋大营。

    燔史关,夹在大震关与大散关之间。扼陈仓狭道。时谷道崎岖,不通车马。后蓟王命人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凿栈道,架悬楼,天堑遂变通途。早先只为军用。后改民用。往来军旅,可无需与商贾争道,抄此近路入关。

    正因往来皆军旅,商队不得通行。故蓟王引中垒入关,自有掩人耳目之深意。

    多年前,蓟王命安玄,领开拓车队南下。寻觅越隽古羌。彼时,蓟王心想,若能寻到路径,穿越喜马拉雅,与身毒相通。而无需翻越葱岭。如此,再遣一支远征舰队出合浦、比景。二路大军,齐头并进,东西合围。南亚大陆,唾手可得。

    时过境迁,都尉玄虽未尽全功。然屡次南下,沿途建驿站、烽堠、坞堡、乃至城邑,筑路通渠,深入西王母国腹地。方有今日,蓟王兵车万乘,挺进高原。都尉玄,足称劳苦功高。

    赶在大雪封山前,最后一封邸报,自大雪山发出,年初传至蓟国。言,已凿穿羌身毒道,正沿河谷筑路架桥,并于谷中建立营地。

    蓟王率部抵达。最新邸报,日前将将送至关下。

    这便呈送蓟王当面。

    邸报言,都尉玄被沟水所阻。屡次架桥,不是被山洪冲垮,便被山中身毒蛮夷所毁,又言,周遭山林多樟木,正堪大用。沟谷坡地可驻山砦,溪谷常见蹄印,云云。

    言下之意。正如蜀身毒道,先前为沿途豪帅所占,素不与汉人分享。这才早有游商往来的咽喉要道,沿途部落,亦不愿外人染指。

    无怪康僧巨,知晓此路。只不过,汉人不知罢了。

    时,张骞出使西域,回朝后向武帝奏曰:“臣在大夏时,见邛杖、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

    我家汉武大帝,这才幡然醒悟。南下必有通途。

 1。44 独当一面

    燔史关乃开拓大营所在。

    从建制而言,本属关都尉。然却由骑都尉安玄,领开拓先锋镇守。骑都尉,秩比二千石。关都尉,本六百石。正如军曲候兼领城尉时,俸禄不与一般县尉同。燔史关,虽属关都尉。却以骑都尉镇之,俸禄不减。安玄自领命以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为凿穿南下身毒之路,立下汗马功劳。

    即便无康生巨,锦上添花,不出数载,都尉玄亦能凿穿,羌身毒道。

    关城扼陈仓狭道,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仲春二月,冰雪初融。暖阳欲寒,雾气升腾。远山近水,心旷神怡。往来皆经陈仓栈道通行。无需再涉渭水河岸。十分便利。渭水亦历经疏通,可通千石漕船。往来运送粮秣辎重,并秦陇大木。将作寺于渭水沿岸,辟将作营地。伐秦陇诸山,“获大木万本(棵)”。“春、秋二时,联巨筏,自渭达河,历砒柱(三门山)集于京师,期岁之间,良材山积。”

    洛阳南北二宫重建,多赖秦陇大木。

    关城有邑民千户。多是山中猎户,并营士家小。城内客舍、汤池、酒垆、列肆,一应俱全。虽无丝路游商往来。然客旅众多,亦助繁华。

    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